A. 求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分析
杭州地铁塌陷事故,是一起突发事件,但它发生在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前夜。
追问事故原因真相,不仅仅是还原事件本身,更多是为了规避类似事件重演。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接下来的政府基建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希望能减少基建各个环节的变异事件。
“杭州地铁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三边'现象!”11月18日,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向本报记者表示,杭州地铁一号线塌方事件并非偶然,其中可能存在线路布局不合理、前期工作不充分、承包方资质审查不严以及违规施工等问题。
周参加过杭州地铁一号线初期的征求意见稿,但没有参加评审。他直陈,目前萧山总人口117万(非农人口约30万),而杭州地铁一号线所在的滨江区总人口仅为10.8万。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号线重点为什么不选择萧山老城区,而选择人流量稀少的富人区?在出现事故的湘湖这种偏僻地段,为什么不选择造价低、风险小的轻轨?”周复多提出疑问。
线路之变
杭州地铁一号线在钱塘江南岸的走向,曾经几度变更。
1993年,杭州启动轨道交通网规划,并完成了市区21公里地铁一期工程规划。到2001年,余杭和萧山两市划归杭州市,由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写完成《地铁一号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线路全长激增为51公里。
2002年7月,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10名专家对地铁一号线进行国家评审。根据项目建议书,地铁一号线工程向南经萧山区市心路调整到城厢街道(原定萧山新街镇),全长52公里,总投资约152亿元。
据本报从杭州市规划局获得的资料显示,到这次评审会时,一号线已经历多次规划方案的调整和5次预可行性研究。
2003年,杭州初步完成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同年底,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此进行了评审,专家评审通过该方案。
2004年3月,几经论证修改的《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提交最终报告,两院院士周干峙等人参与终审。此时,一号线江南终点站由城厢街道变更为远离萧山老城区的湘湖区块。由于该区域并无密集居住区,仅有宋城、万科等集团开发在建的高档别墅区,该方案一经公布就曾广遭质疑。
记者获悉,此前,紧邻西湖的杭城住户就曾对地铁线路规划变更提出过异议——根据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地铁方案,湖滨站口设在西湖大道与延安路的交叉点上。但在2007年3月,这个已经通过法定程序的规划突然被“稍做调整”,改从延安路和将军路斜穿通过开元路至西湖大道。
不过,杭州市规划局一名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老城区线跟人走,新城区人跟线走,这并无不妥。”并称整个规划论证过程极为严格。而杭州地铁集团董秘李崇旦也表示,在国家批准的文本中,对于专家论证后的地铁线路基本没有修改。
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符文伟向本报记者称,地铁一号线在地质勘探及站点选址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师钧曾参与地铁线路规划,目前仍负责地铁招商进展。11月18日,他以人在外地不便交流为由,拒绝了本报的采访要求。
不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局局长杨明聪称:“一号线方案仍然存在变数”。地铁一号线延伸段将从下沙再次穿越钱塘江,延伸至萧山国际机场,工期可能要适当延缓。目前,该延伸段还没正式通过国务院审批,最终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
赶工期问题
如果说,规划问题可以有争议,“赶工期”问题则似乎已经浮出水面。
“在那个由省市两级政府、安监系统、施工单位等参加的会议,中铁四局六公司的副经理白中仁承认,为了赶施工进度,疏忽了安全生产。”一位列席人士透露说。
在事故现场,记者发现,东西两侧墙面并没有做好地面连接,仅西侧一半有混凝土地面,本该是U形的墙地面结构底部缺了一道口,墙面无法承受外侧压力。
“一般地下工程都是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进行施工,然而现在的施工单位普遍为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进行分段施工,很难做到两侧同时完成正好衔接上。”中隧集团副总工程师万姜林在现场对记者分析说。
在所有的宣传性文字中,包括一号线和二号线在内的两段杭州地铁都宣布将于2010年建成。
最具权威性的是一份名为2004年3月通过评审的《杭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最终报告》,该报告称,杭州市将争取在2010年先建成地铁1号线和2号线。
而这个时间,则大大提前于发改委批复的项目时间。其中,一号线的工期比发改委的批复提前了1年,而二号线的工期则整整提前了2年。
记者找到了与杭州地铁一号线有关的所有招投标文件,招标文件显示,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经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2006]684号文件)核准同意建设,并已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
在这份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文件中,杭州地铁一号线的计划完工时间为2011年。同样在另一份对于杭州地铁2号线的批复中,完工时间则是2012年。
虽然杭州地铁的开工时间也比既定时间有所提前,但在具体站点的施工上,工期也一再加快进度——2008年初,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地铁一号线市民中心站成型,这个站点的建设时间从常规的两年左右压缩至13个月,整整提前了11个月。
而本次塌陷的湘湖站的中标标段编号是2007-010-07-01,价格为30621.4188万元,原施工计划在2009年9月完成。
中标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承诺的工期是706天,中标时间为2007年7月。
由于最终的事故认定报告并没有公布,所以工期的缩短与塌陷之间的联系尚无定论。
中隧集团的两位专家对事故原因已经有所判断,其对本报记者说,“可能事故地点当时处在一种临界平衡状态,突然遇到了一些不可预计的外力,导致了这一场悲剧。”
其认为,“之前的所有监测数据都没有达到警戒标准,居民和路人所反映的裂缝和路面弯曲在地下施工过程中很常见,综合累计变形量和变形速率两组数据,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赶工期背后
赶工期背后,有说法则指向融资成本压力。
整个杭州地铁一号线曾被市长蔡奇称为杭州1949年以来投资最大、建设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在国家发改委的立项中,该工程总投资210亿元,其中静态投资196.85亿元,建设期利息12.90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26亿元。其中,资本金116.8亿元,由杭州市政府从地方财政全额出资;资本金以外部分拟申请国内银行贷款解决。
从公开资料看,杭州市地铁1号线工程采取“一次审批,分期实施”的方案。这一次审批就是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共分为三期工程实施。
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该地铁相关工程被分成很多标段,分别有车站施工、工程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绿化迁移工程等诸多门类。招标人为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代理人为浙江国际招(投)标公司等几家单位。
B. 杭州地铁事故 责任处理了嘛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市民说法
其实这事故谁都有责任.政府也有.内幕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有脑子的想想猜得也八九不离十.只不过在中国一般碰到类似的事都找个背黑锅然后冷处理了..社会影响过激也不见得是见好事.我们看事情不能看表面新闻那样
C.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结果
俺们也想知道~~
现在网上关于地铁的最新新闻都是11月20号的 再往后根本没有音讯 fuck
D. 杭州地铁坍塌事件
我们所知道的永远是表面 肯定会有某个领导 做替罪羊 可能是副市长 也可能是搞建设的 他们撤除官级后 肯定是不能从政了 但是会有人给他们安排到企业 的 呵呵
E. 杭州地铁发生事故后是怎么疏散人员的
你好。由于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事故,因此笼统的讲一下。
站台岗站务员在版接到乘客的求助后,权立即通过对讲机报告值班站长。在接到值班站长疏散乘客的指令后,立即协助乘客疏散。
售票岗站务员在接到值班站长疏散乘客的指令后,立即锁闭客服中心的钱箱和票箱,并锁好客服中心的大门,阻止乘客进站。
厅巡岗站务员在接到值班站长疏散乘客的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在值班站长的指挥下协助乘客疏散,阻止乘客进站。
值班站长视情况下达疏散指令,并亲赴现场指挥。
行车值班员在车站控制室负责按下「紧急疏散」按钮,所有闸机扇门打开。在车控室负责控制相应的设备以便为乘客疏散争取时间(比如站台火灾,行车值班员应控制环控系统站台排烟,站厅送风)。
客运值班员应立即关闭相应的售票设备,阻止乘客买票进站。通过CCTV仔细观察车站的每一个角落,发现情况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联系最近的站务人员前往处理,确保没有乘客因此受伤或滞留。
乘客疏散完毕后,由值班站长和站务人员负责清查车站,防止有乘客滞留。确认乘客疏散完毕后,进行接下来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F. 杭州地铁死亡人数及事故原因
我在杭州,最新媒体或者资料是17人死亡 4人失踪 ,但后续已经被冷处理,一下是搜索到的新闻内容
浙江在线前方报道组11月22日讯 记者在杭州地铁工地塌陷现场了解到,施救人员连夜清理淤泥,于今天凌晨2点左右,在基坑东侧两个断裂的连体墙交接处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施救人员经过紧张的施救,2点50分,将遗体成功打捞上来。这是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发生后,施救人员打捞起来的第9具遗体,也是第11名遇难者遗体。 (来源:浙江在线)
【延伸阅读】
杭州地铁“潜规则”之问
本报记者 陈小莹 刘华 实习记者 李景 杭州报道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能够记住的将是这样几串数据:
坍塌75米,下陷15米,正在路面行驶的11辆车陷入深坑;死亡9人,尚有12人失踪。
11月21日,杭州市萧山区,地铁工地持续的围观人群已渐散,现场开始回填泥土,一股异样的气氛仍包裹着这个杭州历史上第一条地铁。这是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第七天。
七天前那个下午,被认为是梦魇一刻。
11月15日下午,钱塘江南岸地铁1号线湘湖站。下午3点20分,打孔工人方德伦忽然听到了很多钢管的碰撞声。抬头一看,粗大的红色钢管正向这位45岁的湖北工人砸去,“两边的墙好像瀑布一样压下来”,方当场晕了过去,后被工友救起。
在地面28米之下的钢筋工人陈景友眼前更加恐怖,当时“好像打雷一样,四周泥土倾泻而下”,在工地最底部的陈景友被埋,最后通过多次努力自行爬上地面。
但他的另外21位同事可能全部已遭遇不幸。塌陷之后不久,附近的河水倒灌形成巨大的水坑,淹没了失陷的工人。
获救者还包括曹松柏,即使过后几天,心理仍处于极度惊恐之中。在得到救治后不久,曹松柏不断抽打自己的嘴巴,心里始终惦记着他29岁的儿子,当时也在施工地道里。但他的自责始终没有换回儿子的生还消息。
是为11·15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下沉事故。
国务院安监委在事发第5天向全国通报了杭州地铁施工五宗罪。
G. 杭州地铁事件
杭州地铁事件不应该仅将其视为地铁塌陷事件,实质上应该是一种政府渎职事件。这一事件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政府监管不力,这个责任最终是应该归结为是一种政府的渎职行为。
首先是国家发改委对于杭州地铁规划的监管不力。杭州地铁的最终方案是一个弯的地铁。地铁本来是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最快捷的线路才是最合理的线路。这是地铁设计的常识,但是最终杭州地铁的施工线路与经过国家发改委终审决定的线路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国家发改委会同意这样的改动,难道行政真的可以替代技术吗?房地产商的作用在这里可见一斑。面对这样大的改动(接近50%),国家发改委并未经过再次论证即审批通过,这本身就是一种渎职行为。
第二是杭州市政府本身存在渎职。项目发包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导致中铁四局层层转包,实际从业人员根本没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这点归结到中铁的责任,但我认为更应该算到杭州政府身上。业主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不去把关,而要求施工方把关,这样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这是杭州政府的失职。另外,地铁线路不断修改,无形中增加了数十亿的投资。
杭州政府主要领导为强化自身的政绩,提出“大干快上”、“向杭州市人民汇报”、“湘湖段已全面掀起大干高潮”等一系列毛*泽**东时期愚弄人民的口号。一个渎职、无知、官僚的政府赤裸裸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第三、国家安监部门的职能虚设。赵铁锤在媒体前故作姿态,责问中铁四局“上岗前有没有进行安全培训”。这里要问安监部门,你在监督什么?难道安全培训不是安全监督的一部分吗?中铁是否作了安全培训你难道不清楚吗?你如果不清楚你到底在监管什么?你花着老百姓的钱到底在作什么工作?安监部门是中国最糟糕的部门,只出现在安全事故之后。这个部门虚设的职能,使得安全生产根本没有办法贯彻下去,是一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无能部门。
第四、事故处理部门的虚伪监管。王梦恕作为事故处理部门派出的“专家”,开口就向人们撒谎。后因与杭州政府狗扯羊皮,而分道扬镳。事故处理部门开始的撒谎的态度很清楚的表明要愚弄群众,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是要用花言巧语掩盖人的生命。这让人们不得不怀疑现在是不是我们还被蒙在鼓里。
LZ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政府事前监督不力(国家发改委纵容乱改线路);杭州政府无事中监管;国家安监机构没有进到职责;事故处理部门没有及时澄清。
这是一笔政府给人民记的糊涂账。
H. 资宝成如何解释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的原因
杭州地铁坍塌事件真相 11月15日15时许,杭州地铁湘湖站工地发生塌陷, 地面出现长75米、深15米的深坑, 11辆行驶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正在施工的一条条鲜活生命瞬间被压埋于地下。 连日来,省市政府和施工单位采取各种措施,投入巨大人力物力, 千方百计展开救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生的希望已渐渐远去, 施救上来的是一具又一具冰冷的遗体。 面对这起中国地铁建设史上伤亡最为严重的事故。 人们在悲伤之余不禁要问: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究竟谁该为这起事故负责? 一问:程序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就一眨眼的工夫,旁边就塌下来了!”回忆起事故发生时的情形, 施工人员赵师傅仍然心有余悸。眼看着一根根巨大的钢柱轰然倒下,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跟着工友爬出10多米高的深坑, 但还有许多工友最终没能上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杭州地铁湘湖站坍塌事故的发生并不是没有任何预兆的。 早在一个多月前,事故现场就出现了沉降裂缝。 开挖掘机的河南籍工人华相磊事发时被埋在下面。 他的岳父告诉记者,前几天,周边道路就出现裂缝, 但是施工单位简单处理了一下又继续施工。 一位名叫叶志国的焊接工人表示,施工方发现路面下沉后, 多次采取浇灌混凝土、架钢筋等措施来补救。直到13日, 浇灌混凝土的工作仍在进行。 家住萧山湖头陈村的傅美珍回忆道:“七八天前, 这条路段出现了不少裂缝,长1米、宽两三厘米左右。 这些裂缝大约延长到100米远,就在湘湖小学路段附近。 不仅在机动车道路上有,人行道上也有。” 11月16日晚,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现场察看情况, 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之前发现过事故隐患? 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 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该负责人表示, 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他反复辩解说, 要按照程序,和相关单位研究后,采取措施。 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 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批。 面对地底下的农民工兄弟,面对其亲属们苦痛的目光, 这些施工单位,你们需要向谁去报告、和谁去研究?还有什么“ 程序”比生命更重要?我们还要问那些“上级”以及相关单位, 在这么重要的事故迹象面前,你们的“程序” 有没有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及时作出反应? 二问:管理的“安全线”在哪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发生事故的工程存在层层转包的迹象。 不少工人是刚刚种完小麦来到城里打工的农民, 他们在上岗前没有经过起码的技术培训。 现场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也面临质疑。 事故发生后,甚至一时搞不清究竟埋了多少施工人员。 一开始救上来的农民工说估计下面有50多人, 后来施工单位又说是死3人,失踪17人,到16日下午, 中铁四局集团党委副书记资宝成又宣布,人员清查有误, 失踪人员由17人增加到18人。 至今仍有不少人质疑失踪的真实人数。 在事故中因右腿开放性骨折正在萧山医院住院的木工宋长法说, 他是向他上面的老板承包了木工活儿,该老板也是从上面承包的。 还有不少受伤住院的农民工表示,他们是刚刚被招来做工的, 并没有接受过相关施工培训。 国家安监总局的领导在走访住院伤员时,有的受伤工人反映, 他18天前还在家乡种田,18天后就在杭州修地铁, 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在接受调查时, 中铁四局施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嗫嚅着承认,可能有“个别” 工人没有培训过。 曾在上海参与地铁施工的宋长法说,在地铁的施工中, 每隔几米就会有支撑。“被泥土埋在里面的, 有许多是在最南边挖土的人。如果支撑做得足够好,就算出事, 他们也有更多逃生的机会。” 中铁集团总裁李长进表示, 前段时间事发现场地面确实出现小幅沉降, 但他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是车流量过大引起的, 没想到会突然塌陷。他说,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 不过由于杭州地铁赶工期,部分员工存在流动, 对于这一部分流动的员工的培训有所缺失。他承认, 地铁在施工过程中,他们请专家来监测过几次, 但专家来的次数不够密集。杭州市领导也指出, 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很欠缺。 每一位背井离乡来到地铁工地的农民工兄弟背后, 都背负着全家老小的梦想和希望。工人的生命,人民的财产, 社会的发展,如何信任这样明显有缺失的管理? 根据有关文件,工程施工严禁违法分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按规定,一个项目经理只能负责一个项目, 但是现在一些大的施工单位,根本做不到。为了“发展”, 面对拉开的战线,一个项目经理常常是满天飞, 同时负责好几个项目。有的单位凭借牌子、资质中标后, 因人手不够,在承建过程中,常常转包给一些技术条件不足, 甚至根本不懂技术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体户,管理又没跟上, 给事故发生埋下隐患。这位业内人士说, 说起来建设工程是有监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监理单位所能发挥的监督作用很有限。“ 安全质量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施工单位的良心。” 地铁建设专家表示,地铁工程具有投资大、施工周期长、 施工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属于高风险工程, 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以及安全监管具有特别高的要求。 三问:究竟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缺陷”? 记者从杭州市政府获悉,事故原因的调查工作已于前天下午开始, 市检察院也已介入。 有关部门还没有对杭州地铁塌方事故的原因给出明确的回答。 有地铁专家在分析杭州地铁塌方事故原因时表示, 杭州的地质较为复杂,其地下水含量丰富,绝大多数土层皆为软土, 地铁基坑开挖、地铁盾构推进等工程施工风险极大。 还有一些社会舆论传闻,杭州的地质条件本来就不太好, 造地铁相当于在蛋糕里打洞。 但一些专家指出,坍塌发生并不一定意味着杭州不适合修建地铁, 更不代表在杭州修建地铁就一定要付出血的代价。这次事故发生后, 对周边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浙江省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施救, 光是警力就达到上千名,付出了高额的社会和经济成本。 如果把这些成本放在事先的预防上,完善措施,弥补漏洞, 一定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的建设工程中, 存在着最低价中标和不合理地限定工期完工等现象。 一些施工单位针对前者动歪脑筋, 千方百计压低成本甚至不惜偷工减料, 后者会出现不顾一切赶工期增大事故隐患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说, 在建设的快与安全之间一定要讲科学发展观。像地铁的建设, 该多少时间建成就多少时间,如果工期提前结束就要出问题, 这是实践证明的规律。 面对早就出现的地面裂缝、工人缺少培训的问题, 面对层层转包等各种疑点,杭州地铁事故究竟是“先天不足”还是“ 后天缺陷”?答案是显然的。 时下,全国4万亿元投资即将上马,大大小小无数工地即将开工, 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所有的施工单位、业主单位、 监理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尊重技术,注重安全。绝不能唯利是图,漠视生命。 在你们的规划、图表、机器下面,那些已逝者在注视着你们。
I. 防止杭州地铁坍塌事件如何管理
疑问一:土质惹祸?
中铁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透露,地铁建设时导致路面塌陷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前期地质勘查工作没做好,也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丰富的地下水,导致坍塌。但导致这次杭州地铁施工工地塌陷的具体事故原因还不清楚。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国祥则表示,杭州的地质较为复杂,其地下水含量比上海要丰富,绝大多数土层皆为软土,地铁基坑开挖、地铁盾构推进等工程作业“如同在蛋糕里打洞,施工风险极大”。
疑问二:线路之变?
2004 年3月,几经论证修改的《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提交最终报告,一号线江南终点站由城厢街道变更为远离萧山老城区的湘湖区块,该区域仅有宋城、万科等集团开发在建的高档别墅区。方案一经公布就曾广遭质疑。
据了解,目前萧山总人口117万(非农人口约30万),而杭州地铁一号线所在的滨江区总人口仅为10.8万。
杭州市规划局一位官员则表示:“老城区线跟人走,新城区人跟线走,这并无不妥。”并称整个规划论证过程极为严格。
杭州地铁集团董事长秘书李崇旦也表示,在国家批准的文本中,对于专家论证后的地铁线路基本没有修改。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符文伟称,地铁一号线在地质勘探及站点选址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曾参加过杭州地铁一号线初期的征求意见稿的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表示,杭州地铁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三边”现象。
疑问三:赶工期疑有融资压力?
据了解,在杭州轨道交通的所有宣传文字中,包括一号线和二号线在内的两段杭州地铁都宣布将于2010年建成。然而,一号线的工期比发改委的批复提前了1年,而二号线的工期则整整提前了2年。
赶工期的背后存在什么问题?有说法指向融资成本压力。
另有报道称中铁建、中铁工最近这几年承揽的工程比较多,施工线拉得比较长,这两年这两家中央企业发生事故是比较多的。
疑问四:瞒报隐患?
一个多月前,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发生地的地面就已经出现裂缝。中铁隧道局技术顾问吴明冈表示,当时监测的数据表明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且也对基坑内进行了加固,这个事故是突发事件,超出了数据的范围。
中铁方面称事故发生前已将隐患问题报告给杭州有关部门等待批示。但是,在场的杭州市长和浙江省副省长都表示从来没有接到过这样的申请或者批示。
疑问五:中标企业弄虚作假?
今年1月31日。在浙江省对杭州地铁一号线工程的人防防护设备的供货及安装进行公开招标中,浙江诸暨中兴人防设备有限公司在两个标段中被评为第一名。然而,此公司至今从未有已完成人防工程的业绩和生产安装大型钢结构双扇人防防护门的经历,更无从谈论有任何地铁施工业绩和地铁人防防护设备的生产、安装经验。
杭州地铁一号线的工程是杭州市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基建工程,投资有220个亿左右。有媒体人士分析说:“这么大的蛋糕,谁都想咬上一口,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值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