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州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管理
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20日,是福州市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国有独资公司,作为福州市政府全资投入的国有独资公司,全面负责全市地铁项目的投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沿线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工作。
目前,公司下设办公室、监察室、人力资源部、土建工程部、招标合约部、机电设备部、前期部、指挥控制中心、财务部、总工室、安全质量管理部、预(结)算部、审计部、企管部、2号线项目工作部15个部门、资源开发分公司和运营分公司2家分公司、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和福州交通信息投资运营有限公司2家合资公司。公司现有179多名员工(含资源开发分公司和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为技术和管理人员。运营分公司现有622名员工,其中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180名。
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于2014年2月成立,2015年1月1日挂牌,负责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行车组织、客运服务、设备设施维护维修、新线筹备等业务。运营分公司下设车务中心、车辆中心、维修中心,并设有安全技术部、物资部、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
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资源开发分公司于2013年10月22日举行揭牌仪式。资源开发分公司是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分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对地铁资源的策划、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重点对地铁核心资源(广告、通信、商业)、上盖物业开发及土地综合利用、衍生资源(连通通道、地铁文化产品、设备租赁、停车场、仓储物流等)进行开发。
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9日成立,是由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股份制公司,主要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咨询、总体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审查、可行性研究评估、初步设计审查;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地下空间开发研究与设计等。 根据2013年9月4日公布的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9号,《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办法不仅对地铁的建设提出了要求,还划定了地铁保护区的范围,并对地铁的安全评估做出了要求。
办法指出,轨道交通建设实行“地下优先”原则。轨道交通的地下建设,不受其上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的限制。
根据办法,轨道交通建设需要临时占用地下、地表、地上空间的,其上方和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该办法还规定了地铁保护区的范围,保护区分为控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
规划线路控制保护区的范围为:以轨道规划线路中线为基线,每侧宽度为60米。
在建和建成的线路,控制保护区范围为: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周边外侧50米内;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出入口、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控制中心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以及车辆段(停车场)用地范围外侧10米内;穿过闽江的隧道、桥梁结构外边线外侧100米内。 地铁一号线建设过程中出现围挡围占不规范、行车视觉不通畅、重复围占现象,导致交通拥堵并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也出现因交通安全辅助设施不完善出现过往车辆冲入围挡情况发生;同时对围挡维护缺失影响城市整体景观;随着地铁二号线陆续开建及其他线路前期工作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势必对福州市交通产生更多影响。
为了加强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现场围挡的技术标准,规范围挡管理,保证其使用安全;同时强调全过程管控,减少对交通影响。因此,2016年2月18日,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并印发了《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
本规定拟解决五大问题:一是规范围挡设计,保证围挡满足受力要求;二是强调围挡实施前提条件及围挡次数,尽量避免随意围占;三是加强围挡措施设置,减少交通拥堵;四是强调围挡全过程监管及后期维护;五是强调围挡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按照规定,设计单位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车站主体、盾构施工及附属结构等不同施工阶段要求,优化交通疏解方案,减少围挡翻转次数,一个站点(片区)围占翻转次数原则上不应超过4次。围挡两端应设置告示牌,告示牌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以及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起止日期等。
围挡高度应不小于2.5米,围挡应沿着工地四周连续设置,整体密闭;原则上一个施工现场只设置一个主要出入口;有设置出入口必须配备净车出场设施。
交通繁忙、道路狭小路段,围挡内应设置单边通行条件且满足抢险需求。遇斑马线处或距离交通路口20米范围内设置施工围挡的,围挡基础以上部分应采用通透性材料,且在前后一个路口设置交通警示标示。在端头迎车方向及拐弯折转处围挡,顶部明显位置应设置闪烁式LED警示灯及交通引导标示。采用镂空围挡时要防止施工泥浆溅到围挡外路面。
㈡ 中电建(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电建(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是2017-11-08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版(非自然人投资或权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江滨东大道68-1号蓝波湾1#楼12层。(自贸试验区内)。
中电建(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105MA2YPD61XK,企业法人靳利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电建(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中电建(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㈢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铁三抄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成立于2003年09月0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受公司委托联系公司经营范围内业务等。
法定代表人:白恒泉
成立时间:2003-09-01
工商注册号:35010010015986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国有控股)
公司地址:福州市仓山区盖山投资区高旺路9号厂区3号楼
㈣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指挥中心的功能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指挥中心的功能 对过境列车或境内停靠列车进行调度和指挥,配合回列车调答度指挥系统简称为列调系统TDCS进行调度指挥,说具体点,就是那趟车次,属于K,T等不同列车进行哪个站,哪个车道进行停留,回车,等待等工作,和空管系统一样的功能。
㈤ 福州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福州人的轨道交通梦起于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仅考虑了地面电汽车公交。
1988年新加坡国际发展与咨询私人有限公司在对《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的咨询报告中提出了建立东西向和南北向高架轻轨电车的设想。
1990年《总规》调整时,出于时城市多层次主体交通的考虑,提出了在已规划的高架轻轨基础上,有必要为地下轨道交通预留足够的地下空间走廊,但此建议未受到重视。
1991年《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1990~2020年)(以下简称《公交规划》)认为原规划的呈十字型的轻轨线不能满足中、远期交通需求,应增设环状轻轨线路,仍未触及地铁规划向题。
1994年,有学者提出采用“辐射线+环线”形式的地铁布局,与人防工程结合,并与高架轻轨相结合。
1995年,福州开始轨道交通规划的具体运作,在城区规划了6条主线和2条支线。
1997年-1999年,有学者对福州建立高架快速轻轨交通进行了构想和可行性分析。
2002年7月,福州市规划局和上海交研所共同编制了《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围绕建设“一中心,6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初步提出远景形成两纵一横一环(4条线)网络架构,总长约136.2公里。
2007年下半年,福州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修编)进行了商讨和论证,推荐的线网方案由7条线组成,线路总长为193.83公里。初步确定设置车站139座,其中换乘站16座。在7条线网方案中,1号线和2号线的走向初步拟定,其他5条线路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具体的线路规划和走向将以国务院批复为准。
2007年9月,福州市政府批复同意了《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修编。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市政府还成立了以郑松岩市长为组长的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发改委开展工作,具体负责福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工作。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文件,已将福州和宁波、郑州、长沙等9个城市列入第二批审批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城市名单。
2008年5月9日至11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在榕召开《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与会专家认为,福州已具备建设城市快速轨道的基本条件。至此,备受关注的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福州人的“地铁梦”终于迈出坚实的一步。
2009年1月,福州市城市铁路快速轨道交通《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审查,这标志着该项目国务院批准立项前的审查工作已全面完成。等国务院正式批复后,计划年内动工首条地铁线路。
2009年2月28日,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为福州市政府全资投入的国有独资公司。
200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09]1467号文印发了经国务院批准的《福州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6)。
2009年6月20日,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揭牌运作。
2009年12月27日,福州市城市地铁1号线动工仪式在则徐广场举行,标志着福州市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2010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10月底,树兜站、上藤站等动迁,树兜站是地铁1号线一期建设计划中首个启动征地拆迁工作的站点。
2011年1月17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初步设计》获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
2011年3月,排下站、城门站、三角埕站等首批动工车站开始围挡施工。
2011年4月11日 经研究,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福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并正式发文《关于成立福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通知》(榕政综[2011]36号)。指挥部挂靠市建委,下设办公室、征地拆迁及维稳组、管线迁改组、工程建设组、宣传法规组、督查组,全面推进地铁建设提速增效。
2012年11月,地铁1号线最后一个动工车站福州火车站开始围挡施工。
2012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1月,《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修编)》(送审稿)专家咨询会举行。会上,修编后的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中,规划线路拟从此前的7条扩至10条。
2013年12月,福州市有关部门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二轮建设规划,启动第二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工作。根据修编方案,该线网规划线路由9条轨道交通组成,新增8、9两条线,原规划也有部分调整,线路最终走向、站点位置。根据修编方案,9条轨道交通总里程338.12公里,设置车站215座,换乘站26座。
2014年3月18日,《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初步设计》获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
2014年3月19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二期)初步设计》获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
2014年11月28日,福州地铁2号线开工仪式举行,金祥站和厚庭站率先开工。
2014年12月15日,位于新店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项目地块内的晋安区新店镇战峰村最后一户村民签订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标志着地铁1号线主线(含车站主体、隧道区间、主变电站、车辆段及停车场)涉迁房屋已全部完成征收工作。
2015年4月18日,首列“福建造”福州地铁1号线列车上线调试。
2015年8月20日,福州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全面封顶。
2015年10月,福州地铁1号线站点主体均封顶。
2015年12月,福州地铁1号线二期规划明确延伸至三江口,规划为4个站点,由初步设计中的湖际站、梁厝站、下洋站等三站 调整为安平站、梁厝站、下洋站、三江口站等四站 。
2015年12月30日,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南段(三叉街-福州南站)开始空载试运行。
2015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5]3170号文批复了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
2016年1月13日,福州市物价局发出公告,拟于2016年2月下旬召开福州地铁票价听证会。
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福州新区建设发展座谈会上,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252亿元,以PPP的项目形式城建福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
2016年2月1日,福州市物价局公告,草拟了两个福州地铁票价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6年2月18日,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并印发了《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
2016年2月24日,2016年3月29日组织召开了“福州地铁票价听证会”,对此前的票价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听证。
2016年3月21日,福州市地铁公司正式对外公布福州地铁吉祥物征集结果,一等奖空缺,最终版吉祥物待定。
2016年3月29日,福州市物价局公布了福州地铁票价政策相关事项,包括地铁票价、优惠政策及其他事项,正式票价方案较之前听证方案,运价有所下调。
2016年4月11日,地铁公司确定,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吉祥物“榕榕”最终成为福州地铁的吉祥物。
㈥ 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重大事件
2011年7月,福州地铁屏山站开工在即,福州市文物局得到地铁公司正式回应,同意文物部门进行勘测。
2012年5月,省考古队计划启动福州地铁屏山站的考古发掘工作,施工围挡范围刚好处在福州古城保护的“三山两塔”遗址的核心区内,地铁施工开挖前,须先进行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
2012年12月,福州考古队工作人员在地铁1号线屏山站工地内发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遗物。
2013年8月,福州屏山地铁站汉代遗址考古重启,预计历时三个月。按照地铁公司安排,2013年春节后考古队员就要进场施工。但事实上,由于地铁工地需要进行防护墙施工,才能确保地下考古发掘的安全,因此2013年8月初,考古队员才开始进场。 按上级安排,屏山地铁站考古将在2013年11月30日截止。
在考古现场挖掘期间,遗址是否该为地铁让路引发网民关注。一边,抢救闽越古城遗迹的呼声渐涨,另一边,针对福州市政府和地铁公司的质疑声音不断出现在网络上。
为解决好地铁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福州市地铁公司和市文物考古队本着“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方针,经过深入研究,参照国内外其他城市在建设地铁过程中,采取了“统筹兼顾,交叉施工”的原则,地铁建设队伍在完成破除现状路面和围护结构后,立即主动退出场地,将场地交付考古队,二者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基本实现了加快地铁建设和搞好文物保护的协调统一。
屏山站遇到的情况属于“路面下考古挖掘”,相关部门和文物保护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决定借鉴北京市在通州运河核心区开发和轨道交通建设中发现通州城墙及瓮城遗址后的做法,对此次屏山站发掘涉及的区域全部掏空,进行遗址切割、三维数字扫描、动静态影像纪录等,并考虑在今后将考古成果进行保护展示。
2013年12月10日,福州市考古队表示,挖掘工作进展顺利,考古队和地铁施工方配合良好,力争于今年年底前将遗址搬迁完毕。福州地铁屏山站3500平方米的施工现场被分为28个探方,两端的10个由地铁施工方继续施工,其余的18个用于考古挖掘工作。按原方案,遗址将切割搬离现场进行保存,待地铁站建成后再迁回展示。考古工作于2014年1月24日结束,在历时5个多月的考古中,共发掘出土文物标本2000多袋,发现文物遗迹241处,遗迹保护切割503块。
2014年春节,福州市博物馆推出《屏山地铁站考古成果展》,展示2013年8月以来地铁屏山站的考古成果。 随后,地铁屏山站进入车站主体施工。
2015年3月,地铁屏山站东入口启动了考古发掘。这一次考古的地点在冶山路口南侧空地上,1500平方米的面积分两期进行,一期从3月中旬启动,5月初结束,地点在冶山路口的空地上;二期计划8月启动,地点在冶山路与鼓屏路交叉口周围的人行道。本次考古虽不影响地铁主干线的施工,但只有考古挖掘后才能进行屏山地铁站东入口的施工,市民希望考古发掘适当提速,不耽搁地铁1号线通车 。
地铁屏山站东入口一期考古结束后,考古工地将交给地铁公司。二期争取8月开工,对此次围挡外的鼓屏路冶山路口人行道和围挡内的人行通道共800平方米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工期2个月左右。地铁屏山站东入口考古结束后,地铁屏山站的考古即全部结束。 东街口人行天桥不仅是福州市的第一座过街天桥,也是福建省第一座城市天桥。对久居福州的人来说,东街口天桥承载着许多福州人的回忆和故事。
2011年1月,地铁东街口站计划开始测量圈划施工区域,之后进行绿化移植和管线迁改,两条便道力争春节前完工,东街口天桥计划春节后拆除,东街口旧百货大楼和光荣剧场等沿街10多间店面将同步拆迁。预计2011年3月,东街口地铁站将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2011年2月17日,工人天桥对八个楼梯口旁的八盏路灯进行切割拆除。此后三天,工人将逐一对天桥上的排水管、标志牌、信号灯以及桥下的一个公安治安岗亭进行拆除,并同时进行管线拆迁。
为了纪念“服役”25年的东街口天桥“隐退”,福州市邮政部门于20日当天发行一枚纪念封,并在东街口邮政大楼内举办免费加盖纪念邮戳活动。
2011年2月20日晚10点45分,一个很普通的时间,但是对于东街口天桥来说,却是一个特殊的时刻……随着一阵机器轰鸣,这座服役了25年的天桥完成了它的使命,正式开始拆除。当晚起,施工单位将开始拆除天桥4座引桥,初步计划先拆聚春园大酒店一侧的引桥。引桥拆完后,主桥将用4个晚上,按照东、西、北、南的顺序拆除。
20日晚,施工单位先行拆除天桥与东百C楼2楼两个出口相连的两座悬桥。施工时,天桥西南侧通道暂时封闭,其他3个方向照常通行。两座悬桥分别切割后,用吊车移走。
22:02,围栏封闭天桥上通向东百大楼的北侧入口。
22:05,封闭东百二楼的天桥入口。
22:10,清理施工现场,劝导天桥上的市民离开。
22:12,封锁东百大楼一楼上天桥的入口。
22:36,东百大楼和邮政大楼间的主桥用围栏阻隔,吊车开至桥下,东百一楼人行道周围护栏拆除,放置施工围栏。
22:45,施工人员开始撬起东百二楼悬桥的地砖,随后进行切割,东街口天桥拆除正式启动。
为便于市民通行,计划在东街口天桥往西七八十米、畅安大厦附近,以及在天桥往东七八十米、新华都商场附近各建一座钢架结构的人行过街天桥。
此外,让位于地铁一号线的屏山站,位于鼓屏路和冶山路交界处的钱塘人行天桥也计划拆除。 2009年8月,福州市地铁办向福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报告了福州市地铁项目有关情况,地铁1号线力争部分节点2009年底前先行开工建设,2010年7月全线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全线结构基本贯通,2013年1月全线供电开通,2013年7月全线轨道基本贯通,2014年6月开始系统调试,2014年12月试通车。
2010年7月,受各方面原因影响,福州地铁1号线工程进展目前已经明显滞后,有关单位拟将开通试运营日期延长至2015年6月底。
2012年3月,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全面完成土建施工,提出力争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2015年第八届全国城运会(后改为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办前通车运行。
2012年10月,受征地和房屋征收延误影响,为确保地铁1号线在2015年城运会召开前通车,福州地铁提出全线隧道贯通时间最迟为2014年上半年。
2013年9月,火车站、屏山站、清凉山站等场站受拆迁、考古影响进度滞后,预计2014年9月30日实现“洞通”,12月31日“第一列车到货”,2015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行。
2014年4月,福州地铁公司通报地铁建设进展,到2014年底,福州地铁1号线除个别地方外,地下隧道将基本贯通。
2014年7月,受施工进度影响,福州市地铁公司初步拟出1号线南北段试运行方案,南段(三叉街站至火车南站)计划2015年底试运行,北段(三叉街站至象峰站)2016年10月试运行。
2015年2月10日,福州市地铁本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提出,2015年1号线建设计划是:全线各站点主体结构封顶,区间隧道全部贯通,附属结构(除个别站点外)基本完成;南段 (三叉街站至福州火车南站站)达到通车条件;北段车站(除个别站点外)完成主体结构、附属结构及区间隧道。
2015年5月,北段开始正式铺轨,按计划,1号线北段在2016年底通车试运行 。
市地铁公司总结称,地铁1号线建设有“四难”:一是征地和房屋征收难;二是围挡施工交通导改难;三是管线迁改难;四是福州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
征迁问题
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共21个站,除茶亭站先期完成土建工程外,其余20个站均需征地拆迁。地铁1号线总征地面积787.94亩。地铁1号线涉及总拆迁面积约44万平方米,由市地铁公司全权委托四城区实施的拆迁面积约为37.3万平方米。 截至2012年6月,除胪雷站拆迁尚未启动外,其他24个站点(包括南门主变电所、黄山主变电站和清凉山停车场)均已进场动迁。全线涉迁总户数为1971户,已搬迁封房1612户,已签订补偿协议1528户,约占涉迁总户数80%;其中14个站点已完成拆迁交地,10个站点完成量65%~95%不等。
地铁新店车辆基地2011年5月取得拆迁公告并发布,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剩余未搬迁36户,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其中29户为2004年后甚至2006年后建造的无产权违法房屋。被拆迁户提出拆一赔一、违建部分也要补偿安置等超出补偿安置方案规定的过高要求,且几经协商均无法达成协议。地铁达道站及轨道交通指挥中心项目2011年10月17日取得拆迁公告并发布,截至2012年5月31日,尚未搬迁的27户,报送至市房管局征收办申请行政裁决。地铁屏山站涉迁的某单位职工宿舍尚余10户未签协议,已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其中3户完成了裁决程序,剩余7户正继续裁决程序,等待福州市房管局征收办尽快作出补偿决定并启动立案及后续程序。地铁胪雷站因受火车南站及周边项目拆迁交地遗留问题,站点所处的胪雷新城规划变更、调整的影响,拆迁交地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2012年11月,台江区政府组织保护性拆除行动,依法强拆已签拆迁协议但未搬离的涉迁户及其毗邻周边房屋共4幢,约300平方米。晋安区政府组织人员依法对新店车辆基地6户未签未搬的2004年后违法建设房屋及4户已搬未拆户房屋进行强拆,拆除房屋10栋、面积约6000平方米。仓山区政府组织保护性拆除,依法对三叉街站2户已签订拆迁协议但尚未搬离的涉迁户及其毗邻周边房屋进行强拆,面积约2000平方米;12月,仓山区政府对清凉山停车场进行保护性拆除,拆除面积约4000平方米。
据了解,征地和房屋征收难题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涉迁户为2004年~2006年间的违章建筑却要求按照正常房屋赔偿,如新店车辆基地;二是涉迁户提出过高的赔偿要求,大大超出法律法规政策;三是涉迁户确实存在家中老人年事已高等困难,地铁公司和鼓楼区政府正在周边寻找过渡房供老人安置。
地质条件
福州地铁规划场区地形地貌变化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铁规划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1)区内沿江、沿海一带的含水层富水性大、透水性强,水头压力大,隧道开挖和基坑开挖过程中易产生突涌问题。(2)福州地铁个别路线局部段需穿越福州地热田第四系孔隙热储含水层,该层地下热水对地铁施工建设可能产生一定影响。(3)区内厚层软土易产生较大差异沉降,导致地基失稳与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从而引起漏水、渗水事故。(4)区内花岗岩残积土分布广泛,易造成涌土、涌水现象;常有孤石等球状风化残核的存在,较大孤石对地铁施工易造成较大困难。(5)区内地层多变,地层软硬突变问题频现。
地铁1号线沿线地层种类繁多,且各地层分布极其不均匀、分界面起伏较大,为国内其他城市所罕见2010年9月,省发改委组织福州地铁1号线初步设计评审会,当时全国50多位专家参与评审,其中还有两院院士。在察看1号线地质勘察报告后,有许多专家指出,福州地铁1号线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城市地铁线路之一。
据勘察,盾构的象峰站—秀山站—罗汉山站、树兜站—屏山站、达道路站—上藤路站—三叉街站、三角埕站—火车南站等区间均有孤石出现。孤石大小不均匀,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盾构机刀盘损坏、偏离轴线,甚至是长时间停机事故。而花岗岩球状风化的难破碎、易滚动的特点将导致刀具刀盘损坏,盾构机姿态难控制、掘进速度减缓,残积层扰动沉降加大,也可能带来塌方事故;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岩遇水极易崩解、泥化带来换刀风险 。
2014年7月,鼓屏路地下的地铁隧道开挖途中,就遇到两个又大又硬的孤石,让盾构机无计可施。经“会诊”,施工人员决定实施爆破。最终,爆破顺利完成,为盾构机掘进扫清了障碍。 福州地铁1号线树兜站至屏山站隧道区间,遇到的难题除了孤石,还有硬岩。树屏区间单线有1100多米,硬岩区就有近400米。尤其在进入硬岩和脱离硬岩时,盾构机姿态较难控制,滚刀会被卡住或刀盘方向偏移导致蛇形推进,这就要停下来检查刀具,调整参数。为此,施工单位将在广州的维修工厂直接请到施工现场,保障换下的滚刀马上修、循环用。这在全国的地铁施工中绝无仅有。
在1号线过闽江段,也同样遇到了地质复杂带来的施工问题。1号线过江段需要经过三种土层,分别为:约30米长的全断面硬岩、软硬交界面(上软下硬)以及长约370米左右的江底砂层。土层类型复杂多样,且变化突然,给施工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过江段原预计于2015年底双向贯通,目前根据实际情况,过江段下行线盾构于2015年7月底中洲岛下行线范围加固结束,随后正式过江推进,掘进到中洲岛加固区后开仓换刀,然后继续往江北岸推进,计划于2016年5月份到达达道站;2015年9月底中洲岛上行线范围加固施工后,上行线盾构即正式过江推进,同样在中洲岛换刀后继续推进,计划于2016年7月份到达达道站 。
管线迁改
1号线管线迁改涉及20多个单位,审批环节太多,诸多单位都要进行立项、设计、施工队伍和主材料招投标等相关手续,每个环节都有时间要求才能进场施工,所需时间累积在一起,就造成了管线迁改进度缓慢。比如树兜站2回路6条11万伏高压电路需要迁改,如果同步迁改,将造成华林路、五四北路等周边大面积停电,因此电力部门只能稳步推进电线迁改 。树屏、屏东区间,前期受树兜站多条“11万伏”电力迁改困难。
此外,屏山站车站主体施工中,又发现西汉闽越国国都冶城遗址,进行了两期考古,车站工期再次拖延,总工期顺延累计一年多。 计划地铁1号线一期南北分段同车,有以下几点理由与考虑:一是国内许多城市有类似做法,如青岛地铁2009年开工的3号线,因老城区拆迁困难影响整体开通,目前计划先行开通北段;天津地铁2号线由于线路中断不具备开通条件,分东西两段试运营;上海地铁12号线、北京地铁16号线等也有采取分段开通的情况;二是尽早发挥1号线的投资效益;三是培养锻炼新的运营队伍;四是预留出设备调试、磨合时间,以确保试运营安全。
北段(三叉街站-象峰站)前期受拆迁影响进场较晚,后又受屏山站西汉闽越国国都冶城遗址的二期考古、树兜站2回路6条11万伏高压电路迁改及6次交通导改、火车站地下店铺还建谈判难等因素影响较大,致使这3个车站工期严重滞后一年多。影响北段开通的主要原因还有交通导改、管线迁改、渣土运输、工程地质复杂及自身管理经验不足等综合因素。
㈦ 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的轨道交通设计院
福州地铁于2014年5月正式启动轨道交通设计院筹备工作 。2015年5月10日,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2014年8月,福州地铁公司举行了福州市轨道设计院筹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潘红卫、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申伟强同志、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学珑同志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福州轨道院是致力于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及相关配套工程、周边物业开发等工程设计、工程勘察服务的专业设计院,是由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股份制公司。主要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咨询、总体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审查、可行性研究评估、初步设计审查;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地下空间开发研究与设计等。
公司经营范围为公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公共交通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的工程设计、工程勘察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工程总承包,专项工程设计,工程技术检测。
公司驻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洲北路20号4号楼
㈧ 福州轨道交通的场站设备
福州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OCC)位于台江区广达路与达道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建设功能为福州市轨道交通1、2、3、4号线的线路控制中心、1至7号线的线网指挥中心、地铁清分中心、地铁制票中心、地铁编播中心、地铁信息中心、地铁档案中心、地铁科普中心及地铁公安分局等综合管理指挥办公用房。
指挥中心大楼由两栋分别为12层、21层的塔楼及5层的中塔组成,总建筑面积68483.8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8320.55㎡。
指挥中心桩基工程于2012年10月初进场施工,于2013年9月18日完成最后一户有影响施工的房屋拆迁工作,2013年底完成全部桩基施工。主体土建施工于2014年3月1日开工,2015年2月9日完成了三层地下室结构施工。2015年6月,指挥中心西塔与裙楼封顶 。2015年8月20日,指挥中心东塔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
2016年3月20日晚,中心调度大厅开始交割,次日凌晨,值班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大厅正式运转,宣告控制中心调度大厅启用。 新店车辆基地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篁村路,是整个线网中第一个车辆基地,出入段线接轨于象峰站的北端,结合在建 1 号线在建车辆基地现状(在建方案共 3 个厂/架修列位),新店车辆基地负责1、2、3号线(线路长合计:约 103km)车辆厂、架修任务和 1 号线配属车辆的定修、月检、列检停放,同时设置综合维修中心、材料总库和福州轨道交通线网培训中心。其中 3 号线新店车辆段与新店车辆基地共址。
根据规划随着线网逐步形成,结合规划线网线位、联络线设置条件、用地条件,在 4 号龙祥岛站东侧设置线网第二 个车辆基地,承担 4、5、8 号线配属车辆的厂架修任务和 4 号线车辆的定修、月检、列检及停放任务,同时设置综合维修中心、材料总库。由于 6、7、9 号线均远离核心城区,于 6 号线新厝站南侧紧邻地块设新厝车辆基地,承担 6、7、9 号线配属车辆的厂/架修任务和 6 号线车辆的定修、月检、列检及停放任务,同时设置综合维修中心、材料总库。
除上述车辆基地外, 3 号线在新店与 1 号线车辆基地同址合建新店车辆段、 2 号线于沙堤站西设竹岐车辆段、 5 号线线路中部(考虑到分两期建设)设上竹车辆段、 7 号线于线路终点设松下镇车辆段、 8 号线和 9 号线于龙门村共址设龙门村车辆段,承担各自配属车辆的定修及以下修程检修任务和列车运用停放功能。 清凉山停车场是福州地铁1号线停车场,位于福厦铁路福州南站东南侧,临近地铁福州南站,占地面积约8.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208.7㎡,设有停车列检库,月检库、洗车库、工程车库(L1~L16道)停车场设出入线、库内线、库外线。
此外,根据规划,其他线路配套停车场还包括下院停车场、泽苗村停车场、金牛山停车场、长楼村停车场、闽侯停车场、鼓岭停车场、建平停车场、新桥村停车场等。 福州地铁1号线28列168辆B型地铁车辆由北车泉州公司组装,该车是“福龙号”B型地铁的最新型号,寓意幸福吉祥,畅行福山福水。
2015年4月18日,首列“福建造”福州地铁1号线列车开始上线调试。
2015年7月28日,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首列共6节地铁列车,运抵清凉山停车场。
2015年9月21日,福州地铁1号线第二列列车运抵清凉山停车场。
福州1号线地铁列车每列4动2拖6辆编组,设坐席256个,定员1460人,超员载客2062人,采用分布式车载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时速80公里,可根据需要编为4-8辆编组。整车采用轻量化、模块化铝合金车体设计结构,车体由大断面组合式中空铝合金挤压型材焊接而成,车辆寿命可达30年。列车集成动力分散电传牵引系统和再生电、空制动系统。全车装设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电气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符合欧洲EN体系相关标准,车辆内饰材料防火等级达到世界最严格的英国BS6853标准。
在地铁车辆外形上,将“榕城”福州的榕树作为设计元素,提炼简化运用在地铁列车外观造型上,形成线条流畅,造型优美的车头曲线,象征着“绿色自然、生生不息”。车身的波浪色带,采用了线路识别色——红色,造型源于闽江的水波,流畅的韵律,随列车开动而“流动”,与整体造型相呼应。头灯的设计体现了“绿色自然”,简约的弧线勾勒出一双明亮的“眼睛”,与中间福州地铁榕树标志“鼻子”和红色新月形“嘴巴”,组成一张喜迎八方宾客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