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高铁铁路 > 铁路见证着

铁路见证着

发布时间:2021-04-21 06:54:37

『壹』 谁用40年芳华坚守铁路一线

邰芳鹏,59岁,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电务段的一名信号工。1978年,邰芳鹏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铁道兵。1984年兵改工,他被分配至南疆线铁路工作,至今已整整40年。

邰芳鹏工作40年,见证了南疆线铁路的成长和飞跃式发展,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工作之余,他最喜欢叫上工区的年轻人聊天,给他们讲述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好方法和有效经验。

邰芳鹏每一天的工作都是这些流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就是平凡中一天天的坚守,而他一干就是40年。他一路走过的脚印,就像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告诉年轻一代的铁路人爱岗敬业、挺起脊梁、坚守一线、尽职尽责。这位老铁道兵、老党员、老信号工,把他最美好的青春和最充沛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南疆铁路。回顾40年的工作经历,邰芳鹏说,“铁道兵不老松,南疆线上展雄风。”

『贰』 一条铁路,见证了中华民族110年的奋斗历史,感受到了什么

从京张铁路到首条智能高铁,这两个第一之间跨越了时间和奋斗,在这两条铁路的中间,中国经历了从屈辱到富强的转变。



京张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在1905年决定建造京张铁路的时候,中国被嘲讽没有可以建造铁路的人才。当时的清政府比较弱小,全国上下几乎没有一条铁路是清政府自己建造的。


而就在这种万众嘲讽的时候,中国工程师詹天佑站了出来,他担负着政府和人民交给他的巨大责任,站在京张铁路的开始点进行建造和测量。在建造这条铁路的时候今天又遇到了非常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发出了之字型的铁路修建方式,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一大壮举,同时也让中国扬眉吐气。

『叁』 题目是我与铁路的故事的作文400字

我与铁路的故事

由于求学和工作的缘故,我有着很多与铁路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些年铁路的变化恰如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一样日新月异。

记不得哪年第一次坐火车,但应该是从家乡到吉林市的火车,还要在磐石的烟筒山转车,当时要几个小时的车程,因为公路客运的发展,现在铁路客运已停了。当年去乡镇的火车还是木板的椅子,冬天

乘火车,冰凉的椅子简直就是旅程的梦魇。

九八年刚过完春节,我和校友相约从老家去青岛创业,半夜在梅河口候车。我们被通知要在候车室外出口处候车,队伍排了很长。检票员告诉我们,能上去车的就上,上不去的可以退票。等火车一来,人们一窝蜂的往上挤,我们都拿着行李,根本上不去火车,我的校友把他的箱子给我,他只身扒着车门旁的扶手上了火车,我艰难的在混乱的人群中递给他了我们的行李。这时列车员却抬起了上车的梯子,我绝望地看着校友,心想,你先走吧。正当列车员关门时,校友指着我说,我们是一起的,车厢门开了,校友把我拉了上去,有人拽着我的衣服也上来了,这样共上来三个,车厢里全是人,厕所都挤满了人。后来我和校友挤到餐车,那里花钱可以买座,五十元一个座,别人吃饭还得让开,为了不让别人抢去,没办法到吃饭的时候还得买他们的盒饭,那位凶神般的厨子卖票人手里攥着大把的百元票子走来走去,饭吃完了,再交下段的五十元座位费。

那时到青岛不是空调车,三十六个小时才能到,过道往往挤满了人,车厢气味很难闻,坐硬座身体都几天恢复不过来,如果没有座,更是凄惨无比,如果不怕脚臭,拳身在硬座地下,那就算卧铺了。现在这段铁路已换成了空调车,二十四小时就能到青岛了,生活水平提高后,回老家就乘坐卧铺了,有时还坐软卧。以前济南到青岛要八个多小时,后来开了齐鲁号,当天可以往返。

零八年动车组开通的那天,4月18日,很巧我从广州去深圳,由于意外的原因,那天火车竟超时一个多小时,有人气不过,当即打电话给报社,对报纸上宣传动车如何快奚落一番,又找来列车长理论,列车长很年轻,没有处理经验,无法平息这些乘客的怒火,到站后,我们散去出站了,那几位叫真的乘客追着列车长到办公室处理去了。从前乘客对火车晚点都习以为常,现在铁路条件好了,乘客却越来越不满足了。

现在京津的城际列车不到半个小时,听说明年青岛到北京只要四个半小时了,高铁要在多个城市间开通了。每次乘车出差,都不禁要想起当年火车逃亡那段经历,对比时代变迁,铁路的发展,不禁感慨万千。

『肆』 中国第一条铁路

1、中国第一条小铁路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沿着护城河修建了一条一里长“展览铁路”德小铁路,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一条铁路。不久,清统治者以:“观者骇怪”为由,勒令把它拆掉。严格地说,这还不能算作实质意义上的铁路。

2、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

1876年,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采取欺骗手段在上海擅筑,擅自修建了淞沪铁路(从吴凇到上海),于1876年7月建成通车,全长15公里,经营了一年多时间,这是中国最早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第一条铁路。后来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伍』 中国近七十周年的铁路变化

中国近期十周年的铁路变化这是沧桑巨变的七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同人民奋斗的70年,对于铁路建设来说,也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铁路线”到“铁路网”华丽蜕变的70年。中国高铁已成为了中国新的“外交名片”和“形象代表”,是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巨变的缩影,我们为之自豪和骄傲。

到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3.7亿人,增长9.4%;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40.22亿吨,增长9.1%。这些数字是百姓对中国铁路的信任,也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硕果。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不断扩大的高铁网,到达了百姓的家门口,让梦想照进现实。

一路走来的机车乘务员见证着火车头由晃晃悠悠的蒸汽机车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现在的复兴号动车组。他们手中的驾驶证记录着这些变迁。跨越两个世纪的铁路线路维修人员从原来的人工作业到现在的大型机械化维修,利用人工智能检测数据,查找病害,及时修补。

旅客们在出行体验上也感受到了70年中国铁路的进步与发展,从深夜排队购票到现在的网上订票,从泡面火腿到现在的新鲜盒饭和送餐服务,还有无人餐厅、无人超市的投入使用等等,这些都彰显着铁路与科技结合的新服务、新创新。

『陆』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还是被迫接受了铁路,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建设计划,设计了连通全国的3条主要干线,总长20万公里。

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截止至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

(6)铁路见证着扩展阅读:

自从中国的高铁网络建成之后,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春节等一些大型节日中,高铁更是为广大民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中国内地,还有着很多贫穷与落后的地方,在高铁网络全面建成之后,在带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将让中国的经济再次腾飞。

从世界历史上来看,铁路运输对于兵力运输意义重大。而在中国高铁网络出具规模的今天,想要集合十万大军,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半天。

『柒』 尖沙咀哪一幢建筑物,见证了香港铁路发展的历史

最能见证香港铁路发展的历史照片就是尖沙咀钟楼,以下图片可以比较当年于今天的发展面貌。此钟楼是昔日火车站於1916年落成,及於1975年拆卸遗留下的。

『捌』 中国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一百五十年前,铁路被清人视为“奇技淫巧”,不为世人所接纳;而 如今,“国名经济发展的命脉”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 公里的“展 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时速 350 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百年巨变。本文主要来探讨 中国铁路发展的起源,从源头来探究中国铁路的发展。 清政府拒绝修建铁路列宁曾说过:“铁路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最主要的部门即煤炭和钢铁工业 的总结,是世界贸易发展与资产阶级民主文明的总结和最显著的指标”。铁 路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铁路的修筑又反转来促进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 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及自然经济的局限,是清政府一时看不清铁路对社会进 步的重大作用,他们视铁路如“洪水猛兽”。同时还与清政府的腐败、保守、 专制、唯祖宗之规是从有关,他们不肯接受新生事物,视蒸汽机车为“奇技 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 修建铁路。 当时中国的有志之士已把世界铁路的信息传入国内,被称为“开眼看 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介绍了外国修建铁路 的情况。清末地理学家徐继宇于 1848 年编著的《瀛环志略》中,又进一步 介绍了一些国家的铁路情况,如“造火轮车,以石铺路”,“熔铁为路,以速 其行”,并称赞说这种运输工具是“可谓精能之至矣”。太平天国玕王洪仁玕 在其《资政新篇》一书中,主张制造“如外邦火轮车”,计划“先于21 21条大路,以为全国之命脉”。但这些都未能使清王朝统治集团振聋发聩。 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 们仍然认为铁路是祖宗所未创的怪物,不为他们所接受。 李鸿章乃是清朝高级官员中主动提出修铁路的第一人,他同时也是清朝 最早有筑路救国思想的官僚。李鸿章等为促发慈禧对铁路的兴趣,曾动用海 军建设经费于1888 年在北海、中海西侧修建了一条长约2 公里的宫廷铁路, 这条铁路由静清斋至瀛秀园,途径紫光阁,故称紫光阁铁路。慈禧太后经常 乘坐又太监牵引的豪华进口车厢,去静清斋进午餐。这种投其所好的做法博 得慈禧太后的欢心,又促使顽固派不得不改变其反对修建铁路的态度,收到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清政府不允许中国自己修建铁路,不等于外国列强不图谋在中国修建铁 路。从19 世纪60 年代起,西方列强开始向请政府提出铁路的要求。最先提 出这种要求的是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翻译梅辉立(WSMayers)。他于1862 年,向广东当局提出了修筑广东至江西的铁路,并至大庾岭踏勘。以后,西 方的外交官、商人又先后多次提出修路之请,但是均为清政府所据。英国曾 指使一位名叫杜兰德的商人出面,在北京的宣武门附近修建了一条长约 0.5 公里的小铁路,企图以实物作广告而去诱惑。但所有这些却都没有使固守祖 规制度的清朝王室为其所惑,为其所动。 铁路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蒸汽机应用于运输的结果,是社会经 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但对于中国来说,自己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上 海吴淞铁路,却竟是非法的“舶来品”。 为了便利吴淞口与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并而成)的陆上交通,同 时也为了对中国人提供一种示范,使他们在心理上习惯于这种新的观念,为 将来他们在中国的发展铺平道路。1872 年,美国驻上海的副领事奥立维布 拉特福(Dliver BBradford)开始筹备筑路事宜,以修“寻常马路”为名, 骗购筑路用地,同时他们把“吴淞道路公司”偷偷变成“吴淞铁路公司”。 后来因为筑路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路工才将它转交给经济实力雄厚的英商怡 和洋行。他们背着清政府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铁路。1876 年,该行将 铁路器材谎称为“马路器材”,蒙混进口,以修好的马路为路基,又偷偷铺 上钢轨,于7 日先行通车,吴淞铁路全长14.5公里,单线,轨距0.762 米,钢轨每米重 13 公斤,机车自重仅 15 吨,牵引小型客货车,时速为 24 ——32 公里。吴淞铁路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条营业性铁路,它的修建对中 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英商在征地时,破坏沟渠,引起了农民的强烈反对。在通车后,又出 现了轧死行人事件,百姓为之震动。铁路虽好,但却是英商以欺骗之法,擅 自修筑,实属违法行为。为了维护主权,清政府提出强烈的抗议。英方也知 其理亏,经过交涉,双方达成《收赎吴淞铁路条款》,规定以一年为期限, 清政府出白银28.5 万两,买下吴淞铁路。1877 年10 月,铁路赔款付清,吴 淞铁路收归清政府所有。 但是买下的吴淞铁路该如何处理呢?关于此事朝廷内外众说不一。李鸿 章主张交由华商,集体经营。当时上海、吴淞等地商民 145 人,“公禀两江 总督,请准铁路继续办理”。但两江总督沈葆桢未被批准,为防止外人今后 故伎重演,竟下令将铁路拆毁。由此可见,清政府的当权者把铁路视为“奇 技淫巧”到了何等荒谬的程度。 吴淞铁路这个“短命鬼”,虽是帝国主义势力开始对中国逐步改变侵略 和扩张手段的产物,但它的出现,却让国人见识了铁路这一新生事物,让国 人认识了改变旧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必要。从 1876 年12 月25日,共运客16 万多人次,平均每英里 每周可赚 27 英镑,与英国国内铁路日利润相当。速度快,盈利多,中国人 开始实际感受到铁路之益,开始慢慢开始接受铁路这一新生事物。 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英国首先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斯托克顿至达林顿, 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晚了大约半个世纪,但这条长约10 公里的运煤铁路, 被后人称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它的建成通车给中国朝野和各 省绅商创办铁路带来了不小影响。 1875 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直律(今河北)开平煤矿。唐廷枢曾任英 商怡和洋行的总买办,后应李鸿章之邀,出任轮船招商局的总办。经勘探, 矿井选于开平镇西南的唐山。唐山储煤丰富,日后必高产。由于大量原煤需 运往天津,若不解决运输问题,煤价必高,销路难以畅通。从芦台至天津, 有水路、海道可通。从胥各庄至芦台,地势平坦,可开运河。唯有从唐山至 胥各庄,地势陡峻。为使这段交通无阻,1879 年,唐廷枢提议修建唐胥铁 路。由于李鸿章的支持加以拟修的铁路很短,离京师高远,清政府暂时答应 1880年秋冬间,唐胥铁路动工。朝中顽固派知悉后,横加反对,说什么 “轮车所过之处,声闻数十里,雷轰电骇,震厉殊常,于地脉不无损伤”。 清政府遂下令停工。路基不铺钢轨,只是一条大路。同时,欲将原煤运至胥 各庄,需雇大车300 辆,不仅运费昂贵,而且适逢夏秋时节,山水涨发,土 路泥泞难行。为此李鸿章、唐廷枢以退为进,请求铺轨,但不行机车,以骡 车拉煤车,这样清政府才勉强同意。
1881 月,开始铺轨,年末竣工。1882 年初,唐胥铁路启用,用骡马牵引车辆,时人戏称为“马车铁道”。 不久,开平煤矿全面投产,骡马牵引力小,速度慢。为不使原煤积压, 矿方只得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工人利用矿场起重机锅炉、竖井槽等旧材料, 试制成一台轻型机车,取名为“龙号机车”,这台中国自制的首台机车,牵 引着百余吨的煤车,颇为快捷。 唐胥铁路长9.2 公里,单线,轨重每米15 公斤。它的线路虽短,却是中 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确立唐 胥铁路的轨距为1.435 米的轨距。清末大部分铁路采用这种规矩,后被清政 府定为中国的标准轨距,沿用至今。 铁路产生对中国带来的影响虽然外国列强直接经营部分铁路,并在一定时期内相当成都的控制着中 国主要铁路线的运营,中国铁路为列强势力对华推销“洋货”、“略买”土货 以致军事侵略扩张提供了便利。虽然中国铁路与世界铁路发展状况相比较, 确属落后行列,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是,建 在中国土地上的铁路,毕竟是“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新的社会生产门类”,对 中国的社会经济以致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 同时,铁路逐步向我国延展,必然对固有的小生产为基础的闭塞的经济、 地理、人文等造成冲击。中国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产物和标志之一。,又反 过来影响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玖』 淞沪铁路的通车在中国铁路历史上又怎样的意义初二历史题..快点啊

淞沪铁路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吴淞铁路,1876年7月3日江湾段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此后的100多年间,淞沪铁路见证了上海开埠后的荣辱兴衰,也经受了淞沪会战炮火的洗礼。

阅读全文

与铁路见证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佛地铁出口地图 浏览:273
武汉地铁报站英文 浏览:92
白石高铁站 浏览:294
北京地铁安全隐患 浏览:382
南京东善桥地铁 浏览:905
深圳地铁列车有多长 浏览:556
金洲地铁站到广州火车站地铁要多久 浏览:783
南京地铁机场线单程时间 浏览:161
乘地铁去佛山东建世界广场 浏览:498
惠州仲恺深业喜悦城地铁规划 浏览:378
天府广场到韦家碾地铁价格 浏览:112
万菱汇地铁出口 浏览:402
长水机场到大观楼地铁 浏览:704
广州t2机场那个地铁站 浏览:909
s7地铁南京运行时间 浏览:943
高铁为什么夜间不开行 浏览:500
西安门地铁站怎么去南京眼 浏览:480
广州火车站去广州机场地铁 浏览:694
成都地铁站项目总监招聘 浏览:691
佛山地铁广州火车站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