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高铁铁路 > 铁路李克非

铁路李克非

发布时间:2021-03-22 15:58:14

㈠ 呼和浩特铁路局的历任局长

1、赵吉斌2002年7月

2、郑明理2002年7月

3、罗金保2006年8月2007年5月

4、林奋版强2007年5月2011年6月

5、杨宇栋2011年6月2013年1月

6、费东斌2013年1月至今权

管内大部分线路北傍阴山山脉,南沿黄河,由西向东穿越自治区2盟(阿拉善、锡林郭勒),6市(乌海,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

全局有集通,包西,临策,海公等15个控股合资公司,以及呼准,东乌,苏尼特3个参股合资公司。

管内有京包,京通,包兰,集二,集通,包西线6条干线,有乌吉,海公,包白,包石,包环,包神,郭查7条支线。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内连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外接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承担着服务边疆草原,稳固祖国北部边疆的的重要任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八大铁路局之一。

㈡ 历届铁道部部长是谁

铁道部历任部长
滕代远(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吕正操(1965年1月至1970年撤销)
苏静(军管会主任 1967年4月至1968年7月)
万里(1975年1月至1976年12月)
段君毅(1976年12月至1978年10月)
郭维城(1978年10月至1981年9月)
刘建章(1981年9月至1982年5月)
陈璞如(1982年5月至1985年6月)
丁关根(1985年6月至1988年1月)
李森茂(1988年1月至1992年4月)
韩杼滨(1992年4月至1998年3月)
傅志寰(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
刘志军(2003年3月至2011年2月)
盛光祖 (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铁道部撤)
历任副部长
吕正操(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武竟天(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石志仁(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王世泰(1952年8月至1954年11月)
郭洪涛(1952年8月至1954年10月)
赵健民(1952年12月至1955年1月)
陆平(1954年11月至1957年10月)
刘建章(1954年11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81年9月)
余光生(1955年1月至1966年5月)
郭鲁(1959年8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76年10月)
汪菊潜(1959年8月至1966年5月)
苏杰(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79年1月)
钱应麟(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
彭敏(1965年1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0月)
邓存伦(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李新(1975年1月至1979年1月)
黎光(1975年1月至1979年4月)
王效斌(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廖诗权(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吴冶山(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赵文普(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郭维城(1977年4月至1978年10月)
李颉伯(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布克(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耿振林(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李震(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刘白涛(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酆炳军(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韩力平(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李克非(1981年7月至1984年12月)
刘平田(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李森茂(1982年4月至1988年4月)
李轩(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
张辛泰(1982年12至1990年9月)
尚志功(1983年6月至1987年7月)
石希玉(1983年12月至1986年3月,1989年12月至1993年5月)
孙永福(1984年12月至1998年3月)
罗云光(1986年5月至1990年3月)
屠由瑞(1988年6月至1994年1月)
傅志寰(1991年1月至1998年3月)
国林(1993年5月至1996年8月)
蔡庆华(1996年2月至2003年7月)
刘志军(1996年8月至2003年3月)
孙永福(1998年3月至2006年9月)
王兆成(2001年至2004年)
彭开宙(2001年11月任
胡亚东(2003年7月任
陆东福(2003年7月任
卢春房(2005年3月任
王志国(2006年9月任
详细可点击查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13/15/173246_271260868.shtml

㈢ 铁道部历任部长和重要领导干部

铁道部历任部长、副部长名录

铁道部历任部长
滕代远(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吕正操(1965年1月至1970年撤销)
苏静(军管会主任 1967年4月至1968年7月)
万里(1975年1月至1976年12月)
段君毅(1976年12月至1978年12月)
郭维城(1978年12月至1981年9月)
刘建章(1981年9月至1982年5月)
陈璞如(1982年5月至1985年6月)
丁关根(1985年6月至1988年1月)
李森茂(1988年1月至1992年4月)
韩杼滨(1992年4月至1998年3月)
傅志寰(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
刘志军(2003年3月至

历任副部长
吕正操(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武竟天(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
石志仁(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王世泰(1952年8月至1954年11月)
郭洪涛(1952年8月至1954年10月)
赵健民(1952年12月至1955年1月)
陆平(1954年11月至1957年10月)
刘建章(1954年11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81年9月)
余光生(1955年1月至1966年5月)
郭鲁(1959年8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76年10月)
汪菊潜(1959年8月至1966年5月)
苏杰(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979年1月)
钱应麟(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
彭敏(1965年1月至1966年5月,1975年1月至10月)
邓存伦(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李新(1975年1月至1979年1月)
黎光(1975年1月至1979年4月)
王效斌(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廖诗权(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吴冶山(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赵文普(1975年1月至1982年4月)
郭维城(1975年1月至1978年12月)
李颉伯(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布克(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耿振林(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李震(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刘白涛(1979年8月至1982年4月)
酆炳军(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韩力平(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李克非(1981年7月至1984年12月)
刘平田(1981年7月至1982年4月)
李茂森(1982年4月至1988年4月)
李轩(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
张辛泰(1982年12至1990年9月)
尚志功(1983年6月至1987年7月)
石希玉(1983年12月至1986年3月,1989年12月至1993年5月)
孙永福(1984年12月至1998年3月)
罗云光(1986年5月至1990年3月)
屠由瑞(1988年6月至1994年1月)
傅志寰(1991年1月至1998年3月)
国林(1993年5月至1996年8月)
蔡庆华(1996年2月至2003年7月)
刘志军(1996年8月至2003年3月)
孙永福(1998年3月至2006年9月)
王兆成(2001年至2004年)
彭开宙(2001年11月任
胡亚东(2003年7月任
陆东福(2003年7月任
卢春房(2005年3月任
王志国(2006年9月任

㈣ 求以“我为改革管理创新做奉献”为主题的演讲稿一篇,急用,谢谢!!!!

锐意创新 奉献为民——“走改革开放强国路做新长征路上有心人”感言来源:九三学社中国政法大学支社李克非日期:2010-12-14
2010年11月23—27日,我参加了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党委统战部组织的“走改革开放强国路做新长征路上有心人”主题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高浣月,组织部、校团委领导和部分院、部、处的统战委员参加了活动。本次学习考察的重点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和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下面谈一些学习、考察体会:

一、奉献为民——沈浩精神感人至深

11月24日,我们来到小岗村,天气有些阴,太阳被淡淡的云雾笼罩着,似乎要表达些什么。32年前的11月24日,当小岗村18户当家人趁着夜色,走进那座破旧的农家小屋,在用烟盒纸写成的土地“包干到户”的协议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捺下鲜红的指印。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普通的冬日夜晚,却正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黎明;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片简陋的烟盒纸,却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小岗村被公认为“中国改革第一村”。

在小岗村,我们被一股浩然正气深深吸引和感动,那是沈浩同志的英灵所散发出来的气息,那是小岗村人对沈浩同志的真挚感情所散发出来的气息,那是小岗村人心中的那座丰碑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2004年2月,沈浩响应省委号召,作为省第二批选派干部,任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后被选为村主任。

沈浩在小岗村工作期间,做了大量利民的小事。进村伊始,他挨家逐户走访了112户全部村民,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了,他自己掏钱将其送到医院治疗;村里老奶奶的拐杖坏了,他不声不响从外地带来新的悄悄送去;看到智障村民天寒衣单,他二话不说脱下大衣给他穿上;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

沈浩也做了不少利民的大事。经过调研,他为小岗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2004年引进种植80亩优质葡萄园,后发展到600亩,举办“葡萄旅游文化节”;2006年初从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了3名大学生,发展“双孢菇”生产,成立蘑菇、葡萄产销合作社;第二步,改善村容村貌:将全村住房整体规划,筹资、集资将村民住房整治一新;筹资修建村南北向的主干道(友谊大道),修建连接两条省道和横跨铁路(曾被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大道;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第三步,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在很短的时间里,引资50亿元(目前已有三分之一资金到位),发展环保型产业、旅游业等;将全村1800亩土地集中起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

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村村民年平均收入由2004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目前的5500余元。

令人感动的是,在沈浩挂职3年期满的时候,村民们为了留住他,再一次签名并且捺下鲜红的指印;令人感动的是,6年来沈浩为村里的大事小情,贴补、垫付30多万元,他遗物中的银行卡的存款为零;令人感动的是,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病突然逝世后,村民们为了把沈浩同志的骨灰埋在小岗村,能永远和他们的好书记在一起,村民们第三次签上他们的名字,捺下了鲜红的指印。这种农民的真挚情感的表达,这种人民的对他们所需要的领导干部的期盼和肯定,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

沈浩同志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代表,他扎根

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奋斗精神,确实感人至深、令人敬佩。

二、锐意创新——华西经验催人奋进

11月26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了华西村。华西村的村容、厂容、田容、河容、山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先进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光辉旗帜,华西村2009年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村级可利用资金连续3年每年超过30亿元,2011年将达到50亿元;人均年纳税48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华西村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成功之路,那么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听过老书记吴仁宝同志的情况介绍,在华西金塔的观景台上,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在此,我们赞同江苏省委调研组2010年9月从横向对华西村新经验的总结:一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引领新发展;二是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围绕科学发展引才、育才、用才;四是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五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农村提供坚强保证。在华西村的理念和思路中,发展为要、效益优先的“发展观”,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观”,人才优先、量才使用的“人才观”,民生为先、共同富裕的“富裕观”,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奉献观”尤为重要。

换一个角度,从历史源头上分析,华西村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其一,天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给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机遇。其二,地利。华西村地处上海、南京之间,陆路交通和水运发达,并被张家港、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环绕,是富庶的渔米之乡和富于商贸传统的地区。其三,人和。在土地、集体财产可分、可不分的情况下选择了不分;江南人民勤奋而又精明;带头人吴仁宝极具“创新思维”、“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奉献精神”。这三者同时具备,造就了今天辉煌的华西村。

我们在考察中也发现,华西村在规划建设上的一些不足和瑕疵:一是在山上修建天安门、长城等,破坏了江南翠绿的山色美;可以考虑将延安宝塔山上的宝塔,按原尺寸建在现在天安门的位置上,不仅体现山色美和中国文化特色,而且寓意着“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寓意着“华西村虽然富裕,但仍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在山路旁的护路坡上大面积绘画《西游记》等图画,也是破坏山色美、自然美的行为。三是在金塔东侧表达华西村人美好愿望的牛、羊、鳖、龟,应当用一样的石材、同样的体量,以原有石材颜色,按照牛、鳖、龟、羊的顺序排列,或者按照牛羊鳖龟、龟鳖羊牛成双的高低、低高的顺序排列。四是户外五樽汉白玉领袖坐像,应当安放在室内合适的大厅,例如华西村村史展厅的大厅为好。五是没有通透、大气的广场。

三、小岗村与华西村比较的初步结论和感受

第一,改革没有绝对、统一、固定的模式,应当实事求是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进行。凭心而论,32年前小岗村“包干到户”在当时是积极的、进步的,它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打破了我国长期单一公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其历史功绩和作用是不能否定的;但是,个体的力量通常大不过集体的力量,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集体经济的整合而得以更好的和可持续发展。沈浩在小岗村成立的“蘑菇、葡萄产销合作社”和以土地持股的“小岗村发展合作社”,就是在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发展集体经济;可谓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二,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是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必须是很强的“敢为人先”的能人,“无私奉献”的好人,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强人。吴仁宝同志和沈浩同志都具备了这三个品质,在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方面,吴仁宝同志可能更强一些。

第三,豁达人生。我们在感受沈浩同志浩然正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睿智之气。要豁达人生,死而无憾,首先要思想豁达。革命老人谢觉哉曾经说过:“一个人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又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思来想去,只有为人民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才是最有价值的”。

㈤ 写一篇为社会奉献的童谣,急,谢谢!!

锐意创新奉献为民——“走改革开放强国路做新长征路上有心人”感言来源:九三学社中国政法大学支社李克非日期:2010-12-142010年11月23—27日,我参加了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党委统战部组织的“走改革开放强国路做新长征路上有心人”主题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高浣月,组织部、校团委领导和部分院、部、处的统战委员参加了活动。本次学习考察的重点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和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下面谈一些学习、考察体会:一、奉献为民——沈浩精神感人至深11月24日,我们来到小岗村,天气有些阴,太阳被淡淡的云雾笼罩着,似乎要表达些什么。32年前的11月24日,当小岗村18户当家人趁着夜色,走进那座破旧的农家小屋,在用烟盒纸写成的土地“包干到户”的协议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捺下鲜红的指印。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普通的冬日夜晚,却正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黎明;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片简陋的烟盒纸,却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小岗村被公认为“中国改革第一村”。在小岗村,我们被一股浩然正气深深吸引和感动,那是沈浩同志的英灵所散发出来的气息,那是小岗村人对沈浩同志的真挚感情所散发出来的气息,那是小岗村人心中的那座丰碑所散发出来的气息。2004年2月,沈浩响应省委号召,作为省第二批选派干部,任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后被选为村主任。沈浩在小岗村工作期间,做了大量利民的小事。进村伊始,他挨家逐户走访了112户全部村民,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了,他自己掏钱将其送到医院治疗;村里老奶奶的拐杖坏了,他不声不响从外地带来新的悄悄送去;看到智障村民天寒衣单,他二话不说脱下大衣给他穿上;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沈浩也做了不少利民的大事。经过调研,他为小岗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2004年引进种植80亩优质葡萄园,后发展到600亩,举“葡萄旅游文化节”;2006年初从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了3名大学生,发展“双孢菇”生产,成立蘑菇、葡萄产销合作社;第二步,改善村容村貌:将全村住房整体规划,筹资、集资将村民住房整治一新;筹资修建村南北向的主干道(友谊大道),修建连接两条省道和横跨铁路(曾被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大道;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第三步,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在很短的时间里,引资50亿元(目前已有三分之一资金到位),发展环保型产业、旅游业等;将全村1800亩土地集中起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村村民年平均收入由2004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目前的5500余元。令人感动的是,在沈浩挂职3年期满的时候,村民们为了留住他,再一次签名并且捺下鲜红的指印;令人感动的是,6年来沈浩为村里的大事小情,贴补、垫付30多万元,他遗物中的银行卡的存款为零;令人感动的是,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病突然逝世后,村民们为了把沈浩同志的骨灰埋在小岗村,能永远和他们的好书记在一起,村民们第三次签上他们的名字,捺下了鲜红的指印。这种农民的真挚情感的表达,这种人民的对他们所需要的领导干部的期盼和肯定,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沈浩同志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代表,他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奋斗精神,确实感人至深、令人敬佩。二、锐意创新——华西经验催人奋进11月26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了华西村。华西村的村容、厂容、田容、河容、山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先进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光辉旗帜,华西村2009年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村级可利用资金连续3年每年超过30亿元,2011年将达到50亿元;人均年纳税48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华西村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成功之路,那么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听过老书记吴仁宝同志的情况介绍,在华西金塔的观景台上,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在此,我们赞同江苏省委调研组2010年9月从横向对华西村新经验的总结:一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引领新发展;二是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围绕科学发展引才、育才、用才;四是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五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农村提供坚强保证。在华西村的理念和思路中,发展为要、效益优先的“发展观”,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观”,人才优先、量才使用的“人才观”,民生为先、共同富裕的“富裕观”,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奉献观”尤为重要。换一个角度,从历史源头上分析,华西村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其一,天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给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机遇。其二,地利。华西村地处上海、南京之间,陆路交通和水运发达,并被张家港、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环绕,是富庶的渔米之乡和富于商贸传统的地区。其三,人和。在土地、集体财产可分、可不分的情况下选择了不分;江南人民勤奋而又精明;带头人吴仁宝极具“创新思维”、“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奉献精神”。这三者同时具备,造就了今天辉煌的华西村。我们在考察中也发现,华西村在规划建设上的一些不足和瑕疵:一是在山上修建天安门、长城等,破坏了江南翠绿的山色美;可以考虑将延安宝塔山上的宝塔,按原尺寸建在现在天安门的位置上,不仅体现山色美和中国文化特色,而且寓意着“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寓意着“华西村虽然富裕,但仍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在山路旁的护路坡上大面积绘画《西游记》等图画,也是破坏山色美、自然美的行为。三是在金塔东侧表达华西村人美好愿望的牛、羊、鳖、龟,应当用一样的石材、同样的体量,以原有石材颜色,按照牛、鳖、龟、羊的顺序排列,或者按照牛羊鳖龟、龟鳖羊牛成双的高低、低高的顺序排列。四是户外五樽汉白玉领袖坐像,应当安放在室内合适的大厅,例如华西村村史展厅的大厅为好。五是没有通透、大气的广场。三、小岗村与华西村比较的初步结论和感受第一,改革没有绝对、统一、固定的模式,应当实事求是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进行。凭心而论,32年前小岗村“包干到户”在当时是积极的、进步的,它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打破了我国长期单一公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其历史功绩和作用是不能否定的;但是,个体的力量通常大不过集体的力量,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集体经济的整合而得以更好的和可持续发展。沈浩在小岗村成立的“蘑菇、葡萄产销合作社”和以土地持股的“小岗村发展合作社”,就是在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发展集体经济;可谓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第二,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是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必须是很强的“敢为人先”的能人,“无私奉献”的好人,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强人。吴仁宝同志和沈浩同志都具备了这三个品质,在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方面,吴仁宝同志可能更强一些。第三,豁达人生。我们在感受沈浩同志浩然正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睿智之气。要豁达人生,死而无憾,首先要思想豁达。革命老人谢觉哉曾经说过:“一个人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又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思来想去,只有为人民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才是最有价值的”。

㈥ 1981年8.1.7 特大洪灾人们是怎样应对这次为难的结果怎么样

1981年8月,陕西关中西部和陕南地区连降大雨、暴雨。月降雨量宝鸡为413.1毫米,凤县435毫米,略阳689.9毫米,阳平关1010.1毫米,勉县706毫米。8月14日至23日连续降雨10天,降雨量为常年同期的4~6倍。8月21日,宝鸡、凤县、略阳、阳平关、勉县的日降雨量分别为110.9、105.7、113.9、186、95.2毫米。在此地区持续降雨时间之长,雨量之大,均属历史所罕见。由于连续降雨,水土饱和,再逢暴雨,致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坍,泥石俱下,酿成铁路重大洪水灾害。8月19日,宝成铁路略阳至阳平关间首先出现险情,中断行车。8月21日,陇海铁路宝天段、宝成铁路宝广段、阳安铁路(以下简称“三线”)相继发生严重水害,分别于11时、12时18分、11时封闭线路,“三线”均中断行车。在全长850公里的铁路线上,遭洪水袭击而发生灾害的有750公里。通往中国西北、西南的大动脉陷于瘫痪。本文仅对宝成铁路当时的灾情和抢修情况做一简要记录。
宝成铁路宝广段发生水害750处。37个区间,因水害中断行车32个。冲毁桥梁17座,有7孔梁体坠入江中。嘉陵江11号大桥,3个桥墩折断.4孔钢梁被洪水推入江中,1孔冲离桥台400米,2孔不知去向。13座隧道成了“泄洪道”,洪水高出轨面3.5~4米,有3名职工在隧道内被洪水冲走而失踪。泥石流漫道53处,红花铺站内流泥漫道近5万立方米,堆积厚度4~5米,股道和7辆货车被掩埋。桥涵淤积堵塞192处。山体堑坡坍方340处,313公里100米~300米处坍方,砸死职工13人。路堤滑坍下沉45处。全段总计土石方量184万立方米。
此次百年未遇的水害,破坏铁路线路之长、灾点之多、范围之广、损失之大、中断运输时间之久,是宝成铁路通车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亦为中国铁路史上所罕见。

水害发生后,铁路、公路、供电、通信“四不通”,相互之间无法取得联系。沿线各工区、各工程队发挥各自为战的作用,迅速组织职工、家属、待业青年、民工齐上阵,清坍挖淤,抢修线路。铁路局、分局、站段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纷纷徒步奔赴现场,踏勘灾情,组织抢险和救灾。通过双石铺部队无线电台,通报宝成铁路水害情况。铁道部得知灾情后,立即指派李克非副部长率领工作组
到达宝鸡指挥抢修。同时紧急调集抢修队伍,日夜兼程,进入抢修工地。
为统一领导、指挥抢修,铁道部决定在宝鸡成立“铁道部宝成铁路抢修总指挥部”,下设秦岭、双石铺、宏庆、略阳、广元抢修指挥部,分段负责抢修。总指挥部针对灾情,提出“保证安全,争取时间,先通后固,照顾今后”的抢修原则。在抢修部署上采用两端推进,中间开花的方法。专业队铺轨挂网,抢修便桥,小分队清坍挖淤、填筑路基。成都铁路局由广元向北,西安铁路局由阳平关向南接应宝(鸡)略(阳)段是重灾区,由铁路第一工程局由北向南推进;铁道兵第十师进驻宏庆,从中间分向南北进攻;铁路大桥工程局负责嘉陵江9号和11号大桥的抢修;西安铁路局从略阳向北接应,并负责全部通信、信号、接触网、供电、房屋的抢修和清除沿线障碍,抢修零小工点,铺轨整道,巡查看守和配合工作。
在此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率中央慰问团到灾区视察慰问。铁道部部长刘建章、铁道兵第一政委吕正操、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陕西省省长于明涛等,先后亲临灾区检查抢险工作,并慰问参加抢险的职工、家属以及受灾群众。
8月30日,接通宝广段有线通信,同时分别在宝鸡、秦岭、凤州、略阳设立无线电台。
9月19日18时,开通宝成铁路阳(平关)广(元)段。10月12日10时30分,宝成铁路宝鸡到阳平关抢通接轨。经过对线路全面检查整修加固,于10月20日12时恢复全线通车。计中断行车1462小时42分。
在抢修过程中,共清除土石方98万立方米,架便桥7座,修便线9处,延长4.24公里,铺轨5.45公里,架设临时通信线14.1万米,敷设电缆12415米,新立接触网支柱240根,架设承力索12.8公里,导线17.8公里,修复变电所4处。共支出抢修费用2896.1万元。
抢修工作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连续降雨,冒雨作业,边修边塌,前修后塌,工作量不断加大,困难多,危险大。桥梁、路基、通信设施冲毁后,人员、物资运输和通信联络都十分困难。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各路抢修大军不畏艰苦,努力奋战,克服种种险阻,突破道道难关,使抢修进展迅速,工期一再提前。一家外国通讯社预言,修通宝广段需二三年时间。然而,事实是,宝广段仅仅经过60个昼夜,比原计划提前34天,即恢复全线通车,创造了中国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
在特大水害和极端困难的抢修条件下,涌现出一批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在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有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有冲锋在先、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有身先士卒、在第一线指挥有力的领导干部,有艰苦奋战、无私奉献才智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奋不顾身、具有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职工,谱写出一曲可歌可泣、留垂青史的英雄业绩。
凤州工务段所辖线路是重灾区,灾害发生后,段党委兵分两路,一查线路灾情,二救受灾群众。党委委员、副段长廖建军带领5名干部,3天徒步80多公里,趟过13个宽13米至70米过膝的淤泥潭,爬过2处40米和70米的悬空轨排,查清了凤州至宝鸡的线路灾情。两当站区灾情严重,群众缺衣缺食,段党委领导人带领机关干部,分4批徒步6个区间,趟过6处几十米宽的泥石流,冒着生命危险,攀过下临狂涛恶浪,上仅两根电力钢丝的悬空“桥”,第1批送去食盐和药品,第2批送去被子和衣服,第3批送去面粉,第4批送去被子和工作服,感动得职工和家属热泪盈眶。
被铁道部命名为抗洪抢险模范的略阳电务段电缆工、共产党员韩诗海,与助理工程师郭长如等5人,组成小分队,抢修通信线路。他们背着器材,在泥水里徒步4天4夜,赶到嘉嘉陵江11号大桥。这时,大桥已被冲垮,二百多米宽,20多米深的江面,洪水夹着泥沙石块,咆哮而下。第一次强渡,被巨浪和滚石打了回来;第二次,他们远离桥台,冒着被恶浪卷走的危险,从上游泅渡,搏斗四五百米的距离,游过江面,架通5对通信线路。随后,他们继续北上,每人背着几十斤重的皮线,冒雨攀过钢丝“桥”,闯过一处200米宽、其深过膝的泥石流,和另一个架线队在宏庆车站汇合,接通了宝成铁路北段全部临时通信线路。此间,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22天里,徒步跋涉220公里,修通97公里电缆。有十几天没吃饱饭,常常十几个小时滴水不进。曾有两天,1斤挂面,1个南瓜,竟是6个小伙子的全部口粮。
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西安铁路局工程处副处长刘云和,水害发生后,他被困在双石铺车站。先是徒步往南,到西坡车站查看灾情,后又与铁路局几位领导人,徒步往北向宝鸡进发。冒着大雨,边走边看边记录。遇到断桥,就翻沟涉水或从悬空轨排上攀过去。遇到塌方,就从淤泥上爬过去。经过5天的艰难历程,终于返回宝鸡,摸清了沿途110公里的灾情。随后,他任灾情严重的双石铺地区抢修指挥部指挥,未带一兵一卒,冒雨徒步翻越秦岭,奔赴现场,就地组织职工、家属和待业青年,号称“五百子弟兵”、“三百土八路”,展开顽强的抢险斗争。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危险时他走在前头,关键时他站在前头,处处做榜样。一天下午,抓斗机往双石铺站外开动,刚清出的钢轨歪歪扭扭,石碴冲空,左边是山,右边是几十米深的悬崖,暴涨的嘉陵江水在崖下狂奔,抓斗机司机吓得停了车。刘云和见此情景,走到车下,站在路基边上,身后就是悬崖,向司机说:“过吧,翻车,先砸死我!”他用自己的生命在铺路,稳住司机的心,壮了司机的胆,顺利通过危险区。9月25日,第一趟蒸汽机车鸣笛压道,新铺的线路,经不起重压,机车掉道了,恰恰停在曲线上,向江边倾斜,距轨面一米外是江岸,松软的路基随时可能下陷,司机慌了。刘云和找来3个小千斤顶,冒着危险,钻进车底,爬在道碴上,和两个小伙子摇起千斤顶。感动了在场的人们,一齐动手,硬是把一百多吨的机车起复开动。他又手举黄旗,站在机车前吹哨引导。在刘云和的带动下,他负责的区段,提前完成抢修任务。
年近六旬的聂家湾党支部书记潘天录,在洪水到来时,不顾自己家里的财物被淹没,组织职工首先搬出没有在家的3名职工的东西。接着,又将二十多位老弱病残群众,转移到山上,妥善安置。上级空投下的5百多斤面粉,他全部分给群众,自己1两没要。当他看到一位从外地返回的职工没有饭吃时,主动将自己仅有的10斤面粉送给这位职工。站区的职工和家属都吃上了白面,而他却吃的玉米面糊糊。
在与洪水灾害的搏斗中,有的职工为了抢通铁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宝鸡东站抓斗机司机朱万成,在清理双石铺至西坡间塌方时,每天天一亮就开始工作,整天不下车,直到天黑看不见为止,创造每小时抓111斗的纪录,4天任务两天完。之后,又主动请战,在乘轻型轨道车查看工点时,壮烈牺牲。

当时被洪水冲走的三名工人就是在西坡附近的隧道内被冲走的. 他们是为了保护施工材料,
黄牛铺半个车站被泥石流淹没.
杨家弯附近有一处大面积塌方.
两当车站的家属区因为嘉陵江河堤决口, 全部淹没,很多人连吃的都没有带出来,有用铁锨当锅炒玉米吃,开始靠空投, 后来通过被冲跨的9号桥上的上的接触网(脚踩一根手扶一根)从李家河运送东西,当时刚好李家河停了一辆车有一节运送粮食的车(军粮).

苏联比较熟悉宝成铁路的情况(他们帮助设计建设的),预言一两年内难以修复.这次洪水直接导致宝成铁路原西坡车站(甘肃境内)的废弃,包括灵官峡在内的线路去全部废弃,以两个长大隧道(灵官峡隧道、琵琶崖隧道)直接越岭到宏庆车站。

阅读全文

与铁路李克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佛地铁出口地图 浏览:273
武汉地铁报站英文 浏览:92
白石高铁站 浏览:294
北京地铁安全隐患 浏览:382
南京东善桥地铁 浏览:905
深圳地铁列车有多长 浏览:556
金洲地铁站到广州火车站地铁要多久 浏览:783
南京地铁机场线单程时间 浏览:161
乘地铁去佛山东建世界广场 浏览:498
惠州仲恺深业喜悦城地铁规划 浏览:378
天府广场到韦家碾地铁价格 浏览:112
万菱汇地铁出口 浏览:402
长水机场到大观楼地铁 浏览:704
广州t2机场那个地铁站 浏览:909
s7地铁南京运行时间 浏览:943
高铁为什么夜间不开行 浏览:500
西安门地铁站怎么去南京眼 浏览:480
广州火车站去广州机场地铁 浏览:694
成都地铁站项目总监招聘 浏览:691
佛山地铁广州火车站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