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離宿遷最近的火車站在哪裡
洋河站,宿遷城南的泗洪洋河鎮。洋河站坐火車可以到泗陽、淮安、鹽城、海安、南通、阜寧、建湖、東台、泗縣、靈璧、徐州、商丘、蘭考、開封、鄭州、洛陽、淮北、天津西、北京。
『貳』 十二五」鐵路建設目標是什麼
「十二五」鐵路發展的目標是:到201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萬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區鐵路5萬公里左右,復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左右,初步形成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綠色的鐵路運輸網路,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 來自鐵道部《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
『叄』 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的主要任務(節選)
建設以連通縣城、通達建制村的普通公路為基礎,以鐵路、國家高速公路為骨幹,與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組成覆蓋全國的綜合交通網路,發揮運輸的整體優勢和集約效能 。
1.完善區際交通網路。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建設黑河至三亞、北京至上海、滿洲里至港澳台、包頭至廣州、臨河至防城港等5條南北向綜合運輸通道,建設天津至喀什、青島至拉薩、連雲港至阿拉山口、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麗等5條東西向綜合運輸通道,優化結構、提升能力,形成覆蓋全國的區際運輸網路。 科學推進鐵路建設。加快構建大能力運輸通道,形成快速客運網,強化重載貨運網。
發展高速鐵路,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貫通北京至哈爾濱(大連)、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深圳、北京至深圳及青島至太原、徐州至蘭州、上海至成都、上海至昆明等「四縱四橫」客運專線,建設相關輔助線、延伸線和聯絡線。強化區際干線,新線建設與既有線改造相結合,擴大快速鐵路客運服務覆蓋范圍。 專欄6 區際交通網路重點工程(鐵路) 01 快速鐵路
建設蘭新鐵路第二雙線、京沈客專、北京至呼和浩特、哈爾濱至佳木斯、鄭州至重慶、銀川至西安、深圳至茂名、長春至白城、杭州至黃山、上海至南通、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青島至連雲港、九景衢、黔張常、懷邵衡、海南西環、拉薩至林芝等快速鐵路,實施成都至昆明、蘭州至銀川、重慶至懷化、哈爾濱至牡丹江、南昌至贛州、廣州至梅州至汕頭鐵路提速擴能,擴大快速列車開行范圍。研究建設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川藏鐵路。 02 煤運通道
建設「三西」(山西、蒙西、陝西)地區至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山西中南部至山東沿海港口的煤炭運輸通道。加快建設鄂爾多斯盆地、陝西等綜合能源基地至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區的煤炭運輸新通道。強化白音華至錦州等蒙東地區煤炭運輸通道。實施神朔黃鐵路部分路段三、四線擴能工程。加快推進新疆地區煤炭運輸通道建設,提高外運能力。 03 其他鐵路
建成拉薩至日喀則鐵路,建設格爾木至庫爾勒、格爾木至敦煌、額濟納至哈密、將軍廟至哈密、北屯至准東、白河至東京城等區際干線,實施寶雞至中衛、干塘至武威、陽平關至安康等鐵路擴能改造。 加快西部干線建設,強化煤炭運輸等重載貨運通道,盡快形成功能布局完善、覆蓋范圍廣、通道能力強、技術結構合理的運輸網路;建設港口後方鐵路集疏運系統,推進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加強改造既有線,配套建設客貨運設施。
【重點:鐵路建設領域,重點是快速鐵路,強調在末期達到4.5萬公里(2007年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時快鐵達到近二萬公里)。因為溫州事故,高鐵降溫而沒作為規劃重點,但2014年起高鐵建設開始升溫。】
【值得了解:規劃到可行性報告的批文、到開工建設,有的項目在這兩個階段都可能有變化,其中的快速鐵路專欄(「等」字說明只列出一部分),有的規劃為快鐵的後來降低為時速120的普通鐵路如渝懷鐵路復線,有的規劃為快鐵的後來升級為高鐵如京沈客運專線,原計劃350規格的鄭萬鐵路在此降為200規格、但2014年恢復350規格】
【值得了解:有的人疑惑,怎麼十二五交通規劃里高鐵沒有規劃里程數,也沒有列表?因為,上年即2011年7月出現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及高阻對鐵路建設大降標,例如西成高速鐵路從時速350公里降低為250公里,2012年的規劃對一些高速鐵路調低了規格,有的降低為時速250公里以下如鄭萬鐵路,但是2014年一些鐵路恢復了高規格。當時高鐵大降溫,一些工程下馬或沒有確定,不確定因素嚴重,對高鐵難以規劃里程數,難以列表。】 有序推進公路建設。貫通國家高速公路網,加強國省干線公路改擴建,發揮高等級公路快速通達的效益。 專欄7 區際交通網路重點工程(公路) 加快國家高速公路網剩餘路段、「瓶頸」路段建設。加強G103(北京至塘沽)、G104(北京至福州)、G105(北京至珠海)、G107(北京至深圳)、G108(北京至昆明)、G204(煙台至上海)、G205(山海關至深圳)、G212(蘭州至重慶)、G213(蘭州至磨憨)、G214(西寧至景洪)、G219(葉城至拉孜)、G317(成都至那曲)、G322(衡陽至友誼關)、G323(瑞金至臨滄)、G326(秀山至河口)等15條國省干線公路及其他交通擁堵路段的改擴建。 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基本貫通北京至上海等7條首都放射線、沈陽至海口等9條南北縱向線、連雲港至霍爾果斯等18條東西橫向線,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適度建設地方高速公路。
加大國省干線公路改造力度,提升技術等級和通行能力。重點改造「五射、六縱、四橫」15條國道及其他瓶頸路段;實施縣通二級公路工程,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標准公路;加強省際通道和連接重要口岸、旅遊景區、礦產資源基地等的公路建設。 專欄8 區際交通網路重點工程(水路) 01 沿海港口
建設錦州、唐山、黃驊、天津等港口煤炭裝船碼頭工程及華東、華南地區煤炭中轉儲運基地。建設大連、日照、寧波-舟山、湛江等港口大型原油接卸碼頭工程,結合石油石化企業擴能與布局、原油管道建設及油品儲備需要,配套建設接卸和轉運碼頭。建設唐山、青島、日照、寧波-舟山等港口大型鐵礦石接卸碼頭工程,結合沿海大型鋼鐵基地布局和鐵路新通道,配套建設鐵礦石碼頭。建設天津、上海、寧波-舟山、廣州、深圳等干線港及支線港集裝箱碼頭工程。 02 內河水運
加快整治上游、中游荊江河段等長江干線及其支流高等級航道,穩步推進長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實施京杭運河山東段、蘇南段、浙江段等航道升級改造工程。推進紅水河龍灘、右江百色等樞紐通航設施建設工程,嘉陵江的利澤、湘江的土谷塘、贛江的永泰、松花江的依蘭和悅來及岷江等航電樞紐工程。 積極發展水路運輸。完善港口布局,提升沿海港口群現代化水平,推進航運中心建設,加快實施長江等內河高等級航道工程。
推進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港口群規模化、專業化協調發展。推進與區域規劃、產業布局相關的新港區開發和老港區遷建。加強港口深水航道、防波堤等公共基礎設施和集疏運系統建設。完善1000人以上島嶼客貨運交通設施。
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推進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和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促進物流、信息、金融、保險、代理等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
加快長江干線航道系統治理,推進西江航運干線擴能和京杭運河航道建設工程,加快建設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相應建設其他地區航道。加快內河主要港口規模化港區建設,發展專業、環保港區。 推進民用航空發展。優化空域資源配置,提升空中交通網路運行能力。加強機場建設,形成層次清晰、功能完善、結構合理的機場布局。
通過建設平行航線、利用新技術等方式,擴能改造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廣州、北京至大連、北京至昆明、上海至廣州、上海至大連、上海至西安、上海至成都、廣州至成都等9條國家骨幹航路。加快雷達管制建設,完善以哈爾濱、沈陽、西安、成都、昆明、武漢、長沙、烏魯木齊等為節點的區域航路航線。以支線機場和通勤機場為支撐,改善通信導航和航空氣象服務,擴大支線航線網路。推進機場密集地區終端區建設,增加繁忙機場進離場航線運行容量。加快新一代空管系統建設,提高保障水平。優化低空空域運行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設飛行服務網點。 專欄9 區際交通網路重點工程(民航) 新建北京新機場,擴建廣州、上海(浦東)、深圳、重慶、武漢、南京、長沙、三亞、烏魯木齊、海口、沈陽、鄭州、哈爾濱、天津、南寧、桂林、長春、寧波、蘭州、銀川、石家莊等機場,研究建設成都、青島、廈門、大連新機場。新建蘇中、三明、撫遠、白城、五台山、衡陽、巫山、瀘沽湖、畢節、夏河、德令哈、石河子、那曲等支線機場,研究建設甘孜、朔州、塔中、亳州、巴中支線機場。建成一批通用機場。建設民航運行管理中心,成都、西安、烏魯木齊、沈陽等區域管制中心以及上海、廣州等終端管制中心。 加快推進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建
加快推進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建設,完善國際樞紐功能。改擴建繁忙干線機場,積極發展支線機場,調整布局、優化結構,支持有條件的中西部干線機場發展成為內陸航空樞紐。加快通勤和其他通用機場布點,積極穩妥建設通勤機場,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加強邊遠地區和交通不便地區機場建設。 合理布局管網設施。統籌油氣進口運輸通道和國內儲備系統建設,加快形成跨區域、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緊密相連的油氣運輸通道。
加快西北、東北和西南三大陸路進口原油干線管道以及連接沿海煉化基地與原油接卸碼頭之間的管道建設。
完善環渤海、長江三角洲、西南、東南沿海向內陸地區和沿江向腹地輻射的成品油輸送管道,加強西北、東北成品油外輸管道建設,加快區域互聯互通。 專欄10 區際交通網路重點工程(管道) 建設中哈原油二期、獨山子至烏魯木齊、大慶至鐵嶺、中緬原油管道等陸路原油進口通道及配套干支線工程,建設王家溝至烏魯木齊復線、蘭州至成都、長慶至呼和浩特等原油管道工程。建設天津港至華北石化、儀征至長嶺復線等海陸聯運原油管道工程。建設西氣東輸三線和四線工程、中亞天然氣管道二期、中緬天然氣管道、東北天然氣管網、陝京四線、青藏輸氣管道、煤制氣外輸管道等天然氣管道重點工程。以已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擴建為主,在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等沿海省新增站址。重點建設和完善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等主要消費地區域性成品油管網。 加快西北、東北和西南三大陸路進口天然氣干線管道建設,合理布局沿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加快接收站配套管網與主幹管網聯接,完善川渝、環渤海、珠三角、中南、長三角等區域性管網,大力推動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初步形成包括進口氣、國產氣、煤層氣、煤制氣等多種氣源,連接主產區、消費地和儲氣點的全國基幹管網。 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骨幹,以國省干線公路、通勤航空為補充,加快推進城市群(圈、帶)多層次城際快速交通網路建設,適應城市群發展需要。
建設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城際交通網路。在城市群內主要城市之間,加快高速公路改擴建。在中小城市與城鎮之間及城鎮分布較為密集的走廊經濟帶上,視運輸需求,加密高等級公路網路、提升省道技術等級或以城市快速路的形式建設相對開放的快捷通道,並注重與區際交通網路的銜接。 專欄11 城際快速網路重點工程 01 城際軌道交通
優化京津冀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布局和建設,加快建設基本骨架,逐步推進部分路網加密線、外圍延長線及內部聯絡線的建設,基本形成網路,提高軌道交通區域一體化和同城化程度。在山東半島地區、江淮地區、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關中-天水地區、遼中南地區、重慶經濟區和成都經濟區,規劃建設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周邊中小城市為重點、有效發揮輻射作用的骨幹線路,拓展發展空間,提高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和牡綏地區、長吉圖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地區,以充分利用既有鐵路資源與建設新線相結合,實現城際軌道交通快速服務,強化城市間經濟聯系和功能分工。根據冀中南地區、太原城市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呼包鄂榆地區、蘭州-西寧地區、寧夏沿黃經濟區、黔中地區、滇中地區、藏中南地區和天山北坡地區等區域的城鎮化發展趨勢和要求,適時規劃建設城際軌道交通。 02 公路
改擴建京哈線山海關至長春段、京港澳線北京至安陽段、京昆線石家莊至太原段、京藏線呼和浩特至包頭段、琿烏線長春至吉林段、滬蓉線南京至合肥段等國家高速公路。建設杭州至寧波高速公路復線、北京大外環、沈陽繞城高速公路、福州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泉州環城公路、泉州灣跨海通道、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西寧南繞城高速公路、烏魯木齊繞城高速公路。建設六橫梅山、太倉港等疏港高速公路。 推進重點開發區域城市群的城際干線建設,構建都市交通圈。加快中心城市到區域主要城市的城際快速通道建設,發展較快的城市群區域,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主;尚處於形成初期的城市群區域,以高等級公路為主。進一步完善區域中小城市及城鎮間公路網路。
充分利用區際通道運輸能力,服務城際交通。優先考慮利用新建鐵路客運專線和既有鐵路開行城際列車,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的效率和效益。城際交通與區際以及城市交通在通道布局、服務范圍、運營組織等方面需合理分工、有機銜接。准確把握城際軌道交通功能定位和技術標准,線路、車站應盡量覆蓋規劃人口10萬以上的城鎮,最大程度拓展吸引范圍和輻射半徑。
3.強化城市公共交通。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滿足市民基本出行和生活需求。逐步建設規模合理、網路通暢、結構優化、有效銜接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科學優化城市交通各子系統關系,統籌區域交通、城市對外交通、市區交通以及各種交通方式協調發展,加快智能交通建設,合理引導需求,提升城市綜合交通承載力,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例。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提高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構建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經濟適用的公共交通系統。根據不同城市規模和特點,制定差別化的軌道交通發展目標,有序推進輕軌、地鐵、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建設。市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逐步完善軌道交通網路。市區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初步形成軌道交通網路主骨架。市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結合自身條件建設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統。
舊城改造和新城開發必須堅持交通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和建設,發揮大容量公共交通在引導城市功能布局、土地綜合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作用。統籌規劃,優化城市道路網結構,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環。保障公共交通設施用地,鼓勵公共交通用地的綜合開發,增強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資源,落實地面公共交通路權優先政策,加快公共交通專用道建設,規范計程車健康、有序、合理發展。完善機動車等停車系統及與公共交通設施的接駁系統。有效引導機動車的合理使用,推進自行車、步行等交通系統建設,方便換乘,倡導綠色出行。
統籌考慮城市內多種軌道交通方式的銜接協調發展。充分利用既有鐵路資源,結合鐵路新線建設和樞紐功能優化調整,統一規劃和布局,鼓勵有條件的大城市發展市郊鐵路,以解決中心城區與郊區、衛星城鎮、郊區與郊區、城市帶及城市圈內大運量城市交通需求問題。加快城市及其綜合客運樞紐周邊道路的建設,大、中城市可推進繞城高速公路建設。優化城市貨運通道、樞紐場站和物流園區的布局,緩解城市出入口和樞紐周邊交通壓力。 專欄12 城市軌道交通重點工程 建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化系統,建成天津、重慶、成都、沈陽、長春、武漢、西安、南京、杭州、福州、南昌、昆明、大連、青島、寧波、哈爾濱、蘇州、無錫、長沙、鄭州、東莞、南寧等城市軌道交通主骨架,規劃建設合肥、貴陽、石家莊、太原、廈門、蘭州、濟南、烏魯木齊、佛山、常州、溫州等城市軌道交通骨幹線路。 統籌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快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覆蓋廣度和技術標准。
繼續實施以通瀝青(水泥)路為重點的通達、通暢工程,形成以縣城為中心,覆蓋鄉鎮、村的公路網路。加快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00萬公里,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東中部地區建制村、西部地區80%以上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實施縣鄉道改造和連通工程,提高農村公路網路水平。 專欄13 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農村交通重點工程 重點實施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等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鄉鎮、建制村農村公路建設工程。 實施農村公路的橋涵建設、危橋改造以及客運場站等公交配套工程,加強農村公路的標識、標線、護欄等安全設施建設,切實落實農村公路的養護和管理。
開發利用偏遠農村地區水運資源,加快推進重要支流和庫區的航運開發,延伸航道通達和覆蓋范圍,加強鄉鎮渡船渡口設施的更新改造。 按照零距離換乘和無縫化銜接的要求,全面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加強以鐵路、公路客運站和機場等為主的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完善客運樞紐布局和功能。依託客運樞紐,加強干線鐵路、城際軌道、干線公路、機場等與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市郊鐵路等的有機銜接,強化樞紐和配套設施建設,促進樞紐與干線協調發展,形成城市內外和不同方式之間便捷、安全、順暢換乘,提高綜合客運樞紐的一體化水平和集散效率。完善郵輪、遊艇、陸島等客運碼頭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適時開展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加強以鐵路和公路貨運場站、主要港口和機場等為主的綜合貨運樞紐建設,完善貨運樞紐布局和功能。依託貨運樞紐,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建立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系統與郵政、城市配送系統,實現貨物運輸的無縫化銜接。加大鐵路在港口貨物集散中的比重,減少公路集疏運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推進集裝箱中轉站建設。
加快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工作,做好與城鄉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的銜接與協調。統籌綜合交通樞紐與產業布局、城市功能布局的關系,以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協調樞紐與通道的發展。城市人民政府要建立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穩定的資金渠道,探索以市場為主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與運營機制。研究提出相關扶持政策,引導綜合交通樞紐健康發展。 專欄14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 重點建設北京、天津、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石家莊、秦皇島、唐山、青島、濟南、上海、南京、連雲港、徐州、合肥、杭州、寧波、福州、廈門、廣州、深圳、湛江、海口、太原、大同、鄭州、武漢、長沙、南昌、重慶、成都、昆明、貴陽、南寧、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銀川、西寧、拉薩等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加強規劃協調,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的交通運輸體系,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支持香港發展航運業,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建立粵港兩地航運更緊密協作關系,支持香港增強港口轉口業務,發展與航運關聯的業務以及現代物流業。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原則,統籌規劃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布局,有序發展集裝箱碼頭,支持和鼓勵內地香港港航企業加強合作,促進形成以香港為中心,與珠江三角洲港口共同發展的格局。
深化內地與香港、澳門大型基礎設施合作,研究探索建立新型管理模式,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交通一體化。加快建設港珠澳大橋,實現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高速公路連通。建成廣深港客運專線並與武廣、杭福深客運專線接駁。研究建設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線。支持香港航空業界與珠江三角洲及內地機場間的合作,進一步協調珠江三角洲與港澳空域,完善內地與港澳空管協作機制,提升航空運輸能力。
『肆』 京廣線 廣深線 京九線的區別,地理書上寫不清楚,但考試經常考
一、路線不同
京廣鐵路,簡稱京廣線,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北京市與廣州市的國家Ⅰ級客貨共線鐵路;線路呈南北走向,串聯中國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
京九鐵路,簡稱京九線,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北京市至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鐵Ⅰ級鐵路;線路呈南北走向,串聯中國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地區。
廣深鐵路,又名廣深城際鐵路,是中國廣東省內首條連接廣州市、東莞市與深圳市之間的城際快速客運專線,呈西北至東南走向。
二、長度不同
京廣鐵路:2294千米;
京九鐵路:2407千米(干線路段);
廣深鐵路:147千米。
三、價值意義不同
(1)京廣鐵路:
1、京廣鐵路是中國最重要的南北鐵路交通大動脈,貫穿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6省市,是中國經由省會城市最多、連接其它線路最多、運輸最繁忙的干線鐵路。
2、京廣鐵路提速改造在節省旅客旅行時間、縮短貨物在途時間和降低鐵路運行成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緩解運輸緊張局面,加強中國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湖北、河南在中部崛起等。
3、通過密切華北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湘東丘陵、衡陽盆地、南嶺、珠江三角洲多個地區的產業帶聯系,進一步實現產業升級,形成貫通南北的城鎮產業密集帶,也為中部崛起和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提供保障。
(2)京九鐵路:
1、京九鐵路開通運營,緩解了南北運輸緊張狀況,改變鐵路「瓶頸」狀況。
2、完善了路網布局,充分發揮鐵路運輸綜合效益。
3、維護了港澳地區穩定和繁榮,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4、對適應對外開放、發展經濟和加快沿線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3)廣深鐵路:
1、廣深鐵路是中國第一條城際鐵路,也是中國高速鐵路和客運專線的商業運營試點線路。
2、軌道線路沿著廣九鐵路途經華南中心廣州、世界工廠東莞和經濟特區深圳,連接廣州和深圳市區並貫穿東莞北部和東部地區,形成聯絡珠江三角洲廣佛都市圈與東岸城市群的快速通道。
(4)十二五軌道交通復線擴展閱讀
2015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38億元,投產新線9531公里,其中高鐵3306公里。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盛光祖表示,「十二五」期間。
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8萬億元、新線投產3.05萬公里,較「十一五」期間分別增長47.3%、109%,是歷史上投資完成和投產新線最多的五年。到「十二五」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1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超過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016年5月中旬,鐵路部門擬全面調整優化列車運行圖,在進一步發揮高鐵優勢,提高高鐵覆蓋率的同時,大量增開中小城市間、中西部及邊遠地區始發終到的普速列車,推出更多方便快捷的客運產品,進一步增加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鐵路客運有效供給,便利沿線群眾出行。
『伍』 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
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發布
近日,鐵道部印發《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十二五」鐵路發展的目標是:到201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萬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區鐵路5萬公里左右,基本建成規模超4萬公里的快速鐵路網,復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左右。
據了解,快速鐵路網目標已從前任鐵道部長劉志軍提出的5萬公里,縮減為現任鐵道部長盛光祖曾提出的4.5萬公里左右,再到此次正式規劃提出4萬公里。
《規劃》中,還突出了加快西部鐵路發展精神,明確西部鐵路將由2010年的3.6萬公里提高到2015年的5萬公里左右。
《規劃》共涉及該省14個項目,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形成快速鐵路骨架,加快建設西寶、大西、西成和寶蘭等快速通道;二是完善干線和能源通道,實施西康復線、西合復線、寶中復線和陽安復線,建設黃韓侯、西銀鐵路以及蒙西至華中運煤通道;三是增強西安樞紐配套能力,進行西安火車站改擴建,實施樞紐四大基地項目;四是啟動關中城際鐵路網的部分路段建設。上述項目建設規模約2500公里,總投資約2000億元,除部分項目結轉到「十三五」初期建成外,大部分項目將在2015年前建成投入運營。
新疆有蘭州至烏魯木齊第二雙線快速鐵路等13條鐵路項目、8條鐵路煤運通道項目納入鐵道部已印發實施的《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
『陸』 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的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初步形成以「五縱五橫」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總里程達490萬公里。
——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營業里程達4萬公里以上,運輸服務基本覆蓋50萬以上人口城市;加強煤運通道建設,強化重載貨運網,煤炭年運輸能力達到30億噸;建設以西部地區為重點的開發性鐵路;全國鐵路運輸服務基本覆蓋大宗貨物集散地和20萬以上人口城市。
——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通車里程達8.3萬公里,運輸服務基本覆蓋20萬以上人口城市;國道中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比重達到70%以上;農村公路基本覆蓋鄉鎮和建制村,鄉鎮通班車率達到100%、建制村通班車率達到92%。 專欄5 「十二五」時期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目標 指 標 單位 2010年 2015年 綜合交通網總里程 萬公里 432 490 鐵路營業里程 萬公里 9.1 12 復線率 % 41 50 電氣化率 % 46 60 公路通車里程 萬公里 400.8 450 國家高速公路 萬公里 5.8 8.3 鄉鎮通瀝青(水泥)路率 % 96.6 98 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率 % 81.7 90 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 萬公里 1.02 1.3 管道輸油(氣)里程 萬公里 7.85 15 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 公里 1400 3000 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數 個 1774 2214 民用運輸機場數 個 175 230 註:①綜合交通網總里程不含民航航線、國際海運航線里程。
②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數含長江南京以下港口。 ——完善煤炭、進口油氣和鐵礦石、集裝箱、糧食運輸系統,海運服務通達全球;70%以上的內河高等級航道達到規劃標准,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擴大和優化民用航空網路, 80%以上的人口在直線距離100公里內能夠享受到航空服務。
——形成跨區域、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緊密相連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運輸網路。
——強化城市公共交通網路,市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實現中心城區500米范圍內公交站點全覆蓋。
——基本建成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增強郵政普遍服務能力,發展農村郵政,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值得注意:規劃的目標部分提出「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營業里程達4萬公里以上」,任務部分提出「發展高速鐵路,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專欄6列出快速鐵路專欄(「等」字說明只列出一部分,其中包括時速160公里的拉林鐵路),這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是重大突破,因為《十一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沒有提及高鐵和快鐵,而且在人們重視高鐵而不了解快鐵的氣氛里突出了快鐵的重要性。值得了解,此前有的鐵路如丹大快速鐵路(它批文的時速為160—180公里,後來提高為200規格)已經冠名快速鐵路,廣義的快速鐵路包括高速鐵路,就如廣義的快速列車包括特快列車,但是狹義的快速鐵路不同於高速鐵路,就如狹義的快速列車不同於特快列車。】
『柒』 湖南省十二五 交通規劃圖
基礎設施
——繼續穩步推進高速公路建設,按照實現所有縣市區30分鍾上高速公路、服從國家高速公路「十二五」規劃、滿足主要大交通流、成線成網有序推進原則,在著力抓好在建項目建設的同時,保持高速公路發展適度超前,建設規模合理,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公路運輸大通道,實現相鄰市州間以高速公路直接連通,全省100%縣(市、區)30分鍾內上高速公路。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力爭達到7200公里左右,確保達到6643公里以上。
——強化國省道改造,按照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線成網、外通內暢、有序推進的原則,優化干線公路網路布局,提升干線公路平均技術等級。實現相鄰縣(市、區)之間至少一條二級公路連接,與周邊省(市、區)的省際公路通道和各市(州)骨架公路網基本達到二級公路標准,重點景區實現通二級公路。至2015年底,全省國省干線公路將達到50000公里左右,其中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力爭達到28000公里左右,確保達到23000公里以上。
——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優化農村公路網路,確保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水泥(瀝青)路,有效解決農民出行難的問題。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高農村公路抗災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延伸客運通達深度,滿足農村基本運輸需求,加強城鄉公交資源相互銜接,逐步形成統籌城鄉、方便快捷的農村客運網路。到2015年底,全省農村公路力爭達到200000公里左右,確保達到190000公里以上。
——加快推進樞紐站場建設及現代物流業發展,借鑒國內外綜合運輸樞紐先進建設模式,啟動長沙機場地區和高鐵地區綜合樞紐建設,將其率先打造成集公鐵空運輸方式為一體的「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樞紐,逐步在全省形成功能明確、層次分明、結構完善、銜接順暢的公路客運系統和物流運輸系統。到2015年底,省、市兩級道路運輸信息管理中心全部建成,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客、貨運輸站場建成率力爭達到50%、40%,確保達到30%、20%。二級以上汽車客運站力爭達到220個,確保達到210個,二級以上汽車貨運站力爭達到33個,確保達到20個。鄉鎮建成農村客運站力爭達到82%,確保達到77%,農村客運招呼站覆蓋率力爭達到50%,確保達到30%。
——重點打造湘江、沅水等主要干線高等級航道網,開工建設岳陽城陵磯綜合樞紐工程項目,加強長江黃金水道、湘江及環洞庭湖港口建設,拓展港口功能。至2015年底,1000噸級及以上航道達到971公里,其中,新增2000噸級航道377公里,1000噸級及以上港口泊位達到132個,實現國家內河高等級航道中湘江87.5%達到規劃標准,沅水(省境)67.7%達到規化。
物流通道
優化南北物流通道(主要線路包括京廣鐵路、洛湛鐵路、京港澳高速、京港澳復線、二廣高速、G107國道及湘江航道等)、東西物流通道(主要線路包括滬昆鐵路、湘桂鐵路、衡茶吉鐵路、滬昆高速等)和湘西北物流通道(主要線路包括焦柳鐵路、杭瑞高速、包茂高速等)。
公路建設
按照實現所有縣市區30分鍾內上高速公路原則,將桑植至張家界47公里、馬跡塘至安化67公里、武岡至靖州(城步)79公里3條高速公路共計193公里納入「十二五」高速公路第一優先新開工建設項目,並列入2011年開工計劃;按照服從國家高速公路「十二五」規劃、滿足主要交通大流量、成線成網有序推進原則,對其他「十二五」規劃高速公路,經過計算的綜合權重進行排序,確定將醴陵至韶山(湘鄉)123公里、寧鄉至韶山(湘鄉)69公里、安鄉至慈利122公里、茶陵至常寧143公里、南縣至益陽88公里、白倉至新寧80公里6條高速公路共計625公里納入「十二五」高速公路新開工建成項目;考慮到今年京港澳復線湘潭至衡陽西高速公路可建成通車,京港澳湘潭至衡陽段改擴建具備交通分流條件,將京港澳高速公路湘潭至衡陽段117公里以及蓮易路蓮花沖至株洲東段30公里高速公路和18公里一級公路納入「十二五」高速公路改擴建新開工建成項目。
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確保開工建成桑植至張家界、馬跡塘至安化、武岡至靖州(城步)3條高速公路共計193公里,實現「十二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643公里。
路網改造
「十二五」期全省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總規模10074公里,其中新開工5368公里,包括新改建一級公路968公里、二級公路4379公里,新建橋梁34座20939延米;另續建「十一五」跨「十二五」項目4706公里,包括新改建一級公路196公里、二級公路3636公里、三級公路866公里,新建橋梁9座7810延米。國省干線危橋改造559座28879延米;安保工程12854公里;災害防治1250公里。
農村公路
「十二五」期完成35000公里通暢工程,到「十二五」末,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水泥(瀝青)路,實施安保工程112225公里,完成危橋改建2280座、渡改橋1310座,增強農村公路服務水平。
道路運輸站場
「十二五」期建設省、市道路運輸信息管理中心15個,新改建二級以上汽車客運站82個(其中長沙機場地區綜合客運樞紐1個和高鐵地區綜合客運樞紐13個),新建二級以上汽車貨運站(含物流中心)29個,新建農村客運站500個,新建農村客運招呼站10000個。
危橋改造
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十二五」期間我省著力集中完成現有四、五類危橋和新增四、五類危橋的改造任務,在規劃方案的基礎上新增危橋改造11070延米/456座。
水上交通
重點整治長沙至城陵磯2000噸級航道,建設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湘江土谷塘航電樞紐、株洲航電樞紐二線船閘、大源渡航電樞紐二線船閘,確保湘江大源渡至城陵磯377公里航道達2000噸級標准、近尾洲至衡陽89公里航道達1000噸級標准,開工建設岳陽城陵磯綜合樞紐和漣水復航工程,做好湘桂運河通航工程前期研究,將湘江打造成水深穩定、通江達海的出省大通道;整治沅水500噸級航道326公里;整治澧水張家界旅遊航道10公里;建設三江口至茅草街1000噸級航道168公里。到2015年底,預計全省航道總里程為11968公里,其中1000噸級及以上航道達到971公里,新增2000噸級航道377公里。湘江松柏至衡陽58公里航段和大源渡至城陵磯377公里航段分別達到1000噸級和2000噸級航道標准,沅水中下游辰溪至常德312公里航段和常德至鯰魚口192公里航段分別達到500噸級和1000噸級航道標准,實現國家內河高等級航道中湘江87.5%達到規劃標准,沅水(省境)67.7%達到規劃標准。
建設以長株潭港口群和岳陽港為中心的港口體系
重點建設長沙港霞凝港區三期工程、株洲港銅塘灣港區一期工程、湘潭港易俗河港區1000噸級碼頭工程及岳陽港湘陰港區城關作業區二期工程等23個項目,形成集裝箱、鐵礦石、煙花鞭炮等重點貨種運輸港口的專業化、集約化布局。至2015年底,全省港口1000噸級及以上港口泊位達到127個。
『捌』 宿遷的行政區劃
1996年7月建市之初,宿遷轄縣一區,共有鄉鎮124個。
1996--2000年,先後有51個鄉撤鄉設鎮。
2000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撤並15個鄉鎮、6個場圃,新設4個街道辦事處,鄉鎮總數由原來的126個減少為111個。
2001年6月,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對宿遷范圍內2500人以下的村(居)委會進行了合並,村(居)總數由原來2299個撤並為1418個,撤並率為38%。
2004年3月,經宿遷市申請,省政府批復。將泗陽的洋河鎮、鄭樓鎮、中揚鎮、倉集鎮、屠園鄉及泗洪的陳集劃歸宿遷市宿城區管轄。
2014年,宿遷轄沭陽、泗陽、泗洪縣和宿豫區、宿城區、湖濱新區、洋河新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宿遷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和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有96個鄉(鎮)和18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建制鎮75個,村委會965個、居委會477個。 新長鐵路
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復線電氣化改造。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現為單線鐵路,途經我市沭陽縣及泗陽縣。該段的復線電氣化改造已列入《江蘇省「十一五」至2020年鐵路建設和發展規劃》和《江蘇省軌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近中期改擴建規劃。目前我市正在爭取將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復線電氣化改造列入「十三五」計劃新開工項目。該項目改擴建標准為雙線I級鐵路,設計時速提高到200公里/小時以上。
宿淮鐵路
宿淮鐵路西起京滬鐵路符離集車站,東至新長鐵路袁北站,途經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泗縣,江蘇省泗洪縣、宿遷洋河新區、泗陽縣、並入新長鐵路淮安市袁北站。全長210公里,建設標准為國鐵I級,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預留160公里/小時,並預留電氣化建設條件。總投資53億元,2013年12月28日正式運營。
徐宿淮鹽鐵路
江蘇省「四橫「中重要的二「橫「,西起京滬高鐵徐州東站,經睢寧、宿遷、泗陽,並入連淮城鐵淮安、再經揚州、鎮江,最終並入滬寧高鐵丹陽站。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徐宿淮鹽鐵路排上2015年開工表,預計總投資在250億元左右。徐宿淮鹽鐵路西接國家交通樞紐徐州,與隴海鐵路及京滬高鐵相連,經宿遷在淮安與連淮揚鎮鐵路交會,形成淮安鐵路樞紐。而且,這條鐵路還將成為京滬高鐵徐州至上海的輔助通道。
合肥至宿遷至新沂鐵路
根據工可設計方案,合肥至宿遷至青島鐵路合肥至新沂段位於安徽省東北部和江蘇省北部,線路起於安徽省合肥市,向北經定遠縣、明光市、五河縣、泗縣,江蘇省泗洪縣、宿遷市、進入新沂市後,引入徐連客專新沂南站,線路全長約317公里,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
寧宿新鐵路
宿新城際鐵路。宿(遷)新(沂)城際鐵路的建設,可將宿遷與國家東西鐵路大動脈隴海鐵路相連接,同時,該線路向南延伸,即寧宿城際鐵路,形成江蘇又一條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項目建設標准為國鐵Ⅰ級城際鐵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50公里。項目總長約64公里,其中宿遷境內約35公里,目前我市正在爭取將該項目列為國家鐵路「十三五」規劃儲備項目。 2015年,宿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7000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89.6億元增加到235.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近3倍,達183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了一番,達626.6億元,省列統的16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5項年均增幅達兩位數,普遍快於全省和蘇北平均水平,三次產業佔比由2010年的17.6:45.0:37.4調整到12.3:48.5:39.2,二三產業佔比提高5.3個百分點,工業化率突破40%,規上工業增加值翻了近兩番、達994.2億元。
沭陽縣連續四年躋身「全國百強縣」,泗陽縣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 2013年,宿遷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5.35億元,比上年增長4.2%。 宿遷市水產科技示範園建成蘇北最大鱖魚苗種繁育基地。
2013年,宿遷三縣兩區全部創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蘇中、蘇北率先實現縣區全覆蓋。在江蘇省率先設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項獎補資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比重達42.6%。農業綜合開發完成投資2.8億元。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達到80.6%。 工業
2013年,宿遷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1%,高出江蘇省平均增速6.6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21.44億元,增長27.3%;實現利稅439.61億元,增長29.1%。其中利潤305.83億元,增長28.1%。
2013年,宿遷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110家、超10億元企業5家,總數分別達470家和23家;列入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超百億和30億元計劃的21家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70億元、增長28%,總量占宿遷規模工業的16%。宿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0億元,增長18.3%。堅持把集聚作為工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全面啟動六大新興產業集聚區建設,宿遷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10億元,增長35.6%;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2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至19%;耿車循環經濟產業園獲批為國家級循環經濟標准化試點。累計向1033家企業發放7247.4萬元創新券,撬動14倍的科技創新投入,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稱號;宿遷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率達100%;30個項目獲得科技部國家級火炬計劃和星火計劃項目立項,蘇北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為蘇北唯一獲省產業研究院項目立項支持的單位。
建築業
2013年,宿遷列統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357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51.59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完成竣工產值464.41億元,增長14.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044.52萬平方米,增長24.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714.89萬平方米,增長25.2%。
2013年,宿遷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05.46億元,比上年增長39.7%。施工面積3835.33萬平方米,增長50.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3008.30萬平方米,增長56.8%。新開工各類房屋面積1237.85萬平方米,增長15.9%。其中住宅952.99萬平方米,增長15.3%。全年銷售商品房面積822.73萬平方米,增長59.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745.18萬平方米,增長69.5%。 金融業
2013年,宿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2.85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快於服務業增速8.8個百分點。截止2013年末,全市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2家,保險機構32家,小貸公司達45家。金融機構存貸款快速增長。截至2013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475.58億元,比年初增加248.71億元,增長20.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282.09億元,比年初增加279.23億元,增長27.8%。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凈增量比2012年分別多19.63億元和36.27億元。企業直接融資額突破百億,達到105億元。截至2013年末,全市小貸公司貸款余額達38.67億元,比年初凈增2.54億元。保險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3.8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產險收入14.39億元,增長19.6%;壽險收入19.45億元,增長6.6%。保險賠付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其中產險賠付7.14億元、壽險賠付2.92億元,分別增長27.7%和45.9%。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宿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90.75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從產業劃分看,第一產業投資6.69億元,下降13.5%;第二產業投資831.45億元,增長25.0%;第三產業投資452.61億元,增長28.2%。從項目規模看,項目個數和投資總規模均有所增長。全年共有1618個施工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比上年增加21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243個,增加23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191.74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156.95億元,增長9.2%。
2013年,宿遷億元及以上施工項目411個,比上年增加23個,占施工項目數(不包括房地開發企業項目)的25.4%。億元項目年內完成投資635.88億元,比上年增長30.9%,佔全市項目投資完成額的64.5%。
國內貿易
2013年,宿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0%。按消費形態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85.44億元,增長14.9%;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6.99億元,增長7.9%。按城鄉市場分,城鎮實現零售額345.13億元,增長14.1%;鄉村實現零售額97.30億元,增長9.6%。
對外貿易
2013年,宿遷實現進出口總額33.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出口27.80億美元,增長20.0%;進口5.42億美元,增長14.0%。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84家,新批協議外資11.98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5.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0%。
招商引資
2013年,宿遷建立「四新」重大項目月度公示制,組建央企及重大項目招商辦,成功舉辦第三屆經洽會、央企合作推進會、首屆中國綠色建材產業合作論壇等活動,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55個、新開工244個、新竣工177個,竣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1.7億元。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實施招引千家台企「相知行動」,精心策劃「台灣宿遷周」活動,深耕精耕台灣,再次獲得台商投資「值得推薦城市」稱號。實際到賬外資5.18億美元,完成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成功舉辦世界華校校長、駐外使節、德國北威州議會代表團宿遷行等外事僑務活動,與紐西蘭因弗卡吉爾市建立國際友城關系。平台建設創新突破。探索實施「港站快速轉場/集港通關」模式,啟動綜保區創建工作。宿遷及沭陽、泗陽三家開發區進入江蘇省開發區綜合考評第一板塊,泗洪、宿城開發區分別提升21位和2位;宿遷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取得積極進展;6個共建園區全部進入江蘇省第一方陣,蘇宿園區連續四年位居第一。
園區經濟
截止2013年末,宿遷各開發區投產企業總數達4967家,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工業企業2417家,比上年增長11.9%;外商投資企業305家,比上年增長7.4%;高新技術企業100家,比上年增長117.4%。全市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完成總產值1487.02億元,比上年增長33.2%;實現工業增加值372.42億元,增長29.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70.96億元,增長33.6%;實現利稅總額201.11億元,增長59.1%。其中利潤總額134.31億元,增長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