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的建設意義
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是中國第一條採用架空輕軌制式建成試運營的軌道線,也是第一條上海自行生產的輕軌車輛上線運營的軌道線。 其既有路線全部位於閔行區缺乏大運量快速公共交通的人口稠密的居住區和工業發展地區,是閔行區內的骨幹交通線,同時也加強了閔行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系。
南延伸工程的實施將在奉賢區和中心城區間架設起一條快速客運通道,使奉賢區融入上海1小時交通圈內,有效縮短與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從而進一步加強與中心城的聯系,提升區位優勢和競爭力,對促進奉賢區功能定位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還能避免因建設公路、發展汽車交通對區域環境的污染。
該線部分站點的建設參照TOD公共交通引導城市發展,根據土地價值遞減的規律考慮用地功能布局,對已批控規的用地功能進行重新評估和考量,從而達到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的效果,帶動了站點周邊產業的轉型發展和軌交沿線的城鎮化建設。
該線預留車站平庄公路站規劃結合浦東鐵路和金山鐵路延伸,打造杭州灣北岸、上海南部交通樞紐。
㈡ 請問什麼是軌道交通的正線、復線或左線、右線
各位專家好!在有關抄鐵路工程或軌道交通工程的報道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報道:「目前該工程正進行正線鋪軌,待結束後立即轉入復線鋪軌」;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如天津地鐵一號線):「目前該工程正在緊張進行左線軌道的鋪設(或左線的盾構掘進)」,地鐵有兩個終點站,從哪到哪的方向是左線(或右線)?這個問題我始終搞不懂,拜請各位專家指教!
㈢ 寧波軌道交通5號線的線路站點
寧波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站點:布政站、段梅路站、金房站、石碶站(與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換乘)、雅源路站,百梁北路站、泰安路站、鄞縣大道站(與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換乘)、錢湖南路站、學府路站(與寧波軌道交通4號線換乘)、下應站、金源路站、富強路站、海晏南路站、百丈路站、海晏北路站(與寧波軌道交通1號線「T」型換乘)、民安路站、會展中心站、高新區站(與寧波軌道交通6號線「L」型換乘)、臘梅路站、三官堂站、興庄路站。
㈣ 什麼是城市軌道交通線
城市軌道交通是指為採用軌道結構進行承重和導向的車輛運輸系統,依據城市交通總體規劃的要求,設置全封閉或部分封閉的專用軌道線路,以列車或單車形式,運送相當規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
城市軌道交通包括:地鐵系統、輕軌系統、單軌系統、有軌電車、磁浮系統、自動導向軌道系統、市域快速軌道系統。此外,隨著交通系統的發展已出現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幹,具有節能、省地、運量大、全天候、無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點,屬綠色環保交通體系,特別適應於大中城市。
(4)軌道交通z5線擴展閱讀
城市軌道交通的優點
1、用地省,運能大。一條復線軌道交通線路與一條16車道的公路具有相同的運輸能力道路的優先權得到了有力保障。
2、運行時間穩定,容易吸引人乘,由於軌道交通採用了更高的技術標准和更嚴格的管理措施,比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高得多,世界各國發生城市軌道交通的事故均極為罕見。
3、安全環保,節約能源,減少大氣污染。每一單位運輸量能源消費量,不像燃氣機車那樣有廢油廢渣產生。
4、減少噪音。軌道交通所產生的噪音易於治理,通過採取技術措施,如採用超長無縫鋼軌,可以減少列車運行中的沖擊噪音,採用彈性輪,可以減少磨擦噪音,通過城市規劃和必要的隔音遮擋也可降低噪音。
㈤ 軌道交通與鐵路的區別
一、運送能力不同
軌道交通:軌道交通的高峰小時單向最大客運量為3-7萬人次。
鐵路:鐵路的高峰小時單向最大客運量為1-3萬人次。
二、軸重不同
軌道交通:軌道交通的軸重普遍大於13噸。
鐵路:鐵路的軸重普遍要小於13噸。
三、車身寬度不同
軌道交通:軌道交通的寬度一般為2.8-3米。
鐵路:鐵路的寬度一般為2.3-3.6米。
四、正線要求不同
軌道交通:軌道交通的正線最小轉彎半徑一般要求不小於300米,困難地段可不小於250米。
鐵路:鐵路的正線最小轉彎半徑要求不小於100米,困難地段可不小於50米。
㈥ 城市軌道交通的線路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用途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車輛在固定導軌上運行並主要用於城市客運的交通系統。在中國國家標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詞術語》中,將城市軌道交通定義為"通常以電能為動力,採取輪軌運輸方式的快速大運量公共交通的總稱"。
一般包括地鐵和輕軌,以及現代有軌電車。
一、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Tram或Streetcar)是使用電車牽引、輕軌導向、1~3輛編組運行在城市路面線路上的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
有軌電車是最早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之一,一般設在城市中心穿街走巷運行,具有上下車方便的特點。
有軌電車起源於城市公共馬車,為了多載客,人們把馬車放在鐵軌上。隨著電動機的發明和牽引電力網的出現,世界上第一條有軌電車線於1888年5月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市開通。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有軌電車總長達2.5萬km。到20世紀30年代,歐洲、日本、印度和我國的有軌電車有了很大發展。1906年,我國第一條有軌電車線在天津北大關至老龍頭火車站(今天津站)建成通車,隨後上海、北京、撫順、大連、長春、鞍山等城市相繼修建了有軌電車或電鐵客車,在當時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舊式的有軌電車單向運輸能力一般在1萬人次/小時以下,通常採用地面路線,與其他車輛混合運行,運行速度一般在10~20km/h之間。舊式有軌電車由於運能、擠佔道路、雜訊等問題,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上各大城市紛紛拆除有軌電車線路,改建運量大的地鐵或輕軌道交通通。我國的有軌電車在20世紀50年代末已拆得所剩無幾,僅大連、長春兩城市保留。大連還對有軌電車進行了改造,使其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
舊式的有軌電車已停止了發展,基本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經改造後的現代有軌電車與性能較差的輕軌道交通通已很接近,只是車輛尺寸稍小一些,運營速度接近20km/h,單向運能可達2萬人次/小時。
二、地下鐵道
地下鐵道簡稱地鐵(Metro或UndergroundRailway或Subway或Tube),是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先驅。地鐵是由電力牽引、輪軌導向、軸重相對較重、具有一定規模運量、按運行圖行車、車輛編組運行在地下隧道內,或根據城市的具體條件,運行在地面或高架線路上的快速軌道交通系統。地鐵的運能,單向在3萬人次/小時,最高可達6~8萬人次/小時。最高速度可達90km/h,旅行速度可達40km/h以上,可4~10輛編組,車輛運行最小間隔可低於1.5min。驅動方式有直流電機、交流電機、直線電機等。地鐵造價昂貴,每公里投資在3~6億元人民幣。地鐵有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的弊端,但同時又具有運量大、建設快、安全、准時、節省能源、不污染環境、節省城市用地的優點。地鐵適用於出行距離較長、客運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區域。
三、輕軌交通
輕軌(Light Rail Transit,簡稱LRT)是在有軌電車的基礎上改造發展起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輕軌是反應在軌道上的荷載相對於鐵路和地鐵的荷載較輕的一種交通系統。輕軌是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公共交通國際聯會(UITP)關於輕軌運營系統的解釋文件中提到:輕軌是一種使用電力牽引、介於標准有軌電車和快運交通系統(包括地鐵和城市鐵路),用於城市旅客運輸的軌道交通系統。
輕軌原來的定義是指採用輕型軌道的城市交通系統。(古老定義)當初使用的是輕型鋼軌,現在輕軌已採用與地鐵相同質量的鋼軌。所以,目前國內外都以客運量或車輛軸重的大小來區分地鐵和輕軌。輕軌是指運量或車輛軸重稍小於地鐵的快速軌道交通。在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准》(試行本)中,把每小時單向客流量為0.6萬~3萬人次的軌道交通定義為中運量軌道交通,即輕軌。(現代定義)
輕軌一般採用地面和高架相結合的方法建設,路線可以從市區通往近郊。列車編組採用3~6輛,鉸接式車體。由於輕軌採用了線路隔離、自動化信號、調度指揮系統和高新技術車輛等措施,最高速度可達60km/h,克服了有軌電車運能低、雜訊大等問題。
由於輕軌具有投資少(每公里造價在0.6億~1.8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短、運能高、靈活等優點,因此發展很快。目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輕軌方興未艾。各國紛紛根據自已的國情,制定相應的輕軌發展戰略和模式。縱觀各國情況,大致有以下三類發展模式:一是改造舊式有軌電車為現代化的輕軌。這種模式以德國、前蘇聯及東歐各國為典型代表。二是利用廢棄鐵路線路改建成輕軌路線。這種方式以美國聖迭戈輕軌為代表,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如瑞典的哥德堡、德國的卡爾·馬克思州也都採用這一方式。我國上海五號線、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也屬於這種方式。三是建設輕軌新線路的方式。對有些城市而言,修建輕軌比修建地鐵更經濟實惠,因此,諸如馬尼拉、鹿特丹、中國香港等城市都相繼新修了輕軌線路。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輕軌已形成3種主要類型:鋼輪鋼軌系統、線性電機牽引系統和橡膠輪輕軌系統。
鋼輪鋼軌系統即新型有軌電車,是應用地鐵先進技術對老式有軌電車進行改造的成果。
線性電機牽引系統(Linear Motor Car)是曲線性電機牽引、輪軌導向、車輛編組運行在小斷面隧道及地面和高架專用線路上的中運量軌道交通系統。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成功地開發了線性電機驅動的新型軌道交通車輛。它採用線性電機牽引、徑向轉向架和自動控制等高新技術,綜合造價節約近20%。它與輪軌系統兼容,便於維護救援,具有較大的爬坡能力。線性電機技術在加拿大、日本、美國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由此研製的線性電機列車也投入了使用。線性電機列車在我國的廣州和北京也有應用。由於線性電機列車具有車身矮、重量輕、雜訊低、通過小半徑曲線和爬坡能力強等優點,可以輕便地鑽入地下,爬上高架,是地下與高架接軌的理想車型。以線性電機作動力,其意義還在於它引起了軌道車輛牽引動力的變革。
橡膠輪輕軌系統採用全高架運行,不佔用地面道路,具有振動小、雜訊低、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投資較少等優點。
四、市郊鐵路
所謂市郊鐵路,指的是建在城市內部或內外結合部,線路設施與干線鐵路基本相同,服務對象以城市公共交通客流,即短途、通勤旅客為主。
城市鐵路通常是分成城市快速鐵路和市郊鐵路兩部分。城市快速鐵路是指運營在城市中心,包括近郊城市化地區的軌道系統,其線路採用電氣化,與地面交通大多採用立體交叉。市郊鐵路是指建在城市郊區,把市區與郊區,尤其是與遠郊聯系起來的鐵路。市郊鐵路一般和干線鐵路設有聯絡線,設各與干線鐵路相同,線路大多建在地面,部分建在地下或高架。其運行特點接近於干線鐵路,只是服務對象不同。
市郊鐵路是城市鐵路的主要形式。市郊鐵路是伴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衛星城的建設而發展起來的,通常使用電力牽引和內燃牽引,列車編組多在4~10輛,最高速度可達100~120km/h。市郊鐵路運能與地鐵相同,但由於站距較地鐵長,運行速度超過地鐵,可達80 km/h以上。
五、單軌交通
單軌也稱作獨軌(Monorail),是指通過單一軌道梁支撐車廂並提供導引作用而運行的軌道交通系統,其最大特點是車體比承載軌道要寬。以支撐方式的不同,單軌通常分為跨座式和懸掛式兩種:跨座式是車輛跨座在軌道樑上行駛;懸掛式是車輛懸掛在軌道梁下方行駛。
單軌是採用一條大斷面軌道並全部為高架線路的軌道交通。跨座式軌道由預應力混凝土製作,車輛運行時走行輪在軌道上平面滾動,導向輪在軌道側面滾動導向。懸掛式軌道大多由箱形斷面鋼梁製作,車輛運行時走形輪沿軌道走形面滾動,導向輪沿軌道導向面滾動導向。
單軌的車輛採用橡膠輪,電氣牽引,最高速度可達80 km/h,旅行速度30~35 km/h,列車可4~6輛編組,單向運送能力為(1~2.5)萬人次/小時。
單軌道交通通歷史悠久,早在1821年英國人P.H.Dalmer就開發了單軌鐵路,並因此獲得發明專利。1888年,法國人在愛爾蘭鋪設了約15 km的跨座式單軌鐵路,採用蒸汽機車牽引,從此有動力的單軌走向實用化階段,但因為車廂搖擺、雜訊大等原因,1942年這條線路停止運營。1893年,德國人Langen發明了懸掛式單軌車輛,1901年在伍珀塔爾開始運營,線路長13.3 km,其中10 km跨河架設,成為利用街道上空建設獨軌鐵路的先驅。這條線路至今仍在使用,成為該市的一個歷史景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單軌技術日臻成熟,軌道、車輛和通信信號都有了很大發展,再加上單軌可以利用道路和河流的上方空間,單軌技術受到一定的重視。特別是1958年研製出跨座式、混凝土軌道和橡膠充氣輪胎的單軌制式,即目前所稱的ALWEG型。美國、日本、義大利等許多國家都建設了這種形式的單軌道交通通,其中日本建成多條單軌系統,是使用單軌最多的國家。
我國首條跨座式單軌線路是在有「山城」之稱的重慶修建的。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較新線)一期工程於2004年建成,全線於2006年開通,單軌客車技術從日本引進,經中國被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消化、吸收、再創新,終於在長客製造成功。跨座式單軌道交通通十分適合重慶市道路坡陡、彎急、路窄的地形特點,同時由於結構輕巧、簡潔、易融於山城景色取得較好的景觀效果。
與輪軌相比單軌有很多突出的優點。由於單軌客車的走行輪採用特製的橡膠車輪,所以振動和雜訊大為減少;兩側裝有導向輪和穩定輪,控制列車轉彎,運行穩定可靠。高架單軌因軌道梁僅為85 cm寬,不需要很大空間,可適應復雜地形的要求,同時對日照和城市景觀影響小。單軌道交通通佔地少、造價低、建設工期短,它的工程建築費用僅為地鐵的1/3。
當然,單軌也存在橡膠輪與軌道梁摩擦產生橡膠粉塵的現象,對環境有輕度污染,列車運行在此區間發生事故時救援比較困難。
六、新交通系統
新交通系統(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簡稱AGT)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不同國家和城市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目前還沒有統一和嚴格的定義。廣義上認為,AGT是那些所有現代化新型公共交通方式的總稱。狹義上新交通系統則定義為:由電氣牽引,具有特殊導向、操作和轉向方式膠輪車輛,單車或數輛編組運行在專用軌道樑上的中小運量軌道運輸系統。
在新交通系統中車輛在線路上可無人駕駛自動運行,車站無人管理,完全由中央控制室的計算機集中控制,自動化水平高。新交通系統與獨軌道交通通有許多相同之處,最大的區別在於該系統除有走行軌外,還設有導向軌,故新交通系統也稱為自動導軌道交通通。新交通系統的導向系統可分為中央導向方式和側面導向方式,每種方式又可分為單用型和兩用型。所謂單用型是指車輛只能在導軌上運行,兩用型則指車輛既可在導軌上運行,又可以在一般道路上行駛。
新交通系統最早出現在美國,當初多為一種穿梭式往返運輸乘客的短距離交通工具,曾被稱為「水平電梯」或稱為「空中巴士」、「快速交通」。在逐漸發展成一種城市客運交通工具後,一般稱為「客運系統」(People Mover System)。後來日本和法國又作了進一步的技術改造和發展,並使其成為城市中的一種中運量客運交通系統。日本稱為新交通系統(意指含有高度自動化新技術的交通系統),以區別於其他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法國稱為VAL系統,名稱來源於輕型自動化車輛(Vehicle Automatique Leger)的法文字母字頭的拼音,也有一種說法VAL一詞的來歷是線路起始地名字頭縮寫而得名。
新交通系統自1963年美國西尼電氣公司研發面世後,在世界許多地方被逐漸推廣採用,尤以日本和法國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處於領先的地位。目前,世界各地己有幾十條規模不等,用途不同,具體構造也有所不同的新交通系統線路。日本有10條線路,日本將高架獨軌和新交通系統看做現代化的象徵,故從1976年起做出規定,新交通系統可使用國家的財政資助,因而促進了新交通系統的發展。
目前,我國內地的新交通系統目前處在起步階段,天津市於2007年在濱海新區開通了全長7.6公里的亞洲首條膠輪導軌線路,北京市於2008年奧運會前開通了服務於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新交通系統,上海市也於2009年開通了膠輪導軌電車。我國台灣地區的台北市1994年建成,1996年3月投入運營的木柵線(中山中學至木柵動物園),線路全長10.8 km,其中高架線10 km、地下線0.8 km,採用VAL制式,屬中運量新交通系統。我國香港20世紀90年代後期建設的新機場從登機廳到機場主樓,為接運旅客也建成了一條長約1 km採用VAL制式的新交通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不同運量等級的線路,有不同形式的交通系統適應,在同一等級線路上,有多種可供選擇的交通形式。表1.6列出了上述六種軌道交通系統的主要特徵。
七、磁懸浮交通
磁懸浮交通(Magnific Levitation for Transportation)是一種非輪軌黏著傳動,懸浮於地面的交通運輸系統。磁懸浮列車是利用常導磁鐵或超導磁鐵產生的吸力或斥力使車輛浮起,用以上的復合技術產生導向力,用直線電機產生牽引動力,使其成為高速、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維護簡單、佔地少的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
㈦ 軌道交通要什麼標準的電纜
所用電纜大都要求低煙無(低)鹵、阻燃、耐火、耐油、耐紫外光、耐潮、防水、防霉、防鼠等,南方還要求防白蟻。適用於南方濕熱氣候和多蟻環境的高低壓電力電纜、低煙無鹵電纜、雲母帶絕緣耐火電纜、礦物絕緣防火電纜、泄漏同軸電纜等,將有良好的市場機遇。地鐵區間隧道、地鐵車站、設備安裝、消防等建設則需要大量的電力電纜(軌道交通通常採用強電方式進行動力供給)、通信電纜、隧道非凡用電纜以及漏泄和射頻電纜等。隧道和地鐵車站用照明電線電纜也是一大亮點。高速客運專線的建設,按照當前的技術,軌道應答器必將大量使用,這就為軌道應答器數據傳輸電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軌道交通用電纜中電力電纜將主要是直流牽引電纜、阻燃電纜、耐火電纜、綠色環保電纜、自控溫電纜等特種電纜。信號電纜主要集中在地鐵用、信號電纜和控制電纜、通訊電纜、通訊光纜等品種。漏泄同軸、射頻電纜主要應用於無線通信系統。
電纜定義:
1: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絕緣的導體和外包絕緣保護層製成,將電力或信息從一處傳輸到另一處的導線。
定義2:通常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每組至少兩根)絞合而成的類似繩索的電纜,每組導線之間相互絕緣,並常圍繞著一根中心扭成,整個外麵包有高度絕緣的覆蓋層。電纜具有內通電,外絕緣的特徵。
㈧ 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線路各有哪幾種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車輛在固定導軌上運行並主要用於城市客運的交通系統。在中國國家標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詞術語》中,將城市軌道交通定義為"通常以電能為動力,採取輪軌運輸方式的快速大運量公共交通的總稱"。
一般包括地鐵和輕軌,以及現代有軌電車。
一、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Tram或Streetcar)是使用電車牽引、輕軌導向、1~3輛編組運行在城市路面線路上的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
有軌電車是最早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之一,一般設在城市中心穿街走巷運行,具有上下車方便的特點。
有軌電車起源於城市公共馬車,為了多載客,人們把馬車放在鐵軌上。隨著電動機的發明和牽引電力網的出現,世界上第一條有軌電車線於1888年5月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市開通。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有軌電車總長達2.5萬km。到20世紀30年代,歐洲、日本、印度和我國的有軌電車有了很大發展。1906年,我國第一條有軌電車線在天津北大關至老龍頭火車站(今天津站)建成通車,隨後上海、北京、撫順、大連、長春、鞍山等城市相繼修建了有軌電車或電鐵客車,在當時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舊式的有軌電車單向運輸能力一般在1萬人次/小時以下,通常採用地面路線,與其他車輛混合運行,運行速度一般在10~20km/h之間。舊式有軌電車由於運能、擠佔道路、雜訊等問題,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上各大城市紛紛拆除有軌電車線路,改建運量大的地鐵或輕軌道交通通。我國的有軌電車在20世紀50年代末已拆得所剩無幾,僅大連、長春兩城市保留。大連還對有軌電車進行了改造,使其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
舊式的有軌電車已停止了發展,基本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經改造後的現代有軌電車與性能較差的輕軌道交通通已很接近,只是車輛尺寸稍小一些,運營速度接近20km/h,單向運能可達2萬人次/小時。
二、地下鐵道地下鐵道簡稱地鐵(Metro或UndergroundRailway或Subway或Tube),是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先驅。地鐵是由電力牽引、輪軌導向、軸重相對較重、具有一定規模運量、按運行圖行車、車輛編組運行在地下隧道內,或根據城市的具體條件,運行在地面或高架線路上的快速軌道交通系統。地鐵的運能,單向在3萬人次/小時,最高可達6~8萬人次/小時。最高速度可達90km/h,旅行速度可達40km/h以上,可4~10輛編組,車輛運行最小間隔可低於1.5min。驅動方式有直流電機、交流電機、直線電機等。地鐵造價昂貴,每公里投資在3~6億元人民幣。地鐵有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的弊端,但同時又具有運量大、建設快、安全、准時、節省能源、不污染環境、節省城市用地的優點。地鐵適用於出行距離較長、客運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區域。
三、輕軌交通輕軌(Light Rail Transit,簡稱LRT)是在有軌電車的基礎上改造發展起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輕軌是反應在軌道上的荷載相對於鐵路和地鐵的荷載較輕的一種交通系統。輕軌是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公共交通國際聯會(UITP)關於輕軌運營系統的解釋文件中提到:輕軌是一種使用電力牽引、介於標准有軌電車和快運交通系統(包括地鐵和城市鐵路),用於城市旅客運輸的軌道交通系統。
輕軌原來的定義是指採用輕型軌道的城市交通系統。(古老定義)當初使用的是輕型鋼軌,現在輕軌已採用與地鐵相同質量的鋼軌。所以,目前國內外都以客運量或車輛軸重的大小來區分地鐵和輕軌。輕軌是指運量或車輛軸重稍小於地鐵的快速軌道交通。在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准》(試行本)中,把每小時單向客流量為0.6萬~3萬人次的軌道交通定義為中運量軌道交通,即輕軌。(現代定義)
輕軌一般採用地面和高架相結合的方法建設,路線可以從市區通往近郊。列車編組採用3~6輛,鉸接式車體。由於輕軌採用了線路隔離、自動化信號、調度指揮系統和高新技術車輛等措施,最高速度可達60km/h,克服了有軌電車運能低、雜訊大等問題。
由於輕軌具有投資少(每公里造價在0.6億~1.8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短、運能高、靈活等優點,因此發展很快。目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輕軌方興未艾。各國紛紛根據自已的國情,制定相應的輕軌發展戰略和模式。縱觀各國情況,大致有以下三類發展模式:一是改造舊式有軌電車為現代化的輕軌。這種模式以德國、前蘇聯及東歐各國為典型代表。二是利用廢棄鐵路線路改建成輕軌路線。這種方式以美國聖迭戈輕軌為代表,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如瑞典的哥德堡、德國的卡爾·馬克思州也都採用這一方式。我國上海五號線、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也屬於這種方式。三是建設輕軌新線路的方式。對有些城市而言,修建輕軌比修建地鐵更經濟實惠,因此,諸如馬尼拉、鹿特丹、中國香港等城市都相繼新修了輕軌線路。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輕軌已形成3種主要類型:鋼輪鋼軌系統、線性電機牽引系統和橡膠輪輕軌系統。
鋼輪鋼軌系統即新型有軌電車,是應用地鐵先進技術對老式有軌電車進行改造的成果。
線性電機牽引系統(Linear Motor Car)是曲線性電機牽引、輪軌導向、車輛編組運行在小斷面隧道及地面和高架專用線路上的中運量軌道交通系統。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成功地開發了線性電機驅動的新型軌道交通車輛。它採用線性電機牽引、徑向轉向架和自動控制等高新技術,綜合造價節約近20%。它與輪軌系統兼容,便於維護救援,具有較大的爬坡能力。線性電機技術在加拿大、日本、美國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由此研製的線性電機列車也投入了使用。線性電機列車在我國的廣州和北京也有應用。由於線性電機列車具有車身矮、重量輕、雜訊低、通過小半徑曲線和爬坡能力強等優點,可以輕便地鑽入地下,爬上高架,是地下與高架接軌的理想車型。以線性電機作動力,其意義還在於它引起了軌道車輛牽引動力的變革。
橡膠輪輕軌系統採用全高架運行,不佔用地面道路,具有振動小、雜訊低、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投資較少等優點。
四、市郊鐵路
所謂市郊鐵路,指的是建在城市內部或內外結合部,線路設施與干線鐵路基本相同,服務對象以城市公共交通客流,即短途、通勤旅客為主。
城市鐵路通常是分成城市快速鐵路和市郊鐵路兩部分。城市快速鐵路是指運營在城市中心,包括近郊城市化地區的軌道系統,其線路採用電氣化,與地面交通大多採用立體交叉。市郊鐵路是指建在城市郊區,把市區與郊區,尤其是與遠郊聯系起來的鐵路。市郊鐵路一般和干線鐵路設有聯絡線,設各與干線鐵路相同,線路大多建在地面,部分建在地下或高架。其運行特點接近於干線鐵路,只是服務對象不同。
市郊鐵路是城市鐵路的主要形式。市郊鐵路是伴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衛星城的建設而發展起來的,通常使用電力牽引和內燃牽引,列車編組多在4~10輛,最高速度可達100~120km/h。市郊鐵路運能與地鐵相同,但由於站距較地鐵長,運行速度超過地鐵,可達80 km/h以上。
五、單軌交通
單軌也稱作獨軌(Monorail),是指通過單一軌道梁支撐車廂並提供導引作用而運行的軌道交通系統,其最大特點是車體比承載軌道要寬。以支撐方式的不同,單軌通常分為跨座式和懸掛式兩種:跨座式是車輛跨座在軌道樑上行駛;懸掛式是車輛懸掛在軌道梁下方行駛。
單軌是採用一條大斷面軌道並全部為高架線路的軌道交通。跨座式軌道由預應力混凝土製作,車輛運行時走行輪在軌道上平面滾動,導向輪在軌道側面滾動導向。懸掛式軌道大多由箱形斷面鋼梁製作,車輛運行時走形輪沿軌道走形面滾動,導向輪沿軌道導向面滾動導向。
單軌的車輛採用橡膠輪,電氣牽引,最高速度可達80 km/h,旅行速度30~35 km/h,列車可4~6輛編組,單向運送能力為(1~2.5)萬人次/小時。
單軌道交通通歷史悠久,早在1821年英國人P.H.Dalmer就開發了單軌鐵路,並因此獲得發明專利。1888年,法國人在愛爾蘭鋪設了約15 km的跨座式單軌鐵路,採用蒸汽機車牽引,從此有動力的單軌走向實用化階段,但因為車廂搖擺、雜訊大等原因,1942年這條線路停止運營。1893年,德國人Langen發明了懸掛式單軌車輛,1901年在伍珀塔爾開始運營,線路長13.3 km,其中10 km跨河架設,成為利用街道上空建設獨軌鐵路的先驅。這條線路至今仍在使用,成為該市的一個歷史景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單軌技術日臻成熟,軌道、車輛和通信信號都有了很大發展,再加上單軌可以利用道路和河流的上方空間,單軌技術受到一定的重視。特別是1958年研製出跨座式、混凝土軌道和橡膠充氣輪胎的單軌制式,即目前所稱的ALWEG型。美國、日本、義大利等許多國家都建設了這種形式的單軌道交通通,其中日本建成多條單軌系統,是使用單軌最多的國家。
我國首條跨座式單軌線路是在有「山城」之稱的重慶修建的。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較新線)一期工程於2004年建成,全線於2006年開通,單軌客車技術從日本引進,經中國被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消化、吸收、再創新,終於在長客製造成功。跨座式單軌道交通通十分適合重慶市道路坡陡、彎急、路窄的地形特點,同時由於結構輕巧、簡潔、易融於山城景色取得較好的景觀效果。
與輪軌相比單軌有很多突出的優點。由於單軌客車的走行輪採用特製的橡膠車輪,所以振動和雜訊大為減少;兩側裝有導向輪和穩定輪,控制列車轉彎,運行穩定可靠。高架單軌因軌道梁僅為85 cm寬,不需要很大空間,可適應復雜地形的要求,同時對日照和城市景觀影響小。單軌道交通通佔地少、造價低、建設工期短,它的工程建築費用僅為地鐵的1/3。
當然,單軌也存在橡膠輪與軌道梁摩擦產生橡膠粉塵的現象,對環境有輕度污染,列車運行在此區間發生事故時救援比較困難。
六、新交通系統新交通系統(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簡稱AGT)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不同國家和城市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目前還沒有統一和嚴格的定義。廣義上認為,AGT是那些所有現代化新型公共交通方式的總稱。狹義上新交通系統則定義為:由電氣牽引,具有特殊導向、操作和轉向方式膠輪車輛,單車或數輛編組運行在專用軌道樑上的中小運量軌道運輸系統。
在新交通系統中車輛在線路上可無人駕駛自動運行,車站無人管理,完全由中央控制室的計算機集中控制,自動化水平高。新交通系統與獨軌道交通通有許多相同之處,最大的區別在於該系統除有走行軌外,還設有導向軌,故新交通系統也稱為自動導軌道交通通。新交通系統的導向系統可分為中央導向方式和側面導向方式,每種方式又可分為單用型和兩用型。所謂單用型是指車輛只能在導軌上運行,兩用型則指車輛既可在導軌上運行,又可以在一般道路上行駛。
新交通系統最早出現在美國,當初多為一種穿梭式往返運輸乘客的短距離交通工具,曾被稱為「水平電梯」或稱為「空中巴士」、「快速交通」。在逐漸發展成一種城市客運交通工具後,一般稱為「客運系統」(People Mover System)。後來日本和法國又作了進一步的技術改造和發展,並使其成為城市中的一種中運量客運交通系統。日本稱為新交通系統(意指含有高度自動化新技術的交通系統),以區別於其他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法國稱為VAL系統,名稱來源於輕型自動化車輛(Vehicle Automatique Leger)的法文字母字頭的拼音,也有一種說法VAL一詞的來歷是線路起始地名字頭縮寫而得名。
新交通系統自1963年美國西尼電氣公司研發面世後,在世界許多地方被逐漸推廣採用,尤以日本和法國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處於領先的地位。目前,世界各地己有幾十條規模不等,用途不同,具體構造也有所不同的新交通系統線路。日本有10條線路,日本將高架獨軌和新交通系統看做現代化的象徵,故從1976年起做出規定,新交通系統可使用國家的財政資助,因而促進了新交通系統的發展。
目前,我國內地的新交通系統目前處在起步階段,天津市於2007年在濱海新區開通了全長7.6公里的亞洲首條膠輪導軌線路,北京市於2008年奧運會前開通了服務於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新交通系統,上海市也於2009年開通了膠輪導軌電車。我國台灣地區的台北市1994年建成,1996年3月投入運營的木柵線(中山中學至木柵動物園),線路全長10.8 km,其中高架線10 km、地下線0.8 km,採用VAL制式,屬中運量新交通系統。我國香港20世紀90年代後期建設的新機場從登機廳到機場主樓,為接運旅客也建成了一條長約1 km採用VAL制式的新交通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不同運量等級的線路,有不同形式的交通系統適應,在同一等級線路上,有多種可供選擇的交通形式。表1.6列出了上述六種軌道交通系統的主要特徵。
七、磁懸浮交通
磁懸浮交通(Magnific Levitation for Transportation)是一種非輪軌黏著傳動,懸浮於地面的交通運輸系統。磁懸浮列車是利用常導磁鐵或超導磁鐵產生的吸力或斥力使車輛浮起,用以上的復合技術產生導向力,用直線電機產生牽引動力,使其成為高速、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維護簡單、佔地少的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
㈨ 軌道交通的技術等級
表1.1城市軌道交通技術等級表等級 I級 Ⅱ級 Ⅲ級 Ⅳ級 V級 系統類型 高運量 大運量 中運量 次中量 低運量 使用車輛類型 A型車 B型車 C-I,C-Ⅱ型車 C-Ⅱ型車 現代有軌電車 最大客運量(單向萬人次/h) 4.5-7.5 3.0~5.5 1.0~3.0 0.8~2.5 0.6~1.0 線 線路形態 隧道為主 隧道為主 地面或高架 地面為主 地面 路 路用情況 專用 專用 專用 隔離或少量混用 混用為主 項目等級 I級 Ⅱ級 Ⅲ級 Ⅳ級 V級 站台 平均站距(m) 800~1500 800~1200 600~1000 600~1000 600~800 站台長度(m) 200 200 120 <100 <60 站台高低 高 高 高 低(高) 低 車輛 車輛寬度(m) 3.0 2.8 2.6 2.6 2.6 車輛定員(人) 310 240 220 220 104~202 最大軸重 16 14 11 10 9 最大時速(km/h) 80~160 80 80 70 45~60 平均運行速度(km/h) 60 60 55 50 45 軌距(mm) 1435 1435 1435 1435 1435 供
電 額定電壓(V) DC1500 DC750 DC750 DC750(600) DC750(600) 受電方式 架空線/第三軌 架空線/第三軌 架空線/第三軌 架空線/第三軌 架空線 信
號 列車自動保護 有 有 有 有/無 無 列車運行方式 ATO/司機駕駛 ATO/司機駕駛 ATO/司機駕駛 司機駕駛 司機駕駛 行車控制技術 ATC ATC ATP/ATS ATP/ATS ATS/CTC 運
營 列車最大車輛編組 6~8 6~8 4~6 2~4 2 列車最小行車間隔 90 90 90 150 300
㈩ 鑫苑·湯泉世家交通方便嗎應該怎麼過去
城市:天津
樓盤名稱:天津鑫苑·湯泉世家
別名:名家花園|世家花園
公交線路:京津城際鐵路武清站
暫無公交線路
其他交通方式:項目位於京津高速泗村店東出口右轉直行約2公里處,坐擁京津唐、京津、京滬、津保、津薊、濱保6條高速、城際高鐵武清站、103國道環伺,規劃武清到通州的高王快速路,預計年底通車;項目周邊規劃地鐵4號線延長線、市域軌道交通Z5線雙軌道交通。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