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安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歷史
西安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西安裝備公司)是由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投資,於2007年7月在西安對應設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裝備公司隸屬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鐵路貨車製造、鐵路貨車修理、鐵路客車修理、鐵路車輛配件製造及國內擁有鐵路罐車設計製造主導權的大型骨幹企業,是中國鐵路罐車、航天特種罐車設計製造基地和龍頭企業。2008年公司跨入中國機械500強行列。
西安裝備公司的前身是中國北車集團西安車輛廠,始建於1938年,位於西安西郊三橋鎮,時稱「長安機廠三橋車輛場」,隸屬中華民國政府交通部隴海鐵路管理局,職工50人,是西安地區較早的國有企業之一。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時,工廠隸屬隴海鐵路管理局西安分局,佔地18.7萬平方米,有簡易廠房2479平方米,簡易住宅79戶3650平方米,陳舊設備35台,職工402人。1953年,工廠更名為「三橋車輛修理工廠」,隸屬鐵道部機車車輛修理局,專修鐵路客、貨車輛,並將新建「三橋車輛修理工廠」納入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項目,年內工廠被鐵道部確定為四等廠。1956年,工廠被鐵道部確定為三等廠。1958年工廠更名為「鐵道部三橋車輛工廠」,隸屬鐵道部機車車輛修理工廠管理總局,產品由修轉造,修造並舉。當年成功試制出首輛C6型敞車,結束了建廠二十年只修不造的歷史。1963年工廠更名為「鐵道部西安車輛工廠」隸屬鐵道部機車車輛管理總局。1965年成功研製出第一輛G12型粘油罐車,標志著工廠正式步入罐車研發歷程,奠定了中國鐵路罐車設計製造基地的基礎。1970年,交通部、鐵道部、郵電部合並為交通部,廠名改為「交通部西安車輛工廠」。1975年,三部分開,工廠劃歸鐵道部,廠名恢復為「鐵道部西安車輛工廠」。1989年,工廠通過晉升國家二級企業評審,成為國家二級企業。1992年,工廠被認證為全國大型二檔工業企業。1993年,工廠被認證為全國大型一檔工業企業。1994年,工廠更名為「西安車輛廠」,隸屬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進入全國500家最大經營規模企業行列。1998年,工廠進入1996-1997年度全國1000家大中型企業。2002年是中國鐵路工業改革深入的一年,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與鐵道部脫鉤,分立重組為南北兩大集團公司,工廠隸屬中國北車集團公司,9月更名為「中國北車集團西安車輛廠」。2007年初中國北車集團公司正式提出: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實施整體改制方案,7月西安裝備公司成立,正式成為公司制企業。
『貳』 長春軌道交通的歷史沿革
1939年,偽「滿洲國」《大「新京」都市計劃》規劃建設120公里的環城地鐵。長春是中國第一個有地鐵規劃的城市。
1941年11月1日,長春(當時稱新京)有軌電車開通,由偽滿洲國政府所修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長春有軌電車已經擁有7條運營線路和73輛有軌電車車輛。
1960年,長春有軌電車發展的頂峰,擁有6條運營線路和88輛有軌電車車輛。運營里程長達53公里。
1981年,全國第一次輕軌工作會議後,長春市政府開始研究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的准備工作。
1985年,長春市政府組建「長春市輕軌籌備辦公室」。
1986年,市政府向建設部申請實施「輕軌科研實路」並獲得建設部批准。
1994年,長春市軌道交通籌建辦公室正式成立。完成《長春市軌道交通線路走向方案》、《長春市快速軌道交通一期工程簡介》、《長春市快速軌道交通路網規劃》。
1997年3月,長春市政府召開第30次專題會議,研究長春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方案,並決定把3號線一期工程列入九五計劃.此次會議後,長春市軌道交通籌建辦公室和長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編制完成了《長春市軌道交通路網規劃說明》。與此同時,由北京城市設計研究院完成了環線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1997年10月,市政府召開第99次專題會議,聽取關於長春市軌道交通報告和可行性研究情況的匯報.會議確定長春市快速軌道交通進入可實施階段.
1998年7月,長春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就是現在的長春輕軌,同月由吉林省環保科研所完成的《環境評估綱》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和環保評估中心的審查。
1998年9月,在市政府召開的1998年第69次專題會議,把快速軌道交通工程作為重點項目列入工作目標.宣告成立長春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時任市長李述任組長,時任副市長劉元俊任副組長.成立,長春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由劉元俊副市長任總指揮,指揮部下設長春市軌道交通籌建辦公室,由原公用局副局長王顯民任主任.至此全面啟動了長春市快速軌道交通環線工程的前期准備工作。
1999年1月,市長李述在長春市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興建快速軌道,啟動綠色交通列入為市民做好的12件實事之一。
1999年2月,副市長劉元俊主持召開市政府1999年第二次會議,全面布置快速軌道交通環線一期工程前期准備工作。
1999年3月,受國家計委委託,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召開,長春市快速軌道交通環線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的評估會議。
1999年6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向國家計委發出對長春輕軌工程的評估報告。
1999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准長春輕軌工程立項。
1999年10月,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專家組對長春輕軌環境影響報告和客流預測進行評估。
1999年11月,國家計委委託中咨公司對長春快速軌道交通環線一期工程的初步設計通過審查。
1999年12月,長春快速軌道交通環線一期工程初步設計通過審查。
2000年5月27日,長春輕軌一期工程試驗段開工建設.時任市長李述等領導為工程奠基。
2001年12月28日,長春輕軌一期工程試車成功,新中國大陸的第一條輕軌線路竣工。
2002年10月30日,長春輕軌一期工程長春站-衛光街試運營。
2008年,長春市編制完成《長春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0-2016年)》。
2009年1月,《規劃》上報國家發改委。
2009年3月,編制完成《長春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環評報告》。
2009年7月,國家環保部組織評審並批准了報告。
2010年6月,國家發改委向國務院報送了《長春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0年-2016年)》。
2010年7月,《長春市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國家環保部批准。
2010年10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
2010年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達批准文件。
2011年5月,國家發改委批復了長春市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2年5月6日,長春軌道交通輕軌4號線長春站北—車場運行。
2012年8月2日,吉林省第一條地鐵——長春地鐵1號線控制性工程:解放大路車站8月2日全面開工,這是我國東北高寒地區正在建設的最大規模的地鐵暗挖換乘車站。一期工程設16座地下車站。預計2017年建成通車後,日客流量可達100萬人次。
2012年12月20日,有一輛價值近200萬元的新電車上線運行,54路新車採用無人售票且配有冷暖空調設備。在20日前後電車恢復運行後,實行無人售票,並且保持車隔時間不變,平峰5分鍾,高峰4分鍾,票價1元。紅旗街首發車5時30分,末班車20時05分;春城大街首發車5時45分,末班車19時30分,仍有通宵夜車。
2014年8月25日,隨著55路有軌電車的正式開通,長春有軌電車網路再次擴大」。再加上現有的輕軌3號線和4號線,以及正在建設的地鐵1號線、2號線和北湖快軌,碩大的一張軌道交通網正在長春鋪開,長春也已儼然進入了軌道交通的時代。
2015年4月9日,長春地鐵1號線衛星廣場站開始區間盾構,預計9月底整個區間的左右雙線實現貫通。長春市南湖大路以南的各個地鐵1號線施工標段在今年年底前都將實現土建竣工。
2015年6月2日,長春市規劃局網站發布名為《長春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的規劃編制批前公示。軌道交通八、九、十號線的規劃更是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2015年6月23日,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0~2019年)調整方獲發改委批復。建設規劃調整方案新增建設項目總投資為148.6億元,其中資本金比例40%,計59.4億元。
2015年07月07日,長春地鐵1號線工程某區域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候表示,地鐵1號線土建工程完成之後,首先實現「洞通」。2016年07月15日前完成軌道鋪設,實現「軌通」;2016年08月30日完成動力電施工,實現「電通」。2016年09月30日整條線路達到通車條件。在通過交通主管部門的驗收和評估之後,地鐵1號線就可以投入運營,2017年上半年,市民有望乘坐地鐵1號線。
2015年11月29日,長春地鐵1號線共13個區間,有6個區間雙線貫通,分別為:北環路站—慶豐路站,慶豐路站-一匡街站,一匡街站-長春北站,人民廣場站-解放大路站,以及衛星廣場站-南環城路站,南環城路站-中央商務站。
『叄』 地鐵的歷史
1860年,在倫敦帕丁頓的法靈頓街和畢曉普路之間建造的第一條長6公里的地鐵開工,採用開挖回填的方法建造。
1863年1月10日全線通車,這就是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倫敦大都會鐵路,運行第一年就載運了950萬名旅客。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此地下鐵路須用蒸汽機車牽引,又因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設計師腦洞大開,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1866年倫敦市利用格雷特黑德研製的隧道盾鑽挖鑿「管式」路線。隧道開得很深,以避免與建築物基礎或市政管道沖突和影響街道交通。原計畫用纜索操作,後改用電力牽引。
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營運數個月後便因新通車的倫敦塔橋取代了大部分的旅客運量而廢線。
1890年,第一條4.8公里的電氣地鐵開始運轉。1900年倫敦開始建造更多的管式地鐵,並對開挖回填式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鐵車站發揮了防空掩蔽所的作用。其他許多城市都效法倫敦的榜樣。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則於1896年年底開通地鐵。
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公里,11站,現今仍在使用。由於採用鋼梁平板頂,因而位置較淺,節省了大量資金。
1898年巴黎開始建造一條長10公里的地鐵,1900年法國的巴黎地鐵開通,由於邊溫尼埃工程師對開挖回填法的改進,加快了建設速度。
1895至1897年波士頓建成美國第一條地鐵,長2.4公里。起初用有軌電車及無軌電車,後改為電氣火車。1904年10月27日,當時世界最大的地鐵系統在紐約市通車。
1913年,位於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建成通車。1930年代,莫斯科建立了地鐵系統。1954年,加拿大多倫多市地鐵通車。
1960年代在蒙特婁採用巴黎型輪胎車建築了第二個地鐵系統。亞洲的日本的東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先後於1927、1931、1933和1957年陸續建成地鐵。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這是中國第一條地鐵線路。1969年10月1日完工並運營,1969年11月,因路線供電方式有缺陷,發生大火(無人員傷亡)。路線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繼續運營。
1976年,美國舊金山海灣區建成採用全自動操縱的第一條高速地下鐵道。同年,具有自動控制系統的華盛頓特區地鐵正式開放。帶有空調設備的輕型鋁車廂由於設計鐵軌和車廂支承系統而更加平穩、迅速地運行,建築美觀和乘客安全等因素統一的地下車站也是現代列車和地鐵建築的特色。
1990年初,上海地鐵開始興建,到1993年開通第一條路線,截至2017年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網路。
(3)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歷程擴展閱讀
地鐵是涵蓋了城市地區各種地下與地上的路權專有、高密度、高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國台灣地鐵稱之為「捷運」。
除了地下鐵以外,也包括高架鐵路(Elevated railway)或路面上鋪設的鐵路。因此,地鐵是路權專有的、無平交,這也是地鐵區別於輕軌交通系統的根本性的標志。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運營方式主要分為3種。
1、由政府或自治團體來營運,被稱為公營,在中國大陸較常見。
2、由民營企業營運,是為民營,在亞洲除中國外的國家較常見。
3、由公營團體出資,民營企業經營,在歐洲較常見。
『肆』 交通設備的軌道交通設備
中國軌道交通復設施在全制面建設初期主要依靠進口,價格昂貴,地方財力難以承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規模的擴大。自從實施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政策以來,中國城軌車輛國產化成績斐然,國產城軌車輛不斷涌現,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當前全國各地紛紛掀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高潮,國產軌道交通設備的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廣闊的市場空間將有力拉動中國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的長足發展。
『伍』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情況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發展情況
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城市軌道交通有地鐵、輕軌、市郊鐵路、有軌電車以及懸浮列車等多種類型,號稱「城市交通的主動脈」。國外城市軌道交通起步較早,德國、美國、日本等國都已形成完善的城市軌道交通網路。
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起步較晚。在2000年之前,全國僅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擁有軌道交通線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也進入大發展時期。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國已經開通運行軌道交通的城市12個(含香港、台灣地區),其中大陸10個城市通車線路總計達30條,通車總里程729公里。截至2008年9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從1995年的43公里增加到775.6公里。全國「十一五」期間計劃建設1500公里左右軌道交通,總投資額在4000-5000億左右。中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步入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
2008年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提出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增長,政府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政策規劃,大批城市開始籌建軌道交通。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規劃,至2015年的規劃線路長度是2400公里,投資規模近7000億,截至2008年11月已完成了1000億元投資。
中國軌道交通設備在全面建設初期主要依靠進口,價格昂貴,地方財力難以承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規模的擴大。自從實施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政策以來,中國城軌車輛國產化成績斐然,國產城軌車輛不斷涌現,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當前全國各地紛紛掀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高潮,國產軌道交通設備的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廣闊的市場空間將有力拉動中國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的長足發展。
總體來看,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仍然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發展機制仍不夠健全,但各地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熱情日漸高漲。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斷在向周邊輻射,軌道交通建設的緊迫性也在增加。為緩解軌道交通建設資金的困境,政府已大力號召外資和民營企業進入軌道交通建設領域。目前,外資主要以設備供應和技術提供的方式活動於軌道交通建設領域,民營資本則因投資額過大而暫時難以介入。隨著中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產業外圍轉移速度的增加,外資和民營資本進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根據各城市近期軌道交通發展規劃,到2012年,其中,北京軌道交通線網將全部覆蓋中心城,運營里程將達到440公里;上海軌道交通將形成13條線路、300多座車站、運營總長度超過500公里的軌道交通基本網路。預計到205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長將超過4500公里。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與設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陸』 軌道交通最早出現在
軌道交通最早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從18世紀60年代專—19世紀40年代。
1814年,英國屬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也就意味著軌道交通的誕生。1825年,史蒂芬孫親自駕駛著一列托有34節小車廂的火車試車成功,從此人類的交通運輸頁進入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6)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歷程擴展閱讀: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業革命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壓迫,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逐漸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鞏固自己的統治。
第一次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大對抗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辛勤勞動,直接創造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同時在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工人運動興起。
『柒』 中國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情況
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起步較晚。在2000年之前,全國僅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擁有軌道交通線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也進入大發展時期。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國已經開通運行軌道交通的城市12個(含香港、台灣地區),其中大陸10個城市通車線路總計達30條,通車總里程729公里。截至2008年9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從1995年的43公里增加到775.6公里。全國「十一五」期間計劃建設1500公里左右軌道交通,總投資額在4000-5000億左右。中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步入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
2008年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提出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增長,政府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政策規劃,大批城市開始籌建軌道交通。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規劃,至2015年的規劃線路長度是2400公里,投資規模近7000億,截至2008年11月已完成了1000億元投資。
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與設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給你帶來更多有價值的行業資訊。你從網路上搜 中投顧問 就能找到你想要的報告.
『捌』 軌道交通的發展前景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2008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僅為31億元,增長率為12.73%;到201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已達45億;到2012年,市場規模已達65億,增長率為23.19%;2013年我國軌道交通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已達81億,預計2014年將有可能達百億規模。
中國城鎮化進程較快,2011年全國的城鎮化率為51.27%,2012年全國城鎮化率為52.57%,2013年全國城鎮化率為53.73%。預測到2020年,全國的城鎮化率將超過60%,巨大的人口湧入城市,將意味著公共交通需承擔起更多運量。而伴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逐漸轉入運營,未來幾年城市軌道交通仍將處於供小於求的局面。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將超過200億人次。
2012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國際論壇14日在深圳舉行,海內外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專家及企業圍繞新融資模式,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建設與安全管理,以及開展第三方認證制度等方面進行研討。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支撐城市正常運行的大動脈,發展迅速。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毓才說,十幾年前,地鐵還只是北上廣等少數城市的「風景線」,但90年代後,中國許多城市在軌道交通建設上發展迅速,這十幾年來建成了50多條線路,約1600多公里的運輸軌道。在下一個十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將會更加迅速,據不完全統計,其里程大約為2200-2500公里,運力與運能成幾何增長。
總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近二十年來的發展,同濟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雜志社社長孫章認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用15年走過了發達國家100年的發展歷程,軌道交通的技術和裝備也從原來的依賴進口走向自主化、國產化開發。這使得軌道裝備的市場前景巨大,已經向建設健全產業鏈發展,許多企業都希望進入裝備的生產和供應領域。
高毓才說,我國城市軌道車輛牽引系統國產化已經占據了50%的市場,在信號設備製造生產領域也同樣如此,從只有一家公司生產經營發展至10多家企業共同競爭開發。到民營企業將積極參與到這個領域的開發建設中來。因此,為了規范市場,建立統一標准,保障裝備的安全質量,我國正在積極開展獨立的第三方認證制度。
為進一步規范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裝備市場,保障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及裝備的安全可靠,自2011年9月起我國正式在城軌技術裝備領域建立獨立第三方認證制度。最後,這個認證制度還處於探索和試驗階段,上海地鐵已在此方面做出一些嘗試。高毓才表示,希望通過獨立的第三方認證制度,能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認證標准與國際接軌,保障城市軌道裝備生產的安全質量。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已達1.23萬億元,2012年完成1896億元,建成337公里地鐵。2013年投資2200億元,將建成290公里。全國已批准修建城市軌道交通的35個城市,線路里程合計5720公里。
2013年末,中國累計有19個城市建成投運城軌線路87條,運營里程2539公里。2013年實際新增2個運營城市、16條運營線路、395公里運營里程。在2539公里運營里程中,地鐵2074公里,占總里程的81.7%;輕軌192公里,占總里程的7.6%;單軌75公里,占總里程的3.0%;現代有軌電車100公里,占總里程的3.9%;磁浮交通30公里,占總里程的1.2%;市域快軌67公里,占總里程的2.6%。
截止2013年底,中國共有36座城市獲准修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其中19座城市的85條線路已經開通運營,總里程達2509.52公里。根據《「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到2015年,全國城市軌道建設里程將達到3000公里。隨著行政審批權及開放民間投入資金,城市軌道交通將出現建設潮,年均增長里程在500公里左右。結合當前各地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現狀,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軌道運營里程將達到6000公里,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投資將達3-4萬億元。
據行業內估算,到十二五末,全國城軌運營總里程將達到3000公里,到2020年,運營總里程將達到6000-7000公里。
根據公布的城際軌道規劃,不僅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的總投資規模就高達3700億元,其中2012年-2020年期間計劃完成1180億元。而江蘇省計劃在十二五完成860億元投資後,十三五期間再投資2100億元修建城際軌道。
太原軌道交通規劃新增3號線,目前正在籌備前期工作,預計明年可以啟動實施。
2016年1月軌道交通四期規劃擬投3248億。目前,該規劃方案力爭一季度上報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審批。
不僅僅是城軌市場的潛力,隨著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入,支線鐵路和城際鐵路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將逐漸下放到地方政府,有望帶動支線鐵路和城際鐵路的發展。而鐵路裝備製造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