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北上廣深 > 廣州地鐵康王路事件

廣州地鐵康王路事件

發布時間:2021-12-28 16:24:24

1. 康王路的康王路地陷

廣州市荔灣區康王公交站地鐵施工工地旁28日發生地陷後已陸續出現六次坍塌,導致地面出現一個面積近300平方米、最深約10米的巨大空洞,有2棟共6間商鋪坍塌,連續坍塌兩次,這些店鋪包括包子鋪、水果鋪、拉麵鋪等。事故地點旁是地鐵六號線文化公園站施工現場。
無人員傷亡
地陷處為荔灣區康王南路和杉木欄路的交叉路口,塌陷處面積約有300平方米,最深處約有10米,如一個巨大的碗,裝著已成瓦礫的樓房。
目擊者稱,十多分鍾內,整間麵包店緩緩陷進地面,一旁的紅綠燈柱也跟著沒入一片廢墟之中,巨大的灰塵隨之而起。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內,周圍四五家店鋪也先後塌陷。
陳先生在事發時,正好駕車經過,「剛開始時,我看到石屎剝落,屋檐塌下來。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第一棟樓就塌了。後面的房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有電線桿倒下時砸到了旁邊一輛226路公交車,但並無大礙。房屋坍塌導致兩條10千伏電纜故障,造成周圍約有3000戶住戶停電。
據附近的居民說,垮塌的有兩棟2層樓房,一樓均為店鋪。事發後約10分鍾,8台消防車、近40名消防官兵趕到現場搜救,沒有發現塌陷處有生命跡象。晚上7點半左右,混凝土澆灌車到場採取回填混凝土措施。
與地鐵施工有關
事發處離廣州地鐵的施工工地僅數米之隔,那裡正在修建六號線文化公園站。逃出生天的親歷者郭潮佳說,每天自家店裡地面都會數次發出轟隆聲,「像大炮一樣嚇死人了」,還時不時伴有地震一樣的震動。
據南都記者了解,初步認定此次地陷塌樓事故,確實與地鐵施工有關。廣州市政府方面稱,當時地鐵工地正在施工,施工人員發現施工地段地層發生地質異常後,停止施工,疏散施工人員。廣州地鐵官方微博昨晚發布消息稱,文化公園站和隧道未受地陷影響,各項監測數據顯示現場情況穩定。廣州地鐵稱下一步會同政府部門進行原因分析、現場恢復等善後工作。

2. 廣州市有什麼街道和馬路的名稱是含有歷史意義和歷史事件的

廣州的小北路,也有一條「飛來對面巷」。為什麼有這么一個古古怪怪的巷名呢?現在還流傳著幾個不同的傳說。一種傳說認為和廣東才子倫文敘有關,另一種認為和當年附近的一座「飛來廟」有關。
據說,在明代,「飛來對面巷」本來是一條窮苦人家聚居的無名小街。由於住在對面小石街的都是一些財主,他們把小石街更名為「福來街」,這些財主們自以為是,很看不起住在對面無名街的窮人們,時常借故羞辱他們。因此,廣東才子倫文敘決心替窮人出氣,便把無名街起名為「飛來對面巷」。意思是說,要使財主的「福」氣統統從福來街飛過來,讓窮人們也享享福。
也有人說,這僅僅是個傳說,巷名的真正來歷還要追溯到清代,據說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在一個黃昏,突然颳起一陣奇怪而猛烈的旋風,隨後人們發現這里多了一尊觀音菩薩像。人們都認為,這肯定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到此「顯靈」。不少人蜂擁而至,祈求觀音菩薩保佑他們。據說都非常靈驗。30年後,到雍正八年(1730年),當地百姓集資興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廟宇。因為廟中的觀音菩薩是「飛來」的,所以這座廟就叫「飛來廟」。在「飛來廟」對面本來是一片無人居住的空地,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定居,逐漸形成了一條小巷,由於這條小巷在「飛來廟」對面,人們便把它命名為「飛來對面巷」。
北京路:
提起廣州,無人不識北京路,北京路歷史上曾是官道。正式更名為北京路,始於1966年。
據介紹,北京路財政廳一帶從南越開始就是「政府辦公」地段。南漢以後的官員們從公署出來,是沿著現在的北京路走到拱北樓的,這一路是官道,只能步行。
到了清朝,北京路由北至南依次稱為承宣直街、雙門底、雄鎮直街和永清街。其中,「雙門底」是至今許多老人還記得的路名。「雙門底」以今天的西湖路(當時叫西湖街)為界,以北是雙門底上街,以南是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漢電影院的位置,是城門樓之一的「大南門」,城牆就是今天的大南路與文明路一線。
「雙門底」的起源是因為今天西湖路與北京路交界處,原有高樓一座,名「拱北樓」,樓有雙門拱,故街名「雙門底」。樓上設有一座元代銅漏壺,是廣州城鎮城之寶之一,據記載「百年不爽」,也就是百年都不差分秒。
民國年間,北京路於1920年擴建為馬路,統名為永漢路,據說因為原有「永清」街,取反其意為「永漢」。上世紀20年後期,為紀念締造民國的元勛、番禺人胡漢民,北京路改名為「漢民路」。1945年,又復名為永漢路。
1966年,永漢路正式更名為北京路,寓意廣州人民擁護黨中央,嚮往首都北京之意。

石井橋:
廣州有座著名的石井橋,橋兩頭石桿上刻著:「好進仙人履,能通四馬車。」「彼岸逢黃石,橫江映白虹。」這里是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從前石井河是沒橋的,全靠木船擺渡,如遇乾旱或水退時,船不能泊岸,人們只好趟著沒膝的泥濘艱難地過河,真是苦不堪言。
且講附近石門村有個年輕的石匠,叫周合盛。他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經常修橋補路,眾人提起他,無不豎起拇指稱贊!他眼見石井無橋之苦,決心築座石橋來方便鄉親,但一無資金,二無經驗,談何容易呢!
一天,春雨綿綿,路滑難行,又遇退水。周合盛像往日一樣,來到石井河邊,扶老攜幼,幫行動不便的人過河。只見有一位白須老人,拄著拐杖,望著對岸,搖頭嘆息。周合盛立即上前道:「老伯,我背你過去吧。」說著就把老人背過河,放他在平地坐下。老人忽然道:「我的鞋不見了,怎麼走路呢?」周合盛二話不說,回頭在泥濘中替他撿回,但老人把腳抬起說:「替我穿上。」周合盛又照辦。老人微笑道:「孺子可教也!」說完起身就走。周合盛見他行走如飛,覺得很奇怪:莫非是神仙?於是起身,追他,但總是追不上。突然老人回頭道:「年輕人,你真好心,我樂意助你!」周合盛就把想建橋之事講了。老人點點頭說:「你有造福鄉民之心,難得!要記住: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必佐。」說完化作一陣清風去了。
當晚,周合盛夢見老人,把建橋式樣、用料、技術等,說得明明白白,周合盛連聲多謝,請問姓名時,老人說:「我乃黃石公是也!」說完飄然而去。
翌早,周合盛把夢中一切記下來,並把建橋計劃向眾人說出,立即得到眾鄉親的熱情相助,建橋款很快籌足了!由周合盛監工建造,經數月辛勞,終於竣工了,像一條白虹,橫卧石井河上。眾人歡呼之際,忽然有人拾到一張字條,寫道:「此橋中央一石會斷,請即換,」落款是黃石公。大家上前一看,果見裂痕,馬上更換,消除了隱患。眾人為了紀念黃石公和周合盛,在橋頭刻上上述的對聯,並刻上「石門周合盛造」,以志不忘建橋人。

康王路:
「康王」原是宋朝愛國將領
貫穿老西關的康王路得名於「康王」,究竟「康王」是什麼?原來康王是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
據了解,康王路的最前身是帶河路,當時的帶河路很短,只有現在的龍津路到長壽路之間的一小段。據當地居民陳婆婆介紹,帶河路是一條瀝青路,不足3米寬,道路的周邊都是居住區。後來道路擴建,貫通南北,一直通到珠江邊的人民橋,形成現在的康王路。
「康王路」曾經有一段時間叫「世紀路」。最終,廣州市地名辦經過反復推敲,將這條經過康王直街、康王上、下街的規劃路,敲定更名為具有歷史基礎及文化內涵的「康王路」。
「康王」的稱謂主要是來源於附近原有的一座康王廟,此廟是紀念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傳說,康保裔出身將門,是洛陽人士,祖父和父親都是捐軀沙場、馬革裹屍的武將。康保裔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射空中飛鳥,箭無虛發。從軍後,康保裔屢立戰功,在任高陽守將期間,遼國進犯中原,他不顧年齡高邁,奮起抵抗,但寡不敵眾,為國捐軀。
隨著康保裔的事跡流傳,人們尊稱他為康公、康王,後人敬其忠勇在大江南北廣建「康王(公)廟」。清代時候,羊城西郊、南郊都曾經有過康王廟。中山七路附近的康公直街、康王(上、下、直)街都是因為同名寺廟而得名。據說,前進路的康公街、同福中路的康公後街也因為曾有同名寺廟而得名。

上下九原來以前叫:第九甫
翻開廣州地圖,老西關有許多地名以「甫」為名,原來大名鼎鼎的下九路,過去還稱為「下九甫」,加上現存的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腳等,「甫」字可謂老西關地名的佼佼者。
⒈老西關地名有很多「甫」
什麼是「甫」?原來「甫」的含義有多種說法,主要有如下:一指土步的轉音;二指商人的自衛組織;三指平坦而未耕種的地貌;四指古南越方言中的村莊。現存在西關,市民的最熟悉的是「第十甫路」,它東與寶華路、南與恩寧路相接,西至文昌南路與下九路相接。
有第十甫,有沒有其他數字的「甫」?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第十甫路相連接的下九路,原來即是下九甫。據說,清初清兵沿西城牆外追殺群眾路過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故名九甫,因位於上九甫與三坡地後段,故稱之為下九甫,後改稱為下九路。
有了下九路,上九路地名是否也和「甫」有關?據說,也跟清初清兵沿西城牆外追殺群眾的故事有關,當清兵路過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此段在第九甫上段(即前段),故稱為上九路。
⒉光復路為三、四、五甫
有了「第九甫」,還有沒有一、二、三、四等甫?據說,與上九路相接的光復路,過去也是以「甫」為名的,如今上九路附近還有六甫水腳等地名。
光復路原為第三甫、第四甫、第五甫,1931年改建成馬路,命名為「光復」,含紀念辛亥革命之意,取推翻清朝統治,光復河山之意。
恩寧路也跟「甫」有關,恩寧路原名十一甫、恩寧東路、恩寧中巷、恩寧北路和恩寧市,1931年擴建成路,並沿用「恩寧」作路名。
隨著時代變遷,老西關有數字開頭的以「甫」字為地名的也逐漸減少,現存有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腳等。

3. 廣州康王路疫情現在為什麼風險地區

4. 康王路的未來發展

7月7日,廣州市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第二次環評公示已得到批復。這項雙向四車道投資9.93億,工程年內即將開工。
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工程是廣州市市政建設的重點工程,是城市主幹道一級標准,設計車速50千米/小時。工程採用全下穿方案,全長1660米,上層為雙向四車道公路隧道,下層為市政及電力管廊。整個隧道南起西華路,北至廣園西路,中間下穿東風西路、流花路、站前路及環市路,並在站前路南北各設置一條單出匝道連接站前路。
隧道建成後將連接廣園路與康王路,同時,可以改善廣州市中心區的交通狀況,並有望解決和平新村、廣園西、解放北高架等交通擁堵的問題。
受困於拆遷安置問題,12年前就已設計建設的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目前只完成了總長度的兩成。康王路流花湖隧道計劃在2016年通車,屆時將打通廣州排名第一位的斷頭路。這意味荔灣海珠的北上路交通問題解決了。 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南起文化公園站,經華林寺、陳家祠、彩虹橋,進入同德圍地區,最終北延至白雲湖,計劃於2017年開通。 其中文化公園-陳家祠段沿康王路而建,然後轉向西北方向行進至位於荔灣路與東風西路路口地下的彩虹橋站。
陳家祠站位於中山七路地底,鄰近康王路與中山七路路口和著名景點陳家祠,於1999年隨地鐵1號線全線通車而啟用。8號線北延段建成後,將是1號線與8號線的換乘站,為通道換乘。
華林寺站位於長壽西康王路口,附近有華林寺、華林國際玉器城、上下九步行街等,正在建設中。
文化公園站位於鎮安路東側廣州文化公園地底,現為地鐵6號線站點,於2013年12月28日地鐵6號線首期通車時啟用。未來將是6號線與8號線的換乘站,為節點換乘。

5. 廣州康王路歷史。急需!

康王」的稱謂主要是來源於附近原有的一座康王廟,此廟是紀念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他在任高陽守將期間,遼國進犯中原,他不顧年齡高邁,奮起抵抗,但寡不敵眾,為國捐軀,後人敬其忠勇而建立「康王廟」。該規劃路更名為康王路,
http://ke..com/view/1847989.htm

6. 廣州荔灣區康王路301號華林國際商廈(地鐵那個站下車開始說起)

地鐵陳家祠站,一出來就是十字路〔中山八和康王路〕康王路往上下九方向走,華林國際商廈在十字路和上下九的中間〔龍津路口〕

7. 長壽路,康王路名字由來的故事

19世紀末,公共租界向西擴展至蘇州河小沙渡一帶。1900年起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辟築,東起蘇州河廣肇渡口附近,西至曹家渡極司非爾路(今萬航渡路),其中膠州路口附近以西路段系越界築路。當時以19世紀英國駐廈門、上海和廣州等地的領事勞勃生名字(Robison)命名為勞勃生路。1943年改以四川省長壽縣名命名。

康王路(kāng wáng lù),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呈南北走向,北起東風西路,南到十三行、杉木欄路交界,南接鎮安路。 「康王」原是宋朝愛國將領 貫穿老西關的康王路得名於「康王」,究竟「康王」是什麼?原來康王是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 據了解,康王路的最前身是帶河路,當時的帶河路很短,只有現在的龍津路到長壽路之間的一小段。據當地居民陳婆婆介紹,帶河路是一條瀝青路,不足3米寬,道路的周邊都是居住區。後來道路擴建,貫通南北,一直通到珠江邊的人民橋,形成現在的康王路。 「康王路」曾經有一段時間叫「世紀路」。最終,廣州市地名辦經過反復推敲,將這條經過康王直街、康王上、下街的規劃路,敲定更名為具有歷史基礎及文化內涵的「康王路」。 「康王」的稱謂主要是來源於附近原有的一座康王廟,此廟是紀念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傳說,康保裔出身將門,是洛陽人士,祖父和父親都是捐軀沙場、馬革裹屍的武將。康保裔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射空中飛鳥,箭無虛發。從軍後,康保裔屢立戰功,在任高陽守將期間,遼國進犯中原,他不顧年齡高邁,奮起抵抗,但寡不敵眾,為國捐軀。 隨著康保裔的事跡流傳,人們尊稱他為康公、康王,後人敬其忠勇在大江南北廣建「康王(公)廟」。清代時候,羊城西郊、南郊都曾經有過康王廟。中山七路附近的康公直街、康王(上、下、直)街都是因為同名寺廟而得名。據說,前進路的康公街、同福中路的康公後街也因為曾有同名寺廟而得名。 康王路可以說是一條拆出來的道路,南北走向的康王路修建之後大大緩解了荔灣區南北走向的車流,也方便了附近市民的出行。走在寬闊的康王路上,很多人只知道它現有的名字,對於康王路之前的世紀路的名字,還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即使是住在當地的廣州街坊,多數只對康王路還沒有建好之前的名字「帶河路」印象深刻。 康王路的最前身是帶河路,當時的帶河路很短,只有現在的龍津路到長壽路之間的一小段。當時,帶河路是一條瀝青路,不足3米寬,而且曲曲折折,道路的周邊都是居住區。後來廣州城市要發展,道路也必須擴建,而且要貫通南北,一直通到珠江邊的人民橋。 「康王路」曾經和「世紀路」這兩個名字出現過一段時間的爭論,到底取哪個名字更好?當時道路規劃的時候,大家都稱之為康王路,到後來道路修到康王中路的時候,旁邊建起了一個名叫「世紀廣場」的商住區,之後,這條道路就取名為「世紀路」了。這條路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修建的,因為這條路會在新世紀開通,方便市民出行,所以命名世紀路也有此一說。 2000年10月24日,北起東風西路,南至六二三路並連人民橋的規劃路曾經被命名為世紀路。當時因為整條規劃路還沒有建好,雖然已經命名,但還沒有正式豎路牌。到後來快要通路的時候,有關部門就提出了更名的要求。更名的三個理由是: 一、更名為「康王路」具有歷史基礎及文化內涵。該規劃路經過康王直街、康王上下街,而「康王」的稱謂主要是來源於附近原有的一座康王廟,此廟是紀念宋朝的一位愛國將領——康保裔,他在任高陽守將期間,遼國進犯中原,他不顧年齡高邁,奮起抵抗,但寡不敵眾,為國捐軀,後人敬其忠勇而建立「康王廟」。該規劃路更名為康王路,既延續了歷史文化傳統,也與荔灣區商貿旅遊區的規劃相承接。 二、「康王路」的稱謂已廣為流傳,得到各方默認。在過去的建設、管理等工作中,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長期把該規劃路段使用「康王路」的名稱。此外,由市立項的中山七路至西華路地下人防工程也被批准命名為「康王路地下人防工程」。由於「康王路」稱謂已被廣泛使用,如採用世紀路命名,將產生混亂。 三、「世紀路」稱謂商業味濃,不為群眾接受。很多市民已經習慣了「康王路」的稱謂,而對「世紀路」知之甚少,取名「世紀路」沒有任何歷史和地理依據。 「康王路」曾經和「世紀路」這兩個名字出現過一段時間的爭論,到底取哪個名字更好,最後出於尊重歷史文化傳統和市民的意願考慮,最後定下了現在的康王路路名。

8. 廣州地鐵8號線經過康王路華林國際嗎

經過 你注意就行了

9. 去廣州荔灣區康王路那站地鐵下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全程約2.6公里

1、從廣州市步行約600米,到達公園前站

2、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2站, 到達陳家祠站

3、步行約210米,到達康王中路

10. 廣州康王路以前叫什麼路

康王路才通車10年不到,而樓主十多年沒來廣州了,沒聽過也正常的。

現在康王南路:原來鎮安路

現在康王中路:原來帶河路

康王路是在上述老路擴建的基礎上拉直新開的一條路,是荔灣老城區的交通主動脈,以後有計劃在現在康王北路的基礎上繼續向北延伸,建設下穿流花湖的地下隧道延伸到環市西路。

閱讀全文

與廣州地鐵康王路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佛地鐵出口地圖 瀏覽:273
武漢地鐵報站英文 瀏覽:92
白石高鐵站 瀏覽:294
北京地鐵安全隱患 瀏覽:382
南京東善橋地鐵 瀏覽:905
深圳地鐵列車有多長 瀏覽:556
金洲地鐵站到廣州火車站地鐵要多久 瀏覽:783
南京地鐵機場線單程時間 瀏覽:161
乘地鐵去佛山東建世界廣場 瀏覽:498
惠州仲愷深業喜悅城地鐵規劃 瀏覽:378
天府廣場到韋家碾地鐵價格 瀏覽:112
萬菱匯地鐵出口 瀏覽:402
長水機場到大觀樓地鐵 瀏覽:704
廣州t2機場那個地鐵站 瀏覽:909
s7地鐵南京運行時間 瀏覽:943
高鐵為什麼夜間不開行 瀏覽:500
西安門地鐵站怎麼去南京眼 瀏覽:480
廣州火車站去廣州機場地鐵 瀏覽:694
成都地鐵站項目總監招聘 瀏覽:691
佛山地鐵廣州火車站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