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北上廣深 >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地鐵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地鐵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1-04-06 16:30:16

上海地鐵是不是世界最好的地鐵系統

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也同時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讓中國的科技也高速發達。現在我們的城市越來越服務化,城市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城市中,我們有城市地鐵。這給中國的一線城市的人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認為,上海地鐵是世界最好的地鐵系統。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都看到了中國城市,中國經濟,中國政治,中國文化在逐漸的發展,逐漸地傳播到世界各國。中國的科技也讓世界人民驚嘆。

Ⅱ 上海地鐵發展分哪幾個階段大神們幫幫忙

試驗 1958年早前,上海市就開始地鐵建設的前期准備,當時蘇聯專家表示上海處軟土地層,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設隧道工程。 1963年於浦東塘橋採用結構法用鋼筋混凝土管片襯內試挖了直徑4.2米的隧道,用於驗證粉沙性土質和淤混質粘土質中建設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在衡山公園附近又開挖了代號為「60工程」的地鐵試驗工程。因內徑偏小不能行駛大型車輛而以失敗告終。70年代末在漕溪公園的地底下,又嘗試了第二條試驗隧道的掘進,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上下行總長1290米。細心的地鐵乘客可以發覺這段線路採用結構法修築地下連續水泥牆(方形隧道),與此後採用的盾構掘進(圓形隧道)有明顯不同。現在這段線路作為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的正式路線使用。 開建 1989年5月,中德雙方正式簽署了4.6億馬克的地鐵專款貸款協議書,並於1990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同意,上海地下鐵道工程新龍華站(今上海南站站)至上海新客站(今上海火車站站)開工興建。 1993年1月9日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進行試通車,計劃第一列車從新龍華開往徐家匯,列車由內燃機車調車至新龍華車站。由於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沒有經驗,導致上行線供電觸網無法送電,最後只能將列車調車回梅隴車輛段。第二天即1993年1月10日,上海地鐵歷史上第一列列車在新龍華至徐家匯區間進行了試通車(中國地鐵建成後一般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試通車-不載客運行、試運營-載客運行、正式運營-通過國家正式驗收)。 發展 從1號線已經發展到了13號線

Ⅲ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發生了哪些方面的變化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數百年來,上海只是一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它發展成城鎮。今年七五一年,在今天的松江縣長首先建成,為華亭縣;到宋代(公元991 ) ,南岸青浦松江河東北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的黃浦江外灘停靠碼頭,河西岸城市正逐漸取代一個新興的青龍鎮,一個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在南宋(公元1260至1274年) ,日益增加的重要性上海,商船聚集在這里,擠滿了人。 1292年,執行元代在此設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立了第一家工廠。清政府在1685年成立了上海海關,從國際大型商業中心發展。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南京條約」 ,這是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該條約,上海將開放通商口岸,國際殖民中華電信進一步減少。入侵外國壟斷資本在上海和東南沿海的手工業,但它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和交通運輸。與此同時,全國企業已經開始成熟。上海不僅成為商業和金融中心的中國,而且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Ⅳ 改革開放以來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哪些變化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變遷
(一)自行車大行其道
出行普遍走路的人們開始追求使用交通工具,但因為經濟實力和技術有限,當時流行起來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車。當時人們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車外,絕大多數都騎自行車或步行。
(二)摩托車成為人們的新寵兒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摩托車作為一種時髦代步工具,飛速「飛入尋常百姓家」,尤其在廣州「無處不塞車」的年代。在現在社會這個寵兒也會被慢慢的淡忘,摩托車由於它的方便、高效、省力等優點風靡中國一段時間,它的優點是無可厚非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它暴露出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安全性差,尾氣對環境的污染等。這時候,人們對一種更安全更舒適的交通工具的希望也更迫切了。
二、世紀交替下的交通多元化
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的交通工具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人們出行更快更便捷。進入了21世紀,交通工具在海陸空全面立體覆蓋,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顯現,地球正在逐步的「縮小」。
(一)私家車的「解禁」與普及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具備了汽車消費的能力,不少市民告別了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將私家車作為日常生活出行的交通工具。私家車的大量出現,改變的不僅是出行方式和效率,也改變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私家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私家車主不用風吹日曬去趕公交車,而且不用擔心工作的延誤,具有便捷高效的特點。另外,私家車的普及也從側面推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二)公共交通工具的推廣
(1)公交車
20世紀80年代初,公交車開始全國普及,在上世紀80、90年代,公交車已經成為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作為市民出行首選的公交車,在最近幾年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十年前,公交車線路短而少、車輛少。如今,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城市從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節約能源、交通安全等方面出發,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公交優先」戰略的不斷實施,公交車的線路和車輛的數量都在不斷的增加,公交車車輛的檔次也在不斷的提升。公交車的作用在日益提升,方便快捷的公交車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橋梁。
公交車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朝著節能和環保的方向邁進。面對目前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狀況,人們不得不改變觀念,在公交車環保理念上有質的突破。在「863」計劃的支持下,我國在動力、燃料等關鍵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杭州,公交車以液化天然氣為動力,這種新型環保公交車減少了汽油柴油的使用量,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節約了能耗,保護了環境。
21世紀是和諧社會,和諧公交車要體現其人性化的設計。針對目前人們坐公交車時忘記帶錢或者沒有零錢的情況,河南平頂山實行「建設事業IC卡密鑰管理系統」,用IC卡代替現金支付。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奧運公交車專門安裝了一套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系統。在上車的階梯安裝自動電梯,好讓殘疾人上車。另外,越來越多的公交車開始在車內安裝空調自動調節系統,用來根據車內的溫度的情況自動調節車溫。
(2)的士
的士是承載政府的公共政策、計程車公司利益、司機生活來源、市民出行方便的城市交通工具,是城市的「名片」。在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中,的士是滿足消費者特殊出行需要的重要運輸方式。改革開放初期,打的是當時最時髦的出行方式。在當時,你想打的還得先買張票,多數司機不像現在的滿地拉客。乘客如果不到售票點買票,你根本打不到車,哪像現在怎麼方便,隨手都可以打到車。當時你想去打的,你必須先去買票,然後由調度員調派出汽車。而且司機實行上班「三班倒」,分早、午、晚三班,「掛牌營業」。現在,的士可以「招手停」了,而且滿大街的上去接活。
2.軌道交通和輪船
(1)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全稱叫城市快速軌道交通,指城市中有軌的大運量的公共交通運輸系統。目前國際軌道交通有地鐵、輕軌、市郊鐵路、有軌電車以及懸浮列車等多種類型,號稱「城市交通的主動脈」。
根據中國城市公交協會和中德地鐵標准研究組的研究,軌道交通在運量、速度、運行方式等方面都優於私人交通和傳統公交:地鐵的運輸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車大7—10倍,單向每小時可運送4萬至6萬人次,輕軌可運送2至3萬人次,而公共電汽車的客運量每小時最多1萬人次;軌道交通的運行速度最慢也在30公里/小時以上,地鐵行駛的時速最高可達128公里,廣州地鐵三號線設計的時速是120公里;軌道交通的運行方式舒適、准時、佔地面積小、節能、少污染,地鐵列車以電力作為動力,基本不存在空氣污染問題。
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軌道交通是顯著提高交通運力供給能力的方式,可為緩解交通擁堵提供根本保障。
我國的軌道交通,主要經歷了從火車、地鐵到輕軌和磁懸浮列車以及高速鐵路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之初,鐵路線路里程短,線路少,而且當時的火車是沒有窗戶的,空氣不流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鐵路建設突飛猛進,路網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
(2)輪船
改革開放初期的輪船,體積小,速度慢,航行路途短。而且,當時的輪船大多是用木頭、竹排做成的。現在,輪船已經成為了人們遠洋航行的重要工具。現在的輪船,體積大、運量大、適合遠洋航行。
3.飛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航業也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作為目前人類最先進快捷的交通方式——坐飛機,在30多年前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如今,人們坐飛機出行和從前坐火車一樣平常,不少商務人士成為時常穿梭於國內各城市間的「空中飛人」,機場的候機大廳永遠一派繁忙景象。
(三)新型節能交通工具日漸興起
地鐵,是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先驅,也是現代節能環保的新產品,目前中國只有較大的城市才建有地鐵網路。地鐵不一定在地下,也可以根據城市的具體條件,運行在地面或高架線路上。地鐵不僅運量大、建設快、安全和准時,還節省能源、不污染環境、節省城市用地。地鐵適用於出行距離較長、客運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區域。
磁懸浮交通是一種非輪軌黏著傳動,懸浮於地面的交通運輸系統。磁懸浮列車是利用常導磁鐵或超導磁鐵產生的吸力或斥力使車輛浮起,用以上的復合技術產生導向力,用直線電機產生牽引動力,使其成為高速、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維護簡單、佔地少的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
除了電力交通工具的廣泛使用,我國也在積極研發使用太陽能的交通工具,已經取得有效進展,隨著我國科技力量的不斷提升,許多新型節能交通工具將不斷涌現,其中包括氣墊車和單輪車,高耗能高污染的交通工具必將被高效節能的交通工具所取代。

Ⅳ 上海地鐵和北京地鐵發展歷史

關於這兩個城市的地鐵發展歷史,可參考網路

上海地鐵:網頁鏈接

北京地鐵:網頁鏈接

另外,北京地鐵單一2元早已成為歷史,目前北京地鐵也是按照里程收費的

Ⅵ 上海 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

上海概況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第一大的城市。市人民政府駐黃浦區人民大道200號,郵政編碼:200000,長途區號:021。上海位於北緯31°14』,東經121°29』。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上海正當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平均海拔高度為4米左右。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千米,東西寬約100千米。其中區域面積5299.29平方千米,縣域面積1041.21平方千米,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為1041.21平方千米,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2004年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352.39萬人。上海散居著39個少數民族及少數未識別的民族,約有5.3萬人,佔全市人口的0.4%。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次是滿族,最少的是佤族、拉祜族、毛南族、普米族、京族。
2005年末,本市公安戶籍登記人口1360.26萬人,比上年增加7.87萬人,增長0.6%。截至2006年底,上海戶籍總人口1368.08萬人。
而按照「十一五」規劃綱要,上海到2010年常住人口預計達到1900萬,這意味著上海常住人口容量還有120萬左右的增長空間,平均每年約24萬左右。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日照充足,雨量充沛。2005年,上海全年平均氣溫17.5℃,日照1778.3小時,降雨量1254.9毫米。

■市花
1986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決定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白玉蘭在上海的氣候下,開花特別早,冬去春來,清明節前,它就繁花盛開。白玉蘭潔白如玉,晶瑩皎潔,開放時朵朵向上,溢滿清香。選擇白玉蘭為上海市市花,象徵著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

■市標
上海市市標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上海市市標是以市花白玉蘭、沙船和螺旋槳三者組成的三角形圖案。三角圖形似輪船的螺旋槳,象徵著上海是一座不斷前進的城市;圖案中心揚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象徵著上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著早春盛開的白玉蘭,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機。

區劃沿革
今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撫民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

1927年設為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劃為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邑廟、蓬萊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10個郊區。50年代,上海的行政區劃作了幾次調整,至1964年5月,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以及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

1980年,設立吳淞區。1982年,恢復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閔行區。1992年9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三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1992年10月嘉定縣撤縣,設立嘉定區。1996年,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和浦東新區14個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個縣和石化地區。

1997年4月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1998年2月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1999年9月撤銷青浦縣,設立青浦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黃浦區和南市區撤二建一,設立新的黃浦區。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上海市總人口16407734人;其中市轄區14348535人,市轄縣2059199人。各區縣人口: 黃浦區 188743人、南市區 385790人、盧灣區 328918人、徐匯區 1064645人、長寧區 702239人、靜安區 305329人、普陀區 1051672人、閘北區 798620人、虹口區 860726人、楊浦區 1243757人、閔行區 1217309人、寶山區 1227978人、嘉定區 753070人、浦東新區 2402343人人、金山區 580377人、松江區 641156人、青浦區 595863人、南匯縣 785102人、奉賢縣 624285人、崇明縣 649812人。

2001年1月9日,撤銷南匯縣,設立南匯區;撤銷奉賢縣,設立奉賢區。

2003年底,上海市轄有黃浦、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浦東新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18個區和崇明縣。

上海文化

■方言
上海話(Shanghainese)是上海地區獨有的方言,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南方方言的一種。也有人稱上海話為滬語。語音受早期移民中占優勢的蘇州和寧波兩地影響巨大。和寧波話,蘇州話發音接近。據最新考證,認為上海話是松江方言的發展結果,寧波話蘇州話的合成可看成是影響了這種方言的部分因素,如語調等。松江方言是上海話的主脈。

上海郊區方言與普遍意義上的「上海話」在發音和語法上有少許區別,按地區可分為「松江話」、「崇明話」、「浦東話」等方言。

1930年代,是上海話的黃金時期。和香港類似,上海的作家們意譯或者音譯很多英文新單詞,用到書面文本中去,通過當時上海極其發達的各種平面媒體進行傳播,然後被普通話吸收。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上海各學校統一用普通話授課。很多學校對說方言的行為扣品行分處理。而且政府取消了很多廣播電台和電視節目中的上海話內容。上海話的造詞能力也開始嚴重衰退。現在上海仍然是一個吳語城市,普通話也很通用。隨著中國各地移民的日益增加,會說上海話的人比例開始減少。現在,已經很難招聘到發音合格的年輕滬劇演員。從21世紀開始至今,上海輿論界掀起一股「保衛上海話」的浪潮。

■海派文化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它是在中國江南傳統文化(吳文化)的基礎上,與開埠後傳入的對上海影響深遠的歐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又現代,既傳統又時尚,區別於中國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舉辦過多次大型文化活動,並建造了多所全國一流的文化設施,包括了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影城等。歐洲風格的上海音樂廳因市政建設需要被移位,但在內部改建之後已經重新對公眾開放,以舉行交響樂音樂會為主。每年上海還舉辦國際藝術節、國際電影節等文化活動。

人文歷史
豫園、明代庭園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6項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4座上海市級歷史文化名鎮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現已修復。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當時上海著名的「百樂門」舞廳享有盛名,從英文「Paramont"得來。「大世界」也是很有名的娛樂中心。很多電影院也是非常豪華。例如,大光明電影院始建於1928年,由德國傑出的建築師烏達克(L.E.HUDEC)設計,屬市級優秀保護建築。大光明電影院的歷史。 國泰電影院原名國泰大戲院(Cathay Theatre)。建於1930年,由鴻達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採用紫醬紅的泰山磚,白色嵌縫,屬典型的裝飾藝術派風格,1932年1月1日,國泰大戲院正式對外營業。當天登在《申報》上的廣告用語是:「富麗宏壯執上海電影院之牛耳,精緻舒適集現代科學化之大成」。1949年以後,更名為國泰電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一度改名人民電影院。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秀歷史建築。

1918年至1925年間,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也曾經在繁華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東側的香山路上的一幢歐洲鄉村式樣的小洋房居住過。現被改為孫中山故居。上海行知公園設有陶行知紀念館。虹口公園附近有魯迅紀念館。

上海擁有許多歐美式樣的老建築,其中位於外灘的一組歐洲風格的外國銀行,商家和飯店遺留下來的建築群一直以來就是上海的標志,例如:花旗銀行,和平飯店等。但事實上在市內還有很多一些二、三十年代遺留下來的,風格迥異的花園別墅,例如丁香花園、沙遜別墅、馬勒住宅以及現在被用作上海市少年宮的嘉道理花園等。在上海的市中心,還有當時的面積龐大的上海跑馬廳。

Ⅶ 地鐵發展現狀寫2000字

1地鐵概述

地鐵是指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運量、大眾化、用電力牽引、線路全封閉的軌道交通。目前地鐵已經不局限於運行線在地下隧道中的這種形式,而是泛指採用高規格電客列車同時高峰小時單向運輸能力在3萬至7萬人的大容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行線路多樣化,採用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機結合建造而成。
地鐵與其它交通方式相比特點:(1) 地鐵交通是大型城市基礎設施,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基礎服務,具有顯著的公益性 。(2)
地鐵交通基礎設施的線路、車站、通信和車輛等,具有資產專用性,一經完成不能它用。(3)
地鐵交通建設成本高,規模大,回收周期長。地鐵網路系統規模的擴大,可以降低成本。(4)
地鐵交通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等各階段,需多專業、多行業、多企業間相互配合。

2中國地鐵的發展歷史

中國地鐵的產生是由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狀況共同決定的,基於這兩個因素,中國地鐵產業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大致上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北京地鐵鑒於莫斯科地鐵在戰時的作用,在領袖人物的政治考慮和革命豪情之下應運而生,於1969年10月建成北京地鐵1號線,全長23.6
km。該階段的地鐵建設是為了適應戰時人防的需要。第二階段,由上個世紀90年代初至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地經濟的高速發展與人口、機動車的急劇增長,中國各大城市,相繼出現了嚴重的「城市病」――大塞車等現象。中國34個人口數量過100萬的城市中,有20個城市提出修建地鐵的計劃。此階段地鐵建設的目的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情況,加快城市內的人口流動速度,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地鐵建設和運營實踐證明了城市地鐵的發展對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提高環境質量、調整城市區域結構和產業布局以及拉動城市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合理布局的突出作用。

3中國地鐵的發展現狀

截止到2013年末,上海軌交全網運營線路總長567公里、車站共計331座,運營規模列世界第一,北京地鐵共有17條運營線路。它包含16條地鐵線路、1條機場軌道,組成覆蓋北京市11個市轄區,擁有273座運營車站、總長465公里運營線路的軌道交通系統。以客運量計算,北京地鐵亦是中國大陸最繁忙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中國運營時間最久、乘客運載最多、早晚峰值最忙的地鐵線路。北京地鐵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地鐵系統之一。廣州地鐵共有9條營運路線,總長為260.5公里,深圳,重慶,天津等城市的地鐵里程也都超過了100公里。

4中國地鐵的未來展望

4.1未來發展趨勢 4.1.1長期規劃,建設成網
最常見的線網形態結構是網格式、無環放射式及有環放射式。網格式各條線路縱橫交叉,形成方格網,這種結構線路分布比較均勻,換乘站較多,線網的連通性好;無環放射式線網由若干穿過市中心的直徑線或從市中心發出的放射線構成,可使全市各區域至中心點的繞行距離最短,區域可達性最好;有環放射式線網由穿越市中心區的徑向線及繞市區的環行線共同構成,這是對無環放射式線網的改進,又克服了其中交通聯系不便的缺點,線網的選擇應具體視各個城市自然地理環境而定。盡快使地鐵形成網路化運營,能最大程度的緩解因重大活動帶來的客流量壓力,同時能從長遠角度降低修建成本和提高修建效率。

4.1.2設計人性,舒適快捷
地鐵車站應有多元化環境藝術,它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交通緩沖空間,而是一座城市對外的形象窗口,它向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的旅客展示城市的文化和歷史內涵,所以設計應遵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媒體評選的最美地鐵車站活動中,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戰神公園站,因為知名藝術家法龍的彩繪玻璃作品而聞名於世,地鐵車站藝術上的設計能為地鐵增色不少,使乘客心情舒暢。同時每條線之間換乘點的「零換乘」能最大程度減少換乘的時間,增加地鐵線設計的人性化程度,也應該是設計者在以後的設計中所要追求的。

5、結語
可以說21世紀將是地鐵行業蓬勃發展的世紀,它不佔用城市寶貴土地和空間,既不對地面構成任何環境污染,又可以為乘客躲避城市嘈雜煩躁的空間提供良好環境。乘坐過地鐵的人,普遍都有這樣的感覺,快捷、准時、方便、舒適、寧靜、安全,這些感覺正是處在現代化城市人們所需要的。同時未來,地鐵交通工程將與其它大型建築物地下自然的延伸發展等相結合,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間,將城市建設成立體可感的大都市。
相關參考資料推薦: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地鐵建設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Ⅷ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發生了哪些方面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環境,但是居住的地方,還有政策,這些都是變化,讓大家變得越來越好,日子越過得越好越好,這都是可見的變化。望採納,謝謝

與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地鐵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佛地鐵出口地圖 瀏覽:273
武漢地鐵報站英文 瀏覽:92
白石高鐵站 瀏覽:294
北京地鐵安全隱患 瀏覽:382
南京東善橋地鐵 瀏覽:905
深圳地鐵列車有多長 瀏覽:556
金洲地鐵站到廣州火車站地鐵要多久 瀏覽:783
南京地鐵機場線單程時間 瀏覽:161
乘地鐵去佛山東建世界廣場 瀏覽:498
惠州仲愷深業喜悅城地鐵規劃 瀏覽:378
天府廣場到韋家碾地鐵價格 瀏覽:112
萬菱匯地鐵出口 瀏覽:402
長水機場到大觀樓地鐵 瀏覽:704
廣州t2機場那個地鐵站 瀏覽:909
s7地鐵南京運行時間 瀏覽:943
高鐵為什麼夜間不開行 瀏覽:500
西安門地鐵站怎麼去南京眼 瀏覽:480
廣州火車站去廣州機場地鐵 瀏覽:694
成都地鐵站項目總監招聘 瀏覽:691
佛山地鐵廣州火車站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