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開發個系統,在網站上可以查詢地鐵線路,用什麼技術實現呢,請大蝦指教
看你的網站設計成什麼樣子了,前面可以用flex、js引用就可以實現動態的效果,後台回需要數據和答演算法的實現,後台的技術很多了c、C++、java、C#都可以,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線路規劃的演算法上面這就需要數據結構了比如圖,如果性能要求很高就需要加一些性能提升的工具了比如memcached等等
B. 天津地鐵的線路概述
(主詞條:天津地鐵1號線)
地鐵1號線前身是天津地鐵既有線,於年06月12日正式開通載客運營,線路全長26.188km。
地鐵1號線東延工程已全面啟動,10座車站全部進場開工。其中,工程1、2標段六座車站正在進行圍護結構施工,3、4標段正在進行項目部臨時設施建設與場地平整。據了解,地鐵1號線延伸線是中心城區與海河中游地區的連接線,西起津南區雙林站,東至津南區雙橋河站。沿線經過洪泥河地塊、奧體中心地塊、國家會展中心地塊等商務、教育、文體活動中心,全長15.891km,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10座、車廠1座,分別是雙林站、李樓站、洪泥河站、一經路站、機場大道站、奧體中心站、會展中心站、緯三路站、東沽公路站、鹹水沽北站及雙橋河車廠。 (主詞條:天津地鐵2號線)
地鐵2號線是天津市快速軌道交通網中的東西骨幹線,線路全長27.137km。
線路於2012年07月01日正式開通載客運營,開通時採取東西分段模式(東段為「空港經濟區~天津站」區間,西段為「東南角~曹庄」區間)。「天津站~東南角」區間已於2013年08月28日正式開通載客運營,「空港經濟區~濱海國際機場」區間已於2014年08月28日正式開通載客運營。 (主詞條:天津地鐵3號線)
地鐵3號線是天津市快速軌道交通網中的南北骨幹線,線路全長33.755km。
線路於2012年10月01日正式開通載客運營,南延線(天津南站配套交通工程,即「南站~高新區」區間)已於2013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載客運營。
線路自西青區的天津南站引出,途徑海泰大道,過外環線進入市區,沿迎水道、過水上公園,沿水上北路、氣象台路、營口道、赤峰道,經天津站及天津站後廣場附近的居住小區,沿昆緯路、三馬路、下穿天津北站及北寧公園,沿鐵東路、穿過北環鐵路,沿宜興埠鎮規劃道路,過外環線後由地下改為高架沿津圍公路前行,過豐產河後,由高架轉為地面到達終點小淀。 (主詞條:天津地鐵4號線)
地鐵4號線,線路全長41.04km,線路自北辰區小街,沿京津公路西側向南敷設,經北倉、天穆、行至中環後穿越勤儉橋,經西沽公園進入西站副中心綠廊范圍內,之後在天津西站南廣場設西站站,與地鐵1號線、6號線換乘,在東南角站與地鐵2號線換乘,在和平路站與地鐵3號線換乘,穿越海河,在十一經路站於與9號線換乘,在成林道站與5號線換乘,進入津濱大道向東敷設,在張貴庄與10號線換乘,出外環路後抵達終點站民航大學站。其中地鐵4號線南段線,從東南角途經和平路、曲阜路、成林道、津濱大道到民航大學,全長18km,14座車站4號線南段已經於2015年開工,站點為:東南角站、多倫道站、大沽北路站、曲阜道站、六緯路站、成林道站、泰昌路站、東興路站、張貴庄站、昆俞路站、沂蒙路站、外環路站、民航大學站、新興村站,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北段已經列入開工計劃。 (主詞條:天津地鐵5號線)
地鐵5號線北起北辰區雙街,南至西青區梨園頭,正線全長35km。
5號線全線共設30座車站,1座車廠和1座停車場。沿線途徑北辰區9座場站、河北區6座站、河東區4座站、河西區5座站、南開區2座站、西青區4座站。連接了鐵東工業區、鐵東居住區、宜興埠居住區、建昌道居住區、真理道居住區、向陽樓居住區、大直沽居住區、人民公園、天津文化中心、國展中心、賓水道及體北居住區、天津奧體中心、李七庄等客流集散點。預計2017年,地鐵5號線全線投入試運營。
線路設站:全線共設30座車站,1座車廠和1座停車場。分別是雙街停車場、北辰科技園北站、丹河道站、北辰道站、職業大學站、淮河道站、遼河北道站、宜興埠北站、張興庄站、志成路站、思源道站、建昌道站、金鍾河大街站、月牙河站、幸福公園站、靖江路站、成林道站、津塘路站、直沽站、下瓦房站、圍堤道站、文化中心站、天津賓館站、腫瘤醫院站、體育中心站、凌賓路站、昌凌路站、中醫一附院站、李七庄站、梨園頭車廠。
換乘站點與線路:張興庄站(3號線)、金鍾河大街站(6號線)、靖江路站(2號線)、成林道站(4號線)、直沽站(9號線)、下瓦房站(1號線)、文化中心站(6號線,11號線,Z1線)、天津賓館站(乘6號線)、腫瘤醫院站(6號線)。 (主詞條:天津地鐵6號線)
地鐵6號線北起東麗區新外環東路站(暫定名),南至津南區梅林路,線路正線全長50.1km。
沿線途經東麗區6座站段、河北區8座站、紅橋區4座站、南開區9座站、河西區8座站、和津南區5座站場。覆蓋大畢庄新家園、金鍾河大街商業區、民權門居住區、中山北路商業區、北站集散區域、小王莊居住區、西站樞紐集散區域、長江道居住區、天拖居住區、水上公園、體育館、文化中心、友誼南路商業和住宅區域、梅江居住區等大的客流集散點。預計2016年新外環東路~水上東路區段建成通車,2018年水上東路~梅林路區段建成通車
線路設站:全線共設車站40座,1座車廠和1座停車場。分別是大畢庄車廠、新外環東路站(暫定名)、南何庄站、大畢庄站、金鍾街站、徐莊子站、金鍾河大街站、民權門站、北寧公園站、北站、新開河站、外院附中站、天泰路站、北運河站、北竹林站、西站、復興路站、人民醫院站、長虹公園站、宜賓道站、鞍山西道站、天拖站、一中心醫院站、紅旗南路站、育梁道站、南翠屏站、水上公園東路站、腫瘤醫院站、天津賓館站、文化中心站、陽光樂園站、尖山路站、黑牛城道站、五號堤路、梅江道站、左江道站、梅江風景區站、梅江會展中心、解放南路站、洞庭路站(河西)、梅林路站。
換乘站點與線路:徐莊子(10號線)、金鍾河大街站(5號線、Z2線)、北站(3號線、Z2線)、天泰路(12號線、Z2線)、西站(1號線、4號線)、人民醫院(11號線)、長虹公園站(2號線)、鞍山西道(8號線)、一中心醫院(7號線)、紅旗南路站(3號線)、腫瘤醫院站(5號線)、天津賓館站(5號線)、文化中心站(5號線,7號線,Z1線)、尖山路站(Z1線)、梅江風景區(10號線)、洞庭路[河西](8號線)、梅林路(8號線、11號線)。 (主詞條:天津地鐵7號線)
北起普濟河道,途經南口路、中山路、大胡同、鼓樓、海光寺、八里台、天塔等站,南至大寺。該線路途經衛津南路、衛津路等區域,是貫穿本市南北的主幹線。一期工程預計2021年開通。 (主詞條:天津地鐵8號線)
地鐵8號線也是軌道交通外圍線。正在規劃中,從楊柳青萊茵小鎮經中北鎮,經天拖地區、穿五大道區域、解放南路至海河教育園的東西向地鐵線,將與地鐵6號線在外環線交匯,走原地鐵6號線二期的線位到達海河教育園。其中南段已經列入開工計劃。一期工程預計2023年開通。 (主詞條:天津地鐵9號線)
地鐵9號線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方面由其控股子公司天津濱海快速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負責。
一期工程(「中山門~東海路」區間):已於2003年09月30日建成通車,2004年03月28日開通載客運營。全線共設立車站14座(不包含預留站),並設立控制中心、車輛基地、停車場各一個。線路全長45.409km,其中高架線39.915km,地面線5.494km。
二期工程(「天津站~中山門」區間):2011年05月01日開通「十一經路~中山門」區間載客試運營,2012年10月15日開通「天津站~十一經路」區間載客運營,並與天津地鐵2號線、天津地鐵3號線在天津站實現換乘。全線共設立車站5座,線路全長7.35km,其中高架線0.58km,過渡線0.28km,地下線6.67km。
備注信息:(1)9號線為4卡車廂編組,地鐵9號線二期工程和部分一期工程車站預留了6卡車廂編組月台,因此乘車時需要注意站內提示,在指定區域候車;(2)9號線部分車站共兩月台四軌道,請按照站內提示標,在指定區域候車;(3)9號線計劃分別建設張貴庄站、濱海大學站、中西村站三座預留車站,張貴庄站即將開工,其餘車站開工時間待定。(4)因天津濱海爆炸事故,天津地鐵9號線【津濱輕軌】鋼管公司~東海路區間暫時停運。 (主詞條:天津地鐵10號線)
地鐵10號線南起西青區梨園頭,北至北辰區銀河風景區,是天津市快速軌道交通網中的東南半環外圍填充線。一期首先實施南段梨園頭-嶼東城,南段正線全長21.20千米,共設車站20座。途徑梨園頭,富力津門湖居住區,珠江道,天津財經大學,柳林,萬新村居住區,麗苑居住區等地。目前處於地質勘探階段,預計一期工程2015年開工,2019年中旬建成通車。目前一期車站(南段)站點已確定於:梨園頭站、瑤環路站、昌凌路站、麗江道站、江灣二支路站、友誼路站、解放南路站、珠江支道站、梅林路站、微山路站、財經大學站、柳林路站、天鋼柳林站、二號橋站、金貿產業園站、增興窯站、張貴庄站、萬山道站、香山道站、嶗山道站、嶼東城站。 (主詞條:天津地鐵11號線)
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西起晉寧道與紅旗路交口的晉寧道站,東至東麗區七經路站,為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線網東西向輔助線之一,正線全長25.39公里,共設25座車站。根據天津軌道交通線網建設情況,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西側終點站為南開區晉寧道站,一期工程東側終點站為七經路站。一期工程預計2021年開通。 (主詞條:天津地鐵12號線)
地鐵12號線始於位於北辰區205國道以南的趙庄,沿高架線路向南運行至外環宜興埠橋→→沿普濟河東道、普濟河道至中環勤儉橋→→過北運河後沿紅橋北大街、新紅路至新紅橋→→過子牙河後進入河北大街→→沿河北大街、城廂中路、南門外大街運行至海光寺轉而進入新興路→→沿新興路至西康路口與3號線交匯→→線路沿西康路至中環線佟樓→→過中環線沿馬場道穿過老幹部俱樂部和工業展覽館至紫金山路與賓水道交口→→沿賓水道至衛津南路→→轉入衛津南路向南至大寺鎮為止,並與5號線終點站組團。 (主詞條:天津地鐵13號線)
地鐵13起始西青區張家窩鎮的京滬高鐵張家窩站,高架線路向東北方向運行,經過楊伍庄、華庄行至津靜公路→→沿津靜公路行至外環津靜立交橋→→過橋後沿復康路、吳家窯大街、圍堤道運行→→在光華橋跨海河後沿中環線與9號線「東興路站」交匯→→線路下穿二宮並轉彎拐進龍潭路,向東北方向跨京山鐵路後至津濱大道與4號線「南大橋」站交匯→→線路向北沿萬莘庄大街向北至成林道,此後線路沿成林道一直向東至外環線→→線路沿成林道延長線經天津機場至空港產業園區內,沿園區南北中軸路運行至空客組裝基地為止。
Z1線
(主詞條:天津地鐵Z1線)
天津地鐵Z1線(又名天津市域1號線)設計規劃為:連接南部新城及雙城區,形成海河南岸的快速客運主通道,沿線主要經過子牙產業園、靜海新城、團泊新城、張家窩高鐵站、文化中心、天鋼柳林地區、海河教育園區、津南新城、葛沽、響螺灣、於家堡及未來的生活貿易港區等重點發展區域。目前Z1線站點具體位置尚未最終確定,計劃在天津全運會之前開通團泊新城~於家堡區段。
Z2線
(主詞條:天津地鐵Z2線)
天津地鐵Z2線,是天津軌道交通天津地鐵規劃中的線路之一。天津地鐵Z2線規劃全長為115公里,沿線經過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天津航空城、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西站、海洋高新區、北塘、中新生態城、濱海旅遊區、中心漁港、漢沽等區域。
Z3線
(主詞條:天津地鐵Z3線)
是天津軌道交通天津地鐵規劃中的線路之一。天津地鐵Z3線規劃全長170公里,沿途主要經過海河中游地區,薊縣,寶坻區,京津新城,九園,七裏海,東麗湖,津南新城。天嘉湖,大港新城,等區域。必定會帶來這一條線的經濟發展,很期待竣工的那天。該線路兩端分別為薊縣新城和南港生活區,連接起重要的旅遊宜居組團、新城與海河中游地區,構成城市中軸線,未來坐地鐵去薊縣農家樂將變成現實。此外,本市還將啟動薊港市域快鐵的建設,將薊縣、寶坻較為偏遠的區域與中心城區通過軌道相連。
Z4線
(主詞條:天津地鐵Z4線)
天津地鐵Z4線,是天津軌道交通天津地鐵規劃中的線路之一。規劃全長43.7公里。通過最近公布的規劃信息顯示,Z4線一期全線共設車站23座,地下站10座,高架站13座。站點分別為新城一站、新城二站、石油新村站、津沽南路站、南大街站、堡東路站、於家堡站、文化中心站、泰達站、第三大街站、第五大街站、第九大街站、第十三大街站、北塘站、生態城站、玉林道站、南開中學站、航安道站、航母站、玉砂道站、中心漁港站、總醫院站、漢蔡路站等(站名均為暫命名)。換乘站:於家堡站可換乘京津城際(已投用);泰達站可換乘津濱輕軌9號線(已投用,8.12爆炸後暫停投用,具體開通時間待定);北塘站可換乘Z2線(計劃2018年動工);生態城站可換乘生態城內導軌電車(規劃中)。根據規劃該線路預計2016年全線動工,2020年投入運營。
B1線
(主詞條:天津地鐵B1線)
天津地鐵B1線,起自黃港欣嘉園,終至臨港工業區,連接濱海高鐵站、海洋高新區、塘沽老城區、上海道商圈、於家堡、中部新城,共設車站22座。 天津地鐵運營中線路·換乘方案線路名稱換乘方案【車站名稱/可換乘線路名稱及相關信息】天津地鐵1號線(本線設有11個換乘站,可與10條線路形成直接換乘)
財經大學站:天津地鐵10號線(建設中)
華山裡站:天津地鐵7號線(前期工作)
土城站:天津地鐵8號線(規劃中)、
下瓦房站:天津地鐵5號線(建設中)、天津地鐵8號線(規劃中)
營口道站:天津地鐵3號線
西南角站:天津地鐵2號線
西站:天津地鐵4號線(建設中)、天津地鐵6號線(一期:准備冷熱滑) 天津地鐵2號線(本線設有7個換乘站,可與8條線路形成直接換乘)
嶼東城站:天津地鐵10號線(建設中)
靖江路站:天津地鐵5號線(建設中)
天津站站:天津地鐵3號線、天津地鐵9號線(天津站~鋼管公司)
東南角站:天津地鐵4號線(建設中)
鼓樓站:天津地鐵7號線(前期工作)
西南角站:天津地鐵1號線
長虹公園站:天津地鐵6號線(一期:准備冷熱滑) 天津地鐵3號線(本線設有10個換乘站,可與11條線路形成直接換乘)
紅旗南路站:天津地鐵6號線(建設中)
吳家窯站:天津地鐵7號線(前期工作)
西康路站:天津地鐵8號線(規劃中)
營口道站:天津地鐵1號線
和平路站:天津地鐵4號線(建設中)
天津站站:天津地鐵2號線、天津地鐵9號線(天津站~鋼管公司)
北站站:天津地鐵6號線(一期:正在冷熱滑)
張興庄站:天津地鐵5號線(建設中)
華北集團站:天津地鐵10號線(建設中) 天津地鐵9號線 (本線設有5個換乘站,可與6條線路形成直接換乘)
天津站站:天津地鐵2號線、天津地鐵3號線
直沽站:天津地鐵5號線(建設中)
二號橋站:天津地鐵10號線(建設中)
C. 軌道交通系統規劃與設計的不同階段,需求分析與預測工作有哪三個階段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設計作業 一、城市與城市化 城市是指具有一定規模的非農業人口聚居的地區,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 階段的產物。城市的根本特徵在於它的集中性,城市是以聚集經濟效益為目的的, 具有集約人口、集約經濟以及集約科學文化的空間地域系統。從整體上看,城市 經濟是一種以工商業為主體的密集型經濟,因為它是密集型的,所以能夠造成空 間和時間的節約,使城市經濟的效率比農村經濟高很多倍。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 結構中高質量的點。現代城市有著高度集中、高度專業化分工和高度協作的經濟 網路,因此它的經濟活動頻率遠遠超過農村或其它地區。城市在國家的經濟生活 中具有重要意義。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大部分都是在城市生產出來的,在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城市部分的產值也至少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0%,有些發展 中國家已達到70%。 人類社會大分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城市和城市經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功能如交通中心、生產中心、流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 心、文化中心、科學技術中心等,是農村不可能替代的。而由於城市具有這些功 能,所以它們必然都是所在地區的經濟中心。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核心區和影 響區,一般核心區是指城市本身,影響區是指城市影響范圍內的農村。但近來又 有學者提出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地域結構是由三部分組成,並提出了「非城非鄉」 的城市邊緣區的概念。例如我國學者顧朝林等根據城市核心區、邊緣區和影響區 各自功能之間的比較,以及它們在人口、社會、經濟活動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 的特性,認為邊緣區具有城郊二重性,是城市和鄉村的結合部,是城市空間擴張 過程的表現形式。邊緣區由城市近郊的工業區、住宅新區、城市對外交通港站、 倉儲區、科研文教區、綠色空間及其他非集約型用地組成。城市空間區域的演化 一般是邊緣區的內圈逐漸變成核心區,而邊緣區外圈不斷向外擴大,演化方式有 從內向外漸進式推移,也有指狀生長-充填-蔓延式擴展等。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 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不可逆轉的農村人口相對減少、城市人口相對增加、 城市數量不斷增多、社會生產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和集中的過程。對於城市化的概 念,學者們有不同的解釋,城市化最引人注目的特徵之一是人口由農村大量遷移 至城市,因此有人認為城市化主要是人口由從事農業活動轉向非農業活動,從而 趨向集中生活的過程。但比較全面的城市化定義認為城市化是國家或區域空間系 統中一種復雜的社會過程,包括人口和非農業活動在各類城市環境中集中的過 程,包括非城市景觀逐漸轉化為城市景觀的過程,還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 式和價值觀念的擴散過程等其他重要內容。 工業革命帶來了大規模的城市化,特別是二次大戰後世界進入了城市化的高 潮。據統計,1800 年世界的城市人口為2930 萬,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3%; 1850 年增至8080 萬人,占總人口的6.4%;1900 年增至2.2 億,佔13.4%;1950 年世界城市人口增加到7 億,占總人口的28.7%;1981 年城市人口又激增到18.4 億,占總人口的41 %。世界上100 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數量1900 年是13 個, 1950 年增加到71 個,1970 年又增加到157 個。500 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數量1950 年只有6 個,1980 年已增加到28 個。據聯合國預測, 到2000 年全世界將有 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總數將達到30 多億。1949 年我國有城市 138 個,市鎮人口5765 萬人,占總人口的10.64%;1990 年城市數量已達461 個,市鎮人口3.02 億,占總人口的26.41%。1990 年我國200 萬以上人口的城 市有16 個, 100~200 萬人口的城市82 個,50~100 萬人口的城市有153 個, 其中100 萬以上人口城市的非農業人口總數已佔全國非農業人口的52.7%。 城市化是一種經濟過程,人口和經濟活動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由於集聚經 濟和規模經濟作用的結果。經濟發展必然帶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 的提高也無疑會加速經濟的增長。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1981 年的資料,人均國 民生產總值與使用一系列指標計算的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間呈現一種很明顯的相 關關系(見表5-1),人均GNP 高的國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比較高。城市化的 水平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物質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不同類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與城市化水平 表5-1 (1981 年) ━━━━━━━━┯━━━━━┯━━━━━━━━━━━━━━━━━━━ ━━ 國家類型│ 國家數│ 人均GNP(美元/人) 城市化水平(%) --------┼-----┼------------------- -- 低收入國家│ 33 │ 260 17 中等收入國家│ 63 │ 1400 45 高收入石油出口國│ 4 │ 12630 66 市場經濟工業國│ 19 │ 10320 78 計劃經濟工業國│ 6 │ 4640 62 全世界平均│ 125 │ 2340 41 ━━━━━━━━┷━━━━━┷━━━━━━━━━━━━━━━━━━━ ━━ 資料來源:許學強等:《現代城市地理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8 年, 62 頁 城市化對區域經濟發展起了強有力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我國環渤海地區的中 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寧)和南部(山東),各有一對以歷史 悠久的政治經濟中心城市和近代發展起來的海港經濟中心城市:北京-天津、沈 陽-大連、濟南-青島。陸域政治經濟中心城市和海港工商業中心城市共同在地 區經濟發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三對中心城市構成三個區域等級層次的發展軸 線:北京-天津為國家級,沈陽-大連為東北大區級,濟南-青島為山東省級。 三對中心城市各有鐵路干線連接,目前又都建起了高速公路通道,形成區域發展 軸線。圍繞這些發展軸線聚集了環渤海地區中部、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經濟實力。 按工業產值計算,京津唐地區占環渤海中部的67%,遼寧中部占其全省的74%, 膠濟沿線及膠東半島則占其全省的63%。環渤海地區的人口也大量集中在這幾 條發展軸線上。如此高度集中的經濟和相應集中的人口在區域發展軸線中起到了 巨大的集聚效益。 二次大戰以後,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特大城市迅速增加,近年來超過千萬 或向千萬人口邁進的特大城市又不斷出現。世界正向著由城市主導人類生活的方 向發展;而在城市體系中,特大城市又在主導著城市的發展方向。現代城市化的 許多新動向都集中在這些人口數量極大的特大城市內。而特大城市中具有特別突 出國際職能的,被稱為「國際化城市」或「世界城市」,例如紐約、倫敦和東京 被認為是三個最重要的世界性城市,它們在全球的經濟和政治生活中具有極重要 的地位。 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大城市在向外延伸過程中紛紛採用建設衛星城的方式, 此外世界城市化的另一個動向是同一地區內不同規模、不同功能的城市組成為具 有一定結構和等級的城市體系。這樣,在中心城市的周圍形成一系列規模適宜、 功能互補、聯系緊密同時環境相對舒適的城市群,既可以更好地發揮城市集聚效 益,又可以減輕城市規模過大造成的諸多環境和社會問題。 二、交通運輸在城市化過程中的作用 人們普遍認為技術,特別是交通運輸和通訊技術的革新,是城市產生和城市 化發展的重要動力。作為德國人文地理學的奠基人之一,F.拉采爾就有過「交通 是促使城市得以形成的力」的著名論斷。提出城市和居民點分布「中心地理論」 的著名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也指出,交通運輸是獨立的經濟因素,它起著「中間 介質」的作用,必須通過運輸去克服一定的距離障礙,這要付出高低不等的消耗, 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心地市場到達的范圍,進而影響到中心地的規模、 居民點之間的距離空間分布。 在鐵路出現之前,由於陸路交通困難而且成本高,所以城市往往座落在天然 港口附近,以便利用方便的水運。早期的奴隸制城市多建立在水運方便且有利灌 溉的河流兩岸,如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黃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及印度 河流域,這些水運交通方便的地域都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世界第一批城市 的誕生地(烏爾、提洛斯、巴比倫、開封、咸陽、孟菲斯、卡洪)。隨著車馬作 為陸上主要交通工具的廣泛使用,以及航海技術提高和海洋航運的繁榮,一大批 內陸和沿海城市紛紛在世界各地的主要道路節點和沿海港口形成(羅馬、龐貝、 倫敦、巴黎、科隆、維也納、威尼斯、漢堡、不萊梅、柏林)。交通工具的革命 與城市化的發展關系非常密切。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前後出現的「運河高潮」、「鐵 路高潮」和輪船的普及,徹底革新了舊的運輸體系,加速把人口、資本和工商業 集中到城市,造成了一大批近代城市,使城市化的進程在歐美率先大幅度鋪開, 也大規模地改變了各國的城市布局。鐵路本身大規模運輸的特點造成了客貨運量 的集中。除了港口城市的繼續擴張,在礦區和其他原料產地、在鐵路沿線特別是 樞紐地區迅速產生出諸多新型的工業或工商業城市(如利物浦、伯明翰、曼徹斯 特、紐約、芝加哥、蒙特利爾、溫尼伯)。鐵路時代給城市同時帶來了結構和規 模上的變化,城市在鐵路沿線發展起來,而且所有鐵路線的交會點都集中在城市 的中心,形成了一種放射型的城市形態。依靠市郊鐵路,大量居民可以從居住的 市郊前往市中心上班,改變了早期城市通常范圍小而人口密度大的模式。20 世 紀開始得到普及的汽車和現代公路系統,特別是二次大戰後迅速發展的高速公路 和航空運輸,是又一次把世界城市化進程推向高潮的基本動力之一。汽車的普及 又一次引起了城市結構的變化。起初汽車似乎只是增強了鐵路引起的那種疏散城 市人口的趨勢,但公路系統在交通密度高和交通密度低的情況下都能有效地發揮 作用,道路網可以有放射狀、環狀或棋盤狀等各種形式,這種更大的靈活性已使 城市的發展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有專家指出,只有現代公路系統才能滿足 20 世紀的城市在人員流動和貨物運輸方面的各種需求。而二次大戰後在發達國 家首先出現的居住郊區化,也是伴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和現代通訊工具的普遍使 用而逐漸形成的。全世界的汽車擁有量在80 年代初已經超過4 億輛, 發達國家 則基本上做到了平均每兩個人擁有1 輛汽車。道路網的發展促使大城市的郊區 和衛星城市出現了工業和商業的大幅度增長,因為工商業活動可以不局限在鐵路 線的附近,而能利用郊區租金更低的土地和空間,又同時享有城市集中經濟的各 種有利條件。 輪船航運和鐵路運輸引入,也大大促進了我國近代原有城市及經濟中心的調 整。例如南方沿海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北方的天津、營口、煙台 和長江中游的漢口等,相繼被辟為商埠,輪船航運促使這些港口在經濟上的地位 迅速提高,而過去帆船時期的一些港口城鎮,如泉州的重要性則下降了。鐵路開 通以後,經濟中心的調整發生了更大變化。在鐵路沿線和樞紐地區,一些原有的 城市和地區經濟中心變得更為重要,例如北京、上海、天津、長春、濟南等;又 出現了一些新的城市,形成新的經濟中心,如哈爾濱、大連、青島、石家莊、包 頭等;也有一些原來重要的城鎮或港口卻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如東北的寧安、 營口,山東的周村、煙台,以及張北、道口和鎮江等。 三、城市運輸問題 城市在國家經濟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效率地發揮城市的作用,即充 分利用城市的各種經濟資源,最大程度地為國民經濟作出貢獻是很重要的。城市 每日每時進行著的繁雜龐大的經濟活動是由城市交通來承擔、聯結和實現的,故 不同性質、不同規模以及不同地形結構的城市就要求有與其相適應的交通設施、 交通工具和交通組織為它服務。顯然,有效的交通運輸系統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 高城市的經濟效益,而一個低劣的系統則會妨礙經濟增長。 馬車曾在很多世紀中一直作為世界各國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那時城市 的道路也只能體現建立在人畜力交通基礎上的位移需要。直到近代鐵路興起和後 來自行車、汽車等的出現,快速的大眾交通和較高效率的市內貨運才逐漸建立在 近代和現代城市交通網的體繫上。二次大戰後,私人汽車的普及,高架公路、地 鐵和高架列車以及自動交通監控系統的相繼問世,更形成了高速化、立體化的現 代城市交通體系。城市交通一直有力地影響著城市化的進程,改變著人們的工作 和生活方式。 工商業的發展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城市交通的暢通無阻上。經濟的發展需要更 多的貨物流動和人員流動。生產者必須能把他們的貨物和所提供的勞務輸送到市 場上去,住地和生產場所之間也需要方便的通道。市內客貨運輸和各種各樣的工 商業活動完全依賴於健全的交通運輸系統,此外,完備的交通系統不僅使城市能 夠推動經濟的增長,還能促進其他社會文化方面的進步。 雖然各國和各個城市的情況不同,但某些基本的趨勢決定了對交通的需求: 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導致交通頻次相應地增加;城市區域的擴展使道路網擴大、 運程增遠;機動車數量大幅度增長,需要道路有更高的通行能力;收入的提高促 使人們選擇更多地出行;工商業活動的增加導致了貨運量和各種專用車輛的增 加。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促使運輸需求大量增加,而這些需求和滿足需求的能 力的增長狀況,又極大地影響著城市的效率。 所有城市的交通系統中最重要的是它們的道路系統。城市道路系統的結構形 式主要分為棋盤式(或稱方格網式)、環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等幾種。其 中棋盤式是我國古城道路系統的常見形式,為每隔一定的距離設置接近平行的干 道;環形放射式系統一般是從城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幹道,再加上若干環形道路 組成;自由式道路網多半是由城市地形復雜而自然形成的;混合式道路網則是由 幾種形式根據具體情況組合而成。 衡量城市交通狀況的指標有道路面積率、人均道路面積、道路密度、人均機 動車數、人均公共電汽車數、公共車輛線網密度等,其中道路面積率和公共車輛 線網密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城市道路面積 道路面積率=---------×100% 城市用地總面積 城市公共車輛線路長度 公共車輛線網密度=------------- (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用地總面積 表5-2 為80 年代中期我國六個主要城市與幾個發達國家城市在道路面積 率、人均道路面積和道路密度方面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國城市的道路狀況總體 水平還是比較低的。 表5-2 城市道路狀況比較表 ━━━━━━━━┯━━━━━━━━━━━━━━━━━━━━━━━━━ ━━━ │ 道路面積率人均道路面積道路密度 城市│ (%) (平方米/人) (公里/平方公里) --------┼------------------------- --- 倫敦│ 23 47 8 紐約│ 35 36 12.1 巴黎│ 24 9.3 -- 東京│ 13.8 9.68 18.5 大阪│ 16.7 12.45 15.4 中國六城市平均│ 6.97 2.24 8.6 ━━━━━━━━┷━━━━━━━━━━━━━━━━━━━━━━━━━ ━━━ 注:中國六城市為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沈陽。 資料來源:杜聞貞主編:《城市經濟學》,第185 頁。 目前我國城市職工上下班以步行、騎自行車和乘公共汽車為主。一般認為上 下班花費在路途上的單程時間以不超過半小時為比較合適,表5-3 是職工上下 班距離的理論值。乘坐地鐵或班次頻繁的輕軌通勤列車可以適當延長合理的上下 班距離,但如需要多次倒車則反而會喪失列車速度快的優勢。如能搭乘單位開行 的班車,因為可以節省倒車、部分汽車停站和必須的步行時間,上下班的適當距 離還可延長。超過允許范圍的上下班距離一方面造成職工個人過於勞累,另一方 面也是造成市內交通擁擠、進一步延長路途時間的重要原因。西方國家小汽車普 及,它雖然可以延長職工上下班的合理距離,但同時由於郊區化的影響,在大城 市人們的居住地點與工作地點可能相距更遠,上下班的路途時間往往也延長了, 很多人的單程路途時間需要一小時或接近一小時。 表5-3 職工上下班距離理論值表 ━━━━━━━━┯━━━━━━━┯━━━━━━━━┯━━━━━━━ ━━━ 類型│ 適當距離│ 允許距離│ 不適當距離 --------┼-------┼--------┼------- --- 單程路途時間│ 30 分鍾│ 30~45 分鍾│ 45 分鍾以上 --------┼-------┼--------┼------- --- 步行│ 2 公里│ 2~3 公里│ 3 公里以上 自行車│ 4.5 公里│ 4.5~7 公里│ 7 公里以上 公共汽車│ 5.7 公里│ 6~8 公里│ 10 公里以上 ━━━━━━━━┷━━━━━━━┷━━━━━━━━┷━━━━━━━ ━━━ 資料來源:許學強等:《現代城市地理學》,222 頁 但城市交通問題決不僅僅是簡單的上下班問題,由於城市集中了一個國家大 部分的社會生產能力,因此解決城市交通問題關繫到相當部分生產力總量的正常 運轉並發揮功效,關繫到整個國家能否進入現代經濟運行的軌道。 便利快捷和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運輸系統是現代文明的結晶,它已成為當今 人類工作和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但在全世界的幾乎所有大城市,城市交通運輸 的現狀都令人難以滿意。許多地方的交通運行不靈,因而抑制了已有的經濟活動, 使生產率遭到嚴重損失,並阻礙進一步的增長和發展。頻繁發生的嚴重交通堵塞, 甚至會使一個城市瀕臨半癱瘓狀態。例如日本東京60 年代初曾經歷了十分嚴重 的交通問題,經過20 多年的治理,該城市交通狀況已有很大改觀,但問題仍相 當嚴重。1982 年東京市區出現300 米以上交通堵塞的各路段累計時間,平均每 天為1037 小時,1987 年增至1441 小時。又如1993 年巴黎市區共用66 萬個停 車位,而僅掛該市區牌照的汽車就有86 萬輛,這造成違章停車增加;據統計在 巴黎街上駕車,竟有60%的時間是用在尋找停車位置上。而從80 年代初到90 年代初,巴黎市內的停車費已經上漲了八倍多,很多區一個停車位的售價目前已 高達數十萬法郎。巴黎的停車場已被形容成「寸金之地」。交通系統如何正常和 有效地運行是世界上大多數城市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過去的20 年內,世界上的許多城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翻了 一番以上。隨著人口的巨大增長,城市的范圍大大擴展了,工商業活動的水平也 大為提高。這些變化對城市交通運輸系統產生了新的大量的需求,而發展中國家 的許多城市卻無法滿足這種需求。盡管這些城市的機動車比發達國家城市的車輛 要少,但是交通擁擠現象卻通常要嚴重得多。據世界銀行的資料,80 年代中期 拉各斯或曼谷的機動車平均速度大約比倫敦和法蘭克福的平均速度慢一半。交通 需求量的空前增長以及能源和建設成本的急劇上升,使城市交通問題更加惡化。 按照世界銀行專家的看法,導致對城市交通運輸更大需求的人口增長並沒有減緩 的跡象,到2000 年某些第三世界城市的人口將翻兩番。因此發展中國家城市中 運輸系統所受到的壓力還可能大大加重,如果不加倍努力解決居民交通和商品運 輸的問題,那麼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交通系統非但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 會削弱城市的效益。 各國城市的交通問題有很多共同點,主要包括:車輛增加過快,交通擁擠, 停車場地不足,交通事故頻繁,噪音和環境污染,公共交通虧損等。很多城市當 局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各地採取的措施有:規定單行道、汽車禁 行區和禁止停車區,禁止貨運車輛日間通行,按牌照號尾數分單雙日行駛,提高 停車收費標准、增收車輛購置稅、燃油稅和道路使用稅,嚴格控制排放量,採用 先進的交通監控系統,鼓勵共用私人汽車,增加對公共交通的補貼等。其中有些 措施已經在局部收到明顯效果,也有些收到短期的明顯成效,但看來很難找到能 夠適應各類城市、能使整個城市交通問題迅速發生根本性改觀,並能產生長期影 響的一勞永逸的政策。 城市交通是城市和城市運動過程的組成部分。人們關注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 問題,這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城市交通問題從本質上說,是城市化進程產生的 諸多矛盾和問題中的一個,它涉及社會、文化、技術、經濟、政治、環境、城市 的功能及發展等各個方面和許多層次,因此不能孤立地去研究和解決城市交通問 題,必須把它放在城市化的總體戰略中去研究和解決。這裡面應該強調,城市的 管理者除了必須處理目前和日常的交通問題,還必須重視城市交通規劃和城市交 通政策的制訂與實施。城市交通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交 通建設的藍圖,它對城市未來的交通結構和道路網路系統的形成起著主導作用, 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未來時期的交通狀況。要精心制訂適合城市未來發展的交 通規劃。政策更是通過宏觀和長遠地對涉及城市交通的各方面因素進行調整,對 公眾的切身利益、城市效率、環境保護等各方面產生重大影響。要在各種因素的 平衡中,制訂出最符合公眾長期利益,同時最有利於提高城市交通體系效能的各 類交通政策,並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對其加以必要的調整。
D. 假設你是軌道交通線路的總設計師 你會在修建道路時考慮哪些因素
考慮以下因素:
軌道交通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適應新城區客流出行需求,隨著城市規模擴張,新城區與主城區出行交通矛盾日益突出,傳統常規公交發車存在運量小、准點率低、發車頻率低等缺點,汽車交通出行會造成高峰時段長路段交通擁堵,因此,新城區軌道交通建設能緩解主城與新城間交通矛盾,奠定公共交通出行主體地位,倡導綠色交通出行理念,緩解交通擁堵。近幾年隨著城市機動車擁有量快速增長,主城區與新城區之間交通出行矛盾也日益突出,以武漢市為例,主城與北部新城銜接的快速通道如岱黃高速、與南部新城銜接的文化大道、與東北部新城銜接的東西湖大道等進出城主要通道在高峰時段經常出現嚴重擁堵狀況。普通常規公交由於運量、准點率、舒適性、便捷性等方面均無法滿足居民出行需求,新城區軌道交通能夠緩解交通擁堵矛盾,滿足居民出行高品質需求,引導綠色交通出行。
二是新城軌道交通能支持城市空間結構調整,加強城市中心城區與新城區的聯系,促進新城區的發展,拉大城市骨架,引導城市空間結構有序拓展。通過新城區軌道交通與主城區軌道交通構建完整的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可以加快實現城市空間布局的調整、促進新城及城市外圍區的開發建設,為主城區日益緊張的資源環境壓力提供新的發展腹地,快速帶動城市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因此,在規劃建設新城軌道交通時應充分考慮線路與新城鎮開發建設的互動關系,通過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帶動新城區沿線用地開發建設,同時沿線用地開發建設又為軌道交通提供足夠的客流支撐。
望題主和網友採納感謝。
E. 深圳地鐵的地鐵線路
深圳地鐵已開通條線路共178公里,包括羅寶線、蛇口線、龍崗線、龍華線、環中線,任意兩條線路均可實現換乘。 正運營的線路詳細信息路線通車日期起點站 / 終點站運營里程車站數車輛基地控制中心列車編組羅寶線2004.12.28羅湖機場東41.030竹子林車廠前海灣車廠竹子林6A蛇口線2010.12.28赤灣新秀35.729蛇口西車廠後海停車場龍崗線2010.12.28雙龍益田41.730橫崗車廠
中心公園停車場 橫崗6B龍華線2004.12.28福田口岸清湖20.515龍華車廠龍華6A環中線2011.6.22前海灣黃貝嶺 40.027塘朗車廠竹子林截至2016年底,深圳地鐵將有三條新線路正式運營,屆時將有8條線路對外運營。它們分別是:羅寶線;蛇口線;龍崗線;龍華線;環中線;西麗線;梅林線;機場快線。 深圳地鐵現有換乘站13個。所有換乘站為兩線換乘站,暫無三線換乘站。各換乘站皆可實現站內換乘,而無需出站。此外,深圳地鐵與香港的港鐵東鐵線均連接到深圳市與香港邊界的兩個鐵路口岸——羅湖口岸和福田口岸,乘客可在深圳地鐵與港鐵東鐵線之間,通過口岸轉乘。
深圳市的六大交通樞紐——深圳北站、前海灣、福田、機場、深圳坪山 ,除深圳坪山站外,其餘樞紐均有地鐵通達。 車站: 羅湖站-國貿站-老街站-大劇院站-科學館站-華強路站-崗廈站-會展中心站-購物公園站-香蜜湖站-車公廟站-竹子林站-僑城東站-華僑城站-世界之窗站-白石洲站-高新園站-深大站-桃園站-大新站-鯉魚門站-前海灣站-新安站-寶安中心站-寶體站-坪洲站-西鄉站-固戍站-後瑞站-機場東站
羅寶線是深圳地鐵的第一條地鐵線路,由羅湖站至機場東站,因連接深圳市羅湖區和寶安區而得名。首段線路(羅湖口岸至世界之窗)於2004年12月28日開通,線路長17.1公里。世界之窗至深大段於2009年9月28日開通。深大至機場東段為優先發展線路,長23.37公里,投資約89.18億元,於2011年6月15日開通。
羅寶線在路線圖中以綠色代表。在開通初期,也曾以紅色表示,例如列車兩側彩條的顏色。 車站:赤灣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灣站-東角頭站-灣廈站-海月站-登良站-後海站-科苑站-紅樹灣站-世界之窗站-僑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僑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蓮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崗廈北站-華強北站-燕南站-大劇院站-湖貝站-黃貝嶺站-新秀站
蛇口線由赤灣至新秀,呈東西走向,連接了深圳市中心與蛇口港、後海發展區、世界之窗、華僑城北、景田地帶,以及東部的黃貝嶺、新秀等地,全長35.748km,共開通有29個車站,全部車站均設在地底。其中,赤灣站至世界之窗站於2010年12月28日先期啟用;而世界之窗站至新秀站則於2011年6月28日建成通車。
蛇口線是深圳地鐵網路中唯一一條全線在地底行走暨全線位於原深圳經濟特區一線關范圍內的地鐵線路,也是目前(2015年8月23日)唯一一條全地下線。
蛇口線在路線圖中通常以橙色為代表。 蛇口線三期工程自新秀至蓮塘站,線路長3.9公里,設站3座,全線正線均為地下敷設。
建設期為2015-2019年。 車站:益田-石廈-購物公園-福田-少年宮-蓮花村-華新-通新嶺-紅嶺-老街-曬布-翠竹-田貝-水貝-草埔-布吉-木棉灣-大芬-丹竹頭-六約-塘坑-橫崗-永湖-荷坳-大運-愛聯-吉祥-龍城廣場-南聯-雙龍。
其他說明:規劃近中期發展的線路為從福田中心區益田村至龍崗深惠路(龍崗大道)雙龍,長32.70公里,投資約118.29億元,已於2011年6月28日開通運營;長期規劃南延伸至福田保稅區(現已預留地下隧道),北延伸至坪山坪地六聯方向。
龍崗線在路線圖中以天藍色為代表。 龍崗線三期工程(南延)工程自益田至保稅區站,線路長1.5公里,設站1座。
建設期為2015-2019年。 負責公司:現由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車站:福田口岸-福民-會展中心-市民中心-少年宮-蓮花北-上梅林-民樂-白石龍-深圳北站-紅山-上塘-龍勝-龍華-清湖
龍華線全長約20.5公里,共15個車站,並在龍華專設車廠1座,長約16公里,包括約5公里地下段和約11公里地面段及高架段,設有10個車站,包括2個地下車站(蓮花北、上梅林)、3個隧道區間,1個地面車站(民樂)和7個高架車站(白石龍站、深圳北站站、紅山站、上塘站、龍勝站、龍華站、清湖站),2011年6月16日全線開通。
龍華線是國內迄今唯一一條採用建設—運營—移交的BOT方式由港鐵投資、建設、運營的軌道交通項目,是CEPA正式實施以來深港兩地合作的第一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亦是落實CEPA協議,探索深港合作建設項目新模式的開創性嘗試。
龍華線在線路圖中以紅色為代表。
車站:黃貝嶺-怡景-太安-布心-白鴿籠-布吉-長龍-下水徑-上水徑-楊美-坂田-五和-民治-深圳北站-長嶺坡-塘朗-大學城-西麗-留仙洞-興東-洪浪北-靈芝-翻身-寶安中心-寶華-臨海-前海灣。
環中線是深圳地鐵運營中的線路之一,貫穿城市第一、二圈層,連接城市西、中、東三條發展軸,是構成深圳市線網的骨幹線路,是聯系沿線各組團和三大交通樞紐的快速走廊,對緩解道路系統交通壓力、提高軌道交通網路效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支持2011年在深圳舉行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具有重要意義。環中線於2007年開工,並於2011年6月22日建成通車。
環中線在線路圖中以紫色為代表。 環中線二期工程自前海灣至赤灣站,線路長7.6公里,設站7座。
建設期為2016-2019年。 光明線起點站為深圳北站樞紐,終點在松崗站,全線長37.7公里,設車站20座,是軌道三期的一部分。該線路沿深圳市中部發展軸布設,串聯龍華、寶安和光明,覆蓋龍華、石岩、光明、松崗等片區。2014年5月,光明線已完成並通過國家發改委委託的專家評審,初步設計已完成專家預評審和政府預審查,正在進行初步設計修編。為實現與地鐵羅寶線、龍崗線、龍華線、西麗線、梅林線換乘,使光明線成為溝通市內與光明新區的市域快線,光明線南延至科學館站,南延段線路全長11.2公里。
2015年5月26日市軌道辦消息,深圳地鐵光明線將採用公私合營(PPP)的投融資模式進行建設,香港地鐵公司將成為深圳地鐵光明線項目的投資方之一。由深圳地鐵集團與港鐵共同組建項目公司,負責建設和資源開發,特許經營光明線30年。
特許經營在深圳的軌道交通建設領域並不陌生,目前正在運營的地鐵龍華線二期工程就採取了此種模式,由香港地鐵公司以BOT方式(「建設—經營—移交」形式進行合作)投資建設。根據有關協議,港鐵公司擁有30年的特許經營權,30年滿後將無償歸還深圳市政府。
光明線工程自深圳北站綜合交通樞紐至松崗站,線路長37.6km,設站20座。
光明線目前已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將由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MTR〈Shenzhen〉)運營。
建設期為2015-2020年。
光明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淡綠色為代表。 光明線二期工程自深圳北至科學館站,線路長11.5公里,設站6座。
建設期為2016-2020年。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西麗線(以下簡稱「西麗線」) 是連接深圳特區內南半環主要居住區與就業區的局域線。工程起自南山區麗水路,終至羅湖區太安路,線路長度約30.173km,設28座車站,【西麗湖站、西麗站(與環中線、前南線換乘)、茶光站、珠光站、龍井站、桃源村站、深雲站、安托山站(與蛇口線換乘)、農林站、車公廟站(與羅寶線、梅林線、機場線換乘)、上沙站、沙尾站、石廈站(與龍崗線換乘)、皇崗村站、福民站(與龍華線換乘)、皇崗口岸站、福鄰站、赤尾站、華強南站、華強北站(與蛇口線換乘)、華新站(與龍崗線換乘)、黃木崗站(與東部快線換乘)、八卦嶺站、紅嶺北站(與梅林線換乘)、筍崗站、洪湖站、田貝站(與龍崗線換乘)、太安站(與環中線換乘)】,均為地下站, 其中11座為換乘站,二層站17座,三層站10座,四層站1座。西麗線全線區間共有27個,車廠、停車場出入線各1個,其中在西麗-茶光區間設置與環中線聯絡線,深雲-安托山區間設置與蛇口線聯絡線,西麗湖-西麗、深雲-安托山、安托山-農林區間設置區間風井。區間優先採用盾構法施工,除西麗-茶光、龍井-桃源、深雲-安托山、安托山-農林(部分)、農林-車公廟(部分)、沙尾-石廈(部分)、皇崗村-福民、田貝-太安、車廠出入線、停車場出入線、聯絡線、部分岔線區段採用礦山法施工外,其餘區間採用盾構法施工。
新建深雲車廠及安托山停車場。設西麗、僑城東、體育北三座主變電所。西麗為既有主變電所,其它兩座為新建。
地鐵西麗線採用A型車,初、近、遠期由6卡編組,初期、近期、遠期分別配屬40抽、58抽、72抽。機車取流方式採用直流1500V接觸網受流方式,隧道內採用剛性架空接觸網,地面線及車場線暫採用柔性架空接觸網。地下車站設置全封閉月台幕門。工程造價總額(不含遠期換乘節點、交通疏解、管線遷改;房屋拆遷及物業開發、市政配套工程費用)為241.06億元。
西麗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深藍色為代表。 鹽田線一期工程(蓮塘至鹽田)自蛇口線三期工程蓮塘站至鹽田站,線路全長12.341km,設站6座。
建設期為2015-2020年。
鹽田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深粉色為代表。 深圳地鐵梅林線形如中國母親河——黃河,西起紅樹灣,東至文錦,經過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全線長約25.38公里。共設22座車站,其中10座換乘,全線均為地下線路。2012年7月1日開工,2016年12月30日試運行,總工期54個月,BT合同總額123億元。
梅林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青綠色為代表。 梅林線二期工程自紅樹灣至航海路站,線路長10.7公里,設站10座。
建設期為2015-2019年。
遠期規劃建設蛇口支線 坂田線工程自福田口岸至平湖中心站,線路全長29.9km,設站24座。
建設期為2015-2020年。
坂田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淡粉色為代表。 機場快線由南至北穿過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區,連接福田中心區、南山中心、前海中心、寶安中心、機場、福永、沙井和松崗等地,處於城市西部發展軸上,是城市中心區與西部濱海地區聯系的軌道快線,同時兼有機場快線功能。
線路正線全長51.7km,其中地下線長39.4km,占線路總長的76.3%;高架線長11.0km,占線路總長的21.2%,其中含兩段高架線路,線路總長11km,分別位於碧海站-機場之間(寶源路段),長約4.2km,以及福永站-松崗站之間(寶安大道段),長約6.7km;過渡段長1.3km,占線路總長的2.5%。
沿線共設置有17座車站,其中地下站13座,高架站4座;全線平均站間距為3.2km,機場站以南平均站間距為3.9km,以北平均站間距為2.4km。最大站間距位於碧海站-機場站(7.2km),最小站間距位於福永站-橋頭站(1.7km)。車站主要採用明挖順作法施工,圍護結構多採用地下連續牆或排樁結構。福田至碧海之間的區間以盾構法施工為主,局部段採用礦山法、明挖法施工,其中的車紅、南前區間採用的是Φ6.98米的非標准盾構。碧海至碧頭之間的區間以高架為主,局部段採用盾構、明挖法施工。
車輛基地按1段1場布置,松崗車廠位於線路北端終點碧頭站西側,機場北停車場位於線路中部深圳機場用地范圍內。控制中心使用已建竹子林綜合指揮中心,與羅寶線、蛇口線、環中線控制中心合設。全線共設置4座主變電所(利用僑城東主所與西麗線、梅林線共享,利用西鄉主所與羅寶線共享,利用光明線松崗主所,新建機場北主所)。
本工程初、近期、遠期採用8卡車編組(帶兩節頭等車)運營組織方案,車輛頭等車採用鎖閉2、4號門,保留3車門的縱橫向混合座椅布置形式,普通車採用5車門標准地鐵A型車,最高運行速度為120km/h。
本工程牽引供電制式採用DC1500V架空接觸網。地下車站採用月台幕門系統,高架車站採用月台閘門系統+局部空調。為提高運營管理效率,本工程設置綜合監控系統,實現FAS、BAS、SCADA的系統集成和與其它系統的互連。
車公廟樞紐工程以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為主,常規公交接駁為輔,兼顧少量計程車、社會車輛接駁的客運綜合交通樞紐。樞紐集合的軌道交通線路主要包括:羅寶線、西麗線、梅林線和機場線。樞紐佔地3.9公頃,建築面積約7.1萬平米,包括:車公廟樞紐工程的土建工程、建築裝飾工程、常規設備安裝工程等;西麗線農林站及農車區間土建工程;梅林線香梅站及香車區間土建工程。
其它同步實施工程:桂廟路下穿隧道、後海站物業開發出入口、松崗站物業開發出入口、碧頭站物業出入口、碧頭站過街通道和碧海站至機場站區間填海工程等。
機場快線在線路圖中以深紫色為代表。 原10號線已更名軌道南寶線,由海上世界至桃源居,全長20.7公里,定名南寶線。
南寶線已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2)》中。
南寶線在線路圖中以藍色為代表。 原軌道15號線更名為軌道石岩線,起點為深圳灣口岸,經科技園至石岩,並預留進一步北延條件。
石岩線已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2)》中。
石岩線在線路圖中以草綠色為代表。 東部快線:崗廈——坑梓東。預計於2017年動工,預計2022年通車。
東部快線已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2)》中。
東部快線在線路圖中以檸檬色為代表。 前南線又叫深圳地鐵15號線,起終點均為前海。前南線真可謂在「在前海畫一個圈」,該線路主要包圍了前海,後海,南山,寶安,新安大部分地區。
與前海灣相依相偎的前南線,顧名思義就是圍繞著前海片區。身為「環線」,意味著其終點和起點「合為一體」。根據公示的地形圖分析,前南線最西北端已抵達寶安西鄉大道,最南至南山區工業八路,朝東抵達科技園北區的沙河東路附近,最特殊的,是還有一段是橫跨前海灣。前南線與其餘19條地鐵線路中的多條有著交集,其中包括市民們熟知的羅寶線、環中線、蛇口線,以及尚未建成的南寶線、梅林線、石岩線等。此外,作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所在地,前南線還與起點均為前海媽灣站的穗莞深城際線、深珠城際線有交集,對於來往深圳珠海以及東莞的市民,將更為便利。
前南已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2)》中。
前南線在線路圖中以膚色為代表。 深圳地鐵16號線作為龍崗的第二條地鐵線路,投資匡算267億元。預計2020年初地鐵16號線工程開工建設,並與未來的深圳地鐵12號線相銜接。據了解,地鐵16號線線路全長39.8公里(其中地下段31.1公里,高架段8.7公里),設站26座,全長39.8公里。
龍坪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淡紫色為代表。 (其中地下段31.1公里,高架段8.7公里),設站26座。
平湖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褐色為代表。 深圳地鐵沙井線為東西向市域快線,線路起於空港新城,終止於平湖,線路長43.2公里。另有消息稱,地鐵沙井線(原石岩線),大致沿平龍西路布線,與坂田線的平湖樞紐站匯合。起點濱江新城,終點平湖樞紐,途經沙井、光明、觀瀾、平湖等地,定位為快速服務線路,屬我市遠期規劃線路。
沙井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淡橙色為代表。 從坪山碧嶺出發的坪山線,朝著東北方向延伸,終點抵達坑梓。與市區內多條線路重疊的便利相比,該線路將同規劃中的龍坪線一起填補坪山地鐵交通的空白。還將把坪山和坑梓串聯在一起,可更好地方便兩地居民出行。值得一提的是,該線路與位於坪山的原深圳東站(屬廈深鐵路)相距較近,將有力支撐這一深圳東部交通樞紐。
遠期規劃,建設時間未定。
坪山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葡萄色為代表。 起點正好是羅寶線的終點「機場東」,之後向西北延伸,有利於福永街道塘尾、橋頭等社區居民的出行。大空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該線路不僅與尚未建成的機場線、沙井線有交集,重點是與連接深圳與茂名的深茂鐵路有交集。特別的是,東莞市的地鐵R2線也與深圳20號線無縫接駁,對於兩地交流更加便利。
遠期規劃,建設時間未定。
平湖線在線路圖中暫時以灰色為代表。 線路暫規劃為沿107國道寶安段地下鋪設。
107線將爭取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2)》中。
F. 有什麼地圖可以查坐地鐵的
一般用以下軟體查詢地鐵路線比較方便
1、高德地圖
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資料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2010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AMAP)。2014年12月,高德發布了「出行保障」計劃,宣布此項服務長期有效,而且最高賠付額度提高到了1000元。
2、網路地圖
網路地圖是為用戶提供包括智能路線規劃、智能導航(駕車、步行、騎行)、實時路況等出行相關服務的平台。
作為地圖行業市場的領先者,網路地圖秉持「科技讓出行更簡單」的品牌願景,以"服務用戶出行"為使命,以"科技"為手段不斷探索創新。網路地圖國際化地圖已覆蓋全球209個國家和地區。
伴隨著AI時代的到來,網路地圖實現了語音交互覆蓋用戶操控全流程,還上線了AR步導 、AR導游等實用功能,更加方便用戶的出行。
這些軟體通過各種應用商店都能輕松下載,並且都是比較靠譜的。
(6)地鐵線路設計與實現擴展閱讀
導航軟體的功能
1、地圖查詢
可以在操作終端上搜索你要去的目的地位置。
可以記錄你常要去的地方的位置信息,並保留下來,也和可以和別人共享這些位置信息。
模糊的查詢你附件或某個位置附近的如加油站,賓館、取款機等信息,
2、 路線規劃
GPS 導航系統會根據你設定的起始點和目的地,自動規劃一條線路。
規劃線路可以設定是否要經過某些途徑點。
規劃線路可以設定是否避開高速等功能。
3、自動導航
語音導航:
用語音提前向駕駛者提供路口轉向,導航系統狀況等行車信息,就像一個懂路的向導告訴你如何駕車去目的地一樣。導航中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使你無需觀看操作終端,通過語音提示就可以安全到達目的地。
畫面導航:
在操作終端上,會顯示地圖,以及車子的位置,行車速度,目的地的距離,規劃的路線提示,路口轉向提示的行車信息。
重新規劃線路:
當你沒有按規劃的線路行駛,或者走錯路口時候,GPS 導航系統會根據你現在的位置,為你重新規劃一條新的到達目的地的線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不比不知道兩地親測手機地圖導航哪家強
G. 城市軌道交通的線網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的思路和流程
在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完成後,對線網各線進行用地規劃與控制一般可與各線預可行性研究結合進行,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兩階段、三步驟」。
「兩階段」是指按預可行性研究、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兩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研究的側重點、解決的主要問題不同,開展預可行性研究是進行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的前提。預可行性研究階段主要確定各線的工程規模,各線的客流量將是「預可」研究的最主要依據。客流量的預測與分析則取決於線路走向和車站分布,以及線路沿線的城市發展規劃。根據各線客流情況,從總體上對線網各線的把握,首先需要進行各線系統選擇、車輛選型與編組的研究,確定各線的運輸能力。
「三步驟」是指用地規劃與控制研究階段基本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各線的工程實施方案。在「預可」方案的基礎上,深化各線工程方案研究,確定各線運營設備系統方案,重點研究與用地控制直接相關的線路車站、車輛段、交通樞紐等的規模、布置和實施方案。
第二步:開展沿線用地規劃。在各線工程實施方案基礎上,根據確定的用地控制范圍,進行各線沿線用地規劃工作。
第三步:進行沿線用地控制。根據完成的各線沿線用地規劃成果,通過切實可行的措施(如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管理條例》等),對沿線用地進行嚴格控制和落實,確保用地規劃的實效。
在進行線網中多條線路的用地規劃和控制時,需要選定一家有經驗的總體單位,從線網全局上進行研究的策劃和總體的把握,並承擔協調管理的工作,確保各線的研究方案、用地控制滿足線網的總體規劃。
2線網運營設備系統的配置和資源共享線網各線運營設備系統將直接影響各線工程實施方案及用地規劃與控制,系統資源配置不能單從一條線的角度來考慮,而應從線網全局上對各線運營設備系統進行統一配置和總體策劃,以方便未來的運營管理,盡量實現網路資源共享,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
線網運營設備系統配置中的資源共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控制中心是運營指揮、防災救災的調度管理中心。兩條或兩條以上線路合建控制中心,共用中心設備和預留介面、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是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的重要措施。如南京線網基本確定珠江路、南京南站、江北浦口3 城市軌道交通
個控制中心的位置,滿足遠期線網的控制要求。 車輛段及停車場是車輛維護、檢修、停放的場所,需要配備較完整的維護保障設備體系,但一條軌道交通線路的任務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會造成設備的利用率低下。
這就要求從線網全局上統一籌劃,對各個車輛段進行功能分工,通過線路之間聯絡線的有效設置,實現各線之間車輛段的共用,尤其是投資較大的廠、架修設施的共享。有條件的線路可以只設停車場,滿足車輛停放和定修、月檢、周檢的功能。
如南京線網通過協調,初步確定4個大架修基地進行用地控制,滿足遠期整個網路的維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