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高鐵鐵路 > 走進鐵路

走進鐵路

發布時間:2022-01-03 00:33:56

⑴ 走進高鐵時代觀後感

「朝飲珠江水,午食武昌魚」,這樣悠閑自得的生活該是多少人曾經嚮往的?這條橫跨粵、湘、鄂三省的高速客運專線的開通實現了他們的願望。當然,開通武廣高速客運專線不僅是為了午食武昌魚。更重要的是,武廣高鐵將三個關鍵詞密切聯系在了一起:泛珠合作、中部崛起、長株潭一體化--這三個關鍵詞,正是國家和地方一直尋求的振興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武廣客專」的建成運營,標志著中國真正進入了一個高速鐵路的時代。所謂的高鐵時代,並非是單純指某機車每小時最大速度,而是結束了一條干線客貨混跑的歷史。客貨混跑往往是造成列車晚點的「罪魁禍首」,因為客車與貨車的「謙讓」導致了很多旅客在候車室的望眼欲穿。客車專線的建成,有望終結列車晚點問題,真正做到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客運專線的建成,大大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為周邊城市帶來無限商機。在武廣客運專線立項建設時,一些有長遠頭腦的商人早早就開始了布局。萬科、保利等上市房地產商都聞「笛」而動搶占商機。客運專線將會成為覆蓋方圓周邊的黃金走廊,不僅僅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也加快帶動了一些「衛星」城市向大中城市行進的步伐。如今的武漢已經野心勃勃的謀求成為廣州的第二個番禺。

從鐵路自身來看,武廣客運專線的建成通車也將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早在1978年秋天,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參觀日本新干線,那時候日本的高速鐵路已經達到了時速300公里,而中國的平均時速還不到45公里。20年過去了,中國鐵路行業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廣客專的建成通車讓「新干線」這個曾經日本獨享的高速鐵路代名詞成為昔日「黃花」。

記得鳳凰衛視在解讀武廣客運專線的時候,曾經用了一個「冠絕全球」的形容詞,這是鐵路建設者至今所獲得的最高贊譽之一。同樣,這也是一個鞭策與鼓勵,在2012年中國將建成36條客運專線,鐵路的建設者斷然不會因為首條客運專線獲得了諸多的輝煌,而讓後面的建設成果黯然失色。唯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夠讓每一條客運專線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難怪《時代周報》在評選出來的2009年中國十大新聞中,國慶六十周年慶典與武廣客運專線的建成通車同列為十大新聞之一。這不僅僅是一條線路的開通運營的簡單意義,正如時代周報的點評所言,武廣客運專線有望徹底改變目前的交通格局,在改善華南和中南交通緊張狀況的同時,也將形成新的競爭態勢

自己再整理下就好了

⑵ 剛參觀完鐵路變遷的展覽怎麼寫美篇

今天我和媽媽走進了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是一個歐式建築,是由專原京奉鐵路正陽屬門東車站舊址改建而成的。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我國的鐵道發展史還可以看到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是如何一步步修建震驚中外的京張鐵路。

踏入博物館的第一步,我看到了一幅壁畫。它向我們簡單地描繪出了中國鐵路的發展史,在我們眼前展現了火車從蒸汽機車發展到現在高鐵的整個過程。

⑶ 為走近路,在鐵路上走,鐵路公安抓住會怎樣

教育為主

⑷ 詹天佑修鐵路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做一件事必須堅持不懈。半途而廢不可能成功的。只要堅持呢,說不定會比計劃提前。

⑸ 鐵路走進我家鄉作文

小時候,由於家鄉地理位置偏僻,我沒親眼見過火車、鐵軌是什麼樣子的。我所了解的那些細微鐵路知識。全是來自於別人口中。從他們口中得知火車有很多節,很長很長。一列火車就靠一個火車頭帶就行了;而鋼軌,則是直直的,看不見盡頭。火車可以載很多人,可以去到全國各地。那時候的我覺得火車特厲害,也對開火車的人特崇拜。甚至很多次都夢到自己成為火車司機,開著火車跑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身邊的父母,也會經常勉勵我說,「好好學習,等考試拿了優秀就帶你去坐火車」。雖然如此,但小時候坐火車的夢想卻一直未實現,而對火車的那份著迷,卻一直未減。
長大了,要外出讀書。有幸能做火車了。還記得第一次坐火車,在火車上,我一開始寸步不敢離開自己的位置,生怕「犯錯」被乘務員批評。過了幾個小時,漸漸的自己也熟悉了車上的環境,就開始敢在火車上隨意走動。那時座椅、開水房,廁所……當時都讓我「研究」了個遍,當時傻愣愣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後來隨著往返學校與家裡次數多了,對火車上設備的感覺慢慢變淡了。看到更多的是逢年過節火車站,列車上到處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車廂里乘務員來回打掃一遍又一遍,卻總是不能打掃干凈。車窗外穿著黃馬褂的鐵路工人,春夏秋冬風雨無阻的在戶外堅守。那時的我,真心覺得鐵路是個很辛苦行業。
畢業,走上崗位,自己也成為了一名鐵路人。作為一名車務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四班制的輪班。很多時候逢年過節給家人的只有一個字「忙」。剛開始工作我無法適應,甚至抱著抵觸情緒。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打磨,與老師傅交流,責任心的增強。現在的我覺得作為鐵路人,其實我們很光榮,很自豪。,因為我們的堅守為回家心切遊子照亮返鄉的平安路,我們的堅守換來了客貨列車的安全行駛,我們的堅守也換來了祖國的安定繁榮

⑹ 5分鍾穿越中國鐵路百年,如何概括中國鐵路的發展史

1890年,晚清名臣張之洞著手籌建漢陽鐵廠,建成後開始煉鋼並試制鋼軌。經過千錘百煉,不懈努力,終於製造出了鋼軌,為中國鐵路發展奠定基礎。

銳意進取,中國鐵路跑出世界速度。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意義的一個地段上兩條鐵路線,老京張鐵路和京張高鐵,展示著中國鐵路質的飛躍。110年前,歷時4年由詹天佑自主設計和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開通運行,打破了“中國能修京張鐵路的工程師還沒出生!”外國人的妄言。

2019年12月30日開通運行的京張高鐵,不僅實現了時速從35公里到時速350公里飛躍,而且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復興號高鐵,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

走進新時代,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歷史蝶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兒女合力共為。更需要每一位鐵路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用行動來擔起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歷史使命。

⑺ 廈門鐵路文化公園有什麼歷史故事呢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如今的廈門已經被接踵而至的人流所充斥,雖然這里的一景一木仍保留著老廈門風味,但想要在此尋找一處寧靜而美好之地,似乎是天方夜譚,各大旅遊景點無一不是人滿為患,徘徊其中,竟有些不知何去何從。


一路上設有涼亭,可供路人在此小憩,倚靠在木樁上,靜聽風水草動,偶然一陣大風襲來,惹得地面沙沙作響,時光被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此情此景,才是屬於老廈門的時光。

⑻ 關於鐵路伴我成長我為鐵路護航的徵文

身感乏累之時,我喜歡獨坐一室,休憩片刻,疲憊之身便會得以放鬆;心感焦慮之時,我則喜歡手捧一本好書,讀上幾頁,浮躁之心便會得以安寧。
在好書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這里有溫馨的寧靜,也有激情的舞動……
回首讀書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動。一路走來,山高水遠,我對好書始終保持著一種綿綿不盡的情感。每至夜闌人靜,握一書在手頓感思緒萬千。我拜讀過古今中外燦爛的長卷,翻閱過人世千般氣象的紙頁。觸摸書中故事的經脈,展讀書中人物的笑顏,品悟書中文章的內涵,那行雲如水的語句,花雨繽紛的意境,真摯動人的情感,頃刻間喚醒了我的心靈。有好書陪伴的日子,我充實,快樂,振奮!被盪滌過的心靈在書香的浸潤中閃光,炫彩,歌唱!
做為一名圖書發行工作者,更應該體會到書給我們帶來的價值,擁有了書,實際上就是擁有了一筆取之不盡的財富。然而,一本好書總是把真善美之人放在最高的席位上,並以此端正讀者的人生態度,使人價值純粹;一本好書經得起時間的推敲,經得起歲月的打磨;一本好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讀一本好書將使我們受益終生!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只能信賴於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讀書人求知若渴的心田;也只有讀書,我們才能引領更多的人多讀書,讀好書!
我愛讀書。曾幾何時,我置身書海「不可自拔」。《雷鋒日記》使我明確人生存的最高意義,便是作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螺絲釘,我因此明白奉獻的一生最美麗;《老人與海》中那位不屈服於風暴,勇於抗擊的老者讓我肅然起敬;《茶花女》讓我銘記,只要心存真情,人格將永具魅力!……我在書中目睹了黃河的九曲噴薄,見證了長城的雄偉逶拖,領略了金字塔的庄嚴神秘……我居高臨下,歷史長河裡的點點滴滴盡收眼底,人類社會的沒一寸足跡一覽無余!
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如此,如果沒有書,人類將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里止步;如果沒有書,人類將永遠在愚昧無知的落後世界中停留;如果沒有書,我們將無從談生活,無從談價值,更無從談發展!
今後 ,我依然會與好書為友!因為讀一本好書就象嚴冬里遇到了炭火,它會以無私的自信,給你燃起澎湃與激情。讀一本好書就像酷熱的夏天遇到了濃蔭,在你孤芳自賞時,給你浮躁的心靈泛起輕爽的涼風。讀一本好書,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標燈,讓你高揚理想的風帆,駛向人生的旅程!
「讀書不在三更五鼓,用功只怕一曝十寒」。與好書為友,以好書為鑒,未來的日子裡,我會在書香的陪伴下繼續闊步前進!

好書伴我成長作文:我在讀書中成長
2006年江蘇東台中考作文

「當你需要幫助時,書會伸出援助之手;當你感到痛苦時,書會為你撫平傷口;當你在布滿荊棘的人生之路上迷失方向時,書猶如一座燈塔,為你指明航程……」這是我寫在自己讀書筆記上的一段話,因為我深深地愛讀書。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生來就喜歡讀書的。上小學時的我,就是最頭疼讀書的一個,每次捧起書,看著那毫無生氣的方塊字,我總是大喊沒意思。後來,我是怎樣喜歡上讀書的呢?這得從一節語文課前活動說起……

那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次語文課前活動要搞成語接龍游戲,每個同學必須依次回答出一個成語來。「氣象萬千」「千軍萬馬」……同學們一個個都順利地過了關。輪到我了,這時我的腦子卻嗡嗡直響,同學們都用焦急的目光看著我,後面的同學急得直跺腳,「馬,馬大哈!」不知怎的,我一下子沖口而出,直到同學們都鬨堂大笑,我才知道自己鬧了個大笑話,又羞又惱,恨不得在地上找條縫鑽進去。老師走過來拍拍我的腦袋說「沒關系,以後要注意多看書,才能積累知識呀!」於是,我便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多讀書,懂好多好多的知識。

漸漸地,我真的喜歡上了讀書,因為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曾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做過祈禱,為狼牙山五壯士的悲壯殉國流過眼淚,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欽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書的海洋中了。

那是一個深秋的黃昏,我在一次期中考試中成績很糟。放學了,我帶著滿腹的痛苦和絕望回到家中,透過模糊的淚水和昏暗的燈光,我看到了書架上的那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體會到主人公保爾那種不向命運屈服的頑強斗爭的精神,激起了我的勇氣,一股巨大的力量注入我的體內。是呀,難道自己遇到這樣一點小小的挫折便要一蹶不振嗎?我重新打開了試卷,認真分析了其中的錯誤,為自己制定了今後的學習計劃,我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像保爾一樣,做一個人生的強者!」終於,我在期末考試中一舉奪魁。這,都是讀書給我的智慧和力量呀!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樂趣,讀書更給了我力量。我在讀書中成長!

——小魚喜歡大海。因為每一朵浪花中,都講述了一個動情的傳說。
——小鳥喜歡天空。因為每一片白雲里,都流傳著一個美妙的故事。
——我,喜歡好書。因為每一本好書里,都蘊涵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對於每一本好書,我都將它們視為珍寶,看作摯友。在每個寂靜的夜,與書促膝長談。
好書,伴我成長。
沉醉格林,情暖童心
很小很小的我,在寧靜的夜裡躺在外婆的懷抱里,聽外婆講那些古老的民間寓言。稍稍長大了一些吧,識得三兩字了,我漸漸開始自己閱讀童話。格林童話是我的最愛。我想走進開滿鮮花的大森林,與白雪公主一起做游戲;我想去富麗堂皇的海底王宮,去尋找化做泡沫的小美人魚;我想去找尋丑小鴨,問問它變成白天鵝後的故事。童話為我展現出一個五彩斑斕的奇妙世界,教給了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丑、惡。書,教給了我人生的第一課。
漫步詩海,回味古韻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開始捕捉詩的影子。愛上李白的風流倜儻,戀上蘇軾的瀟灑豪邁,感動於夢得的壯志難酬,痛心在清照的凄凄慘慘。體味東坡才氣飄逸,胸襟豁達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淚撒於岳飛滿江紅中的一腔忠憤,碧血丹心。用稚嫩的眼光去閱讀秦觀的「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千古流傳的愛情誓言。詩詞讓我穿越時空,回到起點,去體味古人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書,讓我觸摸到了華夏文化古老的底蘊。
暢游文壇,感受大家
現在,散文小說成了我的摯友。伴著海明威的腳步去陪伴著老人釣魚,在風浪中去搏擊強敵,陪著高爾基去回憶他痛苦中又交織著甜蜜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跟著冰心去追回那故去的往事,那盞在暗夜中的小橘燈。看著曹雪芹筆下的黛玉葬花,賈家的興衰,讓歷史的腳步停留在那個瞬間。一個跟斗雲,隨著吳承恩,上天庭,大鬧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盡情遊玩。望著梁山一百零八將的英勇豪邁。劉備、曹操、孫權的三國鼎立……書,讓我有了自己的理想,讓我在理想中不斷進步。
一本本好書伴我度過了十二個春夏秋冬,一本本好書伴我迎接燦爛的明天。好書伴我成長

在感恩中成長

晚飯時,家人在飯桌前一邊說笑一邊吃飯。我卻無法盡心享受這美味的飯菜,我的心裡一直在想著事情。前幾天,老師發給我一個徵文通知,寫一篇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我正在為徵文內容而犯愁呢。

吃完飯,我和媽媽在陽台上收衣服的時候,我隨口跟媽媽嘟囔了一句:「這徵文可怎麼下筆啊,我到現在還一點思路都沒有呢。」平時挺好使的腦子,今天是怎麼了?為了能夠好好地思考,我便一個人跑到閣樓上去了。

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可還是無濟於事。我無奈地走下樓去,就在腳和樓梯接觸的那一刻,我突然聽到了碗筷之間碰撞的聲音,一定是姥姥在整理碗筷。我便飛速沖下樓去——果然,姥姥正在把用過的碗筷收拾起來,准備拿到廚房去洗。見此,我對姥姥說:「姥姥,你把碗放在那裡吧,一會兒我來洗。」姥姥笑著說:「好,好。」

我正要走向廚房,這時,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媽媽把我叫過去了,媽媽溫柔地看著我,說:「還在為徵文的事犯愁嗎?媽媽剛才聽到了你對姥姥說的話,媽媽很感動。我想,你要是把這件事寫一寫,一定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也正好符合徵文的要求。這個暑假,你有了很大的變化,點點滴滴,媽媽都看在眼裡,更看到了你的成長。感恩是不分大事小事的,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你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感恩長輩。你說是不是啊?」

媽媽真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恍然大悟,是呀,媽媽說的沒錯。放假以來,姥姥身體就一直不太好,每天中午誰給我們做飯,就成了媽媽最擔心的問題,我對媽媽說:「讓我試試吧。」媽媽以一種「你能行嗎?」的眼神看著我。我便跟媽媽保證:「看我的吧,我們肯定能吃上自己做的飯。」

第一天中午,姥姥要教我學做西紅柿雞蛋湯。我把西紅柿洗好、切好,又拿出兩個雞蛋,打在碗里。在姥姥的指導下,小心地點火、倒油、爆炒蔥姜和西紅柿,加水,等開鍋後,淋入蛋液,出鍋時,又撒點香菜,滴點香油,一碗香噴噴的西紅柿雞蛋湯就端上了餐桌,姥姥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直誇:「不錯!不錯!很成功。」我趕緊給媽媽打了電話,說:「媽媽,姥姥已經吃上我做的西紅柿雞蛋湯了,你就放心吧!」媽媽很高興,我心裡也很高興,我覺著,我在慢慢地長大,我可以為家人做事了,可以幫媽媽分擔家務了。

我每天自己收拾房間,把房間收拾得井井有條;中午在姥姥的指導下做飯,洗菜、切菜、切肉、炒菜、調味、裝盤……這些步驟,我現在已經熟記心中;飯後,我幫媽媽洗碗,收拾餐桌和廚房,把一切收拾得利利索索;並且幫助媽媽照顧姥姥,給姥姥倒水吃葯、陪著姥姥在小區里散步,到海邊踏浪、和姥姥一起為花草施肥,整理、修剪花草、和姥姥一起邊彈琴邊唱歌……我每天都在感恩!我每天做的都是小事,我正是在這些小事中感恩著身邊的人。而我也在感恩中成長著,變化著,快樂著……更重要的是,我對感恩有了新的理解,我明白了感恩的意義。

感恩不需要一個宏偉的計劃,感恩父母,不需要磕頭跪謝;感恩朋友,不需要長篇大論;感恩師長,不需要好禮相送……感恩只是感情自然的流露,不需要刻意地裝模作樣。感恩父母,只需要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小小的行動,在他們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幫他們分擔困難;感恩朋友,只需要一下輕輕的擁抱,在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和他們出去散散心;感恩老師,只需要一個尊敬的鞠躬,認真完成老師交給自己的任務,讓他們不為自己操心……

我想,感恩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件事,我們不必把它做得非同尋常。感恩是雙向的,在感恩別人的同時,我們也在被別人感恩著。我沒有想到,我做的這件件小事和說過的話,竟然也讓媽媽感動。我終於明白了,之所以我們心中是溫暖的,是充滿陽光的,是因為這大千世界有感恩,是因為我們都懂得感恩。

想到這些,我的思路打開了,趕緊寫下這些文字,這也是我的心聲。在感恩中成長,是我在今年暑假的最大收獲!

感恩中成長
年邁而又貧窮的外婆總是說
我不能給你什麼
親愛的孩子
但是
親愛的外婆
你給了我最重要的媽媽
……
--題記

這首小詩質朴平白,但它體現的是一種最偉大的情感--感恩。當你流著淚告別你的幼年時代,並能夠向你的親人說聲感謝,那麼你就已經真的學會了成長。
……母親節到了,我決定鄭重的向媽媽道一聲感謝。同學們擁擠著進入花店買花,買賀卡,但我想媽媽不會喜歡,於是便興沖沖的跑回家,把自己親手栽種的小盆景--觀音蓮送給媽媽,再把鉛畫紙剪成小花的形狀,上面寫著「謝謝您,我最親愛的媽媽!」然後在桌子上鋪上媽媽最喜歡的淡藍色桌布,小小的我好不容易才鋪好桌布,將觀音蓮和卡片小心翼翼地放在上面。我偷偷地躲進房間,等待媽媽回家……
我看到了媽媽的表情,從門縫里我看到媽媽溫柔的微笑,她輕輕的撫摸著卡片,就像平日里撫摸著我的腦袋一樣,媽媽看到了我,蹲下身,俯在我的耳邊輕聲地說:「你長大了!」隨後便把我帶到了院子里。
「孩子,你長大了,你最想感謝哪些人呢?」
「媽媽,爸爸,琳子(我的玩伴),老師,還有上一次我在街上摔倒,幫我扶起來的那個叔叔……」
「你想不想把感謝帶給他們呢?」
「嗯……」
「那就用你的成長去感謝他們吧!」
那一天,我望著天空,看到藍天上的白雲,覺得它們就像傳遞著感恩的信件,伴著每一個人從幼稚走向青澀,從青澀走向成熟的過程。那一天的天空無比燦爛,我突然在那一刻,覺得自己開始了成長!
事隔多年,但那天空的顏色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在我的心中也已儲存進這樣的一片天空,我在這樣的天空下學會了感激,學會了奮進,學會了成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小詩,一首名叫感恩的小詩,伴我們乘著成長的船,步入長大。

採納一下吧,謝謝……

⑼ 高鐵走進我的生活作文

走進高鐵時代

高速鐵路作為現代社會一種新的運輸方式,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普遍歡迎,它的速度之快、行駛之穩、時間之准,也不斷贏得人們的良好口碑。眼見著高速鐵路漸次走進我們的生活,特別是京廣高鐵的全面貫通,更標志著我們鄭州鐵路局已經全面進入高鐵時代,這不由不讓我想起了幾十年來我所看到的火車嬗變。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父親曾是新鄉機務段的一名火車司機,因為居住在緊靠機務段的鐵路家屬院里,所以那時對火車的記憶就是黑老大——蒸汽機車。直至5歲那年第一次回老家,乘坐了當時具有典型時代特色的綠皮車,才真正體會到了坐火車的快樂與痛苦。

綠皮車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速度相當慢,就像老黃牛一樣,凡是大站、小站一律停車,有時中間還要待避,再加上鐵軌線路不太好,就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現在僅需10個小時的路程當時就得花上20多個小時。當時沒有什麼感覺,認為從居住的城市到故鄉一千多里的距離只需20幾個小時就能到達還算挺快的,直到1983年隨父親一同乘坐了一趟桔紅色的特快列車去北京以後,才感覺到以前乘坐的綠皮車速度那叫一個慢啊。

乘坐綠皮車的另一個感覺就是永遠也不會減少的旅客,列車經過好幾個車站後雖然下車的人也不少,可是上車的人數同樣多甚至往往超過下車的人,因此車廂裡面總是人滿為患,有時甚至連雙腳落下的位置都沒有,必須練就「金雞獨立」的本領以及腿腳持久的耐力,才能堅持到達目的地,現在想想,畢竟那時年輕氣盛,腰部、腿部功夫相當了得,有時能夠堅持數小時呢。

盡管綠皮車有種種缺點,但是對於正值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我來說,能夠經常乘坐綠皮車回老家也不失為一件美好的回憶。那時由於父母工作忙,幾乎每年寒暑假都會將我們姊妹中的一、兩個送到老家度過,因為奶奶和姥姥家相距很近,每次一回去,既可以兩家親人都看望,還可以和很多好夥伴玩兒個痛快,更主要的是我還可以享受坐火車那種來回奔波的感覺,因此每每一放假,我都會積極要求父親把我帶往老家瘋玩兒一陣子。

長大後,從綠皮車到桔紅車,再到動車組、城際高鐵,鐵路先後經過了幾次大提速,中國高鐵一次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中國速度的一次次突破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國鐵路特有的魅力,中國鐵路已然站在了世界前列。我作為一名普通的鐵路職工,也在不同時期分別體驗到了中國鐵路發展帶來的巨大成果,以從新鄉到北京為例,從80年代的10幾個小時到現在的6個多小時,再到動車組的4個多小時,速度變化之大無不令人振奮、令人鼓舞,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國家鐵路這幾十年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驕傲,為我們完美實現世界高鐵的不斷飛躍而自豪。

從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秦沈客運專線到津秦高鐵的建成投運,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鐵路人將繼續秉持「勇攀科技高峰,爭創世界一流」的高鐵精神,豪情滿懷、昂首闊步地邁入高鐵時代,相信不遠的將來,「陸地飛翔」也必將成為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快樂、幸福、和諧之旅。

閱讀全文

與走進鐵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佛地鐵出口地圖 瀏覽:273
武漢地鐵報站英文 瀏覽:92
白石高鐵站 瀏覽:294
北京地鐵安全隱患 瀏覽:382
南京東善橋地鐵 瀏覽:905
深圳地鐵列車有多長 瀏覽:556
金洲地鐵站到廣州火車站地鐵要多久 瀏覽:783
南京地鐵機場線單程時間 瀏覽:161
乘地鐵去佛山東建世界廣場 瀏覽:498
惠州仲愷深業喜悅城地鐵規劃 瀏覽:378
天府廣場到韋家碾地鐵價格 瀏覽:112
萬菱匯地鐵出口 瀏覽:402
長水機場到大觀樓地鐵 瀏覽:704
廣州t2機場那個地鐵站 瀏覽:909
s7地鐵南京運行時間 瀏覽:943
高鐵為什麼夜間不開行 瀏覽:500
西安門地鐵站怎麼去南京眼 瀏覽:480
廣州火車站去廣州機場地鐵 瀏覽:694
成都地鐵站項目總監招聘 瀏覽:691
佛山地鐵廣州火車站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