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高鐵鐵路 > 青藏鐵路工程師

青藏鐵路工程師

發布時間:2022-01-01 02:40:08

❶ 青藏鐵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跡有哪些

2002年10月,盧春房在嚴重高原反應的情況下,寫下「自勉詩」表露心跡。

這一年,他46歲。這位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如今有了一張永遠無法
恢復的黑面孔,成為一個標準的「高原人」。一米八的個頭,顯得清瘦,稜角分明
的臉上雙腮微陷,長期的高原生活,使他強打精神的臉上總掛著一絲疲憊。

2001年,盧春房離開了鐵道部建設司的領導崗位,受命出任青藏鐵路建設總指
揮部指揮長。在艱苦環境中,他代表全體青藏鐵路建設者鄭重立下軍令狀:橫下一
條心,干好青藏線!

�盧春房有過難忘的鐵道兵經歷,始終與中國的鐵路建設事業緊密相連,更與
舉世聞名的青藏鐵路結下不解之緣。面對青藏鐵路建設遇到的諸多新問題,盧春房
參考國內外工程建設管理的先進經驗,先後主持制定和完善了20多項管理辦法。在
他的領導下,青藏鐵路建設工地普遍建立質量信譽評價制度,不斷推廣先進工藝和
技術,初步形成建設單位統一管理、施工單位嚴格自控、監理單位認真核查、設計
單位優化配合、使用單位提前介入、政府監督全面到位的運轉模式。

他提出建設世界一流高原鐵路,必須實現「質量環保創雙優」,第一次在工程
建設中把環保和質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青藏鐵路建設中構築了由青藏總指統
一領導、施工單位具體落實並承擔責任、工程監理單位負責施工過程環保工作的日
常監理,環保監理單位實施全面監控的「四位一體」環境管理體系。在鐵路建設史
上首次引入環保監理,對優質樣板工程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等。

2003年6 月,正值藏羚羊遷徙之際,盧春房十分關心剛剛建好的野生動物通道
能否正常發揮作用。他專門趕到楚瑪爾河工地,躲在隱蔽的地方觀察藏羚羊活動情
況。在最初,有的藏羚羊因為膽小,遲遲不敢通過野生動物通道,有的從路基上翻
了過來,他急得只跺腳,恨不得把那些從路基上翻過來的藏羚羊抱起來,從野生動
物通道重走一下,或者跑過去給他們帶路。大約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有膽大的藏
羚羊率先通過了通道,他從下午一直觀察到天黑得實在看不見了才回去。盡管大批
藏羚羊通過了野生動物通道,但他卻高興不起來,心裡像壓了塊石頭:畢竟還有一
些藏羚羊沒有從野生動物通道,這說明還需要改進設計。隨後,他立即召集楚瑪爾
工地負責人商量如何做好藏羚羊遷徙的引導工作,還同設計單位就野生動物通道存
在的問題進行商討,多次徵求動物學家、可可西里保護站工作人員和當地農牧民的
意見,制定了周密的改進方案。

盧春房十分關心職工的生活和健康保障問題,幾乎每周都要去工地暗訪一下,
看一看他們伙食怎麼樣,能不能頓頓吃上肉;問一問有沒有吃高原保健葯,是否按
時體檢。摸一摸被子薄不薄,試一試暖氣熱不熱。一次,他在一處工地發現有一座
帳篷里沒有氧氣瓶,一向溫文爾雅的他頓時發了火,他打電話給工地負責人吼道:
「馬上把氧氣瓶搬過來,否則你今晚的宿舍就讓職工住!」工地負責人說是工作失
誤,馬上就把氧氣瓶送來,請您放心。盧春房厲聲批評道:「你的失誤,可能會斷
送職工的性命!這樣的失誤決不允許,別讓我看到第二次,否則你卷鋪蓋回家!」
直到氧氣瓶送了過來,他才放心地離去。盧春房對民工充滿了關愛之情,把民工管
理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他要求把民工和職工一視同仁,制定了嚴格的工資發放
辦法,防止民工工資被拖欠,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由於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青藏鐵路全年的有效施工時間只有6 個月。然
而,盧春房每年在施工現場的時間卻常常達到八九個月。無論是在風火山口還是夏
日飛雪的唐古拉山巔,無論是朔風肆虐的三岔河畔還是寒冷刺骨的雪水河邊,從勘
測前沿、指揮一線、鋪架現場到工地醫院,處處留下盧春房風塵僕僕的身影……�

在劇烈高原反應和連續長途奔波的雙重摺磨下,疲憊不堪的盧春房時常出現腦
供氧不足、心肌缺血等症狀。病倒在床上卻想著工地,他就一隻手輸著液,一隻拿
著話筒,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了解施工情況。只要症狀稍有緩解,他就服下一把抗
缺氧葯,吸上幾口氧氣,繼續忍著身體的不適鑽進隧道和涵洞,走向每一個施工點。

常年奔走在青藏高原,盧春房無法輔導幫助准備參加高考的兒子,更無法照顧
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的父母。父親幾次病危,他都無法抽身。�

自古忠孝兩難全,2002年11月,盧春房從工地趕回家中的第二天,慈愛的父親
便溘然長逝。悲傷之際,盧春房用「丹心一片報祖國」來自勉,重新踏上火熱的青
藏鐵路建設工地。�

昆侖山隧道貫通、風火山隧道貫通、羊八井隧道貫通……

三岔河特大橋竣工、清水河特大橋竣工、楚瑪爾河特大橋竣工……

鋪架挺進唐古拉、越嶺攻堅取得突破……

在他的指揮下,一項項重點工程相繼完工,攻克青藏鐵路建設「三大難題」取
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青藏鐵路已完工程合格率達到100 %,優良率達到95%以上,
涌現出160 多項優質樣板工程。他也因此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❷ 青藏高原鐵路那時造它的人名單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鐵路已於2006年7月1日9:00全線通車。

青藏鐵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長814公里,1979年建成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正在修建的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里。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青藏鐵路於2001年6月29日開工,當年完成投資11.8億元,格爾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線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凍土試驗段開工,實現了首戰告捷。2002年完成投資53.2億元;格爾木至望昆段線下主體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瑪爾河段線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楚瑪爾河至布強格段線下主體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開始鋪軌,年底順利到達昆侖山。今年是青藏鐵路建設的全面攻堅年,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計完成投資23.9億元,開工累計88.9億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正在採取強化措施,鋪軌架梁向高原腹地挺進,唐古拉山越嶺地段和唐南段重點工程開工,全面攻堅戰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是我國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這種原始、獨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態環境中修建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連續多年凍土區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鐵路建設和施工中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是青藏鐵路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對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極為重視。朱鎔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加強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精神,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生態環境,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護我們祖國的每一寸綠地。為搞好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廣網北京5月2日消息青藏鐵路建設部門1日向記者介紹,經過青藏鐵路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青藏鐵路全線所有站線、輔助線軌道已鋪設完畢。至此,青藏鐵路全線所有軌道鋪設全部完成。

據新華社報道,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正線1142公里的軌道去年已全部鋪通。青藏鐵路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工程於2001年6月開工建設,將於今年7月1日全線開通試運營。

青藏鐵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沿線常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空氣中的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一半。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點海拔達到5072米。為了青藏鐵路早日開通運營,青藏鐵路全線上萬名建設者,放棄節假日等休息時間,正在為青藏鐵路建設奔波忙碌著。

專家稱,青藏鐵路的開通將進一步加快西藏、青海兩省區的經濟發展,「出國容易進藏難」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鐵路運輸將大大降低進出藏客運和貨運的成本。

「天路」通車將使「世界屋脊」不再遙遠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貨車試運行1日全面啟動。這條鐵路的開通將使270萬西藏居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包括他們的煮飯方式。

西藏自治區當雄縣一戶牧民的帳房前,16歲的藏族姑娘群桑卓瑪笑著對記者說:「等火車通了,我們家燒火做飯就可以不用牛糞了。」

在茫茫的青藏高原,寒冷的冬季佔去了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在漫長的8個月時間里,由於煤炭資源缺乏,牛糞是高原上牧民的主要燃料。然而,牛糞的長期、大量燃燒,剝奪了草原的理想肥料。

青藏鐵路開通後,75%的進出藏物資將由鐵路承擔,從而改變以往公路運輸運距長、運費高、損耗大的缺點。
被譽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氣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線強烈,常年積雪,氣候復雜而著稱於世。美國現代火車旅行家保羅·泰魯在《游歷中國》一書中寫道:「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

經過四年的艱苦奮戰,在攻克許多罕見的科技難題之後,青藏鐵路已於去年全線貫通,並將於今年7月1日投入試運營。由於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這條鐵路也被人們稱作「天路」。

在世代居住於青藏高原的藏族群眾看來,這條神奇的鐵路不僅能夠把高原上稀缺的煤運進來,把皮貨運出去,興許有一天,世代放牧為生的牧民們,還能坐火車去看看外面,他們與世界的距離將被拉近。

52歲藏民索措是拉薩一家小飯館的老闆。他說:「鐵路通車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上老伴從家門口乘火車到首都北京游一游,再到更多的地方去看一看!」

旅遊業專家認為,青藏鐵路沿線將成為蘊含無限商機的「黃金旅遊線」。
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黃弟福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青藏鐵路的開通將把「絲綢之路」與布達拉宮連接起來,成為中國西部新的黃金旅遊熱線。如今,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區已紛紛與西藏就共同發展旅遊業進行磋商。
索措說:「等各國的遊客都進來了,我的小飯館一定會更紅火!」

據西藏社科院和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預測,2010年到西藏旅遊的人數有望達到528.24萬人,旅遊產業直接收入可達58億元。2005年,西藏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80萬人次,旅遊收入為19.3億元。
黃弟福還告訴記者,青藏鐵路公司計劃開通豪華旅遊專列,途經青海湖、昆侖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達拉宮等世界著名的景區景 點。

為幫助遊客應對可能發生的高原反應,列車內將備有專門的供氧設備。建成後的青藏鐵路還將使用紅外線監控系統,在高原地段做到無人值守,保持全天候通車。

此外,公司還將啟動垃圾集納系統和垃圾收集專列,將沿途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運到拉薩或格爾木進行處理。
以青海省西寧市為起點、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青藏鐵路,全長近2000公里。開通後的列車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將達到每小時120公里,從格爾木至拉薩的乘車時間不會超過12小時。

青藏鐵路2006年7月試運營提供兩套供氧方式
2006年4月23日,據青藏鐵路公司介紹,2006年7月1日開通試運營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開行的列車,將為旅客提供彌散性供氧、氧氣面罩供氧兩套方式,盡量減輕旅客在列車內的缺氧狀況。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馬保成介紹,根據青藏鐵路沿線缺氧的情況,青藏鐵路公司將盡全力在列車車廂內營造舒適的「內部環境」,車內共設置了兩套供氧方式,一套是彌散性供養方式,類似「中央空調」,這將使整個車廂內的氧氣含量達到平原地區的80%%以上;另外一套供氧方式是旅客座位旁邊設置的氧氣面罩,若旅客感覺車廂內依然有缺氧狀況,就可將氧氣面罩摘下來直接吸氧。

另外,運營後的每趟列車內將配備一名大夫和一名護士,採取車內急救應急措施。

首趟「青1」次進藏旅客列車2006年7月1日上午9時從青海格爾木火車站始發,前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這是第一列發往拉薩的旅客列車,標志著青藏鐵路開始全線通車運行。

高原「天路」全線通車 2006年7月1日,一個註定要被寫入歷史的日子。這一天,西藏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被改寫。1日,青藏鐵路慶典「青1」和「藏2」分別從格爾木和拉薩出發,火車第一次駛上了青藏鐵路。2日零時13分,從拉薩開往蘭州的青藏鐵路「藏2」次旅客列車在經過13小時01分鍾的旅行後,安全抵達格爾木。這標志著世界海拔最高、線路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
2日零時31分,從格爾木開往拉薩的「青1」次列車安全抵達拉薩。從1日11時05分發車至抵達拉薩,「青1」次列車沿途經過45個車站,歷時13小時26分鍾。
進藏和出藏列車先後啟動
1日7時20分,格爾木火車站。持有首趟進藏旅客列車——「青1」次列車車票的數百名旅客開始陸續登車。8時30分,旅客基本登車完畢。9時,車門關閉。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的12名記者獲准登上首趟進藏列車,進行隨車實時報道。
1日11時05分,隨著汽笛一聲長鳴,「青1」次列車啟程前往拉薩。
7分鍾後——1日11時12分,從拉薩開往蘭州的青藏鐵路「藏2」次旅客列車也緩緩啟動,駛離拉薩火車站1號站台,列車上有700多名乘客。
目送著汽笛聲中緩緩遠去的列車,專程趕來參加通車慶祝大會的藏北那曲牧民嘎央說:「從騎馬、坐汽車到乘火車,祖輩們千年的夢想,沒想到在我這一代竟成了現實!」
高原景色美不勝收
1日12時40分,首趟進藏「青1」次列車穿過昆侖山隧道;13時20分,過清水河特大橋。記者在現場看到,清水河特大橋四周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大橋一眼難見盡頭。列車到來時,可可西里保護區管理局索南達傑保護站的文嘎、嘎瑪等幾名巡山隊員向列車行注目禮。
此後,「青1」次列車先後經過玉珠峰、不凍泉、楚瑪爾河、五道梁、日阿尺曲、沱沱河、通天河、雁石坪、布強格等車站……宛如一條長龍穿行在茫茫高原上,打破了亘古荒原的寧靜。
列車一路南行。窗外時而下雨,時而飄雪,時而有彩虹出現。人們真正體驗到了青藏高原「十里不同天」的天氣。雪山連綿不絕,高原上特有的景色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佔領」了不少數碼相機存儲卡的存儲空間。
列車創造鐵路史上新紀錄
出藏的「藏2」次列車也是一路「過關闖將」,直向北行。
1日14時51分,經過310多公里的行駛,列車通過藏北重鎮那曲火車站。
1日17時35分,「藏2」次旅客列車緩緩通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車站。這是旅客列車首次通過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
1日17時38分,列車以84公里的時速,平穩地穿越海拔5072米的世界鐵路最高點。車上700多人有幸成為第一批搭乘旅客列車經過世界鐵路最高點和抵達世界海拔最高火車站的旅客。
藏族旅客扎巴旺達說:「唐古拉這個連動物都難以生存的地方,火車能通過,真是奇跡。」乘客周軍深有感觸地說:「我站在了世界鐵路的最高點,感到無比自豪。」
1日18時05分,首趟進藏的「青1」次和首次出藏的列車「藏2」次成功在布強格車站「擦肩而過」。人們一片歡呼,因為,這意味著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經歷了旅客列車的完全檢驗。
西藏不再沒有鐵路和火車
「擦肩」之後,兩列火車在接受過檢驗的鐵路上各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1日19時31分,出藏的「藏2」次旅客列車風馳電掣,順利通過長江源頭第一橋——沱沱河長江源特大橋和沱沱河車站。20時23分許,列車到達風火山隧道。20時46分,列車通過楚瑪爾河車站。21時45分,抵達清水河特大橋。22時20分,過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
1日21時18分,「青1」次列車駛過那曲站,穿越藏北高原,直奔拉薩。拉薩城裡,禮炮聲聲,煙花綻放,人們對列車翹首以待……
青藏鐵路的全線通車,使西藏自治區結束了沒有鐵路和火車的歷史。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說,這必將為西部大開發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

❸ 西藏鐵路是工程師的傑作嗎

摘要 西藏鐵路是工程師的傑作呢親。

❹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5中青藏鐵路工人的事跡和頒獎詞

【事跡簡介】

青藏鐵路,由格爾木出發,越昆侖山、跨沱沱河、翻唐古拉山、穿羊八井峽谷至拉薩,全程1142公里。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它是世界上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鐵路;它包含世界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它架起了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橋;它克服了高原築路的三大難題;它融入了綠色環保和人文設計理念;它實現了西藏「鐵路、公路、航空」立體化交通的夢想;它被國際社會譽為「可與長城媲美的偉大工程」。

【頒獎詞】

每當汽笛聲穿過唐古拉山口的時候,高原上的雪山、凍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會想念那些建設者有力的大手和堅強的笑容。他們能驅動鋼鐵,也會呵護生命。他們,是地球之巔的勇者,他們,締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鐵路!

(4)青藏鐵路工程師擴展閱讀:

1、青藏鐵路精神:

青藏鐵路精神是「挑戰極限,勇創一流」。

2、時代意義:

胡錦濤總書記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學習和弘揚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這對於教育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3、發揚精神:

青藏鐵路精神這筆精神財富彌足珍貴,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要求,把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學習好、宣傳好、弘揚好,使之深入人心,成為鼓舞幹部群眾拼搏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

❺ 地球之巔的勇者:青藏鐵路建設者 是誰

中國鐵路建設"鐵軍"之稱的中鐵十八局集團
韓利民(中鐵十八局集團總工程師、青藏鐵路指揮部指揮長、全國鐵道團委"青藏鐵路建設青年功臣"、"國家重點工程青年貢獻獎"、"青海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獲得者)

❻ 青藏鐵路的修建處理難度最大的是什麼

一. 多年凍土
青藏鐵路鋪設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由於海拔高,終年氣溫很低,路基下是多年凍土層,有的地方凍土層厚達20多米;這些凍土在溫暖的季節會融化下降,寒冷的季節則凍結膨脹,這一起一降會嚴重影響鐵路路基的穩定。而青藏鐵路要經過這樣的凍土地段長達550千米,是鐵路全長的一半!
在工程建設中,對這一地帶採用了因地制宜的方法:對相對穩定的凍土地段採取片石通風路基、片石護道、熱棒技術、鋪設保溫板等方法,使路基通風,加快熱量散發,降低溫度,保持凍土的穩定性。對於極不穩定的凍土地段則採用「以橋代路」的方法,即以橋梁代替路基。橋梁工程採用樁基礎,每座橋墩下面有四根樁基,每根樁基要深入地下20米以上,澆築橋墩的混凝土經過了點和不同的地質條件,採取襯砌防水保溫層、泥漿護壁等有效措施,克服了一系列施工難題。目前,我國在鐵路凍土領域的科研攻關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時還誕生了一批凍土研究的新生力量。
二. 生態脆弱
青藏高原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土層淺薄貧瘠,生態十分脆弱,一但遭受人為破壞,要恢得幾乎不可能。為此,青藏鐵路建設工程首次作出了環保和施工同等重要的承諾,並與當地政府簽定了環保協議;鐵路建設工程用於環保方面的投資預計達20多億元,占工程總投資的10%左右,環保投資和所佔比例如此之大,在國內建設史上尚屬首例。
環保意識和行動無處不在:在樁基施工中,工程人員創造性地應用旋挖鑽機干法成孔這一新型環保施工工藝,它可以快速成孔,既不會過多干擾多年凍土層,又不會污染環境。可可西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鐵路穿過這里時,修建了清水河特大橋,這是全線最長的「以橋代路」工程,也是青藏鐵路專門為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徒而開辟的通道。對於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環境破壞,則採取人工種草和草皮移植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復植被。工程開工至今,鐵路沿線的凍土環境和江河湖泊的水質無明顯改變,野生動物遷徙自由,對濕地生態的保護極有效。
三. 高寒缺氧
高原上氣溫低,空氣稀薄,這種特殊的氣候條件對施工人員和施工設備都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在施工中,工程師們用自己發明創造的技術,加強了電器系統的耐低溫性能,提高了動力系統的供氧量,把這些設備變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原工程設備。
在施工人員方面,國家鐵道部、衛生部第一次聯合下文,對醫療衛生保障專門作出詳細而具體的規定,投資達兩億元,建成覆蓋全線的三級醫療保障體系,使出現嚴重高原反應和患高原病的人員得到及時治療,施工兩年來,實現了高原病零死亡,非典疫情零發生,鼠疫零傳播的「三無」目標。

❼ 著名的鐵路工程師有誰

李春湘:主持修建津浦鐵路;
錢令希:參與修建敘昆鐵路;
陳宜禧:主持修建新寧鐵路;
徐騮良:主持修建滬杭鐵路、浙贛鐵路;
凌鴻勛:主持修建潼西鐵路;
李金城:主持修建青藏鐵路;
詹天佑 茅以升

❽ 在修築青藏鐵路工程師遇到什麼困難工程師是怎樣解決的

凍土層、空氣稀薄

❾ 詹天佑在什麼情況下修築青藏鐵路的

詹天佑沒有修築過青藏鐵路。他一生突出的貢獻是成功修築了京張鐵路。詹天佑 (1861—1919) 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他還是中國最早的一位工程師,字眷誠。原籍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出生於廣東南海縣。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僅12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了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1878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中學的課程,考取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鐵道工程學。1881年又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耶魯大學,並寫出題為《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的畢業論文,獲學士學位,並於同年回國。回國後詹天佑入馬尾船政前學堂學習,學成後派往福建水師旗艦「揚武」任炮手,參加了馬尾海戰。 戰後被調入黃埔水師學堂任教習。 然而當時的中國,由於封建頑固派極力反對修造鐵路,以致英雄無用武之地,被迫改學駕駛海船,耽誤了七八年。 1887年,「中國鐵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經留美同學鄺孫謀推薦,才得以干他精通的鐵路工程工作,成為中國第一名鐵路工程師。開始負責修築塘沽到天津的鐵路,僅用70多天就完成鋪軌工程。後又參加修築天津至山海關的鐵路,需要在灤河修一座鐵橋,面對英、日、德工程人員建造這座鐵橋的相繼失敗,他毅然挺身承擔造橋任務,最後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詹天佑這一生最大貢獻,就是在於他成功地修建了京張鐵路。 1905年,擔任京張(北京——張家口)鐵路總工程師。這條路穿山越嶺,全長200多公里,工程之艱巨為它處所未有。他親自勘察,選定路線。在北京青龍橋東溝,採用人字形軌道,用兩台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的辦法,解決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又與工人一起,採取各種措施,解決隧道工程中滲水、塌方等困難。 京張鐵路於1909年竣工,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總費用只有外國承包商索價的五分之一。 京張鐵路建成典禮後受聘川漢、粵漢鐵路會辦或總理兼總工程師。辛亥革命後,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督辦等,克服種種困難,修建了從武昌至長沙365千米的鐵路。晚年編寫出版《京張鐵路工程紀要》、《京張鐵路標准圖》等工程技術書籍,以及《華英工程詞彙》這部我國最早的土木工程辭典。 1919年逝世。中華工程師學會為該會第一任會長詹天佑在青龍橋車站建了一座銅像,永遠紀念這位傑出的愛國鐵路工程師。

❿ 中國修築鐵路的著名工程師除了詹天佑還有誰

李春湘:主持修建津浦鐵路;
錢令希:參與修建敘昆鐵路;
陳宜禧:主持修建新寧鐵路;
徐騮良:主持修建滬杭鐵路、浙贛鐵路;
凌鴻勛:主持修建潼西鐵路;
李金城:主持修建青藏鐵路;
……

閱讀全文

與青藏鐵路工程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佛地鐵出口地圖 瀏覽:273
武漢地鐵報站英文 瀏覽:92
白石高鐵站 瀏覽:294
北京地鐵安全隱患 瀏覽:382
南京東善橋地鐵 瀏覽:905
深圳地鐵列車有多長 瀏覽:556
金洲地鐵站到廣州火車站地鐵要多久 瀏覽:783
南京地鐵機場線單程時間 瀏覽:161
乘地鐵去佛山東建世界廣場 瀏覽:498
惠州仲愷深業喜悅城地鐵規劃 瀏覽:378
天府廣場到韋家碾地鐵價格 瀏覽:112
萬菱匯地鐵出口 瀏覽:402
長水機場到大觀樓地鐵 瀏覽:704
廣州t2機場那個地鐵站 瀏覽:909
s7地鐵南京運行時間 瀏覽:943
高鐵為什麼夜間不開行 瀏覽:500
西安門地鐵站怎麼去南京眼 瀏覽:480
廣州火車站去廣州機場地鐵 瀏覽:694
成都地鐵站項目總監招聘 瀏覽:691
佛山地鐵廣州火車站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