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高鐵鐵路 > 清朝破壞鐵路

清朝破壞鐵路

發布時間:2021-12-22 03:56:02

① 清政府為什麼一直排斥建鐵路

清政府排斥修進鐵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傳統思想所決定的。

清政府反對修築鐵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思想所造成的。但是最終很多事情的發展,使他們認識到需要引進更加先進的技術,才能推動國家的發展。

② 1911年5月清朝政府宣布鐵路收歸國有遭到了民眾的強烈反對, 鐵路收歸國有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政府強行將鐵路所有權收走,因為這不是官方出錢修的

③ 清朝末年修鐵路的原因是什麼

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啊,當時因為清政府和普通百姓的一些愚昧思想,修鐵路有很大的阻礙的。

中國第一條小鐵路——1865年,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沿著護城河修建了一條一里長「展覽鐵路」德小鐵路,這是中國出現最早的一條鐵路。不久,清統治者以:「觀者駭怪」為由,勒令把它拆掉。嚴格地說,這還不能算作實質意義上的鐵路。

中國第一條營業鐵路——1876年,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徵得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採取欺騙手段在上海擅築,擅自修建了淞滬鐵路(從吳凇到上海),於1876年7月建成通車,全長15公里,經營了一年多時間,這是中國最早辦理客貨運輸業務的第一條鐵路。後來清政府用28萬兩白銀將其贖回,全部被清政府贖回拆除了。

中國人自己修築的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開始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鐵路,真正成功並保存下來加以實際應用的第一條鐵路,從而揭開了中國自主修建鐵路的序幕。

還有一條最著名的鐵路,小時語文課本上學的:
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京張鐵路(豐台柳村--張家口)。京張鐵路總設計師: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1906年開工建設,1909年建成通車。1923年平綏鐵路/京包鐵路(北京(北平)--張家口--包頭(綏遠))建成通車。

因為辛亥革命1911年清朝才算滅亡所以京張鐵路是最著名最號的清朝的一條鐵路!
中國第一條華僑出資興辦的鐵路是1905年修築的潮(州)汕(頭)鐵路。

以上都是有清一朝的著名鐵路的歷史了!在清政府時期修建鐵路約9400公里。其中帝國主義直接修建經營的約佔41%;帝國主義通過貸款控制的約佔39%;國有鐵路,包括中國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張鐵路和商辦鐵路及贖回的京漢、廣三等鐵路僅佔20%左右。

④ 歷史清朝統治者反對修建鐵路說明了什麼這對中國社會有何影響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論文
從19世紀60年代初期到年代中期,在這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洋務運動在中國呼風喚雨,風光一時。但是,在李鴻章等人轟轟烈烈地搞了三十多年「洋務」之後,在北洋水師已經建成當時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之後,中國還是在甲午海戰中敗於日本,不得不再次簽訂屈辱條約,割地賠款。甲午海戰失敗及隨後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洋務運動的最終失敗——— 洋務運動並沒有使中國真正強大。
洋務運動是清朝政府在內外交困下所採取的一種自保性質的改革。時,外有列強環伺,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在這種情況下,清廷的一部分當權官僚決定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國鎮壓下去,而後再設法抵禦被認為是「肢體之患」的外國侵略。為此,他們開始實行所謂的「自強新政」,主要內容就是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首先是軍事技術),一方面企圖通過與西方搞好關系,以爭取軍事支援,另一方面也想通過此舉實現中國的工業化,最終達到「自強」的目的。這些想法當然是不錯的,可是,一開始,洋務運動就在體制和技術之間出現了脫節的現象。按照張之洞的說法,洋務運動之學習西方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意即堅持大清帝國的整個體制和意識形態不變,僅僅學習西方的技術,學習他們船堅炮利的一面。豈不知,「體」和「用」在很多時候都是不可分離的。正如嚴復所說:「體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體,則有負重之用;有馬之體,則有致遠之用。未聞有牛為體,以馬為用者也。」嚴復的意思很明顯,如果中國的整個體制和意識形態不變,僅僅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於「自強」無補,正如將馬腿強行移到牛身上一樣,兩者因不配套而互相扞格,雙雙失效。洋務運動的失敗最終證實了嚴復的判斷,「體」、「用」之間的嚴重脫節可以說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洋務運動以它的失敗告訴後人,沒有體制變革的足夠配合,單純的技術變革和實業發展是走不遠的。
洋務運動的另一個脫節之處是:洋務運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變革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強」,這本身沒有錯誤。可問題是,洋務派口中的「自強」,一直就是以國家為本位而非以民生為本位的,所以,洋務運動從啟動之日起就沒有把民生問題提到一個應有的高度來加以重視。他們建軍械所也好,製造軍火和輪船也罷,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增強清廷的軍事實力和工業實力,對於普通百姓能否從這場變革中獲得好處,他們考慮不多。甚至,為了所謂的國家富強,他們還不惜侵害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
洋務運動大力修建鐵路、建造輪船、發展機器製造業和采礦業,這些產業當然是中國所需要的,可是,產業的升級換代往往會讓一些底層勞動者失業。因此,在一個負責任的社會體制下,政府和企業在推行技術變革,實現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必須顧及底層民眾的承受力,不能讓最底層的百姓生活得更加悲慘。可洋務運動不是這樣。鐵路運輸和輪船航運業的發展讓大量的「船戶」、「車戶」和「腳夫」失業。這些最底層的勞動者被洋務運動擠出了舊業,卻又難以進入新業,在他們賴以謀生的低級手段被洋務運動所提倡的先進機器所取代之後,伴隨他們的只有每況愈下的困頓和日復一日的怨恨。針對這種情況,湖北巡撫奎斌曾記述:「以湖北一省而論……實因輪船暢行,民間衣食之途,盡為攘奪,江河船隻頓減十之六七,失業之人不可勝計。而襄樊一帶行店關閉,車戶歇業,瘠苦情狀,尤不堪寓目。」所以,當時就有人批評洋務運動是「刮天下貧民之利而歸之於官也」。就連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李鴻章也承認:「今之熟悉洋務者,往往於吏治民生易於隔閡。」洋務運動既然「隔閡」於民生,甚至還「刮天下貧民之利而歸之於官」,所以,它得不到廣大普通百姓的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離開了廣大民眾的參與和支持,焉有不失敗之理?
最後還得說一說洋務運動中的用人問題。毛澤東曾說:「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那麼,在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提拔使用的「幹部」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簡單地說,具體經辦洋務的人在事功和道德之間嚴重脫節。一方面,這批洋務分子買船造炮、開礦練兵,積極地為中國引進西方的近代工業和先進技術,另一方面,這批人也借經辦洋務之際中飽私囊,大搞腐敗。對此,辜鴻銘曾有過論述,他說,李鴻章用人「但論功利,不論氣節;但論才能,不論人品」。這就使得一批奔競之徒聚集在洋務運動的旗幟之下,而有理想有操守的正直之士因恥於與小人為伍而日漸疏遠洋務,結果就造成了一種奇怪的人事現象:洋務運動本為當時一股先進的力量,可是,參與洋務運動的人卻多是追名逐利、沒有道德操守的「腐敗分子」。當時,就有人批評說「才傑不談洋務,談者皆勢利小人,臨時張皇,一無足恃」。這一點,就連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張之洞也不諱言,他說:「近年習氣,凡稍知洋務者,大率皆營私漁利之徒。」梁啟超後來總結歷史,更是稱洋務中人為「一世鄙夫」。
一項從理論上講絕對先進的事業,最終卻落到了一批「營私漁利之徒」的手裡,歷史的詭譎在此暴露無遺。理論上的先進性與實際操作中的腐敗行為交織在一起,暴露出了洋務派在做事與做人之間的嚴重脫節。李敖曾說:「與什麼人一起奮斗有時比為什麼奮斗更重要。」既然搞洋務運動的「大率皆營私漁利之徒」,所以,它最後以失敗收場也就不足為怪了。
雖然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2、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消極:1、有清朝官府舉辦,為維護反動統治服務; 2、經營管理腐敗。夠經典了吧! 洋務運動是清王朝統治階級為了謀求封建國家的「富強」而進行的改革運動,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傾向。洋務派是這場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其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應付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以消除「內憂外患」的嚴重危機。其內容雖然十分廣泛,但核心一直是創辦軍事工業和編練新式陸海軍的軍事活動。
洋務派對清朝軍隊進行武器和訓練的革新,與頑固派的愚昧守舊態度相比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中國軍事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1865年到1895年,洋務派在各地創辦了20多個製造槍炮、彈葯和船艦的工廠。在自製和外購的基礎上,19世紀70年代,淮軍已「盡棄中國慣用之抬鳥槍,而變為洋槍隊」。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改善,使其戰鬥力有所增強。洋務派的海軍建設成效尤為卓著。經過苦心經營,洋務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師。尤以北洋水師實力最強,其規模時居世界第4,其中定遠、鎮遠艦的購置,給日本以很大的威懾,推遲了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時間。甲午戰爭爆發後,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重創日本海軍,阻止了日本侵略軍的長驅直入。因此,洋務運動中的近代軍事工業,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防力量,起到了「禦侮」的作用。
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雖然不是旨在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但它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客觀上卻沖破了中國封建主義的桎梏,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發展進程。洋務運動不僅使中國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力,而且間接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洋務派企業為中國資本主義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並且孕育了新的階級力量,這些都在客觀上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西學的大量引進和新式學堂的建立,不僅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而且也開拓了中國人的眼界,傳統的思想觀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洋務運動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現在對其茫然無知的中國人面前,使人們開始耳聞目睹和親身體會這些成果的優越之處,從而逐步澄清了對「西學」的種種誤解,由一味抵拒,漸至批判地吸取。盲目自大的心態日見改變,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客觀地面對現實,承認兩方科技的進步,不再反對把「西學「引入中國。
但是,洋務運動所具有的封建屬性,決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點的存在。首先,因為洋務運動由清王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所以,他們大規模引進的只是西方的物質文明與科學技術,對西方的社會經濟制度諱莫如深,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則堅決抵制和反對。這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其次,洋務派所興辦的企業均由洋務官僚操縱,經營管理大權都被其委派的總辦、會辦、幫辦或提調等把持,他們經營不善,管理腐敗,不可避免地使企業內部充滿了封建性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這些企業在封建性的嚴重束縛下,或癱瘓停辦,或被帝國主義侵吞,或轉讓私人經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再次,洋務運動的變革措施與中國傳統的義利觀和本末觀發生了沖突,受到傳統心理的束縛。中國是農業大國,重農抑商是歷代統治者沿襲的基本國策,重義輕利是歷代統治者提倡的修身准則,深深植根於傳統文化之中。僵化少變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習慣於安定平靜的生活,具有較強的心理惰性,面對社會變革,求穩怕亂,抗拒抵制。盡管西學的輸入打亂了中華民族獨立發展的軌跡,但長期以來民族發展的慣性,使很多中國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觀念去看待世界和社會,這就妨礙著他們去接受新的東西,同時也妨礙著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
總之,洋務運動處於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它對於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既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又有消極的不良影響。
作為一段歷史,洋務運動離今人已經很遠了,可是,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及其啟示卻並不過時,它的教訓依然值得今人深思,汲取。
摘抄來的

⑤ 清政府為什麼要拆毀鐵路

在那時的人說鐵路破壞風水龍脈,對清朝不利,都是封建迷信惹的。

⑥ 清政府為何拆毀淞滬鐵路

當時清政府非常懼怕洋人的鐵路,認為會破壞風水

⑦ 清朝時期的鐵路是什麼樣的,居然滅亡後才宣告建成

清朝為中國的鐵路事業做了不少貢獻,是中國鐵路的開始。自1881年建成唐胥鐵路,至1912年清朝滅亡,全國共建成鐵路9000多公里,當然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西方列強修建的,只有小部分是由清政府修建。

晚清時期,中國才出現了一個鐵路專家,就是我們很熟悉的詹天佑。我們現在都把他稱為「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等。在他的帶領下,中國才自主設計並建造了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⑧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發生過哪一次傷亡慘重的鐵路事故呢

在如今的生活中,飛機失事,火車脫軌等問題,總是屢見不鮮的發生,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盡管隨著科學的發展,交通工具的安全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難以保證沒有意外發生,那就更不用提過去了,中國鐵路歷史上的第一個重大交通事故,也是清末最嚴重的鐵路事故,就發生在鐵路引進不久後的1889年。

李鴻章等人擔心這起鐵路事故又會成為一個把柄,所以竭力隱瞞,那麼為何這起事件還是被報道出來了呢?原來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解除了部分報禁,允許民間辦報,消息傳開以後,《申報》以及各家在中國的西洋報紙記者紛紛派人前去調查,《申報》更是對這件事情做出了長篇累牘的長篇報道,從而獲得了詳細資料,至於傷亡人數,由於官方未曾公布,申報分析加上火車的鍋爐工有30人死亡,而英文報紙《The Chinese Times》給出的傷亡人數是11人。

可以說這起火車慘案的發生,從頭到尾都是一場人禍,司機玩忽職守,站點疏忽情報,飲酒駕駛,點燈用油錯誤,如果能有一個細節做到位,都不會引起這么大的傷亡。它也值得後世的警醒。

⑨ 清政府為什麼不讓修鐵路

同治四來年中,曾風言李自鴻章有辦鐵路之意,總理衙門立即專門馳函查尋,李鴻章解釋說:「自是彼族設此言。無聊嘗試,原可置之勿理」。(註:《海防檔》電線,22頁。)總理衙門這才算罷。由此看來,不論誰提出修建鐵路之事,一概不許。
總署反對修築鐵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中國與外國情況有所不同,「倘任其安設飛線開設鐵路,洋人可任便往來,較之盡東其畝,於大局更有關系」,(註:宓汝成:《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第1冊19頁。)害怕洋人進入中國太深,以致多生枝節,製造隱患; 第二是鐵路會使中國險阻盡失;第三是有害民間田地、廬舍,尤其有礙風水;第四是妨礙民間生計,勢必會引起紛爭。

樓主:這是目前最詳實的記錄了

⑩ 清政府修鐵路的歷史

中國第一條小鐵路——1865年,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沿著護城河修建了一條一里長「展覽鐵路」德小鐵路,這是中國出現最早的一條鐵路。不久,清統治者以:「觀者駭怪」為由,勒令把它拆掉。嚴格地說,這還不能算作實質意義上的鐵路。

中國第一條營業鐵路——1876年,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徵得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採取欺騙手段在上海擅築,擅自修建了淞滬鐵路(從吳凇到上海),於1876年7月建成通車,全長15公里,經營了一年多時間,這是中國最早辦理客貨運輸業務的第一條鐵路。後來清政府用28萬兩白銀將其贖回,全部被清政府贖回拆除了。

中國人自己修築的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開始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鐵路,真正成功並保存下來加以實際應用的第一條鐵路,從而揭開了中國自主修建鐵路的序幕。

還有一條最著名的鐵路,小時語文課本上學的:
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京張鐵路(豐台柳村--張家口)。京張鐵路總設計師: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1906年開工建設,1909年建成通車。1923年平綏鐵路/京包鐵路(北京(北平)--張家口--包頭(綏遠))建成通車。

因為辛亥革命1911年清朝才算滅亡所以京張鐵路是最著名最號的清朝的一條鐵路!
中國第一條華僑出資興辦的鐵路是1905年修築的潮(州)汕(頭)鐵路。

以上都是有清一朝的著名鐵路的歷史了!

閱讀全文

與清朝破壞鐵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佛地鐵出口地圖 瀏覽:273
武漢地鐵報站英文 瀏覽:92
白石高鐵站 瀏覽:294
北京地鐵安全隱患 瀏覽:382
南京東善橋地鐵 瀏覽:905
深圳地鐵列車有多長 瀏覽:556
金洲地鐵站到廣州火車站地鐵要多久 瀏覽:783
南京地鐵機場線單程時間 瀏覽:161
乘地鐵去佛山東建世界廣場 瀏覽:498
惠州仲愷深業喜悅城地鐵規劃 瀏覽:378
天府廣場到韋家碾地鐵價格 瀏覽:112
萬菱匯地鐵出口 瀏覽:402
長水機場到大觀樓地鐵 瀏覽:704
廣州t2機場那個地鐵站 瀏覽:909
s7地鐵南京運行時間 瀏覽:943
高鐵為什麼夜間不開行 瀏覽:500
西安門地鐵站怎麼去南京眼 瀏覽:480
廣州火車站去廣州機場地鐵 瀏覽:694
成都地鐵站項目總監招聘 瀏覽:691
佛山地鐵廣州火車站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