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網站 訂好票後哪裡付款
付款有三個方式
一個是刷信用卡,搭車前到車站取票(各火車站都可以,不指定搭車那站),或便利商店取票
一個是到車站直接領票付款
一個是到便利商店直接領票付款
但一定要在期限內繳款,不然會被取消掉
B. 台灣鐵路運輸的鐵路系統
城際鐵路系統:
台灣鐵路管理局
台灣高速鐵
都會捷運系統:都會區內的短途運輸。目前台鐵所進行的「捷運化」亦以捷運的短程運輸概念為基礎,改善路線及設備。
台北捷運
高雄捷運
台中捷運
桃園捷運
輕便鐵路:輕便鐵路多為依產業需求(如林業、糖業、鹽業、礦業等)而設置,路線標准低、部分路線兼營客運。昔日曾密如蛛網遍布全島(中南部平原為主),全盛期糖鐵即曾有43條客運線。唯今日多數已撤廢,少數留有觀光用途。
阿里山森林鐵路
太平山森林鐵路
台灣糖業鐵路
C. 台灣鐵路的歷史
1874年,日本佔領琉球群島後開始武裝侵擾台灣,隨後西班牙也揚言要從它佔領的菲律賓群島進攻台灣。清朝政府為了加強台灣的防務起用洋務派丁日昌為福建巡撫(台灣隸屬福建)。1876年,丁日昌到台灣視察後即上奏朝廷,強調了建築鐵路的重要性。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兩江總督沈葆楨等重臣也認為台灣修建鐵路「功用最大」,「無事時運貨便商,有事時調兵通信」;清政府總理衙門也認為在台灣舉辦鐵路是「經理全台一大關鍵」。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決定要丁日昌「審度地勢,妥速籌策」。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台灣首次單獨設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1887年初,劉銘傳再次以加強防務、開展商務為理由,上奏朝廷請求重建台灣鐵路並很快獲得批准。1887年春,劉銘傳正式主持修建台灣鐵路,選定臨時省城台北西約8公里的大稻埕作為鐵路樞紐,往東北到基隆,往南經過彰化(計劃中的新省城)直到原先的舊省城台南府。由於築路器材主要購自英、德兩國,工程設計也聘用英籍工程師,所以鐵路採用的是英國標准。1887年3月,從大稻埕到基隆段開始建築,幾個月以後,往南的鐵路也開始修建,台灣的第一條鐵路終於破土動工了。
1891年秋,台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台北至新竹的線路。從基隆到新竹共設車站15處,開辦了直達班車,使用命名為「騰雲」、「御風」、「超塵」和「掣電」號4台機車牽引。
台灣鐵路的修建,使得西方列強十分眼紅英國在中國擴大的影響,分食中國的野心也更加膨脹,都想藉助修路謀取利益。因此當鐵路修到新竹後,清政府一方面懼怕刺激列強的貪欲,一方面經費也難以繼續籌集,所以工程沒有全部完成就停止了。這樣,化了6年時間只建成了從基隆經台北到新竹全長99公里的鐵路,工程總計耗銀達130萬兩。 台灣高雄老車站 飽含歷史的一段記憶
D. 台灣省鐵路的發展年表
1887年: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興建鐵路第一階段:基隆—台北開啟台灣鐵路建設的先河,也是全中國的二條官辦鐵路,總共28.6公里,為1.067寬窄軌。
1888年:清朝,台灣由英國進口(騰雲、御風號)兩部蒸氣機車。
1889年:清朝,台灣鐵路建設由台北延伸到新竹,全長106.7公里。
1891年:清朝,劉銘傳興建鐵路鐵路第一階段:台北—基隆鐵路完工。
1893年:清朝,第二個階段鐵路建設,至台北經桃園、中壢至新竹共78.1公里,完工通車。
1898年:日據,日本總督府繼續將台灣鐵路向南建設,完成縱貫線:自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台南-高雄稱,同時也完成台北-淡水支線、高雄-九曲堂支線。
1908年:日據,日本政府為了開發台灣資源,將鐵路由新竹延伸到高雄完成南北縱貫線。
1917年:日據,完成東部鐵路花蓮港-玉里全長87.1公里,歷時八年採用和糖業鐵路相通0.762軌距系統。因此可以和台東糖業公司原先所興建的玉里台東83.3公里糖業鐵路連軌。
1919年:日據,完成基隆-台北之間雙軌工程。
1922年:日據,完成海線鐵路:自竹南-後龍-大甲-清水-彰化,歷時三年。
1924年:日據,完成宜蘭線:自八堵-瑞芳-宜蘭-蘇澳歷時七年。
1926年:收購台東糖業公司原先所興建的玉里台東83.3公里糖業鐵路。完成「東線」鐵路,全長170.3公里,也在陸續完成完成台北-竹南,台南-高雄之間雙軌工程。
1927年:日據,收購電力公司建造水力發電廠而興建的產業鐵路成為集集支線。
1929年:日據,收購自台陽媒礦公司產業鐵路 成為平溪線。
1941年:日據,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台灣鐵路遭受盟軍轟炸,軌道路線、場站設備受到嚴重破壞。
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波及部份鐵路員工,八堵車站建有紀念碑。
1948年:啟用大陸人才管理鐵路,省政府將台灣鐵路管理委員會改組成為台灣鐵路管理局。台鐵改組首任局長:郎鍾騋。
1949年:台灣鐵路第二任「局長」:莫衡,莫衡是鐵路專家,在大陸曾經擔任交通部主任秘書、隴海鐵路局長,是歷任局長在位最長的,共12年,1972年退休。
1949年:「對號特快」,是台灣鐵路史上最早的「特快車」
1950年:美援鐵路顧問進駐台灣
1951年:內彎線完工(27、9公里),台北高雄間,開行銘傳號、成功號列車。
1954年:九月分開行「飛快車」,北高之間五小時半。
1955年:飛快車開始進用飛快車小姐,在列車上服務,比照飛機空中服務員辦法,施以嚴格的服務訓練,免費供應茶水、報章雜志、午餐供應排骨。開啟餐旅服務先河。
1956年:台北—高雄開行柴油飛快車。
1957年:神岡線完工 8.7公里,台北-桃園間完成自動閉塞行車號志系統。開行對號特快車使用坐卧兩用座椅。
1958年:金門發生823炮戰,鐵路高雄港、神岡支線擔任重要補給運輸任務。
1959年:東勢線完工14.1 公里,八七水災大肚橋斷,山線鐵路遭受嚴重破壞。
1960年:啟用「中央控制行車制CTC」,該列車密度高、便利列車交會,節省人力,降低成本,動力柴油化,開始引GM進柴電機車。
1961年:台北—高雄開行觀光號特快車。
1963年:將「觀光號」加裝空調,這是台灣鐵路冷氣客車的開始。
1964年:海線竹南彰化完成啟用CTC行車號志系統。
1965年:中和線完工6.5 公里
1966年:開行「光華號」,北高間四小時四十分更刷新了台鐵速度紀錄。
1967年:林口線完工6.5 公里
1968年:台灣鐵路與大專院校「建教合作」,培養鐵路人才,由鐵路提供學費,並發給學生生活津貼,成為鐵路現今高級幹部。
1970年:彰化-台南雙軌工程完工,台鐵開行了「莒光號」。
1972年:新建完成七堵駝峰調車場:以適應基隆港腹地狹小,選擇在七堵設置分類調車場,將基隆港基隆車站的貨物拖到七堵駝峰調車場重新編組,這是一種效率極高的調車場,調車機將貨車推到駝峰高點,再由塔台調度員控制,使車輛溜放進入分類車道,車道同時裝設自動減速裝置。
1974年:台中港線完工7.8 公里。
1979年:西部干線電氣化完工,行駛EMU100自強號列車。
1980年:北回鐵路完工,開行「冷氣對號」,初期附掛在莒光號的後面,又稱「莒興號」。
1982年:花蓮/年東(拓寬) 為1.067M,長162.2 公里。
1985年:南回鐵路卑南-知本通車營運。
1989年:台北市鐵路地下化第一期工程完工通車。
1991年:購入第一批「EMU400通勤電車」。
1996年:購入「PP推拉式自強號」。
E. 台灣鐵路的影響
台海鐵路建成通車,使台灣的交通運輸大為改觀,貨運、客運業迅速發展。為了統一客貨運價格,劉銘傳主持成立了運價及貨物分等委員會,自任會長,負責運輸過程中的多項管理工作,從此改變了過去台灣內地貨物運輸不便的現狀,「遂致沿山貨物」得以「配至港口」,從此「內建鐵路,外開航路,以啟開地利」。
例如,台灣的特產茶、樟腦等通過鐵路運到基隆港口,再運到大陸和海外,使每年的出口量大增,又促進了台灣茶和樟腦業的發展。劉銘傳購置貨車26輛,其中有蓋貨車4輛,無蓋貨車22輛,大大便利了貨物的運輸,使各地商品運輸朝發夕至,物暢其流,促進了台灣經濟的發展。
F. 台灣鐵路管理局的意外
參見主條目:台鐵事故列表
G. 台灣鐵路管理局的介紹
台灣鐵路管理局(、鐵路局、TRA),為台灣交通部所轄之獨立事業單位,局徽是由代表台灣的「台」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台灣鐵路管理局負責經營台灣的傳統鐵路路網(1067mm軌距鐵路),下轄運務處、工務處、機務處、電務處等處室,在職員工共約13,363人。現任局長為范植谷,2007年6月27日由副局長扶正。 另外,隨著尚在興建中的桃園機場捷運確定由台灣鐵路管理局經營,台鐵未來亦將經營1435mm標准軌鐵路,並成立捷運處。
H. 台灣鐵路管理局的營運車種
台鐵一般營運的列車有不同的等級,依照販售票種方式,分為「對號列車」與「非對號列車」兩大類型。
各等級車種使用的列車車型,通常是固定的,不過有時遇到特殊的調度需求時,會使用其他車種代行。以下為各車種簡要介紹,詳細資料請查閱各車種條目。 Taroko Express台鐵新購傾斜式電聯車,正式名稱為「太魯閣列車」(屬於自強號編制),主要行駛於宜蘭線及北回線。
收費票種為自強,不發售無座票。 Puyuma Express台鐵向日本采購之TEMU2000傾斜式電聯車,主要行駛於東部干線,並規劃以服務台東縣對外交通為主。屬於自強號編制,但俗稱「普悠瑪號」較為廣泛使用,此種狀況與太魯閣列車類似。
全車采對號座,不發售無座票。收費票種為自強(NT$2.27/KM)。 Chu-Kuang Express (C.K. Exp)台鐵第二級的列車。部分車廂為過去的觀光號改造而來。1985年以後新造的車廂採用重新設計,將空調機改至車頂以增設車門。
部分是將車頂冷氣式的莒光或復興重新改裝的自動門版本。收費票種為莒光。 Fu-Hsing Semi Express (F.H. Semi Exp)台鐵第三級的列車。1980年7月16日起於4列莒光號附掛冷氣對號客車(車票為莒光特快附掛
對號)。1981年3月3日起正式行駛莒光復興混合編組(莒興號)。1981年7月1日起行駛2列,16日再加駛2列復興號。初期塗裝與莒光號同橘色圖裝,只是白線部分有2條做區分。
1984年第一批變色復興號SPK2200型問世,也首次將空調機搬上車頂。屋頂冷氣型復興號均改裝成FPK10500·FPK11500·DC10500·PC10500·BCK10600等形式。收費票種為復興。 Local Express簡稱為區間快
最初為莒光或復興號車廂編成,大部份班次以EMU700行駛
於2006年11月開始營運。
收費票種為區間(同復興號)。 ·Ordinary Express Train·台鐵的各站皆停車種。·2006年11月起,普通車、平快車、冷氣平快車、柴油客車統一改編為普快車。
·普通車及過去的平快車原已退出縱貫線營運,2006年3月15日亦退出屏東線營運。現僅於宜蘭、北回線、花東線、南回線尚有無空調普快車行駛。縱貫線於彰化-高雄間有冷氣平快車行駛。
·2008年5月15日以後,普快車全面退出西部干線(縱貫線、台中線、屏東線)及東部干線的宜蘭線,其中冷氣平快車型將暫停使用。
普快車電化區間使用電力機車後掛SP/SPK車廂(二等非空調;K表示附車長閥。為以前的對號快、平快使用車廂,無自動門),或TP/TPK車廂(三等通勤用車廂,K表示附車長閥。有自動門)或兩種車廂連掛,無電化區間使用柴電機車。另有以柴油客車行駛的普快車。
·前身之一平快車原為1988年9月1日停駛的對號快車,是為台鐵第一個無空調對號列車。
·前身之一無空調的柴油客車,可分為數類。
·日治時期的汽油車。當時這類客車作為比普通車稍高一級的中短程通勤車,光復以後改裝柴油引擎,改為DR2100~2400型,初期仍在縱貫線以及宜蘭線作為通勤用客車,之後轉入支線。在引進DRC1000型冷氣通勤柴油客車後已經報廢。
·DR2500-2600型柴油客車(飛快車),在光華號開始行駛以後逐步退下來,最後進入東勢線作為普通車。已經報廢。
·DR2700型柴油客車,先前用以行駛光華號。在鐵路電氣化後歷經柴對快、柴油快車(簡稱柴快)等車種名變遷,由中長途對號快車成為通勤車,並曾行駛於屏東線、內灣線、林口線、南回線。現已全數移至東部行駛,作為花東線普快車使用。
·DR2510型柴油客車。·在日治時期台東線也有汽油車行駛,後來也改裝柴油引擎,並牽引木造客車行駛。另後來引入LDR2300-2400型柴油客車,作為光華號行駛,在東拓完成後,改成1067mm軌距,型式改為DR2000型,作為普通車行駛。·收費票種為普快。 參見主條目:台灣鐵路管理局營運車輛列表
I. 誰能告訴我台灣鐵路的歷史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台灣鐵路
台灣鐵路是指台灣於清領時期興建的鐵路線,分為基隆—台北、新竹—台北兩線,為今日縱貫線北段之前身,它是中國第一條自行集資興建的鐵路。2006年底,台灣建成了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全長345公里的高鐵貫通台灣西岸。鐵路在台灣交通運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台灣鐵路不僅僅是一種交通方式,它見證了歷史變革,它融入了社會人文,或許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小車站,或許是一台慢速的台鐵列車,都散發著濃濃的古意和浪漫。
歷史
台灣鐵路1874年,日本佔領琉球群島後開始武裝侵擾台灣,隨後西班牙也揚言要從它佔領的菲律賓群島進攻台灣。清朝政府為了加強台灣的防務起用洋務派丁日昌為福建巡撫(台灣隸屬福建)。
1876年,丁日昌到台灣視察後即上奏朝廷,強調了建築鐵路的重要性。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兩江總督沈葆楨等重臣也認為台灣修建鐵路「功用最大」,「無事時運貨便商,有事時調兵通信」;清政府總理衙門也認為在台灣舉辦鐵路是「經理全台一大關鍵」。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決定要丁日昌「審度地勢,妥速籌策」。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台灣首次單獨設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1887年初,劉銘傳再次以加強防務、開展商務為理由,上奏朝廷請求重建台灣鐵路並很快獲得批准。
1887年春,劉銘傳正式主持修建台灣鐵路,選定臨時省城台北西約8公里的大稻埕作為鐵路樞紐,往東北到基隆,往南經過彰化(計劃中的新省城)直到原先的舊省城台南府。由於築路器材主要購自英、德兩國,工程設計也聘用英籍工程師,所以鐵路採用的是英國標准。1887年3月,從大稻埕到基隆段開始建築,幾個月以後,往南的鐵路也開始修建,台灣的第一條鐵路終於破土動工了。1891年秋,台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台北至新竹的線路。從基隆到新竹共設車站15處,開辦了直達班車,使用命名為「騰雲」、「御風」、「超塵」和「掣電」號4台機車牽引。
台灣鐵路的修建,使得西方列強十分眼紅英國在中國擴大的影響,分食中國的野心也更加膨脹,都想藉助修路謀取利益。因此當鐵路修到新竹後,清政府一方面懼怕刺激列強的貪欲,一方面經費也難以繼續籌集,所以工程沒有全部完成就停止了。這樣,化了6年時間只建成了從基隆經台北到新竹全長99公里的鐵路,工程總計耗銀達130萬兩。
台灣鐵路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於1825年首先誕生在英國,大約十多年後,有關鐵路、火車的知識方陸續傳入中國,但鐵路在中國的命運遠比在英國曲折艱難得多。早在清朝同治中葉便有人主張效法西洋,修築鐵路,但此議一出立即遭到頑固保守的封建臣僚們一致反對,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再無人提及。台灣鐵路正是基於這一背景而興築的。
1874年,日本佔領琉球群島後開始武裝侵擾台灣,隨後西班牙也揚言要從它佔領的菲律賓群島進攻台灣。清朝政府為了加強台灣的防務起用洋務派丁日昌為福建巡撫(台灣隸屬福建)1876年,丁日昌到台灣視察後即上奏朝廷,強調了建築鐵路的重要性。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兩江總督沈葆楨等重臣也認為台灣修建鐵路「功用最大」,「無事時運貨便商,有事時調兵通信」;清政府總理衙門也認為在台灣舉辦鐵路是「經理全台一大關鍵」。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決定要丁日昌「審度地勢,妥速籌策」。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台灣首次單獨設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1887年初,劉銘傳再次以加強防務、開展商務為理由,上奏朝廷請求重建台灣鐵路並很快獲得批准。
1887年春,劉銘傳正式主持修建台灣鐵路,選定臨時省城台北西約8公里的大稻埕作為鐵路樞紐,往東北到基隆,往南經過彰化(計劃中的新省城)直到原先的舊省城台南府。由於築路器材主要購自英、德兩國,工程設計也聘用英籍工程師,所以鐵路採用的是英國標准。1887年3月,從大稻埕到基隆段開始建築,幾個月以後,往南的鐵路也開始修建,台灣的第一條鐵路終於破土動工了。1891年秋,台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台北至新竹的線路。從基隆到新竹共設車站15處,開辦了直達班車,使用命名為「騰雲」、「御風」、「超塵」和「掣電」號4台機車牽引。
1991年建成通車的南回鐵路(屏東—台東)已使台灣形成環島鐵路網。2000年以來台灣又在建設台北市地下鐵道及高雄至屏東的雙軌鐵路。
2006年底,台灣建成了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全長345公里的高鐵貫通台灣西岸,以台北(台北火車站)為起點,經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至高雄左營,共八個車站。從台北到高雄僅需要兩個小時。
2008年5月15日,台灣鐵路實施年度時刻表調整,太魯閣號和區間快車大幅增班,普通車並同時退出宜蘭線營運,改點幅度為歷年最大。
主要路線
台灣鐵路總長4500多千米(其中70%為窄軌鐵路),有從基隆至高雄的鐵路縱貫線(長400多千米),環島鐵路網已形成。台鐵的四條干線:西部干線、東部干線、北廻鐵路以及南廻鐵路構成了台灣環島鐵路網。
西部干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鐵路干線,串聯起台灣幾個主要的大城市—台北、台中和高雄,西部干線也被稱為縱貫線;東部干線,連接著台灣東部的幾個主要城市:宜蘭、花蓮和台東,東部城市開發較晚較少、因此也保留比較多的自然風貌,因此被稱為台灣的「後山」或「後花園「,東部干線是台灣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北廻鐵路環繞台灣北部,連接台北和宜蘭,並且經過台灣最北的城市—基隆;南廻鐵路環繞台灣南部,連接高雄和台東,並且經過台灣最南的城市—屏東。
台灣鐵路路線列表
台灣鐵路管理局:干線、客運支線、貨運支線、捷運線
高速鐵路、台北捷運、高雄捷運
糖業鐵路:專用線、營業線
林業鐵路
車輛
清代台灣鐵路共有蒸氣機車8輛,第一與第二號購自德國ürLokomotivbau,分別命名騰雲與御風。日治時期後納編為1型蒸氣機關車。第三至八號為英國HawthornLeslie&Co生產,其中六、七、八分別命名掣電、超塵、攝景。日治後編為3型蒸氣機關車,1931年悉數報廢,今無一保存。
車型
台灣鐵路的車型經過多年演變現在主要分為三種,依照車速快慢分別為:自強號、莒光號和復興號。(東部干線將自強號更名為太魯閣號,但本質和自強號一樣)
自強號列車是台鐵列車中最快的車型,停靠的站點主要為各縣市的一級城市的市中心,許多中小站過站不停;莒光號列車速度略慢,停靠站點相比自強號更多了一些中小站點;復興號列車速度更慢,停靠站點最多,所有站點都停,現在復興號列車更多的是區間通勤列車,少有從北到南的長途路線了。
影響
台海鐵路建成通車,使台灣的交通運輸大為改觀,貨運、客運業迅速發展。為了統一客貨運價格,劉銘傳主持成立了運價及貨物分等委員會,自任會長,負責運輸過程中的多項管理工作,從此改變了過去台灣內地貨物運輸不便的現狀,「遂致沿山貨物」得以「配至港口」,從此「內建鐵路,外開航路,以啟開地利」。例如,台灣的特產茶、樟腦等通過鐵路運到基隆港口,再運到大陸和海外,使每年的出口量大增,又促進了台灣茶和樟腦業的發展。劉銘傳購置貨車26輛,其中有蓋貨車4輛,無蓋貨車22輛,大大便利了貨物的運輸,使各地商品運輸朝發夕至,物暢其流,促進了台灣經濟的發展。
旅行提示
1)台鐵票務:台灣人口有限,平時遷移的情況也不像大陸那麼壯觀,因此不會出現像是春運一樣一票難求的情形,一般提前一天到車站買票就能買到你想要的車次和座位,也可以透過網路查詢和預定。
2)台鐵價格:票價依照車次和距離有不同價格,以同樣距離台北台中為例,自強號的價格比莒光號高,但速度快。
3)雖然高速鐵路(高鐵)的興建將台鐵的乘客分流不少,但除了台北、高雄等地的高鐵車站位於市中心外,其餘縣市的高鐵車站可能離市中心都有段距離,因此如果打算透過鐵路作為交通方式,還應該在出行前查看當地火車站的位置。
4)台鐵月台,由於台灣地理形狀狹長,一般只分為南下和北上,因此進到火車站後不容易迷路。(台北火車站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