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軍突破國民黨的四道封鎖線是什麼
第一道封鎖線:東南起於安遠、信豐,西北迄止贛州、南康、大余間,以桃江為天然屏障,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50公里。防守的是陳濟棠的粵軍,剛一開,守軍還沒被傳達,紅軍和粵系的秘密停戰協定,守軍打得很兇。戰斗很激烈。但是到了10月,陳濟棠下令防水,於是紅軍越過桃江,由大余縣進入崇義縣,再向湘南進軍。第一道封鎖線被突破。
第二道封鎖線設在粵北韶關的仁化縣,國軍分南北兩路,北路為中央軍,時薛岳率領吳奇偉,周渾元2個縱隊,共4個師追擊,南路是粵軍,由余漢謀率領李振球,葉肇,李漢魂三個師堵截。由於陳濟棠和紅軍達成了《筠門嶺協議》,給紅軍借道西去,紅軍突破城口,越過了第二道封鎖線。
第三道封鎖線設在粵漢鐵路沿湘粵邊湖南境內良田到宜章之間,粵軍鄧龍光部放棄了防地,使得紅軍順利越過第三道封鎖線,轉入湖南零陵。
第四道封鎖線就是湘江。紅軍通過第三道封鎖線時,蔣介石已判明中央紅軍西進的計劃,遂擬定第一步堵截紅軍於瀟水以東地區,消滅在寧遠天堂圩與道縣之間;如前計不成,則第二步就阻擊紅軍於湘江以東地區,消滅在湘江地帶。這兩步計劃構成了第四道封鎖線。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指揮自己的湘軍組成的西路軍和北路軍薛岳、周渾元兩部共16個師、77個團專事「追剿」;令陳濟棠4個師北進至粵湘桂邊擔任截擊;李宗仁、白崇禧以桂軍5個師控制灌陽、興安、全州至黃沙河一線,將紅軍「包圍於湘江、瀟水地區而殲滅之」。湘江之戰在共軍軍史上被和紅軍西路軍全軍覆沒及皖南事變並稱軍史三大悲劇。第九軍團幾乎全部報銷,第五軍團半殘,第一三軍團也被重創。從江西出發時的8.9萬人,只有3萬人過了湘江。俘虜就被抓了2萬人(其中有1萬是從江西帶了的挑夫民工),長征前在中央蘇區擴紅而來的3萬新兵幾乎全部潰散逃亡。
2. 筠門嶺到贛州火車站時間表
筠門嶺到贛州火車站的時間表可以手機上查詢一下
3. 筠門嶺的經濟發展
一是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在穩定好、服務好現有企業的基礎上,筠門嶺鎮將以更開放的思想、更開放的胸懷、更開放的態度誠邀八方客,以更優質的服務、更優越的環境誠待
四海商,力爭年2008內引進投資額達1000萬元的工業項目1個。全面完成九二工業基地征地拆遷任務,保證落戶企業順利開工投產,並積極為落戶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治安環境、信貸環境,形成良好的全民創業新格局,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加快發展農村經濟。一要實施好「一村一品」發展戰略,重點抓好盤古、龍頭等果業村,黃陂、小照等煙區村的產業示範工作。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提升臍橙、煙葉、生豬、毛竹等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年內新增臍橙開發面積4000畝,其中300畝以上的連片基地6個,種植烤煙2000畝,出欄生豬30000頭以上。二要加強農產品的宣傳和包裝,形成產業品牌優勢,把筠門嶺鎮的產業品牌打出去,如楠木的金橘。三要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引導,爭取50%以上農民自願加入專業合作社和協會。四要推進科技興農,按照「新品種、新技術、新組織」的要求,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路體系,抓好良種良法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做到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覆蓋所有的產業農民。同時,抓好農民科技帶頭人的規范培訓和管理工作。
三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農村經濟穩步快速發展。一要實施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年內完成長嶺—大照、長嶺—黃陂—秀塅—小照、206國道—黃埔、盤古—龍頭共18.1公里的農村公路硬化工程,配合縣里實施好206國道—清溪—尋烏三標縣際公路改造工程、小灣至營坊旅遊公路硬化工程,用好扶貧開發項目資金,完成芙蓉塘背至凹腦、206國道至竹村小學等公路硬化工程及長嶺至天井塘的沙石路建設,新開白埠圩至寨腳下、竹村細坑公路。二要實施好農村水利建設項目。2008年內完成學子、黃埔、州場、門嶺、盤古、龍頭等11個村2300多人的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羊子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上增水渠的維修工程,爭取元興村的煙田水利工程項目和洛家陂水渠維修項目。三要實施好農村電網的改造項目。年內將對個別山區村的低壓線路繼續進行改造和完善,真正實現「戶戶通電」,以更好的服務廣大用戶,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78.2萬元,同比增長7%,其中國稅28.8萬元,地稅87萬元,契稅10萬元,煙葉特產稅52.4萬元。二是積極開源挖潛,強化了摩托車稅費的征管力度,2007年實現摩托車稅費46萬元;三是加大了稅源培植力度,實施了一系列獎扶政策,全年共發放政策性扶貧貼息貸款168.1萬元,各種小額貸款1009萬元,鼓勵農戶發展果業、烤煙、生豬和毛竹等產業,僅烤煙一項,2007年實現煙葉收購總金額236.76萬元。
投入27.2萬元資金的長崎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全面完工,黃埔、白埠等村的排灌工程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造和完善,通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鎮新增灌溉面積1515畝;投入農機補貼資金2.35萬元,為農民添置機耕設備15台;新開果業公路62.4公里,架設果山高壓線路5.2公里,新增果業輸變電台區3個,總容量150千伏安,極大地改善了果業生產條件。學形、楠木兩個村及其他村16個屋場的低壓線路改造已全面完成,基本實現「戶戶通電」。二是臍橙產業的經濟優勢日益凸顯。
三是進一步做大做優煙葉產業。
4. 筠門嶺的介紹
筠門嶺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東南部,坐落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有206國道及濟廣高速橫跨,車心溫泉、漢仙岩風景名勝區添美,是盛名已久的旅遊勝地。1江西省贛州市筠門嶺鎮位於會昌縣南部,武夷山脈西麓,贛江貢水上游。有206國道、會武省際公路穿鎮而過,是閩、粵、贛三省通衢之地,曾有「贛南四大名鎮」之一的美譽,是革命戰爭時期會尋安中心縣委所在地。故有東漢駐兵、明代戰場、清兵水寨、會尋安中心縣委等勝跡,素有虔南第一山之稱的漢仙岩、車心溫泉更是蜚聲八閩,名播兩粵。以漢仙岩、車心溫泉、鄧小平舊居為主的旅遊景點,已成為閩、粵、贛三省互聯的旅遊熱線。正在修建的鷹梅鐵路在筠門嶺設火車站。
5. 會昌北站到筠門嶺鎮有班車嗎
筠門嶺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東南部,坐落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有206國道及濟廣高速橫跨,車心溫泉、漢仙岩風景名勝區添美,是盛名已久的旅遊勝地。正在修建的鷹梅鐵路在筠門嶺設火車。1、到徐家坊客運站坐車到會昌 再轉車。上午10:30,,下午6:10有車 2、坐火車到贛州再轉車到會昌再轉車。 3、開車回去,看看有沒有「會昌人在南昌」 這樣的群 看有沒有同鄉開車回去
6. 筠門嶺的自然資源
筠門嶺鎮林地面積3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4.4%,活立木蓄積26萬立方米。已探明有瑩石、石膏、錫、岩鹽、高嶺土、陶土等10多種礦產資源。筠門嶺鎮水電充裕,已建有羊子岩等7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000千瓦。
7. 南昌到筠門嶺有車嗎
筠門嶺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東南部,坐落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有206國道及濟廣高速橫跨,車心溫泉、漢仙岩風景名勝區添美,是盛名已久的旅遊勝地。正在修建的鷹梅鐵路在筠門嶺設火車。
1、到徐家坊客運站坐車到會昌 再轉車。上午10:30,,下午6:10有車
2、坐火車到贛州再轉車到會昌再轉車。
3、開車回去,看看有沒有「會昌人在南昌」 這樣的群 看有沒有同鄉開車回去
8. 龍川有班車路過贛州會昌筠門嶺的么
龍川是有班車,路過贛州會昌筠門嶺的
9. 筠門嶺鎮的基本信息
筠門嶺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南部,東鄰武平縣東留鎮,西靠本縣清溪鄉和尋烏縣水源鄉,南接尋烏縣羅珊鄉、澄江鎮,北連本縣周田鎮、中村鄉和永隆鄉,全鎮面積297平方公里。
很多華人華僑和外國友人,都只知有筠門嶺,而不知有會昌,寫信時只寫「中國筠門嶺」即可投寄,足見其已名揚海外。 筠門嶺原名為「軍門嶺」,因其扼三省之咽喉,周圍山巒重疊,異峰突起,地勢險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地,故而得名「軍門嶺」。至清代順治年間,因盛產筠竹而被簡稱為「筠嶺」,1964年更名為門嶺公社後又稱為門嶺,直到1983年後官方正式定名為「筠門嶺」。
1933年2月,設立筠門嶺縣,屬寧都專區。
1949年9月,撤銷筠門嶺縣,成立筠門嶺鄉,屬會昌縣。
1958年,筠門嶺、白埠、羊角、盤古、長嶺等鄉合並設筠門嶺公社,屬會昌縣。
1961年,筠門嶺公社劃分出筠門嶺公社和長嶺公社。
1964年,筠門嶺公社更名為門嶺公社。
1983年,恢復原名,更名為筠門嶺公社。
1984年,撤銷筠門嶺公社,設立筠門嶺鄉,轄區不變。
1988年9月12日,撤銷筠門嶺鄉,設立筠門嶺鎮,一直沿用至今。 筠門嶺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南部、武夷山脈西麓、贛江貢水上游,東接武平縣東留鎮,西靠本縣清溪鄉和尋烏縣水源鄉,南與尋烏縣羅珊鄉、澄江鎮相連,北與本縣周田鎮、中村鄉和永隆鄉相鄰,全鎮面積297平方公里。
很多華人華僑和外國友人都只知有筠門嶺,而不知有會昌,寫信時只寫「中國筠門嶺」即可投寄,足見其已名揚海外。 筠門嶺鎮共有5.35萬人(2014年),其中圩鎮人口1萬餘人,全鎮多為漢族,上增村和龍頭村是畲族村,少量有壯族人口,全鎮通行客家語(寧龍片門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