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洛湛鐵路什麼時候開通啊
洛湛鐵路,北起河南省洛陽市,南至廣東省湛江市,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干線之一,是中西部地區至華南地區及沿海地區深水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洛湛鐵路全線於2009年7月1日通車,這標志著中國「八縱八橫」鐵路網建設順利實現,也標志著中國「八縱」中最後「一縱」正式通車。
●河南段,經洛陽、平頂山、南陽、鄧州。
●湖北段,經襄樊、荊門、宜都、松滋。
●湖南段經石門、臨澧、桃源、常德市鼎城區、常德市武陵區、漢壽、桃江、益陽市赫山區、寧鄉、湘鄉、婁底市婁星區、漣源、雙峰、邵東、邵陽市雙清區、邵陽市大祥區、邵陽縣、永州市冷水灘區、永州市零陵區、雙牌、道縣、江永、江華,總長321公里,投資41.5億元。2006年1月1日開行客車。
●廣西段北端從賀州市所轄的富川、鍾山、賀州市八步區,梧州市所轄的蒼梧、岑溪,線路經過南嶺山脈中段紫金山、大桂山、小平山三大分水嶺,跨越瀟水、賀江、桂江、潯江等河流,總長380公里,投資約84億元。2004年12月15日興建,2008年12月31日鋪通,2009年7月1日起先行開通貨車運輸,2009年09月9號29分開通客運,即梧州至南寧。9月28日,也將新開南寧至賀州、桂林至賀州、湛江至上海南、湛江至洛陽;10月10日,新開湛江至武昌客車,每天可運送旅客1.3萬人以上。同時採取提前10天預售車票、部分車次開行初期票價優惠等便民惠民措施。
●廣東段從岑溪經信宜、高州,在茂名接軌至湛江(原茂湛鐵路),准確說,是在茂名境內的電白站接軌,重新修就直線鐵路到湛江(經過湛江轄境的吳川)
應該說已經開通了火車,但也沒有看到你說的1805次 1806次列車.估計起碼到年前春運時候去開通了.
Ⅱ 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
參照嶺南(吳川)地區行政建制簡史
公元1983年11月,吳川地區文物普查隊在長岐梧山嶺上發現一處史前生活村落遺址梧山嶺貝丘遺址。經國家有關專家鑒定,該遺址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期的貝丘遺址。這一發現,證明我們的祖先早在5000多年前就在這里生息。
建縣前,吳川地區在唐虞時代屬南交,禹貢屬荊揚南裔,殷、周屬南越,周代末屬百粵,秦屬象郡,西漢屬南越,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州、郡、縣,屬交州合浦郡高涼縣。吳屬廣州高涼郡、高興郡高涼縣。
晉屬廣州高涼郡高涼縣。
宋元嘉年間(424-453年)始置平定縣(吳川縣前身),屬廣州高涼郡。齊仍之。
梁、陳屬揚州高興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平定縣改置吳川縣,屬揚州高涼郡。
唐屬邕管都督府羅州招義郡。
五代南漢屬羅州。
宋開寶五年(973年)廢羅州屬廣南西路辯州,太平興國五年(981年)改辯州為化州,吳川隨隸化州。
元屬湖廣行省化州路。
明屬廣東省高州府(洪武元年(1368年)屬化州府,洪武九年改屬高州府)。
清沿明制仍屬高州府。
民國2年(1913年),吳川屬廣東省高雷道。
1925年屬廣東省南路行政委員公署。
1932年,屬南區綏靖公署。
1936年,屬廣東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屬廣東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1月17日,吳川獲得解放。
1950年,吳川隸屬廣東省南路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屬廣東省高雷區專員公署。
1952年5月與梅茂縣合並為吳梅縣,1953年4月改稱吳川縣,屬廣東省粵西區行政公署。
1956年屬廣東省湛江專區專員公署。
1958年10月,吳川與化縣合並為化州縣,1961年4月分縣,恢復吳川縣,仍屬湛江專區專員公署(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改稱湛江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1年屬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實行市領導縣體制,撤銷湛江地區,分設湛江、茂名兩市,吳川屬湛江市。
今日之吳川,是1952年5月與梅茂縣合並而成的。梅茂縣始建於民國37年(1948年)。它以梅菉市管理局轄區為主,與原茂名縣管轄的三民、覃博、梅博3個鄉和原為電白縣管轄的王村港鄉合並而成。
梅錄,在建縣之前是縣級市建制,後又是梅茂縣治、吳川縣治。歷史悠久,水陸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素有"嶺西大都會"之稱。梅菉原是一個圩,在梅錄頭村。明天啟年間遷東聖泰,統稱為梅菉圩。其圩原為茂名、吳川地。茂名縣地約佔十分之六七;吳川縣地約佔十分之三四。清乾隆元年(1736年)設高州督捕通判署於此,稱梅菉分府。民國元年(1912年)屬茂名縣第五區。1913-1926年,改為梅菉獨立公安局,直屬省警察廳。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廣東省南路特別委員會及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均設於此。1926-1929年,改設梅菉市政籌備處。1929-1931年,改為梅錄市政局。1931-1932年,改為茂名縣第六公安分局。1933-1947年,改為梅錄市管理局,直屬省府管轄。1932年,廣東省南路行政綏靖專員公署駐於此。1948年1月1日-1949年10月28日為梅茂縣治,屬廣東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後屬第十三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29日,梅茂縣宣告解放,梅茂縣人民政府設於此。清末以來,吳川地域幾經變化。
據清光緒版《吳川縣志》載:原吳川縣城在現在的吳陽鎮城裡村。縣域東南臨海,西連遂(溪)、廉(江),北接化州,東北至梅菉,與茂名交界。東西距40多公里,南北距85公里,即東西幅度較小,南北幅度較大,形成一個狹長地帶。地圖上清楚地繪有陸地、水域、島嶼。島嶼中有南三的廣州灣(當時稱為"北顏氵窖島")、調辰島(現叫調順島)、特呈島、硇洲島等。坊都目記載:廣洲(州)灣屬南三都十八鄉之一,距縣城33公里,為陳、殷、曾姓雜居,分四五村(這個廣州灣與法租界的廣州灣概念不同,法國強行擴大廣州灣的租界范圍)。當時吳川南、西南部有4個都(相當於今日的鎮),即南一都(今湛江市坡頭區所在地及調順等地)、南二都(今坡頭鎮、乾塘鎮等地)、南三都(今南三鎮,特呈島等地)、南四都(今硇洲鎮)。所有這些地方,都在1899年11月16日清政府與法國政府簽訂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後,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8日,中國政府(國民黨政府)與法國政府在重慶簽訂《中法交收廣州灣租借專約》,中國從日本人手中收回了廣州灣並宣布改名為湛江市。原屬吳川的地方,由湛江市管轄。
吳川地處鑒江下游,南面臨海,海岸線長達47公里。境內有7條河流,鑒江直貫其間,土地肥沃,盛產稻米和海產品,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古近代的吳川,水陸交通便利,商業發達,不斷與海內外進行通商貿易。
吳川雖地處海隅,但文風頗盛,清代出過一位狀元和不少的進士、舉人。吳川的農業,歷來以生產糧食作物為主,其次是花生、黃麻、北運等經濟作物。古近代,吳川出產的黃麻、蒜頭以及覃巴的西瓜,享有聲譽。特別是黃麻種植面積廣、產量高,成為部分地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當時黃麻用途很廣,除了本地搓麻繩及其他使用之外,還以船運載出洋。因外運過多,影響本地使用,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梅艹錄有《禁麻出洋》碑立於水口渡麻坡上。吳川盛產黃麻,引起官方辦廠的興趣。1935年,廣東省政府在梅錄附近的銀嶺鄉建起一個擁有織布機60台,日產麻袋6000條的麻包廠。它是當時廣東省唯一的麻紡織廠。古近代吳川農業,由於受封建制度的束縛和生產條件的制約,發展緩慢,糧食生產水平仍然不高。吳川地處海濱,水產品極其豐富。其中世界珍稀貝殼類動物的西施舌(俗名沙螺)和芷寮蟹,早已蜚聲遐邇。西施舌,其肉雪白清脆,其湯甜潤可口,正如狀元林召棠《西施舌》詩中所說:「就中西施舌,江瑤難為侔」、「入齒脆無聲,坐令吾舌柔」。芷寮蟹,因其產於芷寮海域而得名。芷寮蟹的特點,肉厚、膏多、蛋白質豐富、美味甜香。舉人吳河光有竹枝詞贊道:「恰好圩期逢廿四,芷寮紅蟹賽南三」。林召棠醉蟹詩有:「執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吳川古代盛產鹽。明洪武二年(1370年)置廣東海北提舉司管理鹽務,清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改為高州府管理,設有茂暉場大使一員,場署初設特呈,後改設吳川縣城,其後又改設梅菉。場下面原分設9個廠,即乾塘、南三、氵窖積、寮隴、博立、瑤貫、莫村、潭思、石角等,後裁撤5個。該場共有鹽倉26間,鹽田池漏1116個,曬丁額697丁,額征課銀1760兩多,額征生熟鹽10600包。茂暉場9個廠絕大部分分布在南二、南三等地,1898年,法國侵佔廣州灣後,其地均屬法租界。古近代吳川工業,尤其手工業比較發達。主要的有造船、陶瓷、磚瓦、釀酒、編織、竹器、木器、棉紡、麻繩、燒灰、油漆工藝等。到了民國年間發展到印刷、電力、機械等工業。古近代吳川的文化教育事業,據統計,清代共有書院12間,其中有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建的茂山書院,宋景炎年間(1276-1278年)建的翔龍書院,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建的正疑書院,明代建的寥山書院,清代建的書院共7間,還有明清時期建立的義學5間。此外有縣學1間,鄉學、社學20多間,私塾不可勝計。
吳川地處邊隅,縣屬不大,人口不多,但由於重視文化教育,文人輩出,文風熾盛。單就清朝一代而言,就出有狀元1人,進士17人,舉人70多人,秀才上千人。清末廢科舉,興學堂,絕大部分書院、義學都改為學堂(梅菉、淺水 、長岐 、覃巴、王村港、振文、樟鋪、海濱、吳陽、塘尾、塘綴、板橋、黃坡、大山江、中山、蘭石、博鋪)。
Ⅲ 吳川火車站是火車還是高鐵
截至2019年8月,吳川火車站只有火車線路,沒有高鐵線路。
吳川站,位於廣東省吳川市長岐鎮黃址村,隸屬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三等站,是吳川市的兩大中間站之一。
吳川站設有正線2條,到發線3條,設基本站台和中間站台兩站台,站台間設站台間設旅客地道1處,兩站台設等長雨棚。並設貨場一處,貨物線1條,牽出線1條,貨物站台1座,在站同左設分區所和接觸網工區。
(3)吳川鐵路局擴展閱讀
吳川站的歷史沿革:
吳川站於2012年9月14日開工建設;2013年12月28日建成;2018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吳川站距離吳川主城區約7公里,距離瀋海高速吳川收費站約4公里,距離湛江國際機場約13公里。
2018年7月1日,吳川火車站前公路通車,首條江茂鐵路於同日全線開通客運,以200km/h速度運行,預留250km/h速度運行。
2019年6月11日,廣東鐵投發布新建鐵路廣州至湛江線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公告,內容提及廣湛高速鐵路將在吳川市設站,具體方案為在深湛鐵路既有中間站吳川站採用並站分場的進站設計。
Ⅳ 高鐵的人工客服電話是多少
高鐵的人工客抄服電話是12306,訂票號碼為區號+95105105。
鐵路人工服務請撥打12306客服電話人工咨詢,全國鐵路電話訂票號碼為區號+95105105。
通過電話訂票,可以購買直達票,但學生票、殘疾軍人票等需減價優待憑證購票的除外。電話訂票時,請輸入有效身份證件號碼。目前受理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按規定可使用的有效護照四種證件。
電話訂票辦理開車前4~30日(含購票當日)內的車票,服務時間為每天的6:00至23:00。
(4)吳川鐵路局擴展閱讀
電話訂票成功後,請在以下時間內取票:當日12點前預訂的,訂單保留至次日12點;當日12點後預訂的,訂單保留至次日24點。逾期未取票的,取消訂單,在取票時支付車票票款。
撥打訂票電話時,除電信運營商收取話費外,鐵路部門不另行收費。在車站售票窗口、自動售(取)機換取車票時,不收取任何服務費。在鐵路代售點窗口、自動售(取)機換票時(包含本地和異地),每張車票收取5元客票銷售服務費。
Ⅳ 吳川哪來賣火車票
你好,在吳川梅錄鎮新七一飯店正對面開了一家廣鐵集團火車售票處,你可以去那買票啊
Ⅵ 吳川發展狀況如何大神們幫幫忙
吳川,最大的區位優勢在於位於茂湛之間,最大的資源優勢在於擁江面海,最大的人文優勢在於開放、開拓。吳川曾經站在求發展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只是拚命地說「我怎麼做」,如今擁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羽絨之鄉、中國塑料鞋之鄉和廣東省建築之鄉、廣東粵劇之鄉眾多美譽的吳川市終於挺起胸膛、大方地邀請你去吳川「看我們做得怎麼樣!」市委書記陳耀光說:「干出實績才是最響亮的語言。吳川的發展已經破局,呈現出勢不可擋的勢頭,讓人倍受鼓舞。」昨日,湛江市委市政府(吳川市)現場會召開。市領導陳耀光、阮日生、嚴植嬋、麥教猛、陳亞德、李連、趙平、梁志鵬、伍傑忠、陳岸明、楊標等出席現場會。 支招 大手筆破解發展瓶頸 陳耀光(市委書記): 吳川的發展已經破局,主要表現在領導班子建設有新突破,發展思路有新突破,工作效率有新突破,社會穩定有新突破。在逆境中謀發展,吳川創造了兩個湛江速度,一個是在茂湛鐵路的征地方面。征地2800多畝,只用了22天基本徵完;還有一個記錄就是今天看到的康師傅,從洽談到動工只用了25天,反映了吳川的發展理念和幹部作風。吳川市要緊緊抓住優勢,大手筆破解困擾吳川跨越發展的交通瓶頸問題,把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現實的優勢;要花大力氣搞好產業的對接,認真考慮湛江和茂名的產業鏈的聯系,尤其是要加強與近鄰茂名的友好合作;要大力推進城市的建設,保護城市的整體格局,並在城市規劃方面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傳統特點;要大力發展旅遊業,注意開發吳陽等地的文化資源,並以吉兆灣為基地,高標准建設旅遊區;要加強隊伍建設,增強執行力,按照既定的發展思路堅定前行。 激情滿懷干大事業 阮日生(市長): 一個地區黨政主要領導如果朝氣蓬勃,激情滿懷,就會有干大事業的氣派。吳川的兩位主要領導雖然到位時間不長,但工作把握很到位,充分體現了大膽啟用年輕幹部對地方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吳川要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打造鋼鐵石化配套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旅遊業;要堅定不移抓招商上項目,著力增強發展後勁。積極探索委託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主攻重點項目,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成果;堅定不移建城區提品位,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城鄉。用好用足「三舊」改造政策,做好「江」、「海」文章,按照「一海兩岸三江四區五齣口」的構想,加快城鎮和區域交通、綠道建設;堅定不移抓外貿增出口,著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堅定不移保民生促穩定,著力建設和諧吳川,奮力打造湛茂經濟發展圈戰略高地。 現場 康師傅遠「嫁」吳川 「深圳龍崗(吳川)產業轉移園去年在省產業轉移工業園考核工作中,排在全省29個產業轉移園的末位,可以說是給湛江抹黑,一年後,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竟然排在了廣東省新建產業轉移園的首位,著實不容易。」經貿局局長陳鵬飛感慨萬千。 「康師傅3.2億項目25天前『相親』,前晚簽約,昨日就『嫁』給吳川,如此驚人的速度在吳川乃至湛江的招商史上均屬罕見。康師傅礦物質水廠項目創紀錄的落地速度,既是合作雙方順應經濟發展規律、讓各自優勢完美結合的結果,也是深圳龍崗(吳川)產業轉移工業園近年來『築巢引鳳』,大手筆投資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結果。」市委書記陳耀光對曾經讓他「恨鐵不成鋼」的深圳龍崗(吳川)產業轉移園給予肯定。 據悉,深圳龍崗(吳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內的康師傅礦物質水廠項目計劃總投資3.2億元,首期投資1.2億元,上馬兩條礦物質水生產線,預計年產值1.32億元,年納稅額700萬元。項目投資方康師傅控股公司為頂新國際集團旗下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在吳川設廠是康師傅控股公司2010年在粵西擴展生產基地的重要舉措,目的是輻射環北部灣的湛江、茂名、陽江、北海等城市超過1000萬的目標消費者。 康師傅礦物質水項目的入園,是深圳龍崗(吳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今年招商引資的一個縮影。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和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的好轉,預計今年內,入園建設的企業有3家,年內能建成投產的2家。 「外行」當起解說員 塔吊高聳入雲,機械轟鳴作響,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建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目前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已完成閘壩下游海漫基礎開挖至4.5米高程,開挖量體約3萬立方米;閘壩一期施工平台開挖至3.4米高程,約2.1萬立方米;閘壩上游鋪蓋開挖完成了6塊(1500立方米)…….」項目介紹人說得津津有味,但過於專業的介紹讓與會者聽得一頭霧水。 「還是讓我這個『外行』當一回解說員吧。」陳耀光從項目負責人手中接過了講解棒。「鑒江供水樞紐工程是我省重點項目湛江鋼鐵基地和中科煉化的重點配套設施,湛江灣跨海盾構隧道是我省首條跨海盾構隧道,也是整個工程的『靈魂』,穿越東海島與南三島之間海底,施工難度大、風險高,是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實施的難點和關鍵點。.......」陳耀光如數家珍般的解說讓與會者豁然開朗。 不足 「短腿」工業「三少一低」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慢:吳川經濟年年有進步,但步子邁得不快,在全市的排名不斷下降。經濟總量2006年排全市第4位、2007年退到第6位、2007年退到第8位,2009年回升到第5位。粗放型增長特徵明顯,作為曾經以鄉鎮企業聞名全國、創造出「吳川模式」的吳川市,如今第一短腿還在工業,主要表現為「三少一低」,即上規模企業少、高新技術企業少、成長型企業少,企業集中度低,工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高,沒有形成較強輻射和帶動力的產業龍頭和板塊。經濟外向度低。2009年,吳川外貿出口總額2834萬美元,排全市倒數第二位。 亮點 建築之鄉脫掉「老土」的帽子 吳川是廣東著名的「建築之鄉」,但為何城區的建設卻總是脫不掉「老土」的帽子?在眾多質疑聲中,結合吳川的實際和湛江建設生態型海灣城市的需要,吳川出台了《關於建設宜居河口城市的決定》,在昨日的現場會上,吳川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與會者嘖嘖稱贊。去年吳川在建房地產項目總面積40萬平方米,今年則增加到80萬平方米。「吳川第一城」商住小區,沿著鑒江西岸建起了四星級酒店,連片成群的小別墅。 當前,吳川在規劃和建設上突出「三江一島一海」,體現河流文化,彰顯水鄉特色,實施「一海兩岸三江四區五齣口」的城市建設理念。一海即市區沿海:推進11平方公里圍海造地項目建設,建設新城區,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兩岸即鑒江兩岸:開發鑒江兩岸,打造「一江兩岸」美景。三江即鑒江、袂花江、梅江:整治鑒江、袂花江、梅江等穿城河段,打造「水城」梅菉。四區即國道325線以北的臨江商住區、國道325線以南的濱海發展區、城東工貿綜合發展區、城西特色產業發展區。五齣口即國道325線往湛江、廣州出口,高速公路淺水、塘 出入口以及梅蘭線往茂 「觀川悟水思潮湧,彎道超車急奮馳。」吳川屬欠發達地區,發展不充分仍然是吳川第一位問題,加快發展仍然是吳川第一任務。為加快發展,吳川市提出要利用「經濟危機」這個彎道,實行「彎道超車」計劃,實現吳川的逆勢崛起,吳川市組織開展了十大專題調研。經過調研以後,該市確立了在工業發展方面「一長廊二園區三集群」新思路;在城市建設方面,確立了「三江一海兩岸三區四齣口」新思路,並著手編制《吳川市2009年-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吳川市加快發展羽絨、塑料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三大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等配套文件。為了實現逆勢崛起,該市還實施了七大刺激經濟計劃,一是實施四套班子項目經辦責任制;二是實施規模企業動態考核;三是實施「回歸工程」,發展「基地經濟」;四是實施土地刺激計劃;五是實施市政運營計劃;六是實施企業融資計劃;七是實施「全民創業」計劃。 吳川市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把「一長廊二園區三集群」的工業發展戰略和「三江一海兩岸三區四齣口」城市建設思路,爭當湛江建設城鄉協調、生態文明的科學發展試點市排頭兵作為活動主題,並把學習實踐活動貫穿到理清思路、實現科學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去,按照重在創新體制機制、重在取得實效的要求,緊緊圍繞吳川市當前的重點項目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改善民生工程和機關效能建設、「平安吳川」建設等方面內容,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名出入口。
Ⅶ 吳川高鐵站什麼時候開通有沒鐵路局的內部人士採納額外加分…
據說4月可以投入使用,拭目以待吧
Ⅷ 吳川古代傑出人物
吳川歷史名人:
劉承忠
元代吳川人(生卒年月不詳)。元朝未年任江淮指揮使。當時江淮地區(今江蘇、安徽一帶)大旱,蝗蟲終被撲滅,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元亡後,承忠投河而死。江淮人民為紀念他的功績,尊他為"劉猛將軍",建廟祭祀。清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詔令全國各省、府、州、縣、建"劉猛將軍廟",每年春秋祭祀。
林廷獻
(1454~ 年)字公器,吳南峰,明代吳陽霞街人。曾受業新會陳白沙先生門下,學問大進。24歲中舉人,27歲弘治庚戌科(1490年)中進士。初任永嘉縣知縣,適遇天大旱,林延王獻反對求神禱雨,倡率群眾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解除旱患。每遇災年,則開倉賑濟。重視文教,開拓學宮,文風大振。升任蘇州同知時,永嘉人民拘留拜送,並建生祠,奉祀追思。蘇州同知任上,勵精圖治,廉潔守身。解糧上京時,不傷民財,迅速完成任務。奉命監造夏周二公祠,僅花極少費用,不到兩個月就完成滿竣工。奉命清理崇明沙田丈量工作,革除舊習,頒發新規。並嚴厲革除織造陋規,大大減輕群眾負擔。在任三月,因母喪丁憂在家。後補建昌同知,公正廉明,精兵簡政,成績昭著。離職後,當地百姓建立生祠敬祀。
林延王獻生平勤學守信,淡視功名富貴。其精通理學,深受陳白沙器重,親筆寫了"擊玉又敲金,思君對我吟;江門臨水坐,明月二更深"中堂一幅贈與林延獻。清代翰林陳蘭彬曾在其上加記題跋,現在復制木刻橫幅留存。晚年著有《南峰詩集》木刻本,現已失存。
歐光宸
( ~年)博鋪鎮人,出身書香世家,明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明崇禎七年(1634年),考授知縣,候任期間在家鄉茂山書院招聚生徒講學。對貧苦學生,免收學費,生徒日增,文風昌盛。明崇禎十七年,(即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關,定都北京。順治四年(1647)清兵南下,佔領高、雷、廉、瓊各州縣,清延宮吏瓷意壓迫搜刮,強令百姓剃發,因而群眾激憤,民心大變。
當時南明史部侍朗洪天擢授高州軍門,招兵往海南擬圖恢復。順治四年四五月間,吳川楊浮八(塘雞村人)、姚起岩、茂名周冤等百餘人,不甘受壓迫,投奔海南,以圖"反清復明"。他們在同往海南途中,聯絡信宜、茂名、遂溪、廣西各地好漢,准備舉事。茂名的李振璽、遂溪的鄭良哉、吳川北丹的鄭淑真、山口的龍泉劍紛起響應,聚集數千人,開展反清斗爭。公推歐光宸為"盟主"。先後攻佔梅艹錄及吳川縣城吳陽,將清政府的海防同知、知縣、巡捕、教官、縣丞等盡皆殺掉,並破獄開倉,聲威極盛。南明永曆帝封授歐光宸為海南盟軍道按察司副使。
當時,吳川分屬兩個朝庭,東水屬清、西水屬明。歐光宸率眾集結博鋪與清兵相抗。不久,清將汪齊龍因內訌被殺,吳川全縣復明。此後,明清進行拉鋸戰,自順治四年二月起至順治十二年正月止(1647~1655年),吳川次反復,即4次"歸清",4次"復明"。順治十年(年)八月,清平南王尚可喜部屬副總兵陳武、參將李雲珍發兵攻打化州、吳川、散捉亂搶,十室九空,男女被殺千餘人,歐光宸在這次戰役中被俘,解至高州城,知府勒索贖金800兩銀,光宸寧死不屈,慷慨就義。
林聯桂
(1774~1835年)初名家桂,字道子,又字辛生,塘掇新村(今田頭屋村)人,博學能文,才思敏捷,對客成詩。嘉慶六年(1801)拔貢,九年(1804年)中舉。以後長寓京師,廣泛交遊,與黃玉衡、黃培芳、張維屏、譚敬昭、吳梯、黃釗等合稱"粵東七子",日常吟詩自樂。道光八年(1828年)聯桂53歲,始中進士,任湖南綏寧知縣。任上,因虎奚書院經費不足,修俸甚薄,捐出自己薪俸,添置田租20石,並多方設法為書院充實基金,拓建院廊兩所,親為肄業學生講課。綏寧縣志已90年未修,聯桂即組織人力,主持續修。後實授新化署晃州直棣廳通判,歷任政聲卓著,極受上級器重。最後調任邵陽,死在任上,終年62歲。
林聯桂生平著作很多,有《見星廬詩稿》正續共22集、《見星廬古文》3集、《駢體文》2集、《文話》、《賦話》、《詩話》、《館閣詩話》、《作史韻話》、《講學偶話》、《續清秘述聞》、《日下推星艹錄》等。尤其工詩,清代名詩人及詩論家趙翼評他的詩說:"其所為詩,雕免免刂萬品,牢籠眾態,格律不一,雄騁莫當"(趙翼《見星廬詩集序》)。張繼屏在《見星廬詩集序》中,也為他詩作了很高評價。特別是他繼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現實主義詩風,深切關心人民群眾疾苦,對統治者的窮奢極欲、貪婪無厭,更作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
光緒十年(1884)七月,後輩士子將其遺著呈送國史館保存。
林召棠
(1786~1872年) 字愛封,號芾南,謚文恭,吳陽霞街村人。父泰雯,任東安縣教諭。召棠少年隨父教館攻讀。清嘉慶八年(1803年),17歲為秀才,學使姚文田稱贊為"海濱俊才"。嘉慶十七年,學使程國仁評閱其考卷,認為極有前途,選拔為貢生,並讓其與自己兒子一起研讀。嘉慶二十一年癸末科狀元及第。皇帝閱其卷末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筆誤偏旁,非關學問"。授職翰林院修撰。道光五年(1825年),因父喪返家丁憂。道光八年返京供職。道光十一年任陝甘正主考官。此次選擇舉人65名,其中呼延甲、張芾(曾任廣東巡撫)、牛樹梅等11名,後皆中進士,頗有成就。次年,他深感官場污濁,以終生奉母為名,告假還鄉。
道光十三年(1833年),召棠受聘肇慶府端溪書院主講,連續15年,弘揚文化,培養不不少人才,為教育事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如順德羅忄享衍尚書、高要馮譽騎待郎等都曾受過教誨。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來粵查禁鴉片,與召棠書信來往,咨詢談論民生吏治,並贈召棠一聯:"綵衣榮似三公袞,珂第祥留五色雲。"
林召棠為人尚氣節,淡仕宦,愛廉潔,重工農,憐貧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同年翰林黃廣蔭就仕,召棠辭謝。黃廣蔭復書中有"聖眷方殷,臣心似水,何高尚若是!"黃素知召棠生活淡泊,又從京都領取吳川鹽圍補給銀寄與召棠,他不受,此款存省多年,後托翰林陳荔秋送返朝庭。在村中首創"義倉",救濟貧民。為縣倡議舉辦"賓興"(獎學基金會),並作《吳川賓興芻議》一文。
林召棠59歲母喪丁憂,從此,居家不出,在村邊"金蓮庵"旁作"寄廬",題曰:"四十樹桃花禪室",結茅布石,種花植樹,每當春和景明,潮生月上,攜杖徜徉林靄間,或邀朋約友,載酒蓮塘,吟詩梅下。暇則焚香靜坐,觀書臨貼,意趣超然。著有《心亭亭居詩存》、《文存》、《筆記》等書傳世。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農歷十二月,林召棠逝世於家,終年87歲。
陳蘭彬
(1816~1895年 字荔秋,黃坡鎮黃坡村人。中國首任駐美大使。
130年前,在白宮,一位地地道道的廣東人,將表達大清王朝「益敦友睦、長享昇平」的美好願望的國書,遞交到當時的美國總統海斯手裡。至此,中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設立駐美使館,掀開了中美關系嶄新的一頁。
這個人就是吳川籍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家陳蘭彬。在近代中美關系史上,他的名字因為兩項「第一」而載入史冊:第一任官派留美學生監督,中國第一位駐美公使。尤其是作為中國首任駐美公使,陳蘭彬的工作,促進了中美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保護了華僑的合法利益,為今後的使美外交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今時今日,中美關系受到全世界高度關注,而他在一百多年前總結的「動中竅要,交涉持大體」等外交心得,仍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除「中國清代首任使美大臣」外,陳蘭彬「一生歷五代皇帝」的人生經歷也是不多見的。他生於嘉慶,成長於道光,咸豐年踏入官場,同治年領命赴美國、古巴等地,光緒年創外交輝煌,是一位歷覽晚清風雲,見證政壇變遷,親歷洋務運動興衰成敗的重要人物。
22歲以優行貢京師,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順天舉人,咸豐三年中進士,選拔為翰林院庶吉士,充國史館纂修,後改任刑部後補主事。咸豐十年,因母病告假返鄉,在同州主講高文書院。並倡議捐資重修該書院,以弘揚文教,培育人才。
清同治二年(1863年),陳蘭彬回京受命清理積案,昭雪不少冤案。後又因黃河泛濫成災,奉命大名府賑濟,營救大批災民。並親自到黃河兩岸考察,研究治河要訣,寫成《治河芻言》8卷,提出根治黃河的積極主張。
清政府為培養軍事人才,學習外國技術,決定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開始陸續選派幼童4批共120人赴美學習。是年八月十一日,任陳蘭彬為監督、容閎為副監督,率領第一批學童30人赴美國留學,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批留美學生。不少學生勤奮學習,幾年後就讀完小學、中學而入大學。鍛煉成才的如詹天估、伍延芳、唐紹儀、梁敦等人。如詹天估學成歸來後,對我國鐵路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陳蘭彬在美期間,被委古巴專使,往古巴調查了解古巴華僑受奴役、迫害、買賣、鞭笞、生活無著等情況,向清政府提出詳細調查報告。次年與古巴殖民者西班牙當局交涉談判,結果簽訂了改善華工待遇的《古馬華工條款》,解決華工不少痛苦、人身自由和合法權益問題。
清光緒四年(1878年),清庭任命陳蘭彬為駐美國、西班牙、秘魯三國公使。在任期間,繼續深入了解僑工情況,關懷僑胞工作生活,多次向僑居國交涉、抗議,以保證華僑利益,深受華僑愛戴。光緒七年奉詔回國。
陳蘭彬歷任太常寺正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資政大夫、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兼兵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還任駐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等職。
晚年告老還鄉,主講高文書院。先後纂修《高州府志》24卷、《吳川縣志》10卷、《吳川風俗志》1卷、《石城縣志》10卷;還著有《毛詩札記》、《使美記略》、《使美百詠》、《治河芻言》、《泛槎詩草》、《重次千字文》等詩文集。
清光緒二十年(1895年)十二月十四日,陳蘭彬在家逝世,終年79歲。
李士芬
(1887~1928年)振文鎮邊村土甬 村人。1925年投身革命,積極參加農民運動。1926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被選為縣支部委員,並任吳川縣農協會籌備處籌委,負責農運工作。1926年3月15日,率領振文農民數百人,舉行反"三捐"(即蒜頭捐、蒜串捐、殼灰捐)示威遊行,積極開展反對官僚地主土豪劣紳的斗爭,最後取得全部勝利。後被任命吳川縣農民自衛軍大隊長,率領常備隊40多人和不脫產的預備隊伍,白天協助工糾緝私,晚上打土匪。1927年,"4·12"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4·15"國民黨右派廣州開始大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不久國民黨右派在南路也進行清黨運動,南路的共產黨黨組織撤退到廣州灣赤坎,成立"南路革命委員會",李士芬當選為委員並被正式委任為吳川縣農民自衛軍大隊長,組織一支300多人武裝隊伍,舉行暴動,在山圩、斗門一帶與國民黨反動派軍隊打迂迴戰1個多月,殺傷不少敵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葯。後因敵眾我寡,武裝力量懸殊,犧牲慘重,最後剩下10多人分散活動。
1928年10月15日,李士芬在振文獨竹村被捕,11月15日在黃坡英勇就義,終年41歲。1959年3月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張炎
(1902~1945年) 又名巨炎,字光中,塘掇鎮樟山村人,國民黨十九路軍愛國將領。出生於越南海防。民國初年隨父歸國,在村中讀過私塾兩三年,旋即到廣州灣當工人。20年代初參加粵軍。大革命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特務長、排長、營長等職。1931年任十九咱軍旅長兼副師長,代理師長職務。在蔣介石對中央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中,張炎為援救被紅軍包圍的十九路軍總部和蔣鼎文第九師,率部對紅軍作戰,結果全師死傷了2/3。從此,吸取教訓,發誓不再參加反共內戰。
"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1931年2月30日,張炎接到十九路軍總部命令,即率部開赴上海參加抗戰,先後在吳淞、廟行戰役中,浴血奮戰,重創日軍。
1933年福建事變前夕,張炎接任國民黨獨立第四十九師師長。福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後,任第四軍軍長。福建人民政府失敗後,蔣介石曾委任他人為第七路軍副總指揮。不久,他偕夫人鄭坤廉出國考察歐美和蘇聯等國。
1936年秋回國。"七·七"事變後,張炎回到廣東,被任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一區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1938年2月,在梅錄成立第十一區統率委員會,提出"抗戰利益高於一切"和"保家衛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等口號,與共產黨合作,共同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10月,接任廣東省第十一區游擊司令,深感力量不足,親自往香港與共產黨組織聯系,要求幫助解決幹部問題。廖承志等同志接受他的請求,由中共廣東省東南特委派了一批幹部到高州,幫助張炎開展抗日工作。1939年3月,張炎擔任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致力整軍武,勵精圖治,依靠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培養了一批軍事、政治幹部,真誠與共產黨合作,使高州六屬出現了團結抗日的新局面。張炎的愛國行動,引起國民黨當局的嫉妒,1940年6月被迫辭職。
1944年廣西會戰前夕,張炎被委任為國民黨第四戰區中將參議,派回廣東南路視察,發動民眾抗日。9月回到吳川,與中共南路特委合作,發展地方抗日武裝。由於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迫使他舉行武裝起義。1945年1月14日,張炎、詹式邦(曾任吳川縣長。當時任電梅吳挺進司令)率所部700多人攻下吳川縣城塘掇。當即得到人民抗日游擊隊的大力支持,共同解放吳川全境。張炎將起義部隊改編為高雷人民抗日軍,張炎任軍長,詹式邦任副軍長,公開宣布擁護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張炎起義,轟動了廣東南路,國民黨當局驚惶失措,他們集中優勢兵力圍攻吳川。1945年1月下旬,張炎率所部向廉(江)、化(縣)轉移,在化縣中垌與人民抗日游擊隊會師,共商抗日大計。決定攻下廉江塘蓬後,揮師粵桂邊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2月1日,張炎部隊在廉江燈草村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軍隊襲擊,起義受挫。張炎帶著10多個隨從人員入廣西找李濟琛、張發奎聯系。3日在博白英橋圩被當地頑軍逮捕。3月22日,玉林專員梁朝璣執行蔣介石命令,將張炎殺害。張炎英勇不屈,慷慨就義。
李漢魂
(1895~1987年)字伯豪,號傑華,又號南華,長岐鎮上嶺村人。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小時在家讀書,曾肄業廣東高等學堂法科專業,後又改考廣東陸軍小學第六期及武昌陸軍預備學校第二期。1916年轉入保定軍校第六期,1919年畢業。他早期參加同盟會,後參加中國國民黨。
保定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山西閻錫山部任見習軍官。後因病回鄉,在吳川中學執教。不久到粵軍第二師擔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
1952年,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下,廣州國民政府成立,駐粵各軍政編為國民革命軍,李漢魂在李濟琛的第四軍第十二師任參謀長,跟隨師長張發奎參加東征陳炯明、南征鄧本殷的戰斗,為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貢獻力量。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李漢魂改任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六團參謀長。參加了汀泗橋、賀勝橋及圍攻武昌等幾次重大戰役。11月回師武漢休整,李漢魂升任十二師三十六團團長。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與從廣州遷到武漢的國民政府相對抗,造成分裂局面。第四軍擴編的部隊已分為兩派,擁蔣的陳銘樞到上海去找蔣介石,贊成反蔣的張發奎則投靠汪精衛。為鞏固武漢,擴編成立二十五師,李漢魂升任該師少將副師長。是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繼續誓師北伐討奉,李漢魂首戰河南上蔡城戰役勝利,又在臨潁陣地,攻潰奉軍,進占許昌、開封,俘獲奉軍師長富雙英。勝利回師武漢,被提升為二十五師中將師長。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周恩來、朱德等舉行八一南昌起義。3日,起義軍南下廣東,李漢魂隨張發奎尾追至贛州。9月,取得李濟琛同意,再率部回廣東,奉命駐守惠州,以阻止葉挺、賀龍起義部隊東進。1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州起義,建立革命政權。張發奎即調李漢魂等部隊回廣州鎮壓起義。1928年,李漢魂參加蔣介石的北伐,在山東配合友軍殲滅張宗昌軍閥殘部後,集中整編,第四軍改為第四師,張發奎任師長,李漢魂任副師長。
1929年參加蔣桂戰爭,經歷了花縣、北流、衡陽幾次混戰失敗後,李漢魂辭職離開第四軍赴港居住了一個時期。迨粵桂合作後,1933年,陳濟棠任命李漢魂為第一集團總司令部總參議,1934年調任獨立第三師任師長兼粵北區綏靖委員,並任第三軍副軍長兼師長,後駐汕頭,負責地方"綏靖"及指揮粵東軍政。
1936年初,在汕頭出現一個日軍倒斃事件,引起日中關系軒然大波,日方竟派來3艘軍艦,威脅恫嚇。李漢魂及其所部官兵,懷著滿腔怒火,趕修工事,堵塞漏洞,成立各組織准備應戰。同時和戰士們披甲佩劍,守衛在南海邊緣潮汕地區的國防第一線。正在此時,陳濟棠卻與李宗仁、白崇禧聯合起來,發動"六一西南事變",企圖打著"北上抗日"的旗號,揮師到武漢之後,由長江而下,直指南京,實行武裝反蔣,以便取而代之。李漢魂見此外患嚴重之際,國內豆萁相煎,對團結抗日甚為不利。他認為陳濟棠厚已是私恩,反抗中央是敵。經一再懇勸無效,遂"封金掛印",辭職赴港。並發電文三通:一為苦勸陳濟棠息兵團結,共御外侮;一為呈國民黨中央元首,闡明西南興兵內幕,請統籌大計,團結抗戰;一為請粵省各級將領共體時艱,不可苟從。電文發出之後,影響甚大,陳濟棠眾叛親離,下野赴港。西南事變解決之後,李漢魂即返粵復職。
1937年,日本侵略軍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繼而"八· 一三"進攻上海,在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推動下,全國軍民奮起殺敵抗日,全面開展。李漢魂升任六十四軍軍長,請纓北上抗日,1938年春,奉准開赴隴海線。5月16日,日軍土肥原師團主力萬餘人,大炮七八十門,向歸德、蘭封進犯,企圖截斷隴海路,阻止我國軍隊從徐州南下的通道。李漢魂奉命為薛岳第一兵團第一路總指揮,部署所部分三路防守,親率六十四軍主攻盤踞羅王寨之敵,用重炮直射敵據點,戰斗異常激烈。5月27日奪回了羅王寨。同時,七十一軍也克復了蘭封,從而打通了隴海線,使徐州會戰後的主力部隊得以沿隴海線西進。國民政府最高當局特授予他"華胄榮譽獎章"。
1938年7月22日,日軍進攻武漢,李漢魂奉調參加武漢保衛戰,負責指揮南潯線的戰斗。25日,日軍又在九江附近登陸,九江失守,敵軍又沿南潯線星予洲登陸,向德安進犯。李漢魂調集8個師的兵力,運用"一鼓作氣"的戰術,把敵1萬多個壓到從深不到3里的張古山的狹地之中,最後聚而殲之,取得了德安大捷。所部獲"鋼軍"錦旗獎1面。
1938年10月21日,廣州失守。11月,李漢魂受任廣東省政府主席,12月率師回粵。1938年3月,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改組,李漢魂當選為主任委員。
1939年12月旬,日軍2個師團和1個旅團分三路向粵北進攻,李漢魂受任三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指揮暫編的第二軍、六十三軍、六十四軍及中央軍增援部隊,在北江西岸追剿敵軍,取得勝利。為此,廣東各界在曲江召開了勝利祝捷大會。
1940年1月,李漢魂辭去三十五集團軍總司令職,全力從事廣東政務。他在廣東任省政府主席6年8個月。
抗戰勝利後,李漢魂調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後到歐美考察。1949年元旦,李宗仁代總統職,他應召回國任上將參軍長;3月,何應欽繼孫科組閣,李漢魂任內政部長。不久,辭去職務,轉道香港赴美定居。1982年應廖承志同志的邀請回國訪問。1987年6月30日病逝於美國紐約。其骨灰由女兒李湞帶回祖國安放在廣東韶關古剎--南華寺。
李漢魂生前癖愛藏畫,忱於佛教哲理,公餘還愛舞筆弄墨。著有《岳武穆年譜》、《夢回集》、《日記》、《上下集》、《歐洲散記》、《拉丁美洲游記》等書。
Ⅸ 廣東省的高鐵站有哪些
廣東省的高鐵站有:
1、深圳北站。
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由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是深圳鐵路「四主四輔」客運格局的核心車站,也是廣深港高速鐵路中間樞紐站和杭深鐵路的始發站。截至2016年5月,深圳北站是深圳市規模最大、接駁功能最為齊全、設備技術最先進、客流量最大的特大型綜合鐵路樞紐。
2018年5月11日,香港的高鐵列車進入內地試運行,次日動感號動車組開到深圳北站,廣深港高鐵開始跨境試運行。
2、韶關站。
京廣高鐵韶關站,俗稱:高鐵站、韶關高鐵站。離北京西站2071公里,離廣州南站227公里,隸屬廣州鐵路(集團)公司管轄。現為一等站。
位於廣東省韶關市西南部的武江區韶關大道赤水新村,東北距韶關東站14.6公里,隸屬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廣州南站管轄,於2009年12月26日與武廣高鐵(京廣高鐵武廣段)一並建成投入使用。
3、廣州北站。
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規模改造,規模將超過廣州南站,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鐵路客運站,大型的集普鐵、高鐵、快鐵、城鐵、軌道交通、長途客運為一體的八縱八橫大型交通客運樞紐特等站。未來的廣州北站將與廣州南站、廣州站成為廣州三大大型交通客運樞紐站。
4、廣州南站。
是一個大型現代化鐵路客運站,是華南地區最大、最繁忙的高鐵站,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鐵路核心車站,是連接京廣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貴廣高速鐵路、南廣鐵路、廣珠城軌和粵西沿海鐵路及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和香港的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
5、虎門站。
位於中國廣東省東莞市,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二等站,是廣深港高速鐵路的中間站,也是東莞市西南部的交通樞紐。2011年,虎門站隨廣深港高速鐵路廣州至深圳段開通同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