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北紅安縣出了哪些將軍
1、韓先楚
韓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紅安縣(原黃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2、秦基偉
秦基偉(1914.11.16—1997.2.2),湖北省紅安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3、陳錫聯
陳錫聯(1915.1.4-1999.6.10),原名陳錫廉,字廉甫,湖北省紅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七大代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二、十三屆中顧委常委。
4、王誠漢
王誠漢(1917.12-2009.11.20),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等職。
5、周世忠
周世忠(1918年-1992年),湖北人紅安縣人,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② 為了某領導的話,故意把京九線拐個彎,繞到湖北紅安縣。
是李先念,但結果給繞到麻城了,反而離紅安遠了。
③ 紅安將軍的故事
湖北紅安---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紅安,位於鄂東北大別山南麓。總面積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15.2萬畝,耕地51.9萬畝。全縣總人口為61.68萬人。縣城距武漢112公里,距黃州130公里。京九、京廣鐵路聯絡線從縣南穿過,加快了紅安與外地的聯系和交流。紅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革命戰爭年代,紅安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獻出了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552人。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將軍,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中將軍銜的13人,少將軍銜的58人,是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將軍縣」。 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也是孕育將軍的搖籃紅安(原名叫黃安)是聞名中外的「將軍縣」(同時也被譽為「將軍城」)。這里產生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孕育了兩位共和國的主席——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以及韓先楚、陳錫聯、秦基偉、王誠漢、周世忠、謝富治等223位將軍。徐向前、葉劍英、許世友、徐海東、陳賡、陳再道、劉華清等我軍一代高級將領都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在我軍歷史上有五支紅軍部隊在紅安成立、重建和改編。從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革命斗爭中,紅安有14萬優秀兒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10大軍區,其中8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治委員由紅安籍將軍擔任。後來10大軍區改為8大軍區,先後又有6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委是紅安人。紅安,一個山區小縣,一個赫赫有名的「將軍縣」,一個孕育將軍的搖籃,一座熠熠輝煌的「將軍城」,這不僅是一個「中國之最」,而且也一個「世界之最」。 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上將8名: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中將12名: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 安 將 軍 譜 上將 按姓氏的漢語拼音排列(A-Z) 陳錫聯 郭天民 韓先楚 秦基偉 王建安 王誠漢 謝富治 周純全 中將 按姓氏的漢語拼音排列(A-Z) 胡奇才 李天煥 劉 飛 劉昌毅 聶鳳智 王近山 吳先恩 徐斌洲 徐深吉 詹才芳 張仁初 張天雲 少將 按姓氏的漢語拼音排列(A-Z) 陳美藻 程啟文 程儒珍 程悅長 戴克林 戴克明 甘思和 耿錫祥 韓衛民 何德慶 胡正平 黃立清 江 波 金世柏 黎錫福 李定灼 李世焱 劉福勝 盧燕秋 羅厚福 馬忠全 秦光遠 吳林煥 吳世安 吳振挺 蕭永銀 謝正榮 熊應堂 徐紹華 姚運良 袁克服 張竭誠 張天恕 趙鶴亭 鄭國仲 周世忠 鄒國厚 軍事將領 按姓氏的漢語拼音排列(A-Z) 陳海清 程 彪 戴季英 戴修福 鄧運興 董紹明 杜少剛 方和明 黃從述 黃宏儒 黃宏伸 黃 華 金仕華 康啟華 來顯吉 李振華 李 質 林凱成 劉 敏 劉友海 盧光合 羅映臣 羅映清 馬友才 梅宏德 閔學文 倪忠珍 潘陽泰 秦 振 阮官華 阮官清 石世良 陶 勵 塗其友 汪進先 汪立勇 王漢臣 王積功 王進前 王興友 王佑林 吳昌恆 吳大奎 吳大勝 吳茂福 吳慶海 席紹先 熊心樂 熊友剛 熊志生 徐洪才 徐青山 楊輝明 楊家泰 楊世忠 楊興忠 楊子明 曾傳六 曾 琨 詹浩生 趙紹明 鄭炳禮 鄭 強 鄭維孝 鄭 重 鍾光國 周光坦 祝順鵬 鄒 德 鄒新華 另附(紅安的將軍真正授銜的只有79人,不過加上一些在解放時期相當於部級幹部加起來一共有223人,還有在解放時期犧牲的軍級幹部. 所以說紅安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的這個觀點沒有什麼問題.) 《一代性情戰將——王近山《亮劍》李雲龍原型》 從朝鮮戰場上歸來,王近山曾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後被任命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副部長。1955年,剛剛不惑之年的他又被授予中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偏偏打這時起,王近山觸上了巨礁。將軍的耿直,天生養成的不屈不撓的個性,以及感情的變故終於使他從輝煌跌落塵埃,經歷了一番痛苦的人生曲折。 戰爭篇:徐帥之勇、劉帥之謀、鄧政委之斷 「我算什麼?一個放牛娃!我的勇敢是向徐帥學的,謀略是向劉帥學的,果斷是向鄧政委學的。」 ——王近山 1943年秋,劉鄧首長交給王近山一道作業:由於蔣介石妄圖襲擊陝甘寧邊區,中央命令王近山帶領386旅第16團迅速秘赴延安並擴編部隊,保衛黨中央;同時護送一批幹部及家屬轉移到大後方。 這是一項十分棘手的任務:一方面上級要求盡快到達延安,路上盡量減少戰斗,甚至不得戰斗;另一方面沿途又因為日軍即將進行掃盪,根據地外圍布滿了封鎖線,不得不戰斗;更重要的是16團還要拖家帶口,保護大批非戰斗人員,不能利索地投入戰斗。 王近山卻胸有成竹,所有人馬化裝成普通老百姓,離開太行山,在敵人眼皮底下迅速穿過同蒲路和汾河兩道封鎖線。 10月下旬,部隊到達洪洞縣附近的韓略村,王近山卻不走了。韓略村地形險要,是天然的伏擊戰戰場;而且根據情報,日軍經常大搖大擺經過該村調動兵力。王近山決定把老首長陳賡「路上不要求戰斗」的指示撇到一邊,准備在此狠狠教訓教訓日本人。部隊迅速展開部署:偵察、警戒、埋伏……整個晚上,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次日上午,日軍13輛汽車旁若無人地進入16團預設的地獄。一聲槍響過後,王近山振臂高呼:「跟我來,沖啊!」不到3個小時,120多個日軍除3人逃脫外,悉數就殲。 王近山見好就收,善後工作交給地方武裝處理,部隊迅速轉移。日軍駐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卻炸了鍋。原來,16團消滅的這股日軍並非普通的小分隊,而是由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茨從各地抽調的100多名軍官組成的「戰地觀戰團」,其中包括一名少將旅團長、6名大佐聯隊長,准備赴太岳前線觀戰,結果剛走到韓略村就見了閻王。岡村寧茨獲悉後,暴跳如雷:「再犧牲兩個聯隊,也要吃掉這股共軍!」由於王近山早料到日軍會來報復,大部隊又化整為零,3000多日軍連16團的影子也沒找到。 日酋慍而致戰,日軍對太岳軍區的「掃盪」草草收場,岡村寧茨自創的「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因此流產。這次戰斗在電視劇《亮劍》中得到了生動地藝術再現。而李雲龍的原型之一就是王近山。 消息傳到太行、太岳和延安,人們都為吳下阿蒙的傑作盡情歡呼。當王近山到達延安時,毛澤東緊緊握著他的手說:「我早就聽說有個紅四方面軍的王瘋子現在成了吳下阿蒙了,了不起呀!」中央軍委當即命令王近山為新組建的新4旅旅長,保衛延安。遠在太行的劉鄧首長也為學生的膽略和謀略感到欣慰。 打仗第一數陳錫聯 革命生涯中的許多第一 大革命時期,他是家鄉「首任」兒童團長。參加了游擊隊,是游擊隊員中年齡最小的。改編為紅軍後,他第一個被提拔當了班長,又第一批加入了共產黨。他曾經說過,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一個很大的遺憾是沒有擔任過「排長」。因為作戰勇敢、 且打仗聰明,領導很早就發現並著意培養這棵「苗子」,從班長直接提拔為連指導員,接著又升為營政委、團政委。有人認為陳錫聯進步太快,找領導提意見。領導 說:昨天晚上,陳錫聯帶著三個通訊隊去攻打敵人一個前哨連。這個前哨連駐守在山上,下面是班、排,最上面才是連部。按常規的打法,應當是從下往上攻,這樣 打下來算勝利,打不下來就撤回來。但陳錫聯不這樣干。他帶著人深更半夜悄悄地攀上山頂,先幹掉敵人的連部,然後從山上往下打,也就是從敵人的屁股後面打, 很快就消滅了無頭的敵人的班、排。戰斗結束天還沒亮。陳錫聯所部沒有傷亡一人,卻活捉了一百多個敵人。這樣漂亮的打法,你能想得出來?「小鋼炮」(陳錫聯 的綽號)就是有一套,這樣的幹部就是要培養提拔。後來不久,陳錫聯擔任了師政委、師長,成為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級指揮員。 抗日戰爭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錫聯任129師769團團長,他率部打響了129師抗戰第一槍,首戰即奇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 一舉擊毀日軍飛機24架,開創了我軍步兵打飛機的先例。一位英國記者稱這是「神奇的戰斗」。這一戰例已作為我軍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優秀範例載入軍史,至 今仍為人們所研究、學習。 解放之初,陳錫聯作為第三兵團司令員出任新中國第一任重慶市長,盡管只幹了十個月,但他在向政務院匯報工作時,令聽取匯報的民主人 士驚嘆不已,史良說:真沒想到你這個領兵打仗的,管城市管得也這樣好。他是我軍第一任炮兵司令員;1955年授銜時,年僅40歲的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最年輕的上將之一……這一系列「第一」、「之最」,構成了陳錫聯的傳奇人生。
④ 有沒有人知道紅安223位將軍的名字
湖北紅安---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位於鄂東北大別山南麓。總面積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15.2萬畝,耕地51.9萬畝。全縣總人口為61.68萬人。縣城距武漢112公里,距黃州130公里。 京九、京廣鐵路聯絡線從縣南穿過,加快了紅安與外地的聯系和交流。紅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是 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革命戰爭年代,紅安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獻出了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552人。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等223名將軍,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中將軍銜的13人,少將軍銜的58人,是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將軍縣」。 <br>
<br>
<br>
紅安——將軍的搖籃 <br>
湖北省紅安縣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秦基偉、陳錫聯、韓先楚等兩百多名將軍,其中1955-196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他們是郭天明上將、周純全上將、王建安上將、韓先楚上將、 秦基偉上將、陳錫聯上將、王誠漢上將;謝富治上將 被授予中將軍銜的10人, 他們是劉飛中將、詹才芳中將、張仁初中將、徐深吉中將、 李天煥中將,徐斌洲中將,張天雲中將, 胡奇才中將、 劉昌毅中將,王近山中將;被授予少將軍銜的42人,他們是 程儒珍少將、韓衛民少將、袁克服少將、金世柏少將、 羅厚福少將、李世焱少將、 耿錫祥少將、黎錫福少將、 鄒國厚少將、徐紹華少將、賀健少將、陳焱清少將、 熊應堂少將、程悅長少將、殷國洪少將,盧燕秋少將、 張天恕少將、鄭國仲少將、 況玉純少將、秦光遠少將、 陳美藻少將、李定灼少將、江波少將、劉福勝少將、 趙鶴亭少將、馬忠全少將、閔學勝少將、戴克林少將、 戴克明少將、程啟文少將、 羅應懷少將、甘思和少將、 胡正平少將、旺運祖少將、何德慶少將、吳振挺少將、張志勇少將、塗錫道少將、張竭誠少將、詹少聯少將、 謝正榮少將、周世忠少將。 <br>
<br>
需要說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縣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同時劃出部分區域分別歸屬河南新縣和湖北大悟縣,在劃出的行政區域里還誕生了14位原黃安籍將軍,他們是劉華清上將、 聶鳳智中將、吳先恩中將、 高厚良少將、黃立清少將、蕭永銀少將、吳世恩少將、 嚴光少將、吳林煥少將、 蕭德明少將、姚運良少將、 周明國少將、蕭志賢少將、伍瑞卿少將。 <br>
紅安因此成為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請到紅安來看看! <br>
<br>
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br>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 <br>
上將8名: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 <br>
中將12名: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 <br>
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br>
<br>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br>
紅安以「將軍縣」聞名,除為人所熟知的老一輩將軍外,還有一批共和國的新一代將軍。如吳曉恆少將,她是1988年第一批授銜的女將軍,時任某軍醫大學校長;黃俊峰少將,時任總後勤部某部副部長;江建曾少將,現任某軍區空軍副司令;胡先貴少將,現任海軍某基地司令;羅毅少將,現任某陸軍學院政治部主任;秦衛江少將,現任某軍副軍長;李平少將,現任某軍副軍長;劉曉坤少將,現任某省軍區參謀長;程志,總政歌舞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是文職幹部,享受少將待遇。 <br>
<br>
<br>
<br>
<br>
<br>
共和國以「紅」褒獎 <br>
1952年9月,為了表彰黨領導下的黃安人民革命斗爭業績,湖北省政府報請中南軍政委員會轉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核准,將黃安縣正式改名為紅安縣。共和國以「紅」命名褒獎的縣,這是全國唯一的一例。 <br>
翻開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史冊,紅安有著精彩紛呈的篇章:中國共產黨人引領勞苦大眾求解放的呼喊,喚醒世代飽受壓迫欺凌的黃安人民,在大別山腹地英勇奮斗,浴血奮戰,前仆後繼,堅持斗爭26年,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br>
在民主革命中不屈不撓尋求革命真理,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董必武,於1923年冬在自己創辦的武漢中學,召集家鄉黃安籍黨員學生開會,組建了黨的黃安工作組,並派回黃安,播撒革命種子,從而揭開了黃安革命斗爭序幕,為黨在這一地區領導開展的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br>
這里是彪炳史冊的黃麻起義發生地。1927年11月14日,黃安、麻城3萬多反抗壓迫、剝削的農民,揭竿而起,手持刀、矛、土銃、撇把子槍,一舉攻克黃安縣城,建立了黃安縣農民政府和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震驚敵膽。這是繼八一南昌起義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之後,黨領導的又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br>
這里是中國革命數支軍隊的誕生地。在黃麻起義的影響和推動下,1928年,鄂東軍先後改稱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第十一軍,實現武裝割據。1930年,黨中央把鄂豫邊、豫東南、皖西三塊革命根據地的武裝統一起來,成立了屬中央領導的紅一軍。1931年11月,徐向前任總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成立於七里坪,下轄由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合編的紅四軍和紅十五軍。1932年11月,紅四方面軍主力參加長征、西進川陝後,.鄂豫皖省委在腥風血雨中重建紅二十五軍。隨後,黨又組建紅二十八軍,直至抗戰爆發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在一個縣域,先後誕生多支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為中國革命史所僅見。 <br>
<br>
<br>
湖北紅安 <br>
<br>
<br>
毛澤東: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br>
1958年7月,毛澤東主席在武昌東湖賓館接見紅安幹部種試驗田的代表,鼓勵說,你們要繼續努力,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br>
<br>
1996年9月18日,.中央總書記.視察紅安時說,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永遠懷念。烈士陵園有規模、有氣勢,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應該好好利用。 <br>
<br>
李先念:董老是一面旗幟 <br>
<br>
1988年4月20日,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在紅安參觀董必武紀念館,感慨地說,董老是湖北革命的一面旗幟,我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br>
<br>
徐向前:紅安貢獻永不磨滅 <br>
<br>
1983年,曾在紅安指揮紅四方面軍的徐向前元帥,在北京接見紅安縣負責同志,深情地說,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根據地的搖籃,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是永不磨滅的。 <br>
<br>
吳邦國:紅安真是了不起 <br>
<br>
1995年4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視察紅安時說,我一到紅安,就肅然起敬。紅安縣出了200多個將軍,為中國革命犧牲了14萬人,真是了不起 <br>
毛澤東: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br>
1958年7月,毛澤東主席在武昌東湖賓館接見紅安幹部種試驗田的代表,鼓勵說,你們要繼續努力,保持紅安永遠紅 <br>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br>
<br>
1996年9月18日,.中央總書記.視察紅安時說,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永遠懷念。烈士陵園有規模、有氣勢,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應該好好利用。 <br>
<br>
李先念:董老是一面旗幟 <br>
<br>
1988年4月20日,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在紅安參觀董必武紀念館,感慨地說,董老是湖北革命的一面旗幟,我們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br>
<br>
徐向前:紅安貢獻永不磨滅 <br>
<br>
1983年,曾在紅安指揮紅四方面軍的徐向前元帥,在北京接見紅安縣負責同志,深情地說,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根據地的搖籃,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是永不磨滅的。 <br>
<br>
吳邦國:紅安真是了不起 <br>
<br>
1995年4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視察紅安時說,我一到紅安,就肅然起敬。紅安縣出了200多個將軍,為中國革命犧牲了14萬人,真是了不起 <br>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 <br>
<br>
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也是孕育將軍的搖籃紅安(原名叫黃安)是聞名中外的「將軍縣」(同時也被譽為「將軍城」)。這里產生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孕育了兩位共和國的主席——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以及韓先楚、陳錫聯、秦基偉、王誠漢、周世忠、謝富治等223位將軍。徐向前、葉劍英、許世友、徐海東、陳賡、陳再道、劉華清等我軍一代高級將領都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在我軍歷史上有五支紅軍部隊在紅安成立、重建和改編。從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革命斗爭中,紅安有14萬優秀兒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10大軍區,其中8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治委員由紅安籍將軍擔任。後來10大軍區改為8大軍區,先後又有6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委是紅安人。紅安,一個山區小縣,一個赫赫有名的「將軍縣」,一個孕育將軍的搖籃,一座熠熠輝煌的「將軍城」,這不僅是一個「中國之最」,而且也一個「世界之最」。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br>
紅安籍將軍軼事----------劉飛和《沙家浜》 <br>
傳奇將軍劉飛和《沙家浜》的由來 <br>
劇作《沙家浜》家喻戶曉,與之有關的人和事,散見於報刊的也不少。但有一個人物卻未見提及,那就是1955年被國務院授予中將軍銜並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的劉飛。可以說,不是劉飛將軍也許不會有《沙家浜》。 <br>
他曾在陽澄湖上領導過40多名傷病員,是《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 <br>
《沙家浜》一劇的素材,來源於1939年發生在蘇南陽澄湖的故事。 <br>
那年9月下旬,以新四軍為主力的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 )擊退了國民黨「忠義救國軍」的大規模進攻。為避免與國民黨軍發生沖突,10月初「江抗」被迫從蘇州、江陰、無錫、常熟、太倉地區(即東路地區)撤往揚中,而將40多名傷病員和10多名醫護人員留在了陽澄湖。在傷病員中,傷勢最重的是「江抗」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劉飛,敵人的一顆子彈頭打進了他的肺部,雖經全力護理傷口沒有惡化,但一咳嗽就吐血。因劉飛的職務最高,傷病員、醫護人員自然都由他負責,他也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領導重任。 <br>
「江抗」剛剛西撤,日偽軍便嚴密封鎖了陽澄湖及其周邊村莊。面對嚴峻的形勢,鄉親們自發地保護、供養新四軍的傷病員。一發現日偽軍進村,他們就馬上把傷病員轉移到小木般上,隱匿進陽澄湖的蘆葦盪里;日偽軍走後,他們又將傷病員接回,並在廚房、牛棚、豬圈、草堆里建起隱蔽的病房。盡管這樣,還是有傷員遭到日偽軍的捕殺,也有傷員因不停轉移,缺少葯物治療,得不到很好休息,傷口感染導致敗血症而犧牲。到10月底,傷病員只剩下《沙家浜》中所說的36名。在那艱難的日子裡,劉飛躺在門板上還在鼓勵大家保持革命的樂觀精神,戰勝傷痛、戰勝敵人。為了防範敵人的突襲,他把一些輕傷號組織起來擔任警戒,並給陽澄湖一帶的地方武裝頭領寫信,曉以大義,消除他們的敵對行動。經過努力,劉飛又同主力部隊取得了聯系,給傷病員們帶來極大的鼓舞。 到10月底,除劉飛傷勢仍不見好,其餘傷病員的身體都得到了較好的恢復,有的已基本痊癒,不少人提出要回主力部隊去。是讓大家走還是把大家留下來?劉飛目睹當地群眾對「江抗」的期盼之情,講出了陽澄湖上生建「江抗」的想法。傷病員們都表示贊同,於是一份報告輾轉送達新四軍軍部,上級同意了重建「江抗」的主張。 <br>
11月初,原「江抗」三路政治部主任楊浩廬,前來向劉飛等人傳達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關於建立新「江抗」的指示,並商討成立「江抗」東路司令部事宜。大家公推劉飛出任司令員,但劉飛考慮到自己的傷勢不能親自帶部隊行動,提出只參與新「江抗」的創建,不擔任領導職務,推薦病已痊癒的原「江抗」司令部參謀夏光出任司令員。11月6日,「江抗」東路司令部宣告成立,傷愈的10多名幹部戰士組成司令部特務連,劉飛和警衛員何彭福的短槍便成了新「江抗」初期僅有的兩枝打得響的槍。 <br>
新「江抗」組建後不久,在陳毅安排下,劉飛被轉移到上海療傷。3個月後,劉飛重返「江抗」任政治部組織科長,協助政治部主任譚震林工作。不久,劉飛又成為這支部隊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淮海戰役時的一個偶然機會,他無意中為《沙家浜》找到了第一作者 <br>
新「江抗」不斷發展壯大,幾經改編,到淮海戰役進的建制為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二師。這時劉飛已任第一縱隊的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葉飛因病留濟南就醫後,部隊由劉飛指揮參戰。在淮海戰役中,一縱創下了載入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冊的輝煌戰例,也正是這一戰例為《沙家浜》的產生找到了第一作者。 <br>
淮海戰役開始後,在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合力攻擊下,國民黨軍黃百韜兵團的左翼第六十三軍,妄圖經徐州地區的窯灣鎮渡大運河西逃。華野總部電令一縱追擊敵第六十三軍,爭取於窯灣將其殲滅。接到命令後,劉飛和縱隊其他領導決定:為了爭取時間,縱隊不留預備隊,各師自定一個團作預備隊,從北、東北、東南三個方向,迅速包圍壓縮敵第六十三軍於窯灣,肅清外圍;爾後,縱隊對各師不再調整部署,即轉入總攻擊。縱隊不留預備隊、總攻時縱隊不再調整部署,這是沒有先例的,可以說是一個大膽的創造,被稱為「急襲的戰法」。 <br>
1948年11月9日傍晚,一縱終於成功地將敵第六十三軍圍困於窯灣。敵第六十三軍軍長陳章令所部在包圍圈裡南沖北撞一晝夜,沒能打出一個突圍的口子,只好求救。當黃百韜告知接應的邱清泉兵團於兩天後趕到時,他絕望地說:「來不及了。」在一縱的總攻擊下,陳章於12日拂曉丟下部隊,率衛兵竄到運河邊企圖泅水逃跑,被我一縱部隊擊斃,隨後該軍1.37萬人被全殲於窯灣。這次作戰,創造了解放戰爭以來,我軍應用急襲戰法,以一個縱隊的兵力殲滅敵人一個軍的戰例,華東野戰軍首長為此發出通令予以嘉獎。 <br>
戰斗剛結束,隨軍記者、作家崔左夫就來采訪劉飛。在硝煙漸逝的戰場,劉飛對崔左夫說:「如果寫作戰指揮就不要提我劉飛,決心是大家下的,仗是部隊打的,不能讓我貪了大家的功勞。」崔左夫跟在後面邊走邊聽,劉飛忽然停下腳步,指著前面一批正在打掃戰場的官兵對他說:「我建議你好好寫寫二師,這個師是由36個傷病員發展起來的,陽澄湖的那段歲月真讓人難忘啊!」說完,劉飛就快步向二師走去,丟下崔左夫站在那裡發愣。劉飛身邊的工作人員補充解釋說:「我們劉司令員對二師有著特殊的感情,他也是36個傷病員中的一個。由36個傷病員組成的新江抗發展成旅時,他當旅長,發展成師時,他當師長。他裝著一肚子江抗的事,他就愛和人說這些事,你什麼時候采訪采訪他吧!」 <br>
當晚崔左夫就找到劉飛,采訪「江抗」的事。聽了劉飛的講述,崔左夫激動不已,他向劉飛立下「軍令狀」:一定要把「江抗」36個傷病員不平凡的經歷寫出來!於是數年後,崔左夫志《沙家浜》的第一作者。 <br>
從《血染著的姓名》到《蘆盪火種》,他投入了巨大的熱情 <br>
由於戰事不斷,崔左夫對「江抗」36個傷病員的事跡未能作進一步采訪,建國後,崔左夫盡管工作十分繁忙,但沒有放下這個素材。在劉飛的幫助下,他獲取了「江抗」36個傷病員的名字以及其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單位,並陸續對他們深入進行了采訪……1957年,他終於以「江抗」36個傷病員的戰斗生活為素材,飽含激情地寫出了《血染著的姓名》。 <br>
那年文化界正舉辦解放軍建軍30年徵文活動,上海滬劇團正想尋機找到優秀徵文改編成劇作公演,當該團副團長、崔左夫的老戰友陳榮蘭聽說崔手頭就有一篇好徵文時,趕忙索要。讀罷《血染著的姓名》,陳榮蘭興奮不已,又推薦給劇團編劇文牧。文牧看後也熱血沸騰,埋頭苦幹了一個多月,將《血染著的姓名》改編成為劇本《碧水紅旗》。 <br>
此時的劉飛已擔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當陳榮蘭和文牧得知劉飛就是36個傷病員的領導人時,便將劇本拿來徵求劉飛的意見。劉飛當時雖然身患重病,仍認真聽夫人朱一念完了劇本,提出了要進一步貼近生活的意見,並拿出由他口述、朱一和秘書高松整理的反映當年戰斗生活的回憶錄《火種》,交由陳、文二人參考。兩人回去後,根據《火種》又對劇本作了認真修改,並更名為《蘆盪火種》。劉飛對劇本十分滿意,還親自安排劇組到由「江抗」36個傷病員發展起來的部隊體驗生活…… <br>
不久,《蘆盪火種》在上海公演引起反響,1964年5月被選調到北京公演。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此劇,並給予了很好的評價。當時江表想通過文藝進入政治舞台,借機立即組織人馬將《蘆盪火種》移植為京劇《沙家浜>
⑤ 紅安最高級別開國大將是誰
沒有大將,只有上將8人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
上將8名: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
中將12名: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
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需要說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縣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同時劃出部分區域分別歸屬河南新縣和湖北大悟縣,在劃出的行政區域里還誕生了14位原黃安籍將軍,他們是劉華清上將、 聶鳳智中將、吳先恩中將、 高厚良少將、黃立清少將、蕭永銀少將、吳世恩少將、 嚴光少將、吳林煥少將、蕭德明少將、姚運良少將、 周明國少將、蕭志賢少將、伍瑞卿少將。
紅安因此成為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⑥ 紅安223名將軍名單
部分名單:
1、紅安籍上將:
王建安、陳錫聯、周純全、郭天民、韓先楚、謝富治、
2、紅安籍中將:
王近山、劉飛、劉昌毅、李天煥、吳先恩、張天雲、張仁初、胡奇才、秦基偉(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徐深吉、徐斌洲、詹才芳
3、紅安籍少將:
馬忠全、王誠漢、甘思和、盧燕秋、劉福勝、江波、江騰蛟、李世焱、李定灼、吳振挺、何德慶、鄒國厚、閔學勝、況玉純、汪運祖、張天恕、張志勇、張竭誠、陳炎清、陳美藻、羅應懷、金世柏、周世忠、鄭國仲、胡正平、趙鶴亭、賀健;
秦光遠、耿錫祥、袁克服、徐紹華、殷國洪塗錫道、韓衛民、程啟文、程悅長、程儒珍、謝正榮、詹少聯、熊應堂、黎錫福、戴克林、戴克明。
(6)紅安鐵路李先擴展閱讀
大革命時期,紅安這里打響了黃麻起義第一槍,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為了中國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紅安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14萬英雄兒女,在冊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犧牲之重、貢獻之大,全國罕見。
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陳錫聯、韓先楚、秦基偉等223位將軍,紅安因此成為舉世聞名的「中國第一將軍縣」。
⑦ 鐵血紅安 李老師的歷史原型是誰
劉銅鑼的歷史原型是誰?小編查閱了紅安唯一一個仙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軍軍銜的人,那就是劉福勝將軍。劉福勝從1931年加入了工農紅軍,在193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四方面軍團政治處主任、軍組織部部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營教導員、東進縱隊團政委,冀南軍區分區司令員,任師長、軍區空軍後勤部政委、武漢軍區後勤部副政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源於網路!
⑧ 鐵血紅安新四軍李師長的演員是誰
李呈媛,1984年出生於湖北宜昌,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李呈媛外表甜美可人,清新優雅因其恬靜的笑容被稱為「微笑女王」。2014年與趙文卓、李欣汝、劉德凱主演《鐵血紅安》於11月7日登陸央視一套,劇照李呈媛飾演衛生員曹麗君一角。
鐵血紅安曹麗君是誰演的 鐵血紅安曹麗君扮演者李呈媛個人資料 李呈媛老公是誰 李呈媛海量寫真照
中文名:李呈媛外文名:lvy國 籍:中國血 型:a型身 高:166cm出生地:湖北宜昌出生日期:1984年1月23日職 業:演員畢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經紀公司:華誼兄弟文化經紀有限公司代表作品:《我愛的是你愛我》《鐵血紅安》《杉杉來吃》
⑨ 紅安李氏從哪裡遷去的
你問錯地方了,應該去天上問神仙,掐指一算就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