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濟南的城市如何
濟南不錯,犯罪率很低,也有很多特色小吃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位於魯中西部,是我國環渤海地區南翼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軟體名城、國家創新型城市之一。濟南是山東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旅遊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北連京津,南接滬寧,東西連通山東半島與華中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發展軸上的重要交匯點,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是中華文明中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是第11屆全國運動會和第7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主辦城市。
中文名稱: 濟南
外文名稱: Jinan,Tsinan,Chi-nan
別名: 泉城,濟
行政區類別: 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濟陽縣、平陰縣、商河縣、章丘市
政府駐地: 濟南市經二路193號
電話區號: 0531
郵政區碼: 250000
地理位置: 山東省中西部
面積: 8227平方千米
人口: 681.4萬(2010年)
方言: 濟南話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百脈泉,紅葉谷等。
機場: 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火車站: 濟南站,濟南東站,濟南西站
車牌代碼: 魯A
市樹: 柳樹
市花: 荷花
市鳥: 白鷺
吉祥物: 金牛
著名高校: 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
目錄
濟南概況
名稱由來
行政區劃
地理地形
氣候
水文
自然資源土地資源
水資源
生物資源
草場資源
野生植物資源
人口民族
經濟發展區位優勢
經濟概況
大型企業
旅遊市區景點
郊區景點
交通航空
鐵路
公路
BRT
地鐵與輕軌
歷史沿革
文化起源
名人
有關濟南的文章
名優特產平陰阿膠
章丘大蔥
龍山小米
明水香稻
黃河大米
平陰玫瑰
紅玉杏
魯綉
商河縣彩椒
省會濟南歷史文化因素
地理交通因素
經濟因素
軍事因素
體育運動體育場館
體育俱樂部
濟南高校公辦本科(17所)
民辦本科
獨立學院
高專高職院校
成人高校
濟南小吃
市鳥特點及種類
歷史淵源
友好城市
濟南方言
現任領導
地理位置圖濟南概況
名稱由來
行政區劃
地理 地形
氣候
水文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水資源
生物資源
草場資源
野生植物資源
人口民族
經濟發展 區位優勢
經濟概況
大型企業
旅遊
市區景點 郊區景點交通
航空 鐵路 公路 BRT 地鐵與輕軌歷史沿革文化起源名人有關濟南的文章名優特產
平陰阿膠 章丘大蔥 龍山小米 明水香稻 黃河大米 平陰玫瑰 紅玉杏 魯綉 商河縣彩椒省會濟南
歷史文化因素 地理交通因素 經濟因素 軍事因素體育運動
體育場館 體育俱樂部濟南高校
公辦本科(17所) 民辦本科 獨立學院 高專高職院校 成人高校濟南小吃市鳥
特點及種類 歷史淵源友好城市濟南方言現任領導地理位置圖展開 編輯本段濟南概況
濟南,位於北緯36度40分,東經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1] 濟南
濟南,又稱「泉城」,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強省—山東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旅遊、金融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副省級城市。濟南下轄六個區、三個縣、一個縣級市,總面積8227平方公里,人口681.4萬,其中市區人口260萬。濟南是「全國城市綜合實力1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10優」的城市之一。 濟南地處中國知識人才密集的齊魯大地,人力資源齊備,高等院校眾多,科研機構密集。現有高校18所,在校大學生超過20萬人,科研機構200多個,其中53個省級科研院所,20個國家級實驗室,和4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科技人員35萬人,能夠滿足各類企業、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電子信息、交通設備、家用電器、機械製造、生物工程、紡織服裝等六大主導產業在國內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具備承接國際產業特別是製造業轉移的良好條件。濟南高新技術、信息產業發達,IT產業經濟總量在中國名列第3位。擁有佔地20公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國家級軟體開發基地「齊魯軟體園」,現已有400多家國內外IT研發企業入園發展。現代服務業繁榮發達、服務功能建全。濟南市具有良好的農業水土資源,悠久的蔬菜種植傳統,享有「全國菜籃子」的美譽,培育出「章丘大蔥」、「平陰玫瑰」、「槐蔭元蔥」等一批名優特農副產品,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投資環境優勢。濟南市不斷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WTO新形勢,致力於「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國際大都市環境」,成立了全市招商引資促進委員會,市長任主任,市分管領導任副主任,統一研究協調推進外商外資重大事項。成立了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對來濟外商投資實行一站式辦公、一站式服務。成立濟南市發展環境投訴中心,及時妥善協調處理外商投訴事宜,提高外資企業落地率、成活率。頒布了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的政府令,成立了涉僑法律顧問團,依法保護華人、華僑的合法權益。成立了外商服務中心,對外商生產經營、生活、醫療等進行全方位服務。我們的追求是:讓來濟投資的外商朋友零等待、零障礙,與外商保持零距離,對外商實行零收費,使濟南成為商務成本的窪地、外商投資的福地、政府服務的高地。目前,全市正在牢固樹立以投資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正在形成高效廉潔的行政環境、公開穩定的政策環境、統一透明的法制環境、公正有序的市場環境和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環境優美平安的人居環境。 濟南將抓住新世紀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加快發展、實現三步走的階段性戰略目標,即到2007年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3億美元,建立起現代化省會城市的發展框架;到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00億美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綜合競爭力進入全國同類城市先進水平;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00億美元,城市人口400萬,建成區面積400平方公里,把濟南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的區域中心城市。 濟南自然風光秀麗,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稱。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濟南擁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獨步天下.這些泉,縱橫分布,錯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龍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區泉群,譽稱72名泉.趵突泉為72名泉之首,泉水分三股而淌。泉北有宋代建築「濼源堂」,西南是明代建築「觀瀾亭」,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立木牌樓,橫額上書「洞天福地」、「蓬山舊跡」。清高宗乾隆南下游覽,觀趵突泉後大為興奮,當即題「游湍」,封「天下第一泉」,留《趵突泉游記》石刻碑文。趵突泉東北側有金線泉。泉中金線忽 隱忽現,彎曲多變,明亮有光,奇妙有致。金線泉以東為漱玉泉,綠柳飄指,清水碧波,金魚戲水,十分優美。泉北,有幽雅恬適、翠竹婆娑的「李清照紀念堂」。漱玉泉東北,峽壁下奇石峭立中,馬跑、淺井、洗缽泉等,似綠帶攜為一體。黑虎泉在金線泉東,深凹如洞穴,泉水汩汩上涌,幽深清澈,綠如翡翠,清似瓊漿,叮咚過洞前石雕虎頭三個,飛濺於方池。附近有琵琶泉,常年流水淙淙,似琵琶樂聲不斷,又有九天泉,似九天仙女梳洗,花蓮泉,似亭亭玉立出水芙蓉等14處美泉。72名泉,千百年來,有的新生,有的湮沒。眾泉如翡翠在濟南大綠毯上鑲嵌,日夜叮咚,光彩閃耀。眾泉匯流成的大明湖與周圍的千佛山、五峰山、靈岩寺雲山等構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風光。山光水色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結合,這就是有「泉城」之稱的濟南。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秦始皇建立郡縣制時,今天的濟南地區屬於濟北郡。漢初,設立濟南郡,含義為「濟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濟水即俗稱大清河,古濟水(音己,三聲)發源於現河南省濟源市,流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黃河山東段。後因黃河改道被其奪取河床,成為了黃河下游的幹流河道。而濟源、濟南、濟陽、濟寧等地名還是保存了下來,濟南由此得名。自明朝以來,濟南一直是山東省省會。1929年7月設立濟南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濟南市現轄6個市轄區,3個縣,1個縣級市:濟南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市轄區:市中區、歷下區、天橋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 縣:平陰縣、濟陽縣、商河縣; 縣級市:章丘市。
編輯本段地理
地形
濟南市位於北緯36°40′,東經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境內主要山峰有長城嶺、跑馬嶺、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氣候
濟南地處中緯度地帶,由於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由於獨特的地形作用,濟南的氣候極端性明顯強於周邊地區。年平均氣溫14.8℃,極端氣溫最高42.5℃(1955年7月24日),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9.7℃(1953年1月17日)。最高月均溫27.5℃(7月),最低月均溫-0.3℃(1月)。年平均降水量693.4毫米。年日照時數 2088.4小時(2006年)。 濟南是季風氣候明顯區域之一。冬季亞洲大陸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壓,濟南被極地大陸氣團所控制,常受來自北方冷空氣侵襲,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風。夏季受熱帶、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天氣炎熱,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風。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轉夏季、夏季轉冬季的過渡季節,風向多變。一年之中,在不同季節,全市處在不同大氣環流控制之下,構成了春暖、夏熱、秋爽、冬冷四季變化分明的氣候。濟南冬季長達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兩個月。 濟南夏季降水量一般多於北方城市,加之三面環山的地形令水汽和熱空氣迴流聚集,導致了濟南的夏季悶熱難耐。
水文
濟南境內河流較多,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還有環繞老城區的護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市內的大明湖(水源來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市轄的白雲湖;百脈泉,黑虎泉等公園內也布有大小泉池。著名的趵突泉就是在濟南,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老舍曾多年居住濟南,所著《趵突泉》一文,盛贊趵突泉。濟南素有「泉城」之稱。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全市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風砂土6個土類。粘土、石灰岩、白雲岩、質優量大,但尚未被充分地開發利用。「濟南青」輝長岩和「柳埠紅」花崗岩已遠銷歐亞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待於擴大生產規模。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煤、花崗石、耐火粘土以及銅、鉀、鉑、鑽等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等。特別是石灰岩品位高、儲量大。花崗石的黑色花崗石,質地純正,為國內獨有。林木資源分喬木、灌木兩大類,共有60多科,300多種。南部山區盛產蘋果、黃梨、柿子、核桃、山楂、板栗等,並產有遠志丹參、棗仁、野菊、香附等多種葯材。北部臨黃平原的大棗也有很高的產量。另外,白蓮藕、大蔥、玫瑰花、蘆葦等植物也有較高的產量,並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水資源15.9億立方米,可利用量14.7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1985年,濟南市總面積為563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84平方公里。全市耕地率47.6%,高於全省47%、全國平均10.4%的水平。平陰、長清、歷城及章丘南部山區中有耕地1508.3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56.2%,因地勢較高,田塊支碎,耕地質量較差,耕作困難,農作物產量較低。北部平原地區有耕地710.9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26.5%,該區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是糧菜精種高產區。因城鎮及工礦企業的排污,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沿黃、沿清地帶有低窪耕地465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17.3%,這部分耕地有內澇危害。全市人均佔有耕地0.07公頃,低於全省人均0.1公頃、全國人均0.13公頃的水平。全市城鎮工礦、交通用地84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林地面積736.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1%,人均0.02公頃。荒山荒地面積94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9%。
水資源
由降水及黃河側滲補給形成的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為16.0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億立方米,占總量的38%;地下水9.66億立方米,占總量的62%。在現狀水利設施及其正常運用條件下,結合天然水資源的特點,可以攔蓄提引的水量,即多年平均可利用量為11.92億立方米。占天然水資源總量的74.2%;其中地表水4.29億立方米,地下水7.63億立方米。1985年,國民經濟各部門實際需水量12.48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生產及城鎮生活用水3.3億立方米,佔26.4%;農業灌溉及農村生活用水8.94億立方米,佔71.6%;其他用水0.24億立方米,佔2%。 濟南素以泉水眾多而聞名,據統計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個天然泉,在國內外城市中罕見,是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館,除「泉城」外濟南也常被稱為「泉都」,有著名的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風光而得名。 濟南的泉水不僅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精彩紛呈,有的呈噴涌狀,有的呈瀑布狀,有的呈湖灣狀,眾多清冽甘甜的泉水,從城市地下湧出,匯為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清泉石上流」的綺麗風光。早在宋代,文學家曾鞏就評價道:「齊多甘泉,冠於天下」,元代地理學家於欽亦稱贊說:「濟南泉水甲齊魯。」清冽甘甜的泉水是濟南的血脈,賦予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時,濟南的城市發展、歷史沿革、民風民俗也與泉水密切相關,形成了獨特的泉水文化。
生物資源
構成濟南植被的區系植物計有1175種和變種,分屬於149科。其中蕨類植物12科,18種;裸子植物7科,21種;雙子葉植物106科,870種;單子葉植物24科,266種。野生植物382種,占植物種類的33%;栽培植物793種,占植物種類的67%。濟南植物區系以華北成分佔絕對優勢,其他有亞熱帶成分,多是生態幅度較大的種類。還有來自西北區系的成分,東北、日本的成分,歐美的成分等。 森林資源:濟南森林類型主要有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等。原始落葉闊葉林早已不復存在。除局部地區尚保留少量次生天然林外,大部分為人工片林、行道林或散生闊葉樹。落葉闊葉林喬木優勢種有12科、30餘種,由其構成的片林主要有楊柳林、刺槐林、櫟林、泡桐林及雜木林等。針葉林耐瘠耐旱,廣泛分布於山地丘陵區,是主要植被類型之一,有側柏林、松林。還有少量人工淡竹林。主要林種有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防護林主要是水土保持林和農田防護林。水土保持林分布於南部和東部低山丘陵區,主要樹種是側柏、松類和刺槐。農田防護林,包括農田林網、林糧間作及四旁植樹。主要樹種有楊、柳、泡桐、刺槐、榆、棗等。用材林主要樹種是刺槐、側柏、松、楊、柳等,多為幼齡林和中齡林。經濟林有木本糧油林、水果林、特用經濟林。木本糧油林主要有花椒、核桃、柿子、棗、板栗等,多分布於南部山丘區。水果林有蘋果、梨、桃、杏、山楂、葡萄、櫻桃、李子、石榴、花紅等。特用經濟林僅267公頃桑園和柞嵐。
草場資源
濟南市宜林未造林或造林未成林及不宜造林的荒山荒坡66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於南部低山丘陵區。植被類型為灌草叢和山地草甸。灌草叢是一種森林植被被破壞後的次生植被,由草本植物、灌木組成,可分為野古草灌草叢、黃背草灌草叢、白羊草灌草叢、結縷草灌草叢。山地草甸草場分布於800米以上的低山頂坡上,草本植物以苔草占優勢,灌木以胡枝子、綉線菊為主。農林隙閑地草場資源。林間草場主要分布南部山丘區,當林間草場的森林郁閉度較小時,林下則生長胡枝子等小灌木和野古草、黃背草、白羊草、藎草等大量禾草,產草量較高,宜作割草場。農田隙閑地草場系指宅旁、地頭、溝邊、路旁等生長草類地段,分布零散,草本植物種類較為復雜,以一年生禾草為主。平原濱湖、河灘草甸草場,分布於河漫灘、白雲湖周圍荒灘、各水庫回水地、沿黃沼澤地,以多種濕生草本植物為主。沿黃沙丘草場分布於沿黃沙丘,以白茅、蒿類、豬毛菜、節節草等沙生植物為主。
野生植物資源
濟南野生經濟植物有300餘種,包括葯用植物、纖維植物、油脂類植物、芳香油類植物、澱粉糖類植物、鞣質植物、土農葯植物、飼料植物等。野生葯用植物:野生及栽培的葯用植物共80科220餘種,多分布於南部山丘區。主要有卷柏、銀杏、柏子仁、麻黃、胡桃、紫參、土大黃、牛膝、馬齒莧、瞿麥、芡、蓮、烏頭、木通、小檗、威靈仙、白頭翁、厚朴、杜仲、委陵菜、地榆、黃芪、葛藤、扶芳藤、枳殼、楝、花椒、遠志、棗、酸棗、柴胡、防風、前胡、珊瑚菜、連翹、紫草、荊條、益母草、丹參、枸杞、地黃、車前、忍冬、瓜蔞、多花沙參、杏葉沙參、沙參、桔梗、紅花、土三七、旋覆花、蒲公英、蒼耳、香蒲、蘆葦、香附子、菖蒲、天南星、半夏、土茯苓、黃精、玉竹、豬毛菜等。 野生纖維植物:可供紡織、造紙用的纖維植物有薴麻、蘆葦、南蛇藤、胡枝子、朴樹、?草、羊鬍子草、苔草、燈心草、白羊草等。野生油脂類植物:含油率高,有開發利用價值的主要有側柏、播娘蒿、南蛇藤、蒼耳、小檗、野大豆、蒺藜等。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根據《濟南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681.40萬人。濟南市是中國東部散雜居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會城市,有48個少數民族,人口109299人,佔全市總人口1.84%。其中回族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8.79%,居住著回族、滿族、蒙古族、哈尼族、朝鮮族、苗族、壯族、維吾爾族、彝族、藏族等十個少數民族占濟南市少數民族人口的98.42%。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區位優勢
濟南位於山東省的中西部,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濟南北接京津唐,南接黃淮海,西連黃河中上游大中原,東連膠東半島,在全省處於承東接西的位置;在全國來說是連接華東與華北的門戶,是連接華東、華北和中西部地區的重要樞紐;位於環渤海經濟圈,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而環渤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各種資源豐富,是當今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環渤海經濟區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密集區,渤海灣西部城市群的合作與繁榮正日益發展。這說明濟南具有很大的區域協作的潛在優勢,有利於企業按照總部經濟模式,形成良好的
百年商埠濟南府(13張)區域合作關系,實現共同發展。
經濟概況
自清朝後期,濟南便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濟南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自開商埠(1904年),主動進行資本主義化的城市。著名的瑞蚨祥就發祥於此。20世紀初由德國修建的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交匯與此,更促進了濟南的繁榮。近年來,濟南在機械紡織、鋼鐵、化工、輕工、 食品、建材等優勢工業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 適時地把機(高性能、 高附加值機械產品和冶金產品)、車(先進的重型汽車、改裝車、摩托車)、 電(新型電子產品和高檔家用電器)、化(現代生物醫葯化工、 精細化工和化纖)作為四大主導產業發展, 提高了全市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濟南還大力實施名牌產品戰略,不斷擴大名優產品生產規模,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以輕騎牌摩托車、大型壓力機、數控機床、 高檔改裝車為代表的車機產品,以小鴨牌洗衣機為代表的家電產品,以將軍牌卷煙、 金鍾牌電子衡器、元首牌針織品、雙利達牌箱包為代表的輕工產品, 均在國內市場佔有很大份額。其中小鴨牌全自動滾筒洗衣機、輕騎牌系列摩托車已是中國家喻戶曉 的名牌,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濟南經濟發達都市繁華(9張)同時,濟南還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會展業,成功舉辦了第7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產業博覽會和2010年全國糖酒會,也涌現了濟南興國展覽展示公司等行業領導企業。濟南在擁有兩個會展中心的基礎上,在城西第三個會展中心即將竣工,屆時三館齊發的會展格局就會形成。
2. 江蘇省地質資料細化管理與擴大服務
蔣洪明
(江蘇省地質資料館南京210018)
摘要自《地質資料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在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地質資料管理及服務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地質資料的管理與服務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而逐步前進。本文主要闡述了江蘇省地質資料館根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江蘇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推出適合本館管理需求與擴大服務的項目,以適應經濟發展建設的需求的做法。
關鍵詞江蘇地質資料管理服務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具體體現,是國民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科學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資料。因此,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加快社會化服務,不僅可以提高社會公眾對地質資料的關注度,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的發展也提供了保障基礎。
1 地質資料管理建設
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應該具備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的管理制度。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科學的管理制度,不僅是衡量工作規范性的重要尺度,而且為崗位職能提供了准確依據。
江蘇省地質資料館(以下簡稱「江蘇館」)為進一步建立健全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管理體制,修訂並完善了《江蘇省成果地質資料借閱管理規定》、《涉密地質資料借閱復制證書管理暫行規定》、《地質資料庫房管理暫行規定》、《地質資料收驗、整理、補充、修復替換暫行規定》、《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光碟保管暫行規定》、《匯交地質資料質量驗收暫行規定》、《圖文地質資料數字化組數字化過程中資料管理規定》、《文書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若干規定,為以後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以人為本,提高江蘇館人員綜合能力,推進地質資料現代化管理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靈魂,是現代管理的重要管理理念。在地質資料管理中,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可以發揮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還可挖掘其工作創造性,使他們的自我價值得以實現。同時,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也得到了提升。為此,江蘇館開展了以下工作活動:
2.1 館標徵集
通過徵集館文化標語活動,讓全體工作人員參與進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引導與促進江蘇館工作人員主人翁的意識,大家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和諧團結的工作氛圍。
2.2 加強宣傳通訊員培訓
為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宣傳服務建設,工作人員參加了全國地質資料館舉辦的「地質資料宣傳通訊員培訓班」。通過培訓學習,提高了本館地質資料宣傳人員的業務素質,為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宣傳報道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2.3 強化檔案基礎培訓
為提高全館工作人員對資料檔案的認識以及基礎業務水平,江蘇館派出數字化生產組的同志參加由江蘇省檔案局在南京舉辦的「2010年度省級單位檔案人員培訓班」學習。
2.4 全面掌握地質資料資料庫
地質資料資料庫建設正從整體謀劃、試點起步,到全面推進、深化應用的發展方向運行。為進一步推進地質資料資料庫類資料的利用與服務,江蘇館工作人員參加了「全國地質資料資料庫培訓班」。通過培訓,大家了解掌握了資料庫的基本操作與應用,為今後結合工作實際學習,提升電子信息資料的管理水平與能力,管好用好地質資料資料庫信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服務擴大化
江蘇館以「引導收集,便民利用」為主線,開展了7個方面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創新服務實踐活動。
3.1 推出十項便民服務活動
為貫徹落實「37號文件」精神,為擴大內需項目做好地質資料信息服務,以及將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作落到實處,江蘇館面向全社會用戶,發出《江蘇省地質資料館關於開展十項便民服務活動,服務擴大內需與促進地質資料利用》的通知,正式推出「郵贈目錄、代客收集、上門服務、綠色通道、向導接待、按頁定密、全文在線、多樣復制、對口編研、遠程咨詢」等10項便民服務活動,以此為目標深化主動服務,打造零距離零障礙為民服務體系。
3.2 加強館藏資料宣傳,引導收集
為讓地質資料在各領域發揮更加深入、廣泛的作用,加強館藏內容宣傳顯得尤為重要與必要。據此,江蘇館選擇了「集服務內容介紹、專業分類目錄與地區分類目錄、地質資料管理與利用法律法規匯編於一體」的《江蘇館地質資料開發利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由反映江蘇地形、地勢、地貌的序圖、地質調查成果資料目錄檢索圖及參考性圖件組成」的《江蘇館區域性地質調查成果目錄檢索圖集》(以下簡稱《圖集》)兩種編研成果作為重點宣傳介紹對象。本館閱覽室設立《指南》和《圖集》宣傳展示台(供需求者自行取閱外),還在全國館閱覽室宣傳展示。除此之外,館網站上發布了《指南》和《圖集》內容簡介與免費郵贈通知,多渠道全方位宣傳館藏內容,引導收集利用。
3.3 主動郵贈資料目錄,提供檢索工具,讓地質資料通過多個領域,為社會廣泛地利用
江蘇館先後用快件方式主動為省級規劃部門、13個地級市規劃部門、60餘個縣級規劃部門以及省、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郵送《指南》和《圖集》;為擴大內需項目選址規劃、用地審批管理部門預先提供地質資料信息。
江蘇館選擇全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為優先服務對象,從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地環處等有關處室了解其聯系方式,主動郵送《指南》和《圖集》,為其在為擴大內需項目提供技術服務過程中提供館藏內容信息支撐服務。此外,對來電來函需求《指南》和《圖集》的社會需求者,我館均及時用快件形式為其郵送。
3.4 組織發布了全省新一輪1:25萬區調文字報告數字化成果
為讓江蘇省新一輪1:25萬區調成果零距離、零障礙服務於擴大內需項目,江蘇館及時組織製作了全省新一輪1:25萬區調文字報告「電子圖書」,並在館網站上發布,提供社會查閱利用,為充分發揮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資料在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開辟了新途徑。
3.5 科技創新,實現按頁定密,擴大公開信息量
地質資料涉密問題是束縛地質資料公開利用的主要瓶頸之一。江蘇省涉密地質資料清理工作完成後,實現了由傳統的按檔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模式向按件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模式的轉變。運行「按件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新模式後,館藏資料公開利用率雖由過去30%提升至82%,解放出了一大批資料,但仍存在「二次解放」的空間。江蘇館利用自主研發的電子閱覽室系統具有自動識別屏蔽保密與受保護資料的功能,通過系統軟體升級研發,實現了按頁定密,解放出了涉密件中不涉密的內容,實現了涉密地質資料的二次解放,擴大公開利用的信息量,讓用戶方便查閱涉密件中不涉密的內容變成了現實,有力地促進了地質資料的利用。
3.6 開展上門服務,了解用戶需求,提高服務工作「三性」
為提高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先後到江蘇地調院、江蘇地勘局第一地質大隊、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開展上門服務活動。送去《指南》和《圖集》,宣講館藏內容、業務建設、服務能力、借閱規定以及如何查閱地質資料,座談了解對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新需求與願望,為進一步做好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理清了方向與目標。與此同時,還主動給水利廳、建設廳、省鐵路辦等部門去函,聯繫上門服務事宜。
3.7 研發系統,集成地質資料信息,為擴大內需項目科學選址決策,提供「一鍵式」地質資料信息服務
擴大內需項目要「落地」,科學選址是第一關。避讓重要礦產地、重要勘查開發規劃區和采空塌陷區是建設項目科學選址決策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也是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於擴大內需項目的重要切入點。據此,江蘇館按照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新思路,選擇為建設項目選址決策提供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為突破點,進行了初步探索實踐。集成地質資料信息,研發成功了建設項目選址壓礦調查分析系統,並先後為252個擴大內需項目科學選址決策提供了一鍵式地質資料信息服務。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江蘇館將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工作的出發點,以提供「查閱方便、調閱方便、收集方便、利用方便」四方便服務為著力點,為進一步建實建成強館內查閱與網上查閱兩大服務體系,為全面實現地質資料管理法制化、館藏設施標准化、地質資料數字化、社會服務網路化「四化」建設目標而奮斗。
3. 嘉興工業園的發展優勢
方便快捷的交通網路
嘉興南湖交通發達。高速公路網路、港口、機場、鐵路等設施系統日益完善、交通便利。
舒適的自然條件
嘉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是生活居住、經商旅遊的理想之地。
一流的人文環境
嘉興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人傑地靈,歷代名人輩出。自古以來都是商賈、名流聚集之地。如大畫家吳鎮、蒲華,知名愛國人士沈鈞儒等。
完善的城市功能
嘉興工業園區所處的南湖區,同時擁有商貿中心、商務與旅遊中心、醫療保健中心、購物休閑中心、居住中心、教育文化中心、物流交通中心,城市布局優越。同時,省級旅遊度假區湘家盪是您休閑旅遊的絕佳去處。
完善的配套體系
完善的基礎設施
工業園區設有供水、供電、供熱、供汽、排污、電訊、電視、寬頻等管線,滿足管線地埋規范要求,並且保持土地平整,達到生產、生活所需的「九通一平」要求。
穩定的金融支持
嘉興市屬於上海經濟區,結算票據與上海、杭州、蘇州等城市實行同城結算,便捷高效。嘉興銀行資金來源充足,金融信譽良好。
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嘉興人傑地靈,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社會人文優勢及較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長三角人才流動零障礙,江浙滬學歷職稱一證通。
低廉的投資成本
較低的勞動力成本
在同等條件下,工業園區所在的南湖區投資成本同周邊其他城市和地區相比要低20%-30%左右,物價指數比周邊城市低5-10個百分點。
■低廉的運輸成本
國際運輸主要是通過鐵路、海運、空運。國內製造業產品的運輸主要是通過鐵路、公路和水路(包括運河、海運)運輸。主要的國有運輸單位向客戶提供貨運站點,在某些路線為小宗貨物提供定點服務,對十大宗貨物也開展特殊的集裝箱業務,大約為5-10噸。